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雄
(廣西地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13)
平樂縣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平樂縣,項目規劃實施面積約8000畝,計劃投資約2.7億元。各地塊分布于平樂縣10個鄉鎮內,且大小不一,部分地塊交通條件較差,水源通達程度欠佳。本項目的主要建設內容有土地清表、土地平整、砌筑水溝、新(改)建生產道路、新建泵房、新建溢流壩、新建漫水橋等。
本項目土地清表面積約8000畝,在開展土地清表時,需注意以下施工技術要點:①核對設計文件與實際地塊的位置、面積、邊界等是否吻合。②核查地塊的土地租賃費用、青苗補償費用等是否全部補償到位;由于主觀或客觀原因未及時補償到位的地塊,需在現場做出標記,圈出邊界線,避免土方機械誤入施工,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1]。③嚴格按照設計文件要求對地塊實施清表,根據地塊位置及面積大小,合理配置挖掘機、推土機、自卸汽車的數量,確保表土收集合理、標高合適、邊界清晰、場地清理干凈,且現場無遺留孤石、樹根、雜草、垃圾等,并拍攝有關地塊清表前后的影像資料。④清表完成后,現場管理人員應及時通知專業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現場代表、設計單位技術人員等共同對清表后的地塊進行現場驗收,書面簽署有關驗收材料,并同步辦理存檔手續,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
嚴格按照土地平整施工方案的工藝要求,待地塊清表完成且驗收合格后,立即開展土地平整,本項目土地平整面積約8000畝,在實際施工中,需注意以下施工技術要點:①充分尊重當地村民的意愿,結合設計合理劃分田塊。利用全站儀在現場拉通線、打樁做標記,現場撒石灰或膩子粉標識田埂位置及走向,并邀請原地塊所屬鄉鎮的政府工作人員、村委會負責人、村干部和原地塊耕種村民代表等,共同在現場確認,在獲其同意后,方可開展大規模的機械化作業。②田塊平整高程需達到設計文件的要求,可采用水準儀施測,嚴格控制田塊高程,為后續水溝砌筑、灌溉、排澇、農作物種植等提供良好的條件[2]。③嚴格控制田塊的平整度,采用機械作業平整完成一定面積后,采用2 m靠尺現場實測,將田塊平整度控制在±3 cm。現場管理人員與機械操作人員共同檢查,按此標準開展大規模機械作業。④及時檢查土地平整后的土層厚度、耕作層厚度。在現場可采用鋼卷尺實測,按照規范規定,土層厚度≥60 cm,耕作層厚度≥60 cm。在實測點位做好標記,以便復檢復查。⑤若土地平整場地內有小土包、廢棄坑塘、廢棄房屋基礎或構筑物等,需按技術要求妥善處理,并辦理有關簽認或簽證手續。⑥若平整后的土地無法滿足耕種土層要求,經技術與經濟論證后,可采用換填土層的方法對地塊實施換填平整作業,并辦理有關變更手續[3]。
本項目設計的水溝總長約120 000 m,主要滿足田塊內農作物的灌溉與排澇需求。水溝采用M7.5水泥砂漿砌筑C15混凝土實心砌塊,水溝通用斷面尺寸為40 cm×40 cm(寬×深)。在實際施工中,需注意以下施工技術要點:①水溝位置正確。施工前到現場踏勘,與設計文件比對,查看水溝設置的位置是否滿足實際使用需求,避免出現水溝位置設置不合理導致的灌溉與排澇效率低下問題。②水溝線型順直。施工前,采用全站儀或經緯儀,對水溝走向進行放樣,打好定位控制樁,并撒石灰或膩子粉,標識走向。機械開挖水溝時,應及時校正中線。③水溝砌筑牢固。水溝砌筑采用的砂漿,應按施工配合比拌制,不得隨意加水或摻加其他材料。④保證水溝抹灰厚度。本項目的水溝內溝壁及溝肩等位置采用M10水泥砂漿抹灰厚度2 cm。抹灰砂漿須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制,其黏性好、稠度適中、易拌和、易抹灰。為方便批量抹灰,可在內溝壁及溝肩上標記灰餅,交代作業人員嚴格按照灰餅厚度控制抹灰厚度,確保內溝壁及溝肩的抹灰厚度達到設計要求,符合規范規定。⑤設置伸縮縫、沉降縫。為保證水溝灌溉與排澇順暢,需根據材料熱脹冷縮的原理及自然沉降的機理在水溝的溝體、墊層等每10 m長位置處設置一伸縮縫、沉降縫,縫寬為2 cm。⑥其他施工技術管理要點。水溝基礎未經機械碾壓或機械壓實處理,不得私自澆筑混凝土墊層;嚴禁工人在溝槽內干拌墊層混合料,以及自然放水收面;澆筑墊層混凝土時,工人不得穿水鞋隨意踩踏混凝土;墊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需及時覆蓋薄膜或草簾養護,避免墊層混凝土出現裂縫[4]。
