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億龍
新農村建設已經成為黨和國家的重要方針,新農村規劃設計問題也愈發受到各方的關注。目前,在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中,多數居民會摒棄原有的傳統,傾向于城市化建設的理念,最終出現農村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感染力,又無法和現代城市相比擬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環境設計者必須要結合山地小城鎮特征,統籌考慮生態、經濟、文化等要素,提高環境設計的科學性。
2013年,改革之年。國家出臺了《關于加快100個示范小城鎮改革發展的十條意見》。2014年,項目推進之年。建立了示范小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民生保障、產業發展等28類“8+X”項目庫和建設標準。2018年,高質量發展之年,山地小城鎮規劃進入攻堅階段。基于此,進一步創新山地小城鎮環境設計綜合水平,對于提升山地小城鎮發展綜合水平。在實踐中,要積極探索,提升規劃設計的針對性和科學性,構建科學的山地小城鎮設計體系,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趨勢。
山地小城鎮環境設計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在山地小城鎮設計中融入多種要素是一種創新的方式,能夠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以原有的精神涵養現代人的品格,提高現代人對于生活理念的追求。因此,在進行融合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山地小城鎮規劃的多元性,能夠以發展共同體為設計和發展的雛形,通過改良和加工保存原有的生態環境,并在此基礎上增添豐富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這就形成了歷史與現代的勾連。這種有效的結合可以進一步體現出山地的原生態特點,保留原有民族的風俗習慣,有效的推動山地小城鎮的創新發展。環境是山地小城鎮得以存在的依托,對環境的開發和利用源自于山地小城鎮的精神內涵,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這種環境設計和需求也體現出了新的特點。當人們在進行山地小城鎮環境設計的時候,必須要從滿足居民生活需要,提升生活品質角度出發[2]。
在進行山地小城鎮環境設計的時候,要充分重視文化所呈現出的文化元素。這些元素具有極強的藝術性。比如一些居民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和工藝品都蘊含了不同的文化元素。這些文化元素較為常見的是動物、植物,或是慣用的材料。那么在進行設計時,必須要將這些代表性的元素融入到布局之中,從地形出發將人為元素與生態環境相結合,為山地居民提供更符合生活習慣和民族特點的環境。比如有些居民在進行房屋建造時,會傾向于某種顏色或是某種建筑材料,那么設計師就必須要設計出符合當地人需求的居住環境。山地文化極具審美性。這種審美性來自于自然環境。設計師應該有意識的將審美元素與鄉村生態環境相結合,利用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則按照居民的民俗習慣和勞作方式,對山地小城鎮環境進行總體設計和布局。尤其是在一些以農耕或是捕魚為基本經濟來源的農村地區,更要保持鄉土文化理念與生存相結合的原則,提高文化的實用性,讓環境設計在彰顯人文性的同時更具社會價值。
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是實現社會發展、完善社會基礎建設的主要手段。在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中,相關部門通過創新技術形式、改革工程思維、培養專業人才的方式,努力實現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質量的提升。據此,影響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質量的關鍵在于規劃設計與施工技術之間的關系。只有二者協調一致,才能實現工程建設的高質量和高水平。設計人員與施工人員要在溝通的基礎上針對實際的問題進行探討,處理好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與建設技術之間的關系,避免問題的發生,確保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的順利進行,促進山地小城鎮的不斷發展。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影響下,獲得了大幅的提升。山地小城鎮工程設計和施工水平作為保障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工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科技的進步也催生出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事業發展的新春天。由于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具有極強的復雜性,因此山地小城鎮規劃質量直接影響著項目建設的整體水平。為了滿足人們居住的需要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部門與施工部門必須要進行有效的配合,充分利用現代科學信息技術,在交流發展中共同助力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的順利完成。