◎郝紅強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產業,農業的發展關乎數億計人口的吃飯問題,并且我國現階段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包括三農問題,所以說農業發展必須得到重視。河南省地處中原,從“十三五”規劃實施到現在,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是有目共睹的。近些年來,河南省的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逐步加強,小麥,玉米,稻谷,紅薯等糧食作物和花生,大豆,芝麻,油菜等油料作物連年豐收,但是,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形勢不容樂觀,隨著農產品物流流通數量的增加,這種嚴峻的形勢并沒有隨之得到改善,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產業的現實狀況就是農產品物流產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
在當今社會,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消費者對農產品產生了多樣化的需求,農產品生產數量和規模發展速度加快,農產品流通的傳統模式對于當下的市場發展來說,已經落后,不再適應當下市場發展的需要,因此構建高效率的農產品物流體系已迫在眉睫。農產品物流產業作為農產品生產迅速發展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實現同步發展很有必要,只有如此,才能確保增加農產品價值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使農民生產的農產品實現其自身的價值和使用價值,提高農產品深加工在整個流通過程中所占的比例、加寬加深農產品產業鏈條、促使農產品的經濟附加值增長,逐步降低農產品在流通加工過程中的產生的不必要成本。發展河南省的農產品物流,不單單關系這農民的生產利益、提高農業的產業化水平問題和優化升級農業結構的問題,而且,還是一種有效的對策,對于執行和實現農產品商品化發展、增加農民經濟收入、達成農業的現代化來說,促進河南省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隨著經濟、科技的快速發展,近幾年大數據產業異軍突起,成為后起之秀,大數據技術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一部分,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也經常使用到大數據技術。經濟發展中經濟結構優化,經濟量增長和經濟環境的改善也會收到大數據技術的影響,農產品物流行業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為密切的行業之一,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在當今社會,一個企業的發展取決于它對信息的獲取和控制能力以及系統創新和形成企業網絡的能力。傳統的農產品物流體系在大數據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下將會逐漸不能滿足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要求,造成傳統的農產品物流體系將會被基于大數據的、功能強大的農產品物流體系所取代的后果。
由于農產品物流作業繁重復雜,耗時較長,且涉及的主體較多,因此農產品物流是農產品產業鏈中信息化實施最困難,信息化水平最低的環節之一,農產品物流各個主體信息化應用水平也存在著差異,且存在著缺乏信息交流的問題。
目前農產品物流的主要參與者主要是農民,他們大多數文化水平較低,對于新技術、新產品的接受程度和應用能力較差。每位農民都掌握部分的農產品物流信息,但是由于缺乏信息交流的手段和媒介,物流信息不暢,供求信息共享程度較差,使得這些農產品信息難以相互作用形成規模效應。另一方面,農民對于市場的需求數量、質量、種類等信息獲取不及時,不準確,因此自己的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方式不能依據市場需求情況改變,農作物的生產結構無法準確及時地改變,制定各種農作物的種植規模,只能根據以往的農產品種植經驗和從外界獲取的一些準確性不高的市場消息來估計自己的農產品種植種類和數量,因此經常都是想當然的進行農產品的生產結構的制定和農作物的種植,造成了農業生產者往往增產不增收,農民利益沒有得到保障不利于農產品結構優化和農產品物流物業的發展。
另外,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加工設備等物流基礎設施,信息化程度低,存在著缺失、不完善,利用程度低下等問題,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各個市場本身建立了發展程度不一的農產品物流信息交流平臺,但這些平臺之間缺乏互聯互通,信息交流不暢通,難以實現資源共享,導致不同的市場參與者之間難以協同發展,資源配置缺乏有效性和合理性,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農產品附加值所占比例提升會促進農民收入水平提升,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就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同時,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水平是評判一個地區農產品物流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據有關研究表示,我國農產品最終產品價值與自然產品的價值比例關系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只有0.38:1,而如美國、日本等國,比例則高達3.7:1和2.2:1,主要原因在于我國農產品深加工不多,農產品加工鏈條太短,農產品附加值低。河南省農產品物流也普遍存在著這種農產品附加值低的現狀,目前河南省農產品物流基本上是農產品的搬運工,整個流通過程中除了極少數經過加工外,大都是原始包裝和產品原貌,產品的二次加工和包裝缺失,農產品在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流通過程中,無論是經過批發市場還是零售市場,還是到達零售終端,走的路徑幾乎相同,附加值較低,從而造成利潤較小現象。