為保證平整的新地塊能容納農用機具,提高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針對較大的新地塊或原有通行條件較好的地塊,修建C25混凝土生產道路,總長約5000 m,路面寬度為3.5 m,兩側采用50 cm寬M7.5漿砌片石硬路肩,路面結構為18 cm厚C25混凝土+10 cm厚級配碎石基層+土質路基。施工時,需注意以下技術要點:①清理干凈路基范圍內的種植土、雜草、地表水、淤泥、垃圾、腐殖土、樹根、竹蔸等。②現場比對設計文件中生產道路的走向,合理布局,不占或少占農田,盡量利用原有道路,確需占用農田時,必須妥善處理,取得同意后方可實施。③清表完畢后,平整路基范圍內的坑洼處,然后碾壓至設計規定的壓實度,壓實度不小于90%;土質較差的路段可換填或按設計要求處理,同時辦理有關變更或簽證手續。④新建混凝土生產道路兩側路肩采用50 cm寬M7.5漿砌片石硬路肩,路肩頂部采用M10砂漿找平抹灰厚度3 cm,外側墻身采用M10砂漿勾縫,每隔20 m設置一道2 cm寬的沉降縫,沉降縫采用瀝青砂漿填塞。硬路肩砌筑時,需保證線型順滑、表觀平整、砌塊粘接牢固。路肩基礎需坐漿砌筑,不得空漿壘砌。⑤路基填料,應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路基應分層填筑,每層松鋪厚度不宜大于20 cm,壓實度需滿足設計要求。⑥填土整平時,應采用全站儀或水準儀實測填土標高,確保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⑦級配碎石填筑時,宜采用壓路機碾壓,碾壓時應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兩側后中間,相鄰兩側的輪跡應重疊1/3左右,碾壓完成后,表面應堅實牢固,無軟彈現象。
本項目生產道路的改建充分將原有的泥路改建成泥結碎石生產道路,在滿足原有通行需求的同時,將道路延伸至新地塊,提高了道路的通達度,為遠期農業機械化通行預留了空間。
本項目泥結碎石生產道路總長約6600 m,路面寬度為3.5 m,兩側采用50 cm寬的M7.5漿砌片石硬路肩,泥結碎石生產道路的結構為15 cm厚泥結碎石+15 cm厚級配碎石+土質路基。施工時,需注意以下技術要點:①將原有泥路的積水、雜草、樹根、凹坑等整平壓實,壓實度不低于90%。②原地面橫坡為(1:5)~(1:2.5)時,應挖成臺階,臺階寬度不少于1 m;原地面橫坡陡于1:2.5時,應做特殊處理,并辦理有關變更或簽證手續。③充分利用原有泥路的線型走向,不亂挖超挖。施工中需保持一定的縱坡,每隔20 m實測一個縱坡點。④改建泥結碎石生產道路兩側路肩,采用50 cm寬M7.5漿砌片石硬路肩,路肩頂部采用M10砂漿找平抹灰厚度3 cm,外側墻身采用M10砂漿勾縫,每隔20 m設置一道2 cm寬的沉降縫,沉降縫采用瀝青砂漿填塞。砌筑硬路肩時,需保證線型順滑、表觀平整、砌塊粘接牢固。⑤級配碎石填筑時,宜采用壓路機碾壓,碾壓時應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兩側后中間,相鄰兩側的輪跡應重疊1/3左右,碾壓完成后,表面堅實牢固,無軟彈、起拱現象。⑥泥結碎石拌和料宜在廠區內拌制,利用自卸汽車運達現場,采用人工配合機械攤鋪的方式開展施工[5]。
