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暢
(廣東省科達水利電力巖土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梅州 514000)
博羅縣公莊河楊村圩鎮段治理一期工程為堤防整治工程,主要任務是針對楊村鎮公莊河流域存在的問題,從防洪安全和人居環境等方面進行綜合治理,提高公莊河重點河段的防洪減災能力,保障區域防洪安全和糧食生產安全,兼顧河流生態環境。堤防整治共2段,分別為金龍大道段及楊村圩鎮段,總長3482.88m。其中金龍大道段堤防整治長度為2550.019m(左岸),上至金龍大道,下至新楊村鎮政府廣場前;楊村圩鎮段堤防整治長度為932.861m(右岸),上至風門橋,下至楊村一橋。該兩段堤防經治理后,達到20a一遇設計標準,以防洪、改善水環境及美化水景觀等綜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堤防級別為4級,工程永久建筑物級別為4級,建筑物臨時與次要建筑物工程級別為5級。
堤身型式為C20混凝土擋墻和堤后斜坡式土堤,堤頂迎水側設置石料景觀欄桿,其后為人行綠道,寬1.6m,鋪設人行道磚;防汛通道寬為3m,防汛通道與人行道由綠化帶分隔,綠化帶兩側為C20混凝土路緣石0.2m×0.4m,堤頂總寬6.0m,路面結構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厚0.2m;整治后達到景觀堤圍的效果;整個工程施工主要內容包括7座穿堤放水涵、C20混凝土擋墻、墻后堤身土方回填、局部迎水面拋石及網護坡、堤頂人行道及防汛混凝土路面、景觀欄桿、堤身草皮護坡及堤頂綠化樹種植。
本分部工程包括原設計155m格賓護岸,后設計修改增加215m格賓護岸工程施工。工程主要特點:①施工季節性較強,必須在冬季枯水期完成施工任務;②拋石護腳量較大,公莊河通航受限,水上拋石船無法通行,只能通過汽車運輸至現場后,通過機械轉運拋填;③對格賓網材質要求較高,防腐性能要求高,必須按設計要求的質量標準采購;④施工由工人手工操作的部分較多,對工人的操作技能要求高。
本段河堤屬舊堤升級改造,兼顧河流生態環境按景觀堤圍的標準整治。為保證施工工期和質量,擬將整個工程分兩段施工,及金龍大道段和楊村圩鎮段,每段平行作業,各施工段內流水作業。
進場后每個施工段安排一臺挖掘機進行原河堤覆蓋層清理,從0+000樁號開始開挖擋土墻基礎,按50m一段組織流水施工,配足施工用的各種工具材料及勞動力;堤身土方回填以500m為一個施工段進行,待擋墻強度滿足要求后進行施工,回填土料指定的土料場開采,根據運輸路線配足車輛,現場配一臺推土機鋪土和一臺16T壓實機具碾壓,靠近混凝土墻邊采用人工鋪土,小型夯實機夯實,在施工中穿插安排放水涵施工。
工程施工工藝流程圖見圖1。

圖1 工程施工工藝流程圖
混凝土擋墻是本工程主要部分之一,共計15309.0m3;工程量較大,施工戰線較長,同時混凝土擋墻外露面較大,外觀質量要求較高。采用商品混凝土澆筑,混凝土輸送泵輸送進倉,人工平倉,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密實[1]。
混凝土用混凝土輸送泵車直接輸送進倉,利用人工平倉。從高處向倉內直接傾卸混凝土時,為防止其離析,傾落高度控制應<2m,當>2m時,利用溜管下落防止混凝土離析;傾落高度>4m時,設置減低混凝土拌合料下落的速度裝置[2]。
