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鈺
財務戰略管理工作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工作重點,特別是對成長階段的企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成長階段的企業管理者要重視財務戰略管理工作,降低成長階段企業財務管理風險,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
擴大市場占有率是成長階段企業的主要任務,在拓寬市場和擴大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但是很多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資金并不能滿足擴大生產經營的需要。因此,在這個階段企業只有通過提高獲取利潤量,實現利潤最大化才能緩解資金壓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實力。
同時,在企業成長階段需要采用合理的融資方式,及時籌集擴大生產經營需要的大量資金,把財務風險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也可憑借良好的經營業績來發行股票,實現籌集大量資金的目的。
企業在創立之后,經過幾年內的產品不穩定、資金匱乏、管理不規范的創建期,逐漸進入快速發展的成長期,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利潤快速提升、資金需求量大、銷售額快速提升、高市場占有率、創新能力強等,具體特征如下:
(1)成長前景良好
企業在成長階段,產品已成功推向市場,在市場中也有了固定的顧客,也能不斷吸引潛在的客戶,產品需求量也不斷提高,能夠帶動整個產業規模的擴大。與初創期相比,成長階段企業的經營風險有明顯的降低,在這個階段如果企業能夠抓住有利時機,對有限資源進行合理支配,產品銷售量就能實現穩定增長,擴大市場占有率,具備良好的發展前景。
(2)投資需求較大
在成長階段,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銷售量也在不斷增大,因此企業必須投入較大資金去拓寬市場,這樣才能滿足不斷增長原材料、生產設備、廣告宣傳費用、工人工資等的需求,這就大大提高了投資的數額。
(3)吸引資本市場力較強
在成長階段,企業具備穩定、可靠的生產經營活動,有較為強勁的發展潛力,如果企業能在銷售市場中有較好的表現,也會逐漸提高在資本市場中的吸引力,取得投資者、潛在投資者在投資方面的青睞。
(4)較高的經營風險
與創業階段相比,成長期的企業雖然經營風險相對降低,然而隨著產品銷售量的不斷攀升,經營風險也相對較高。在成長期內企業不斷增長的銷售額會帶來豐富的現金流,能夠引用在拓寬市場中去,在生產銷售過程中所產生的現金也會用在經營中去,但是對資金的需求量也會高于在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現金流。可以看出企業在成長期進行投資的大量資金不僅要依賴外部籌資,還要依靠企業對未來銷售的預期增長。如果銷售預期增長不能達到相應的要求,就會加大企業的生產經營風險。
(5)投資需求加大,發放股利較小
企業成長期的產品銷售量不斷增加,市場占有率也不斷擴大,這就需要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在擴展市場和擴大生產方面,這樣才能滿足原材料、生產設備、廣告宣傳、工人工資等需求,因此對成長期的企業提出較高投資需求的要求。投資需求的增加使得這一時期內的企業有較高的銷售收入,在此期間內的利潤水平并不很高,企業并不希望將很大比例的股利來向股東分配股利。
影響企業成長階段的因素有很多,只有企業管理者對成長階段財務戰略管理因素有個正確的認識,才能做好財務戰略管理工作,主要影響財務戰略管理的因素如下:
在成長階段,如果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就會導致財務戰略管理缺乏科學合理的指導,會嚴重影響到財務戰略管理執行的規范性。針對以上問題,企業管理層和財務管理人員需要站在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把創新發展理念融入財務戰略發展中,根據成長階段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財務戰略管理制度,能夠在制度方面為財務戰略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保障,提升企業成長階段中的財務管理水平。
企業成長階段財務戰略管理,財務戰略管理人員在落實工作過程中,人員是否能具備先進的戰略管理思維,是否把戰略管理思維融入財務戰略管理中,都會直接影響到成長階段財務戰略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實踐中一部分企業的財務戰略管理人員缺乏較強的財務戰略管理觀念,嚴重影響到企業成長階段財務戰略管理水平的提升,不利于企業成長階段的經營發展。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企業在成長階段需要加強對財務人員進行財務戰略管理培訓,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戰略管理觀念,通過制定激勵、獎罰機制的方式,調動起財務管理人員提升財務戰略管理業務水平的積極性。
企業成長階段如果利用信息技術不充分、管理模式適用性不高等,對財務戰略管理工作都會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企業需要積極采用有效措施進行改進,具體要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在財務戰略管理工作中要積極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通過信息技術能夠對相關財務信息實現及時收集、整理、歸類,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性;第二采用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模式,企業在成長階段要結合該階段的實際發展情況,采用與經營情況相契合的財務管理模式,提高財務戰略管理工作的科學合理性。
