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天禮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水利局,江西 贛州 341100)
根據防洪相關規定可以得知:山區、丘陵區水庫工程5級建筑物防洪標準為:設計洪水標準50~30a一遇,校核洪水標準500~200a一遇(混凝土壩)。由于野豬坑水庫大壩庫容在工程等別分類中處于下限,因此,需要在設計過程中,首先針對洪水情況,對其上限進行判斷。在本研究中,假設30a一遇為洪水的主要標準,而校核洪水假設200a一遇。溢流壩消能防沖設計洪水標準:10a一遇。由于大壩(船底窩)屬于山塘,設計確定各大建筑物洪水標準的下限數值,與野豬坑水庫大壩存在一定差異,洪水以及校核洪水的兩項假設指標數值可以設計為20a以及100a。整體上比前者的年限要短。溢流壩消能防沖設計洪水標準:10a一遇。
新建野豬坑小(2)型水庫一座,其中建設野豬坑78m長重力壩一座、船底窩40.5長重力壩一座,野豬坑水庫由野豬坑水庫大壩和船底窩山塘大壩組成,野豬坑水庫大壩和船底窩山塘大壩由連通管相連。
大壩采用重力壩,由左、右岸非溢流壩、溢流壩組成。大壩總長76.00m,成“一”字型布置。
按《混凝土重力壩設計規范》要求“非溢流壩段的壩頂寬度≥3.0m”。結合非溢流壩壩體穩定計算結構要求,取壩頂寬5.0m。左、右岸重力壩段長分別為36.0m、27.0m,壩頂高程189.9m,壩頂寬5.0m,左、右岸重力壩最大壩高均為29.4m。重力壩上游面179.0m高程以上為鉛直面,以下為1:0.1的斜坡面;下游184.5m高程以上為鉛直面,以下為1:0.75的斜坡面。
重力壩壩基設1.0m厚C25混凝土底板,臨水面設1.0m厚C25混凝土防滲面板,壩體采用C15埋石混凝土澆筑[1]。
根據布置情況左岸非溢流壩長36m,溢流壩長13m,右岸非溢流壩長27m。大壩共設4條橫縫,左岸非溢流壩分為2段,長度均為18.0m,右岸非溢流壩分為2段,長度分別為14.0、13.0m,分縫縫寬均為20mm,縫間上游設紫銅片止水,縫間用瀝青杉板嵌縫。
大壩采用重力壩,由左、右岸非溢流壩、溢流壩組成。大壩總長40.5m,成“一”字型布置。
按《混凝土重力壩設計規范》要求,結合非溢流壩壩體穩定計算,左、右岸重力壩段長分別為13.16m、20.34m,壩頂高程189.9m,壩頂寬4.0m,左、右岸重力壩最大壩高均為14.9。重力壩上游面181.0m高程以上為鉛直面,以下為1:0.1的斜坡面;下游185.0m高程以上為鉛直面,以下為1:0.65的斜坡面。
重力壩壩基設1.0m厚C25混凝土底板,臨水面設1.0m厚C25混凝土防滲面板,壩體采用C15埋石混凝土澆筑。
根據布置情況大壩全長40.5m,溢流壩長7m,左岸非溢流壩長13.16m,右岸非溢流壩長20.34m。大壩設1條橫縫,右岸非溢流壩分為1段,長度分別為20.34m;左岸非溢流壩和溢流壩為1段,長20.16m。分縫縫寬為20mm,縫間上游設紫銅片止水,縫間用瀝青杉板嵌縫。
野豬坑水庫為供水水源,野豬坑水庫大壩由壩式取水口取水,引水鋼管從取水口壩后引出,在距左岸非溢流壩壩腳約20m處與原PE管相接。
本工程上、下游水位差較大,可考慮采用挑流消能或底流消能。采用底流消能方式,會使溢流壩斷面加大,且消力池較長,土石方開挖及混凝土方量大,造價較高。挑流消能結構簡單,造價相對底流消能較少,并且溢流壩下游巖石條件能滿足挑流消能的要求,因此推薦采用挑流消能方式。
壩頂高程計算采用《混凝土重力壩設計規范》規定的公式計算:
計算公式:水庫大壩最低點到大壩頂端高度=水庫抽水前的地下水位+Δh
Δh=h1%+hz+hC
(1)
式中:Δh為壩頂距水庫靜水位的高差,m;h1%為波高,m;hz為波浪中心線位置至至水庫靜水位高度,m;hC為各建筑物頂部超出標準水位的高度,m。
大壩為4級建筑物,設計波高采用累積頻率為1%的波高h1%。波浪的波高和平均波長采用官廳水庫公式計算:

(2)

波浪中心線至計算水位的高差按下式計算。
(3)
式中:H為擋水建筑物迎水面前的水深,m。
壩頂高程分別計算正常蓄水位及校核洪水位兩種情況。野豬坑水庫大壩壩頂高程計算成果表,見表1;船底窩山塘大壩壩頂高程計算成果表,見表2。

表1 野豬坑水庫大壩壩頂高程計算成果表

表2 船底窩山塘大壩壩頂高程計算成果表
根據表1、表2中計算結果,壩頂高程由校核洪水位控制,確定壩頂高程為189.90m。
溢流壩布置在河床中部,溢流堰為WES堰,無閘控制,其泄流能力計算公式為:
(4)
式中:Q為泄流流量,m3/s;σs為淹沒系數,取為1.0;ε為側收縮系數;m為流量系數;n為孔數;b為單孔凈寬,m;H0為計入行近流速水頭的堰上水頭,m。
溢流壩泄流能力計算結果,野豬坑水庫大壩溢流壩泄流曲線表,見表3;船底窩山塘大壩溢流壩泄流曲線表,見表4。

表3 野豬坑水庫大壩溢流壩泄流曲線表

表4 船底窩山塘大壩溢流壩泄流曲線表
由大壩的具體分布特點和各個切面的實際設計可知,野豬坑水庫大壩溢流壩選取整個壩段;非溢流壩選擇1個計算斷面,為最大壩高斷面(取單寬)。船底窩山塘大壩溢流壩選取整個壩段及左岸非溢流壩;右非溢流壩選擇1個計算斷面,為最大壩高斷面(取單寬)。
壩基面穩定和應力計算應采用《混凝土重力壩設計規范》規定的公式計算[1]。
基于相應規范進行計算后,得到如下結果:
巖體物理力學指標:弱風化變質砂巖抗剪系數f=0.52,抗剪斷系數f′=0.72,凝聚力c′=450KPa。考慮排水有效時滲透壓力強度系數河床壩段0.25,岸坡壩段0.35;考慮排水無效時滲透壓力強度系數0.6。野豬坑水庫大壩穩定應力計算成果,見表5;大壩穩定應力計算成果表,見表6。

表5 野豬坑水庫大壩穩定應力計算成果表

表6 大壩穩定應力計算成果表
根據表5、表6中計算結果表明,大壩各壩段壩基面穩定和應力均滿足要求。
為了明確下游消能防沖情況,需要首先掌握挑距以及沖刷坑最大深度兩項指標。在此基礎上,沖刷坑上游坡度計算公示為:
i=t/L
(5)
式中:i為沖刷坑上游坡度。
當基本上每10a遭遇一次的泄水泄洪事件發生時,野豬坑水庫大壩i=1.93/20.65=1/10.65,船底窩水庫大壩i=1.18/22.70=1/19.23。沖刷坑許可的最大后坡iK=1/2.5~1/5。由于均i 垂直位移觀測采用精密水準儀法,水平位移觀測采用視準線法,具體布置為:在壩頂靠近上游側設置1條視準線,視準線上設置位移標點、兩岸壩肩設置各1個工作基點和1個校核基點。 大壩壩基揚壓力及壩肩繞壩滲漏采用埋設測壓管進行監測。 1)大壩上游的水位觀測,在離大壩上游約50m處設置水尺。 2)主要檢查項目為:①大壩頂端是否存在裂痕、與正常不符合的變形狀況、存有積水或者植物生長影響大壩使用等現象;②大壩的各個坡面以及大壩地基是否存在裂縫或者積水滲水現象。 文章介紹了該項工程在促進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通常情況下,可以通過水庫選擇較高蓄水水位,進而對天然水能源進行充分利用,切實提升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避免造成資源浪費等不當行為。投入到建設當中的新工程不會對天然水源的水質造成直接影響。因此,下放環境水的水源仍然可以在下游其他用水中使用,并且滿足用水需求,促進綜合利用價值的有效提升。3 大壩安全監測設計
3.1 變形監測
3.2 壩基揚壓力及壩肩滲漏監測
3.3 大壩水位觀測采用水尺測量。
4 結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