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思 李明娟 何紫怡 檀秀芬
從商務部等六部委在2020年1月頒布的《關于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的通知》,到《中國(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支持政策》,再到2020 年11 月15 國組織簽訂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國家相關政策給予了跨境電商更多發展空間。而自營+平臺模式、海淘返利模式和以社區為基礎的B2C 模式為商品的跨境流通提供了多種渠道,也為消費者提供多個選購平臺。廣西作為唯一一個沿海的邊境省份,在航運和物流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具有相當大的跨境電子商務業務前景。但實力強的跨境電商平臺進入廣西后沒有形成產業合力,人才資源薄弱、物流配套不完善等諸多因素限制了廣西跨境電商的發展。
2020年1—12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2912.2億美元,同比增長9.6%。其中,服裝出口連續5個月正增長,2020 年12 月,中國紡織品出口額同比增長12.6%,服裝出口額同比增長5.8%。(摘自產業信息網)目前,服裝出口在中國跨境出口類別中排名第二,僅次于3C 電子產品。但中國的服裝出口主要是加工產品,許多服裝企業通過代工貼牌生產服裝,沒有獨立的服裝品牌。其附加值低、利潤低,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服裝在國際市場上幾乎沒有自己的品牌,完全依賴勞動力價格、加工成本低等優勢。但國際服裝生產行業的轉移,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的勞動力成本低于中國,中國服裝企業要想提高國際競爭力,必須提高服裝附加值,建立中國服裝民族品牌。
盡管廣西先后出臺了一些跨境電商扶持政策與措施,如每年在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召開期間,宣傳廣西跨境電商發展的成果和舉措;每年舉辦一次“三月三”電商節。雖然對廣西跨境電發展起到了一定宣傳作用,但仍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廣西跨境電商發展狀況,即便是廣西本地人,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不知道廣西跨境電商交易平臺的存在,更沒有在平臺上購買過商品。
借助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廣西初步建成陸海空立體交通網絡,人員和貨物進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便捷,但廣西本地海外物流商務企業實力有限,直海陸航空運輸線路較少,運輸能力要求較高,實力較弱,部分進出口貨物不得不繞道通過其他省市才能完成運輸。這種情況遠遠滿足不了消費者對跨境物流配送的需要,廣西跨境電商物流配送能力和速度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跨境電商行業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現有的人才存量和人才結構顯然不能滿足發展的要求,無論是知識結構還是能力要求,都出現較大斷層。跨境電商業務傾向于實踐操作,但在教學中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存在,教師更多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盡管近年來高校增加了實踐性教學活動比重,但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重理論輕實踐模式培養出來的跨境電商人才與用人單位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現階段,廣西少數民族服飾的制作基本處于手工制作、耗時長、經濟回報低等現狀。一套壯族衣服從紡紗到手工制成衣,要經過十幾道工序,耗時約20 多個工日(每工日10 小時計)。而現代工業生產的批量服裝效率高且價格低,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喜好和經濟條件。兩者相比,傳統服飾的發展受到阻礙,并且較于奇特的外形和煩瑣的穿著過程等,如此累贅的裝飾不適合現代高節奏的生活和工作。因此,人們不再只以傳統服飾作為審美標準,而崇尚具有現代藝術氣息的時尚服裝產品,這也最終導致民族服飾文化的逐漸衰落。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審美情趣也隨之提高。在跨境電商背景下,民族服飾的發展同時也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比如:現代服飾:現代流行服飾占據主要市場,其發展多元化、高檔化,款式寬松舒適、顏色上朝氣蓬勃,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與個性化追求。漢服:漢服文化從三皇五帝時期延續至今,已成為一種已自成體系的文化。以漢服為代表的古風消費者人群,正從極小眾走向更為廣泛的群體。在中國,再小眾的產業,乘以龐大的人口基數,產生的熱度和帶來的流量也蔚為可觀。
首先,增強資本運營和資金扶持。政府應將民族服飾文化的發展列入文化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因此,不僅需要政府和產業基金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更需要在現階段有針對性地培養產業電商的專業性、應用型人才。廣西民族服飾文化資源較多,但其經濟水平比不上發達地區,不能像發達地區那樣完全依靠市場運作來實現文化產業發展,只能依靠政府部門幫助。其次,積極引導產業鏈發展。以點帶面,通過某個民族服飾品牌的建立,構建與之相關的民族服飾文化產業鏈,憑借跨境電商拓寬市場,借勢做宣傳,同時發展相關文化產業。最后,鼓勵各大高校和民族服飾企業合作,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道路。高校要充分發揮教與學的作用,設立相關專業及選修課,讓民族服飾走入課堂,積極探索傳承與發展的新思路。政府在進行政策規劃的同時,還應聯合民間團體,設立專門的綜合研究機構,加強民族服飾文化資源的整理與保護。
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給服裝業帶來了更多的商機,服裝企業可以把握住這一機遇,積極發展跨境電商,借助多個渠道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其持續化發展。對于中國特別是廣西服裝業跨境電商來說,RCEP 條約的簽訂便利了我們的進出口企業,并且降低了我們的經營成本和風險。對整個區域來說,RCEP 的簽訂讓整個中國經濟變得更為便利,同時對本區域內的商品流動、技術流動、服務流動、資本流動,包括人員跨境流動等都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同時也與東南亞市場連接得更緊密,更有利于廣西服裝業跨境電商的發展。推廣廣西少數民族服飾不僅能讓民族服飾與文化“走出去”,還能帶動當地及周邊經濟的發展,加速當地人民的致富之路。
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沖擊下,廣西少數民族服飾文化因其特有的地域限制正逐漸失去其發展空間。在多元文化共同發展的情況下,如何保護和發展廣西少數民族服飾文化成為值得深思的課題。但保護并不等同于一成不變,這需要將傳統特色與現代審美相結合,創造出獨具特色、適應現代風格的新型服裝,從而得以保留傳統服飾文化。結合當下,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戰鼓已經擂響,文化作為產業興旺的金鑰匙,廣西少數民族服飾的推廣不僅能讓民族服飾與文化“走出去”,還能帶動當地及周邊經濟的發展,落實鄉村振興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