為保證灌溉用水,本項目設計有20座泵房,長×寬×高=3.5 m×3.5 m×3 m,采用M10水泥砂漿砌筑C15混凝土實心砌塊,現澆10 cm厚C25鋼筋混凝土樓板。實際施工時,需注意以下施工技術要點:①泵房位置的選取,需充分尊重當地農民的意見,不能直接在設計圖紙上選定的位置施工。若泵房占用農民的土地,農民會出于經濟、生計等多種因素,提出改變泵房位置的意見。②泵房基礎埋深需滿足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個別泵房因地勢需要修建在河岸邊,容易受洪水淹泡。在經濟允許且技術可行的條件下,可抬高泵房修建標高,避讓洪水影響,實現經濟與效益的統一。③泵房墻體采用M10水泥砂漿砌筑C15混凝土實心砌塊,砌筑時可提前灑水濕潤砌塊,方便砌筑。墻體應預留各類管線的洞口,其尺寸應滿足穿墻需要,各類管線安裝完畢后,應及時封堵洞口。④泵房樓板鋼筋下料需滿足設計要求,其鋼筋等級、直徑、間距、構造形式、錨固長度、綁扎方式等需滿足規范要求,不得偷工減料、隨意替換鋼筋。⑤泵房樓板澆筑混凝土時,應檢查混凝土的坍落度,觀察混凝土的拌和性。采用振搗棒或平板式振搗器振搗密實混凝土,確保樓板不留縫,表面收光、外觀平整,同時,應及時覆蓋薄膜養護樓板。在樓板混凝土養護達28 d后,方可拆除支撐架及模板。⑥泵房墻體采用M10水泥砂漿抹面,厚度為2 cm。抹灰時,需嚴格按照砂漿配合比拌制砂漿,可在墻體上做2 cm厚的灰餅點,間距為1.5 m×1.5 m。
本項目設計有3座溢流壩,水壩壩型采用重力壩,采用C15埋石混凝土為筑壩材料。
施工中,需注意以下施工技術要點:①選擇枯水季節開展溢流壩施工,在溢流壩上游約50 m處設置攔水圍堰或臨時疏水渠道,保障溢流壩不受流水影響。②壩體基礎施工前,需對底部進行清淤處理,將淤泥置于實土層上,地基承載力≥200 kPa。③溢流壩基礎及壩體的支撐架和模板應統一制作和安裝,支撐需牢固。壩體預留的放水口尺寸需滿足設計要求,不得隨意擴大或縮小尺寸。支撐架及模板不得出現變形、松垮現象,模板拼縫需嚴密耦合。④澆筑混凝土時,需連續作業,不得中斷澆筑,不得留設施工縫,不得漏振,以確保溢流壩基礎及壩體混凝土澆筑密實,強度滿足設計要求?;炷翝仓戤吅?,需及時覆蓋薄膜養護,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75%時,方可拆除支撐架及模板。
為方便群眾的田間耕作和通行,本項目設計漫水橋一座。漫水橋寬3.5 m,長12 m,采用C30鋼筋混凝土鋪裝橋面,涵管采用承插式鋼筋混凝土預制管,管內徑為300 mm,涵管采用C20混凝土進行包管,漫水橋基礎采用C15埋石混凝土澆筑。
施工中,需注意以下施工技術要點:①應選擇枯水季節開展漫水橋施工,在漫水橋上游約100 m處設置攔水圍堰或臨時疏水渠道,保障漫水橋不受流水影響。②漫水橋基礎施工前,需對底部進行清淤處理,至砂卵石層或巖基。③漫水橋的支撐架和模板應統一制作和安裝,保證受力合理、支撐牢固。支撐架及模板不得出現變形、松垮現象,模板拼縫需嚴密。④漫水橋基礎為埋石混凝土,埋石率為30%。施工時,應先鋪一層8 cm厚的混凝土,以蓋住凹凸不平的層面為宜。放一層塊石,再振搗密實至塊石沉入混凝土中,不得先擺石,再灌注混凝土。埋石用的塊石尺寸不得大于一次澆筑混凝土塊體最小尺寸的1/3,塊石要求為清洗干凈、質地堅硬、無風化或裂縫、飽和抗壓強度大于300 kg/cm2。⑤橋面布設鋼筋需嚴格按照設計文件要求下料布置,縱向主筋?18@100,分布鋼筋?10@150。鋼筋的強度等級、直徑、間距、構造形式、錨固長度、綁扎方式等需符合規范要求。⑥澆筑混凝土時,需連續作業,不得中斷澆筑,不得留設施工縫,不得漏振,確保混凝土澆筑密實,強度滿足設計要求。
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可達到“田成方,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的要求,使農田生產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
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意義深遠,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規模,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提高機械化耕種水平,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促進農民增收,保證土地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