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輝 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是黨組織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廣大青年員工是踐行企業發展戰略、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生力軍和先鋒隊。當前,我國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國有企業改革逐漸進入深水區,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要習慣并適應時代的特征,重視青年特征的改變,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加強理論的創新、工作方法的創新和載體的創新,積極在黨組織的領導下認真履行引領凝聚青年、組織動員青年、聯系服務青年的重要職責,這一方面有利于共青團組織明確自身功能定位,另一方面也能發揮其價值與作用,提升國有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國有企業快發展。
國有企業共青團引導青年團員,有利于鞏固我黨執政的青年基礎。共青團擔負著為黨和國家培養青年人才的重任,其工作關乎國家未來,更關乎民族發展。只有共青團積極發揮自身作用,才能鞏固我黨執政的基礎,構建和諧國有企業。青年作為國有企業發展與創新的主力軍,加強其思想引導,促進其思想提升,有利于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有企業,也能推動國有企業提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確保其在發展過程中實現快速轉型。
實踐是認知真理的唯一途徑,通過共青團引導加強對青年的系統性訓練,提升其實踐能力和實踐素養,才能使其成為能夠擔大任的復合型人才。共青團組織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可提升青年人才成長速度,也能基于企業發展需要,創新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以此打破制約企業發展的因素,促進青年人才勇于創新,使其為國有企業發展付出努力[1]。與此同時共青團的創新發展還有利于維護企業和諧和國家穩定,國有企業擔負國有資產增值和保值的重要使命,助力其促進經濟增長發揮其社會效益能提升國有企業影響力,也能使國有企業在新的發展時代受到較多重視和關注,從而為其核心競爭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在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通過多元化的載體與途徑,不斷強化對團員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團員青年的思想引導,充分豐富團員青年的精神世界,特別是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作為重要的著力點,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全過程,有助于引導團員青年自覺堅持黨的領導,聽黨話、跟黨走,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政治素質,為其發展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實現快速成長。
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在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通過加強對青年的全方位引導,有助于培養青年奉獻精神、激發青年創新動能,為企業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貢獻力量。共青團組織在青年群體中開展降本增效活動,幫助青年員工樹立“一切成本皆可降”“人人皆可創新”的理念,鼓勵青年員工積極融入企業經營發展中,通過建設“青年創新創效工作室”等平臺,引領青年在推動企業科技創新、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方面展現青春作為[2]。
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在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堅持價值導向,從企業發展的需求出發,從青年成長的規律出發,通過給團員青年賦能,促成其全面成長。例如,可以充分利用企業內部的勞模、專家、工匠等人才,給團員青年配備一對一導師,或者充分發揮骨干員工經驗技術優勢,組織開展技能傳幫帶等活動,以“師帶徒”的模式加快青年員工成長成才。此外,共青團組織可以圍繞新員工入職、崗位培訓、技能提升等環節開展系列的青年培養主題活動,推動形成青年領軍人才為引領、青年骨干人才為支撐、青年崗位人才為基礎的人才培養體系。
不同青年個性特點不同,團組織應加強對團員青年的分類和剖析,基于不同年齡段和不同特點的青年采取不同的宣傳引導與激勵手段,滿足其多元化需求,以此調動其積極性,激發其主觀能動性,使其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以優異成績回報企業。國有企業不以盈利為唯一目的,因此團組織強化團員青年引導時也要關心青年,愛護青年,健全青年服務體系,拉近團組織與青年的距離,才能及時發現團員青年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解決。
國有企業共青團創新引導青年團員的途徑,提升引導成效,可確保團員青年在共青團的引導下成長為企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1.堅持加強黨建帶團建。要進一步加強黨對企業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領導,不斷增強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一是要帶思想,加強思想政治引領,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二是要帶組織,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確保企業共青團組織體系充滿生機活力;三是要帶隊伍,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確保各級團組織干部堅強有力;四是要帶工作,加強團組織發揮作用,確保廣大團員青年立足崗位建功立業。
2.堅持加強青年員工思想教育。要著力強化理想信念教育,通過“青年大學習”行動、“四史”學習教育等活動,在青年群體中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通過扎實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向青年群體宣講國家大政方針、戰略決策,宣講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的具體部署,宣講企業每一個崗位需完成什么樣的任務、每一名員工要貢獻什么樣的力量;通過廣泛開展“入職第一課”專題教育,幫助新入職青年員工了解企業發展歷史、傳承企業文化,培養青年員工的感恩心、事業心和責任心。