混凝土入倉單層厚度要求大約為0.5m,振搗可使用電動插入式振搗器振實,模板與振搗器之間的間距要求>15cm,當振搗器內混凝土開始持平不再沉降,逐漸泛漿氣泡不再產生,振搗結束,振搗時間一般低于半分鐘。混凝土分層澆筑時,每層混凝土厚度應不超過振動棒長的1.25倍,在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cm左右,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同時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須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進行;從施工技術上講,必須做到分層澆筑、分層夯實,但要確保初凝前混凝土的頂層和底層黏結良好,以免形成施工冷縫。對于水平薄層混凝土振搗采用平板式振搗器振搗密實[3]。
混凝土表面硬化之后,開始處理施工縫,在澆筑之前,人工用打毛釬將混凝土表面鑿成毛面,并清洗干凈,充分濕潤,排除積水,并將鋼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漿及鐵銹等雜物清除干凈。混凝土進倉前在水平縫先鋪上20~30mm厚的水泥砂漿膠結層,鋪設的砂漿面積與混凝土澆筑強度相適應。
土方回填施工是本工程的重點,工程量63099.0m3,工藝方法如下:
鋪料前清除填筑面的各種雜物、雜草、表層浮土,將老堤堤坡陡于1∶3挖成臺階狀,鋪料至堤邊時,在設計邊線外側各填30cm的余量。
采用進占法鋪土,推土機攤平,壓路機按試驗參數進退錯距法碾壓,靠近擋土墻部分采用人工整平,打夯機夯實。在填筑時對含水量的控制是關鍵,若出現局部彈簧土或土層間剪切破壞等情況,迅速解決問題,再次檢查合格之后鋪填新土[4]。
分段填筑過程中,為出現漏壓、欠壓和過壓等現象,每段要按照要求設計標志:①要錯開頂底層的接縫位置;②保證碾壓機械運行路線與堤軸線相平行;③在平行作業面之間的搭接碾壓寬度須>半米,與堤軸線垂直方向須超過3m[5-6]。
使用壓路機壓實填筑層,碾壓后表面較光滑,在新層鋪料前,對壓光層面用勾機進行刨毛處理。
堤頂路面從上至下組成結構是:C25混凝土路面200mm厚、5.5%水泥石粉穩定層150mm厚,石渣層300mm厚。工程路面混凝土2195.0m3。
堤頂路面施工工藝流程為:碾壓堤身土基(路床)→路基高程、中線、路邊線的復測→人工配合機械攤鋪→碾壓石渣層(路基)→5.5%石粉穩定→混凝土路面層的攤鋪、振搗與整平。
進行攤鋪時,要保證兩個要點:①人工使用鐵鍬進行混凝土鋪筑施工縫處時不允許拋擲。②每班次的混凝土攤鋪、振搗、整平、做面須連續作業[7]。
振搗施工要點:使用插入式振動器,首先在模板邊緣、角隅處初振順序進行一次初振,每個位置的振動時間控制在半分鐘左右,以振搗器內混凝土開始持平不再沉降,逐漸泛漿氣泡不再產生為準。插入式振動器的作用半徑>其移動間距的2/3,且超高至模板距離的兩倍[8]。
整平施工要點:全面振搗之后使用振動梁拖拉振實開始整平;使用振動梁循環緩慢均勻連續拖拉至表面泛漿,產生的氣泡要趕出,每分鐘的前進距離要控制在1.2~1.5m之間。不平整的位置要及時人工補平;補填時選用顆粒較細的拌合物,不可直接使用純砂漿。最后使用無縫鋼管滾揉表面。
3.4.1 拋石護腳
采用大型挖掘機將大石拋擲至施工面,按圖紙設計(見圖2、圖3)的斷面尺寸整形碾壓,表面平整利用人工整理。

圖2 右0+839.547堤防斷面

圖3 右0+902.547堤防斷面
3.4.2 格賓網石籠護岸
格賓網石籠箱籠由蜂巢形格賓網片組裝,塊石可裝入其中作為填充料,格賓網網片均由鋼絲制成,具備一定的抗拉強度,由于箱籠系柔軟性結構,不會出現被拉斷或裂縫現象。格賓網石籠護岸施工主要分為石籠綁扎與石塊填筑兩部分,施工步驟如下:
1)石籠綁扎:
按照圖紙設計的尺寸(見圖2、圖3)選好網片,并在施工部位初步拼成形體。
組合體網箱的各個部位的網片及中間的間隔網片角度成90度后開始進行綁扎,綁扎用的組合絲、螺旋固定絲及水平拉力絲與網箱材料同質量;
組合絲綁扎采用雙股線合并膠緊,螺旋組合絲采用單股絞繞收緊,網箱裸露部位的網片采用水平拉力絲加固,間距在250mm左右。
2)石塊填筑:
網箱在填筑石料前,先在網箱外露面綁扎竹竿、木棍輔助支撐,以免網箱在填筑石料時變形,待填充石料完成后拆除。網箱填料按照要求依次、均勻、分批投料,不允許單個網箱一次填滿材料。
