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桃
自2020 年至今,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即使是在復工復產后,很多物流企業仍然面臨貨運物資匱乏、運營資金短缺、物流訂單和消費不足、物流供應鏈不協調、物流工作人員短缺等困境。物流企業營銷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物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成為物流企業高度關注的問題,后疫情時代,只有不斷改變物流企業市場營銷現狀,才能提升物流企業市場營銷能力,使物流行業蒸蒸日上。
物流是后疫情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先行者,物流企業有力支撐著后疫情時代民生的保障,為促進經濟的長效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后疫情時代我國的物流規模將再上新的臺階,隨著物流企業多業態融合、無接觸物流深度發展,持續增強了物流企業的活力,這使得我國物流總額超300 萬億元,物流企業總收入持續攀升。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有1/3 的物流企業處于虧損狀態,物流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經營困難。通過進一步的市場調查發現:我國物流企業盈利能力偏弱主要受行業競爭狀況和價格的影響較大,物流行業中競爭異常激烈,在我們身邊同類型的快遞物流企業、零擔物流企業等企業數量眾多,比如順豐、韻達、中通、圓通等,它們提供的快遞物流服務基本相似,網點布局基本相同,門店規模基本相當,這些企業為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使物流企業在行業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很多物流企業故意壓低價格,致使物流服務價格持續走低,面對現如今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和物流行業競爭不斷加劇的影響,如何更快更好地掌握不同物流消費群體的個性化物流需求,重新組合差異化的物流服務來滿足物流消費者的這些需求,是后疫情時代物流企業生存的“法寶”,也是物流企業盈利的“秘籍”,作為一種無形產品的物流服務,其本身看不見也摸不著的,物流需求的波動性極大,物流服務往往依附于某些產品存在,這樣的特點使得物流企業的營銷充滿了新的挑戰,比如物流企業的物流營銷行為受物流企業自身資源的限制,同時也會受到不斷變化的外部宏觀環境影響,還可能面臨物流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這些挑戰都會影響后疫情時代物流企業發展,物流企業只有根據環境的變化適時探索出適應其變化的物流營銷策略,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物流消費者。
后疫情時代消費者對物流服務的需求呈現出多變性、差異性和時效性等特點,這就需要物流市場營銷工作者充分了解物流消費者的物流服務需求,適時關注變化了的物流服務需求,及時滿足物流消費者對個性化物流服務的需求,并采取針對性的個性化營銷手段來不斷刺激物流消費者消費,從而提升物流消費者的滿意度,最終樹立物流企業良好的CIS 形象,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實現終身受益的目的。
后疫情時代物流企業要想開展行之有效的物流市場營銷活動必然離不開物流市場調查,物流市場調查的根本任務就是在開展物流市場營銷活動前,提前搜集和整理好與每一次物流市場營銷活動相關的信息,以減少物流企業管理者的誤判,導致物流營銷決策的失誤。對于物流企業來說,物流市場調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它需要物流市場營銷工作者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收集盡可能真實可靠的物流市場數據,掌握好物流市場營銷活動所需的第一手資料,這樣才有助于物流企業提高市場預測和經營決策的準確性。隨著時代的變化,物流市場營銷環境相應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且物流市場本身數據比較龐大,因此需要花費更多的物流市場調查時間和物流市場調查成本。另外,后疫情時代很多物流企業對物流服務的效率要求更高,而一部分物流企業缺乏對物流運輸路線的調查,往往對物流運輸路線選擇只是堅持單一的“就近原則”,并認為運輸距離越近就越能減少物流運輸的時間,殊不知地理環境和交通狀態對物流服務效率的影響更大。后疫情時代很多物流企業對客戶需求的變化調查不到位,感覺是在“腳踩西瓜皮,踩到哪算到哪”,更有一部分物流企業認為,對物流客戶的市場調查純屬多余的營銷步驟,對她們的調查會浪費很多時間和成本,不劃算。這樣讓物流客戶沒有參與感、滿意度和忠誠度。因此,物流市場調查相對來說有些困難,但也要引起高度重視,只有通過不斷改進物流企業自身的問題,才能提升物流企業的整體實力。
疫情打亂了物流市場格局,充斥著許多新的問題,比如物流信息系統不夠完善,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在營銷方面體現在:物流企業市場營銷理念滯后,市場營銷能力不強等問題,使得物流企業的營銷管理滯后于物流業發展的問題,疫情期間,有些客戶為了能把貨發出去,他們想盡了各種辦法和能利用的渠道把貨發出去,結果也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的利益,不能體現出物流企業的獨特服務,無法提高客戶的滿意度,也就很難有市場競爭力了。因此,物流企業不僅要有服務,更要有很強的市場營銷能力。