企業在成長階段,銷售收入呈現出高比例增長、銷售規模擴大、現金流增加的經營特征,因此企業就必須具備較強的擴張能力。這個階段企業具備較好的經營情況,因此與初創期相比,成長階段能夠比較容易取得外部融資,企業既可以通過發行股票來籌集資金,也可以通過銀行貸款取得資金。但是企業在成長階段也要結合外部市場環境和本身內部情況來選擇出穩健合適的籌資方式。
成長階段企業需求資金數量要高于自身資金的供給能力,因此不能僅僅通過負債方式來籌集資金。因此在該階段企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籌集資金:第一是在企業內部留存收益;第二是適當合理地進行負債籌資;第三是采用股權進行融資。具體來說,債務籌資由以下兩方面組成:長期債務籌資和短期債務籌資,在籌集資金的過程中,企業要結合自身實際的財務情況、所處行業特點及風險喜好等,也要對籌集資金成本進行綜合考慮。在籌集資金過程中,企業必須掌控好股權融資的規模和債務規模,與企業的發展速度要保持一定協調。
企業在成長階段的進行投資方面,應該根據實際生產經營情況,對資金進行科學合理使用,尋找最佳項目進行投資,保證經營業績能夠得到持續穩定的增長。在企業成長階段進行項目投資決策過程中,需要將整體價值作為導向,以利潤為中心,綜合企業的長期、短期利益,站在成本的角度對投資回報進行綜合考慮。這個時期階段,企業將工作重點放在了擴大產品的市場份額方面上,這就要求企業將財務戰略管理目標放在投資研發新產品來擴大生產銷售。企業可以將大量資金投入增加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上,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擴大市場份額和生產規模的目的。
企業在成長階段制定財務投資戰略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是分析投資報酬率、投資成本、投資有效期,判斷進行投資要依據投資報酬率是否等于或高于資本成本,還要對在有效期是否能夠收回成本進行分析;另一方面如果企業現有資金有限,就需要對流動資產投資比率和固定資產投資比率進行合理的確定,實現提高資產使用效率的目的,如果不能按照合理比例來配置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就會造成流動資金短缺、閑置固定資產、浪費流動資金等問題,具體來說是固定資產屬于企業生產經營的技術物質基礎,流動資產屬于固定資產之后形成的,因此固定資產的規模決定了流動資產的投資數量,如果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配置比例不合理,就會導致流動資金不足,固定資產不足或固定資產閑置導致浪費流動資金的現象,以上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因此企業需要合理地確定流動資產投資和固定資產投資的比率。
同時,企業管理者也要認識到人才在成長階段的重要性,一部分企業在成長階段會存在人才匱乏及人員流動性大的問題,人才在企業內部的無序流動,會大大降低企業在成長階段競爭力的提高。在成長階段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一個重要工作是人力資源戰略,需要提高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力度,具體說來是采用一定數量的資金投入,加大與企業人力資本相關的投資活動,這種投資活動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支持。企業人力資本客體和主體之間存在一種契約關系。企業主體負責投資,員工作為客體接受投資,之后把投資結果逐漸轉變為現實的生產結果,企業可以在這種投資活動中獲得收益。這樣的契約關系能夠為人力資本持久下去。
處在成長階段的企業具備較好的發展前景,有較多的投資機會,也提高了收益率水平,但是現金流的穩定性還不夠,存在較高的財務風險,因此為了提高企業籌資能力,在成長階段企業最好不采用支付大量現金股利政策。實際上企業股利政策屬于一種籌資決策,既會對企業內部資金積累速度和比例產生影響,還會對外部籌資產生較大影響。由于如果股利支付率較高,企業就必須依靠較高的負債融資合作直接融資,因此從財務戰略角度來看,股利政策是否合理與企業成長階段發展是密切相關的,在這個階段需要采用與企業擴張投資機會相匹配的股利分配政策。
從財務戰略方面來看,影響股利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在確定股利政策的時候,企業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因素:資產的流動性、盈余的穩定性、舉債能力、資本成本、投資機會、通貨膨脹等。從股東的角度來看,應該考慮到由于分配股利,造成留存收益的減少,這就會加大未來發行新股的可能性,新股的發行勢必會對公司控制股權進行稀釋。綜合以上幾種因素,在成長階段企業比較合適的股權政策是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或剩余股利政策。在支付股利方式方面,可以采用分配股票股利方案,一方面通過發放股票股利,股東可以分享到成長階段的生產經營成果,并不需要支付現金,能夠滿足企業投資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另一方面通過股票股利的分配,可以向市場傳遞出公司利潤上漲的信號,這樣就能對股價起到穩定性的作用,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行投資。
綜上所述,企業在成長階段具備獨特的財務特征和經營特點,為了提高成長階段財務管理水平,企業管理者要對影響企業成長階段財務戰略管理的因素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樣才能對財務戰略管理的分析要點進行深入研究,提高企業成長階段的財務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