采用小型鉤機和人工配合來投料,每次控制在30cm左右,機械初步投料后人工利用小片石填空隙,并采用木棒和鐵棒搗實,確保填充料的密實度。
每層網箱內填料至1/3處時設置水平拉結線,間距30cm,綁扎牢固。網箱頂面填筑石料應高于網箱頂部3cm左右,并安排人工平整。網箱頂面高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后進行封蓋綁扎。
層與層之間的網箱應交錯設置,成“品字形”布置,上下連接,禁止出現通縫。上層網箱必須與下層網箱綁扎在一起,使整個網箱成為一個整體。
在保證舊堤升級改造后達到防洪標準的前提下,實施堤防綠化工程,以改善水環境及美化水景觀,兼顧河流生態環境。綠化工程主要施工內容有:路面人行道側栽植苗木860株,堤圍內坡鋪種草皮14987.0m2,綠化的成活與栽植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外觀質量。
綠化地平整、清理,按設計要求將種植地表進行平整化處理,然后清除礫石雜物。堤圍背水面坡度應按設計坡比掛線平整。
種植土和下基肥,種植土深度要求在種植土球周邊有≥80cm的標準土層。種植層需連接地下層,無水泥板、瀝青、石層等隔斷層,以保持土壤毛細管、液體、氣體的上下貫通。
地被在施肥后犁至20~30cm深度,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使肥料與土壤混合,既提高土壤養分,又使土壤疏松透氣。將黏土均勻地鋪開,放在孔底,然后放在種植池中。
幼苗育苗,育苗定植時間準確調整到定植當天,育苗前1~3d澆水為宜,期間不可挖出。育苗時,常綠幼苗形成完整的根莖,土球的大小由樹高的10倍左右決定,寬度<10cm,挖出苗后,在裝載前進行第一次裁剪。
在苗木栽種之前須按照要求定位放線。用皮尺定點,按圖紙的位置要求釘木樁,以作為定植和栽植的標準,用油漆在苗木株位的中心位置做上明顯的標記以定位。
挖種植穴,種植穴的大小取決于土球的大小和根系的性質。土球比帶土球的小20cm左右,穴的深度一般比土球的高度略深(10~20cm),穴的頂部和底部的直徑相同。穴無“鍋底穴”等現象。挖好種植穴后,可將表土與經充分腐熟的基肥相繼填入穴中,基肥上部須鋪墊厚度>5cm的土壤層。
種植苗木,苗木運至工地后,必須對所需苗木進行適當修剪,使修剪后即可種植,種植場地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定植的施工方法是:種植穴內居中放入苗木的土球,不可傾斜,然后立起并扶正樹干,保持垂直狀態,最后分層回填,逐步充滿穴坑,并使土面能夠蓋住樹木的根頸部位,擊碎種植土后用木棍分層搗實,使得根系充分接觸土壤。
如有需要,在定植之后,對苗木進行人工支撐,第1天內澆第1次水,需澆透使苗木根部周圍的水分被充分吸收,也有助于根系與土的緊密結合,對根系發育有良好的作用。
采用鋪草塊養護成活的方法施工。種植時應注意下列情況。
草塊應選擇無雜草、長勢好的草源,在干旱地掘草塊前應適量澆水,待滲透后掘取,崛起的草皮包扎緊密。草塊運輸時宜置放2~3層,裝卸車時,應防止破碎。
鋪設草塊可采取密鋪或間鋪。密鋪應互相銜接不留縫,間鋪間隙應均勻,并填以種植土,草塊鋪設后應灑水、滾壓。草皮鋪種后加強灑水,15d后開始施肥,可采用尿素加水稀釋噴淋,養護至成活。
中小河流河堤年久后會造成防洪不達標問題,舊堤的升級改造往往會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破壞。文章以公莊河楊村圩鎮段治理一期工程為例,從防洪安全和人居環境等方面進行綜合治理,提高了公莊河重點河段的防洪減災能力,保障了區域防洪安全和糧食生產安全,并進行綠化施工,兼顧了河流生態環境,體現了舊堤改造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