農產品附加值所占比例提升會促進農民收入水平提升,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就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同時,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水平是評判一個地區農產品物流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據有關研究表示,我國農產品最終產品價值與自然產品的價值比例關系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只有0.38:1,而如美國、日本等國,比例則高達3.7:1和2.2:1,主要原因在于我國農產品深加工不多,農產品加工鏈條太短,農產品附加值低。河南省農產品物流也普遍存在著這種農產品附加值低的現狀,目前河南省農產品物流基本上是農產品的搬運工,整個流通過程中除了極少數經過加工外,大都是原始包裝和產品原貌,產品的二次加工和包裝缺失,農產品在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流通過程中,無論是經過批發市場還是零售市場,還是到達零售終端,走的路徑幾乎相同,附加值較低,從而造成利潤較小現象。
河南省多數農產品主要以傳統的現貨交易方式為主,呈現以農民經紀人,運銷商販,農貿市場為主體的農產品流通格局,是一種小規模大群體的農產品流通體系,期貨交易發展緩慢,農產品虛擬批發市場仍處于初級階段,這就造就了河南省農產品交易的方式主要為:農戶+(收購小販)+批發商+零售終端,交易地地點也大都是農貿批發市場、商貿港等地,或者是等商販上門收購,交易的兩方之間地聯系往往不太緊密。這導致了在進行交易時,交易雙方往往排斥使用網上交易,更加愿意選擇現金、現貨的傳統交易方式,來降低交易風險。這就直接導致了物流時間長,效率低下,難以適應大數據時代的要求。
大數據背景下,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等對河南農產品物流發展將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在農產品物流信息化模式的影響下,河南農產品物流數據資源將會在物流企業、生產者,消費者之間實現共享,河南省各個市的農產品物流主體之間的消息傳遞會更加方便快捷,信息傳遞成本降低,使得河南省不同市的物流主體實現信息的同步獲取,降低河南省各個市之間物流發展不平衡情況的產生,推動河南省各個市的經濟發展。同時,科學使用有效的物流模式、信息技術等多種要素,在農產品物流實踐中,會使農產品價格信息的傳送效率大幅度提升,使河南省農產品的價格格局一步步產生改變,并且使河南省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的地方,更加科學合理地規劃和建設農產品物流園區,滿足經濟社會的科學建設要求,為河南省物流業提供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促進河南省農產品物流業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目標,促進河南省農產品生產加工實現效益最大化。
大數據時代,移動客戶端狀況的變化,是影響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的重要因素。運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對河南省農產品物流供給信息、需求信息、市場變動信息等進行數據整合和統計分析,為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搭建起一個新的物流信息交流溝通平臺,摒棄了河南省傳統的農產品交易方式,解決了河南省農產品交易場所固定,一般為農產品交易市場的交易局部性,農產品交易成本高等河南省傳統農產品交易方式的弊端,促進了河南省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通過電子商務平臺,消費者和農戶、經銷商之間海量的信息可以進行交換和串聯,及時準確的農產品物流信息越發容易獲取,增大河南省農產品物流鏈條的靈活性;同時,河南省各個物流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獲取信息,可以及時調整需求或供給計劃,使得河南省農產品物流鏈條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更加靈活、安全。
河南省各個物流企業極力推薦的根本發展方案是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促進河南省農產品的配送質量創新驅動。對河南省農產品物流進行數據分析與技術創新,在大數據背景下,便于河南省農產品物流信息收集,管理,并與新的科學技術進行融合,進而得出有效的農產品營銷戰略與物流技術支持,促進河南農產品物流的核心競爭力提高;通過對河南省農產品物流運輸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可以使河南省農產品物流運輸企業及時得知車輛狀態,行駛路線等綜合性運輸信息,從而促進完善的物流服務方案的制定。
