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茂花
利率市場化使商業銀行的傳統盈利模式受到了沖擊,因此,銀行開始積極發展中間業務。在互聯網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支付場景不斷豐富,并且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與商業銀行傳統的中間業務類似,使得商業銀行的一部分客戶流向第三方支付機構。同時,這種激烈的競爭也促使商業銀行轉型和不斷地創新,因此,第三方支付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既有消極作用,也有積極作用。
第三方支付于1996 年起源于美國。1999 年,首信易創造了B2C 第三方支付服務,這標志著第三方支付在我國誕生。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應用場景也越來越廣泛,相應的應用場景已延伸到保險市場、教育市場、基金市場、跨境支付等,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1)交易規模不斷擴大
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在不斷擴大,交易規模擴大的主要動力來源是移動支付,這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機的普及。互聯網支付也有一定的增長,但增長較為緩慢。
(2)行業集中度高
支付寶和財付通占了第三方支付90%以上的市場,壹錢包、京東支付、快錢、易寶、蘇寧支付等占了剩下的不到10%的市場,形成了雙寡頭壟斷的局面。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是指商業銀行作為代理人為客戶提供服務并收取一定手續費的業務。銀行在開展中間業務時不需要占用自己的資金,而是充當中介提供服務。
由于中間業務不需要占用銀行本身的資金,風險較小,收益較高,加之利率市場化,使得商業銀行傳統的利潤來源被擠壓,因此商業銀行通過開展中間業務在增加收益的同時也可以調整收入結構。
(1)中間業務規模在不斷擴大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收入整體呈上升趨勢,但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增長速度要比五大行快很多,尤其是平安銀行、寧波銀行和南京銀行,從2010 年到2020 年規模都擴大了10 倍以上。2020 年招商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以795 億元超過了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位居第三。股份制銀行與五大行之間的差距也在縮小。
(2)市場集中度高
通過分析16 家上市銀行,可以看出中間業務的市場主要集中在五大行,尤其是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從2010—2020 年以來分別穩居第一、第二。雖然五大行占比呈下降趨勢,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占比逐漸上升,尤其是招商銀行,2020 年其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為795 億元,位居第三,平安銀行由2010 年的16 億元增長到2020 年435 億元,增長了二十多倍,僅次于五大行及招商銀行。但是五大行中間業務仍占了市場的六成左右。
第三方支付的興起擠壓了商業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比如支付寶的螞蟻花唄、借唄,京東白條,微粒貸等。用戶不需要通過煩瑣的流程向銀行申請信用卡,可以直接在網上獲得信用額度,方便快捷。因此第三方支付減少了信用卡的需求。在第三方支付興起之前,人們依靠借記卡進行取現和消費,隨著第三方支付的不斷發展,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降低了人們對現金和借記卡提現功能的依賴,擠壓了商業銀行銀行卡業務。
2011 年,第三方支付平臺取得了代銷基金的牌照,拉開了我國互聯網基金銷售的序幕。尤其是2013 年余額寶的推出,貨幣基金產品憑借著隨存隨取、低門檻、收益高、安全性高等優異品質和支付寶積累的大量用戶等優勢,使第三方支付基金銷售飛速發展,引領了互聯網基金的風尚,激起了全民理財的浪潮。滿足了各類用戶的需要,做到普惠金融,讓互聯網基金這一概念真正的走入了千家萬戶。大量出現的第三方支付基金產品打擊了商業銀行基金銷售業務。
第三方支付平臺在經營過程中沉淀了數額巨大的備付金。為了防止平臺私自挪用而產生風險,因此央行規定統一管理備付金,并在2019 年出臺了政策,規定客戶的備付金需要全部繳存。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自主選擇銀行進行合作,但只能選一家銀行托管備付金。我國主要由商業銀行進行托管,因此第三方支付擴大了商業銀行的托管業務,彌補了一部分在其他方面的損失。
目前,我國與西方國家相比,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產品較少,結構相對單一,同質化比較嚴重,缺乏創新,并且中間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較低,所以,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與發展空間。因此,我國商業銀行需要提高創新能力,不斷研發新的中間業務產品,降低競爭壓力,從而增加銀行收益。
商業銀行通過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實現信息共享,降低交易成本,實現利潤的增長。比如,可以和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來獲得客戶的數據,提高信用評估的準確度,降低不良貸款率。
我國商業銀行需要引進大量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尤其是互聯網金融方面的人才,來設計新的金融產品,改變產品的單一性、同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