物流企業的定價因考慮很多的比如成本、需求、競爭等,在我們身邊很多的物流企業在進行定價時,往往只考慮物流企業自身的成本因素,并沒有考慮物流服務能否滿足顧客需求,制定的價格能否符合顧客需求愿望,很多物流企業在制定物流服務價格時盲目跟隨市場,跟隨競爭對手定價,胡亂市場定價,甚至其制定的價格高于市場價格,同時也不能給物流客戶提供優質的個性化的增值服務,這會讓物流企業流失客戶,從而失去市場。還有在物流服務促銷策略的制定上,物流企業也同樣存在諸多不足的地方,在宣傳力度上也遠遠不夠,缺乏對物流企業服務理念的宣傳,缺乏對物流企業品牌的不斷宣傳推廣,大多數物流企業無法提供免費的物流增值服務,這樣也就不會吸引到更多客戶,長此以往就會被市場淘汰,最后會面臨倒閉的危險。所以后疫情時代,物流服務高價不可持續,無底線價格競爭或結束,但低毛利依然是主流,物流企業在定價和促銷策略上應引起高度重視。
后疫情時代物流企業的市場競爭會十分激烈,物流企業必須高度重視,意識到市場競爭的嚴峻性,并不斷強化物流企業市場機會意識,學會及時有效地運用并處理各種有利的市場機會,使物流企業能更為有效地分析和把握物流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從客戶的物流需求角度出發,不斷有效地提升物流企業的市場營銷能力。因此,后疫情時代物流企業面對復雜多變的物流市場競爭環境,客戶的物流需求也在不斷提高,物流企業需要有非常敏銳的洞察力,根據物流市場及客戶需求的變化趨勢,及時分析和挖掘出物流企業的市場營銷機會,不斷發掘市場機會,從而不斷提升物流企業的市場營銷能力,展現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
物流企業目標市場的合理選擇,是物流企業市場營銷能力的重要體現,物流企業只有在充分了解企業自身所能擁有的物流軟件和物流硬件資源等狀況的條件下,根據物流市場及物流客戶的需求,合理地進行目標市場的選擇,集中物流企業自身的物流資源力量,根據物流企業目標市場的物流需求提供針對性、個性化的物流服務,為物流市場及物流客戶提供優質的物流服務產品,滿足物流市場及物流客戶對于物流企業的物流服務預期,實現物流業務量的增長。
物流企業市場營銷網絡的布局應當遵循“廣設耳目,廣伸觸角”的原則,立足物流企業自身業務開展營銷網絡布局,細化物流企業的資源優勢和物流市場潛力細分,注意明確重點區域市場,因地制宜開發適合物流企業自身特色的市場營銷策略,運用區域化、特色化的物流市場營銷手段不斷深化物流市場深度,拓寬物流市場廣度,從而提高物流企業市場營銷的有效性。后疫情時代物流行業定會迅猛發展,使得物流企業在地域分布上呈現出顯著的分散特征,物流企業營銷網絡布局的科學性,對于物流企業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市場影響力具有非常重要影響。因此,后疫情時代,物流企業還要注意不斷開發新的物流市場,并對其進行市場培育,采取滾動發展,螺旋擴充的方式,不斷深耕市場,以不斷擴大物流企業市場營銷網絡范圍。
后疫情時代,物流企業市場營銷能力的提升需要物流與企業有優質高效的物流服務做產品支持,當然也離不開合理的物流服務價格的支撐。眾所周知,物流企業為物流市場及物流客戶提供的是無形的、看不見的物流服務,物流服務能力的好壞和物流服務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物流企業物流服務的質量。同時,物流服務價格是市場及客戶選擇物流服務提供商非常重要的因素,物流企業也要高度重視物流服務的價格,物流服務價格的制定需要物流企業考慮物流運營成本狀況,同時也要保證物流服務價格能滿足物流市場中消費者對價格需求情況,物流企業只有對物流企業自身的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不斷優化物流服務成本,從而實現物流服務“價格”方面的競爭力,展現較強的物流服務價格力,從而獲得物流市場競爭中的價格優勢。因此,物流企業在不斷提高運營效率、不斷降低運營成本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物流服務質量,而是要能在確保物流服務質量不變甚至提高的情況下,進行物流服務價格的優化。
物流企業的企業文化是物流企業經營理念、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等的集中體現,是物流企業的內在生命力,能夠為物流企業帶來核心競爭力。物流企業市場營銷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提升物流企業的市場營銷能力,并非讓物流企業員工將市場營銷作為單純的任務承攬,而是要將其滲透到工作理念中,形成物流企業市場營銷能力提升的內生動力。因此,后疫情時代物流企業要提升自身的市場營銷能力,就需要重視在物流企業內部構建物流市場營銷的文化內涵,將物流企業的文化與物流市場營銷行為相融合,從而使物流客戶能夠接受并認可物流企業,并對物流企業形象、物流企業品牌產生信賴感。物流企業構建市場營銷文化內涵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物流企業可以通過制作精美的物流企業歷史宣傳畫冊,也可以實施“CI”物流企業形象戰略,通過開展新線路、新服務等推介活動將物流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傳播給物流客戶,在物流客戶心中建立特色鮮明的物流企業形象,從而有效提升物流企業市場營銷文化內涵,為物流企業市場營銷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020 年至今,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即使是在復工復產后,很多物流企業仍面臨貨運物資匱乏、運營資金短缺、物流訂單和消費不足、物流供應鏈不協調、物流工作人員短缺等困境。物流企業營銷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物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成為物流企業高度關注的問題,后疫情時代,只有不斷改變物流企業市場營銷現狀,才能提升物流企業市場營銷力,使物流行業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