3.堅持加強青年員工幫帶引領。要加大對青年員工傳幫帶的力度,充分利用企業內部的優秀青年干部、勞模、先鋒、工匠等資源,通過名師帶徒促進青年員工快速成長。同時加強企業文化和團隊文化建設,一方面通過構建完備的企業文化體系,發揮文化引領作用,有針對性對青年員工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團隊“領軍人”、項目“帶頭人”的示范帶動作用,培育“正能量”團隊。
4.堅持加強青年員工實踐鍛煉。要引導青年員工投身國家戰略部署和行業發展大潮,提升“在經濟領域為黨工作”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充分發揮青年員工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有計劃地安排青年員工在生產一線“淬火錘煉”,敢于交任務、壓擔子,促進青年員工強健心智、成長成熟。
5.堅持加強青年員工人文關懷。要定期通過召開座談會、組織問卷調查、開展個別談話等方式分析掌握青年員工思想動態,對帶有傾向性和普遍性的思想問題,要及時向黨組織匯報,同時做好教育引導工作。要暢通青年員工訴求表達渠道,重點關注新入職員工、生產一線、偏遠地區青年員工的現實困難和心理波動,多措并舉加強對青年員工的人文關懷。
基于團員青年的內在需求創新引導載體,可提升團組織的革新能力與優化能力,促進團員青年系統性成長。基于國有企業發展需要創新載體,構建現代化團員青年引導模式,有利于國有企業發展,更有利于團員青年成長與進步[3]。
1.創新思想引領形式。利用微信、QQ等通信工具建立各類青年群體學習、工作溝通交流群,采取“微學習”“微團課”“微宣講”等方式,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加強對黨的思想和政策的宣傳與傳播,促進信息多元化傳播,實現信息的實時傳遞,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相關思想與政策全方位覆蓋,提升團員青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組織舉辦“青年大講堂”,邀請黨政領導、行業專家作宣講報告,吸納優秀黨員、勞動模范、青年先鋒、技術能手等先進典型擔任“青年講師”,以身邊人身邊事獲得青年員工思想共鳴。
2.搭建青年成長平臺。國有企業團組織要牢牢把握融入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主線,堅持服務青年的工作生命線,著力搭建助力青年成長成才的平臺,不斷提升團青工作水平[4]。要搭建基層團建項目孵化平臺,充分激發企業基層團組織的創新活力,注重區域共享、企地共建,廣泛開展特色鮮明的青年文化活動;要搭建關心關愛青年員工的服務平臺,精準把握青年所思所盼,切實解決青年在文化融入、婚戀交友、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要搭建引導青年融入企業生產經營中心工作的創新創效平臺,圍繞前沿技術和創新課題,舉辦青年創新論壇,激發青年創新動能。
3.塑造青年工作品牌。國有企業發展方向不同,共青團在引導團員青年時,可積極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共青團品牌[5]。例如,可開展青年安全示范崗、青年文明號爭創活動,以此為廣大青年團員樹立良好榜樣,引導其了解綠水青山的重要意義。青年志愿者服務工作是國有企業團組織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塑造企業和共青團工作品牌的一個重要切入點,通過成立青年志愿者協會規范青年志愿者服務工作,從工作質量、工作成效、工作作風等多角度建立評估機制,加大協同力度,有助于打造具有企業鮮明特色的志愿服務品牌。
4.暢通青年發展通道。共青團應加強與人力資源部門的合作,共同加強對團員青年的考察,為腳踏實地、勇于擔當、勇于奉獻的青年,提供多元化培訓機會,并以此推選先進典型人物;完善推優入黨機制,落實“28周歲以下青年入黨一般應從團員中發展,發展團員入黨一般應經過團組織推薦”的程序,使團員成為黨組織發展青年黨員的主要來源[6]。要確保激發不同青年的優秀特質,促進其在不同崗位中發光發熱。團組織應加強對團員青年的跟蹤式培養。跟蹤式培養,既能促進其系列性發展與創新,又能使團員青年在成長過程中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使其從優秀走向卓越[7]。
“事業靠本領成就”,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只有堅持厚植篤行,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夯實工作基礎,才能不斷充盈工作力量、開拓工作陣地、開發工作資源,為推動團青工作高質量發展積勢蓄能。
1.加強共青團工作治理體系建設。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可探索建立三張清單制度,瞄準在引導青年中的重點問題和任務,把工作說清、責任講明、服務理順。探索建立責任清單,加速推進企業團青工作頂層設計,建立健全考核體系,以考核抓落實,不斷提升組織力;探索建立工作清單,明確工作格局、權責邊界,列清工作要求、工作方法,實施項目管理、銷項作業,不斷增強引領力;探索建立服務清單,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讓團組織在青年遇到困難或問題時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不斷提高服務力[8]。
2.加強共青團干部隊伍建設。共青團干部是做好企業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關鍵,要打造一支政治過硬、能力過硬、責任過硬的新時期國有企業共青團干部隊伍,全力推動共青團工作[9]。要抓實抓好團干部政治素質提升,通過建立團干部政治能力培養體系,利用各級團校組織團干部定期輪訓,不斷提升團干部自覺踐行“兩個維護”能力;要抓實抓好履職能力提升,不斷提升團干部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切實解決團干部“本領恐慌”問題,培養一批懂生產經營的好團干、懂團青工作的好骨干;要抓實抓好選拔培養工作,建立健全團干部管理制度,從嚴規范各級團干部的選拔任用工作,把好選拔的政治關和能力管,同時要以制度形式規范團干部轉崗路徑,暢通團干部發展通道。
隨著新時期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企業要想進一步提高自身實力,就必須要思考如何提升青年員工隊伍綜合素養,黨團組織在國企中的地位特殊,并且作為核心的思想管理型組織,應當受到重視。國有企業共青團加強對團員青年的引導,有利于國有事業長期發展,也有利于構建服務管理形式。共青團組織在創新和優化過程中,可引導更多年輕人在組織中找到存在感,也能以此激發團員青年的活力,引導其為國有企業發展作出貢獻。共青團組織應積極為青年成長鋪設道路,以此可促進青年快速進步,可為我國綜合實力提升積蓄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