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因此也對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提出了新的質量要求。從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出發,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與施工技術關系密切。二者的有機結合,能夠確保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保證建筑安全的同時,結構設計和施工技術的緊密配合,還可以創新山地小城鎮建筑結構的設計形式,讓山地小城鎮建筑變得更加實用美觀。山地小城鎮工程結構設計和施工技術作為建筑工程發展中的主要因素,直接決定了建筑施工的質量和成果。在實際操作中,優秀的設計人員能夠結合工程的整體特點設計出結構穩定性強、施工難度小的結構形式,以配合具體施工的執行。山地小城鎮工程建設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還需要滿足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因此,作為工程管理者必須要對山地小城鎮工程的整體進度進行系統的把握,利用科學化的手段密切結構設計和施工人員間的聯系。作為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人員更應該在工作中勤于溝通,了解施工技術上存在的問題和工程建設的具體流程,不斷優化設計內容,改良結構形式,有效的配合施工部門的工作。從這一點出發,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部門和施工部門的有力配合能夠為建筑發展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決定性保障。
在近年來信息技術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的不斷進步的背景下,將地理信息系統應用于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中,通過這項系統能夠使我國的山地小城鎮規劃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想要達到現代化城市的建設需求,就需要工作人員引起重視,積極考慮GIS的應用與發展,將其應用于山地小城鎮規劃中,提高規劃質量。在進行山地小城鎮規劃與建設時,為了使建設的質量得到保證,需要根據城市的發展狀況以及建設需求,建立完善的地理信息數據庫;而在進行規劃與建設時,數據庫中的各項數據需要合理應用與建設活動中。而在進行地理數據庫的建設時,其中包含的內容應當具有數據分層、圖塊管理、屬性編碼以及空間縮影設計四個方面;通過對多個部分進行合理的應用空間數據庫,才能最終完成建設,并且在最終的數據應用時,可以根據山地小城鎮的建設流程圖對數據庫進行屬性轉換,這樣才能滿足建設需求。而在進行數據庫的建設時,數據庫內需要還有關于山地小城鎮基礎信息的地理數據庫,而地理數據庫中也應當包含關于山地小城鎮建設的各種信息以及大比例尺的城市測繪信息和地形圖,需要盡可能將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中各種規劃方向和不同城區的規劃圖進行全面統一的分析。
對于山地小城鎮規劃來說,數據在應用時能夠幫助山地小城鎮建立準確且完善的測繪數據庫。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步伐更為迅速。在應用過程中,地理信息系統知識與現代化山地小城鎮規劃知識需要互相結合,并且積極分析GIS技術在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中的應用方向與應用模式,通過合理的調整能夠完成基于GIS系統的城市地理信息分析和智能城市基礎建設。除此之外,AutoCAD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而合理應用能夠有助于山地小城鎮的地理信息分析以及智能城市規劃,使GIS技術的應用更為合理,并且結合國家實際和市場需求,做好GIS的地理系統智能化建設,這樣才能使我國的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在進行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時,選擇的軟件為AutoCAD Map2000作為基礎的電腦建設平臺。所以在進行地理系統的設計時,其中應當包含AutoCADMap2000的所有功能。在進行數據庫的建設時,應當包含多個子模塊才能保證數據庫正常運行。維護模塊:這項模塊能夠幫助工作人員針對提示山地小城鎮數據進行分析,做好城市的創建與刪除,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助于提高資源共享的質量。連接與讀取模塊:在進行模塊的設計時,需要保持其具有簡單開放的接口,這樣能夠便于數據庫與其他數據庫相互連接,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實現數據庫中的資源共享。查詢模塊:查詢模塊設計支出,其功能應當包含數據和圖形的同步查詢,而在查詢完成后,工作人員需要對信息進行調取時,信息需要以報表的形式進行輸出,而儲存時則需要以文件的形式儲存在電腦硬盤中,這樣能夠便于相關工作人員調取。