由于不大數據時代農產品物流的發展要求,河南省現有的傳統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零售市場等在大數據背景下會受到很大的沖擊,從規模上來說,可能會減小經營規模甚至會被淘汰,從職能上來說,傳統的市場職能,如批發和零售等會有所轉變或者消失。河南省傳統農產品批發市場,零售市場等的衰退,將為新型農產品物流信息平臺的出現創造有利條件。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和生產生活節奏的加快,消費者很少會有空余的時間和機會去市場購買農產品,在移動客戶端進行選擇和購買,像如今天的線上購物一樣,更多依賴手機和電腦,這種購買農產品的方式將會成為更多消費者的選擇,線上購買農產品相對于去市場購買而言,會更加方便快捷。原本承擔批發中轉作用的傳統批發市場會隨著新出現的物流信息平臺而產生功能的轉變,大多會向物流配送和加工中心作用的方向上發展。依托大數據物流平臺,成為農產品倉儲和配送或者二次加工的場所。
隨著大數據技術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河南省會出現現有的物流基礎設施滿足不了大數據發展下的物流企業要求的現象,農產品物流行業發展所需要的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也來越高科技化和智能化,高科技化的基礎設施環境成為農產品物流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高科技化和智能化的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了生產、運輸、倉儲、銷售、加工等各個環節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配套農資設施、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農產品零售市場、農產品倉儲設施建設、交通運輸條件和配送工具等設施的建設、農產品物流信息技術設施的建設等,還有擁有現代技術的農產品物流中心平臺建設,以及為保障這些基礎設施的高科技化和智能化運行所需要的配套的網絡設施設備的建設,在大數據背景下,這些設施不再是孤立的和分散的,而是被大數據技術連接在一起,成為物流中心的某一個環節或者實現其中的某一塊功能。未來消費者在購買農產品時可以收到智能化推薦,下單后,農產品的物流信息和狀態對消費者來說都是透明化的,可隨時看到實時的訂單執行情況,購買和退貨流程更加方便快捷。智能化和高科技化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將極大的便利我們的生活,促進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水平提高。
隨著大數據的發展,河南省物流業目前所使用的農產品物流技術會出現跟不上大數據發展速度的窘境,大數據背景下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的方向主要是建立綜合性服務中心平臺,使農產品物流過程中產生的浪費和損耗減少,進而使物流成本降下來,實現農產品物流過程信息的共享以及農產品在物流過程中的增值不僅僅需要提高物流技術,進一步發展物流設施設備,合理使用物流技術,有效加快農產品物流的流通效率,可以向美國,日本等農產品物流發達國家學習,學習農產品物流發達國家在發展農產品物流過程中的優點:非常重視技術和信息化的問題,美國在農產品物流方面建立了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支撐的,綜合運用農業技術、儲存技術、運輸技術、包裝技術的現代化農業物流技術體系。并且,在引進和學習他們先進的農業物流技術的同時,也應該加強河南省農產品物流信息類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現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的自動化和信息化。
在農產品物流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零碎數據,在現有的大數據技術水平下,這些零碎數據是沒辦法使用的,沒辦法整合也就沒有使用價值,大數據背景下,通過對零碎物流數據的整合,把這些零碎物流數據鏈接起來,讓看起來無用的數據變成有價值的信息。到目前為止,無論是河南省農產品生產者還是加工者或者物流配送企業,他們手里擁有的大部分農產品物流數據都是零散的原始的數據,這些原始數據很少有人會覺得有用并且花費時間會去整理,發掘這些零碎數據的利用價值,大部分的零散的原始數據都從未北企業或個人進行過系統的存儲和分析整理;并且,這些零散的數據,分別掌握在農產品流通的不同的環節和不同的物流企業、農產品加工、銷售企業手中,都是孤立的和零碎的,生產者只可能擁有產品信息,零售方只可能擁有消費者信息,物流企業擁有的是配送信息,無法獲取農產品在其他環節和其他企業的物流信息和數據,這些數據不能被放在一起連接起來,進行數據整合;但在大數據背景下,隨著物流平臺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所有這些信息和數據將會在一個統一的平臺上運行展示,每個企業和每個消費者都可以登錄到信息平臺上查看自己想了解數據,物流管理平臺也將會對這些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整理,根據整理好的數據,銷售企業可以對消費者的未來趨勢做出預測,生產加工進而知道農產品生產和加工的具體數量和合適的時間,減少浪費,物流企業可以估算出農產品物流數量,提前做好倉儲和運輸等的準備工作,提高農產品物流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河南省傳統的農產品物流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現代物流行業的發展要求,河南省農產品物流企業要做出改變,借助大數據幫助企業做出科學決策和促進農產品物流中問題的解決,用大數據刨造大物流,帶來大價值,促進河南省農產品物流實現跨越式發展,提升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水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