值得注意的是,模塊設計中的各項內容應當根據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需求進行調整,對于某些山地小城鎮來說,需要著重于維護模塊的設計,而對于其他山地小城鎮可能需要增加查詢模塊的建設質量,所以在進行數據的建設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分析模塊的質量和建設狀況,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最終的數據庫建設質量。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模塊中需要增加了輸入和編輯系統,編輯系統可根據圖像的錯誤進行有效的人工糾正與定向,并且編輯系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數據庫中的內容做好拼接與管理,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對碎片化的信息進行整合。而整體文件能夠幫助工作人員對山地小城鎮環境進行全面的觀察,通過這項模塊工作人員可以對道路、環境和建筑進行標記。除此之外,用地紅線管理系統對于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來說也極為重要,該系統在進行設置時,需要以繪制和調整各種管道線路為主要工作,用戶在進行系統的應用時,可以通過對紅線進行標注與剪裁來自動計算出建筑物的各種外部屬性,主要包括面積、距離等。
首先,GPS的定位系統相較于傳統的山地小城鎮規劃技術精度更高,同時也可以根據山地小城鎮工程測量需要設置多個觀測點進行定位,可最大程度上滿足山地小城鎮規劃測量路線長的特點,減少了傳統意義上人為的數據復核型誤差,所設置的觀測點越多,其測量精度也越高。其次,采用GPS測量技術,只需在測站點設置平穩的接收器即可、不用保持通視,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的為測量工作提供便利,也減少了人工及設備成本。再次,傳統的山地小城鎮測量需要工作人員不斷的調整全站儀的位置,而隨著當前GPS技術的快速發展,相應的GPS設備逐漸小巧化,對于野外性的山地小城鎮工程測量減少了勞動強度,且操作更加簡單,只需在布控點安裝接收器,就能結合衛星的定位信息數據進行測量,既節約了人工成本,同時也節約了時間成本,而且GPS數據可以根據衛星及地面接收器的定位,將平面坐標與高程坐標分開計算,提供更加精準的三維坐標,還能通過設備進行模擬化呈現。最后,山地小城鎮工程測量工作往往受到天氣環境影響,GPS技術能夠實現全天候作業,即便在惡劣的天氣情況下也能保證較高精度,而且觀測時間也更短,靜態測量定位只需在十分鐘左右便能快速完成。
文化的價值決定了它在人們生活過程中發揮著強大的凝聚力,凸顯不同地區的價值觀念、審美特點和思維方式。山地鄉土文化是一種綜合性的概念,充分的體現了當地居民的價值取向和發展方式。在進行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的時候,利用山地鄉土文化的基本特質,可以讓設計者的思路更加鮮明。鄉土文化的發展軌跡代表著該地區的歷史傳承,因此鄉土文化是一種記錄歷史、彰顯傳統的方式。設計者考慮到鄉土文化的特殊性就能夠將這種文化凝結為獨特的符號。這些符號可以在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中提升設計的整體性和歷史性。山地自然風貌和居住條件的改變也蘊含著鄉土文化的精神內涵。鄉土文化在歷史發展中極具代表性和特殊性。設計者必須要從山地鄉土文化中總結出相應的要點,以此作為彰顯當地精神風貌和生活習慣的切入口。但是,在進行山地小城鎮鄉土文化運用的過程中,也不能忽視人們的整體需求,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者應該將鄉土文化的因素運用其中,獨具創新意識,設計出更便于農民生活的環境。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內核,可以對山地小城鎮環境設計提供有效的方向。比如設計者在進行環境設計的時候,了解當地鄉土文化的內容和內涵,并且將新農村設計的要點與鄉土文化相結合,就能設計出居民喜歡的居住環境。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因此,在設計時設計者既要考慮到山地鄉土文化的傳統價值,也要從現代發展角度出發,有效的配合新農村的經濟和建設需要,為經濟騰飛提供堅實的基礎。山地小城鎮鄉土文化是在不斷傳承中得以發展的。鄉土文化的產生需要一代代農村居民的傳承和發展,但是不能一味的追求歷史價值,也應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創新,將現代人的智慧和情感投入到鄉土文化。這種從這一點來看,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師更應該從鄉土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出發探尋環境設計的靈感來源,比如傳統風俗給居民建筑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勞動技術和文化藝術中體現了怎樣的文化思維。將這些文化因素融合在環境設計之中,就能更好的提高環境設計的獨特性,對文化進行有效的傳播和發展。
綜上所述,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在方案設定和實施階段都存在著具體的問題,山地小城鎮規劃設計人員必須要從環境的本土特點出發,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環境設計的品味。山地小城鎮規劃中所蘊含的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能夠和山地自然環境有機結合,讓山地小城鎮環境在富有鄉土氣息的同時更具現代化,更具宜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