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通
(青海民族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青海 西寧)金融專碩研究生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迎來了迅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與此同時,中國的中小企業在這波浪潮中也變得越來越好。當前,中國的中小企業在稅收、就業、GDP以及技術創新等方面均取得了大企業所無法企及的成就。具體而言,每年將近一半的稅收以及GDP由中小企業貢獻,超過2/3的技術創新也來自中小企業。而技術創新對于一個國家經濟的高效發展尤其重要,可見中小企業對于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就業方面,中小企業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崗位①,這對于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2020年新冠肺炎的到來,導致中國經濟出現大幅度的下降,而中小企業由于本身資金不足,融資渠道受限,出現倒閉,許多人失去了工作,給經濟帶來了大的沖擊。
中國的中小企業的融資路徑主要分為外源和內源融資②,這兩種融資方式都要求企業有優良的資本規模與盈利并達到上市要求,但是由于中小企業規模一般較小,盈利情況存在不確定性,滿足不了成為上市企業的要求,導致外源融資中的直接融資很難實行。所以在外源融資中,主要是依靠間接融資來進行融資,間接融資主要是指商業銀行發放的貸款。但根據2019年艾瑞咨詢數據統計顯示,在中國中小企業中,只有12%的優秀企業能夠獲得銀行貸款,離需要的總融資額度差了將近20多萬億元③,所以大部分中小企業很難獲得銀行貸款。而中小企業的內源融資方面主要靠自己的內部資金去進行投資生產,但2020年的新冠疫情的到來,使得中小企業用內部資金進行生產的產品銷售困難,資金得不到回籠,使企業內部資金短缺。
1.缺少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服務的商業銀行。根據2019年第一季度央行統計數據,在中國金融企事業單位貸款總額中,中小微企業占比小于40%。與前幾年相比,中小企業商業銀行貸款比例在下降。大型銀行只是短期內對中小企業貸款,一旦經濟環境變化,就會減少貸款④。同時,在商業銀行中與中小企業相應的中小型銀行也鐘愛那些資本規模大的優良企業,發放給中小企業的貸款較少。這些都給中小企業的融資帶來了困境。
2.政府指導的政策沒有落到實處。因為疫情的到來,政府下達了很多對中小企業有利的優惠政策,但是有很多的企業表示沒有收到。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所限,許多政府部門不好具體落實;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機構為了自身利益,沒有把政策落于實處,使其浮于表面。因此,政策沒有落實,使中小企業沒有享受到政策的福利。
3.金融機構的內部考核影響了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雖然政府強調要降低對中小企業的放貸要求,以此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投入,但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金融機構本身⑤。對于是否給中小企業進行放貸,金融機構要考慮放出的貸款是否能夠收回,同時,對放出的貸款收益與這筆貸款用于其他投資項目進行對比,比較誰的收益更高。由于中小企業的經營盈利性相對其他大企業差,有可能資金放貸出去之后,最終收不回,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銀行內部放貸人員的業績考核以及晉升,這些都是金融機構所考慮的問題。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門檻,造成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
4.融資路徑不足且融資費用較高。隨著現在的中小企業越來越多,中國的資本市場本應該變得越來越完善,更容易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但是實際上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中,因為深交所和上交所的準入門檻較高,大部分企業達不到上市公司的要求,不能進行股權或債權的融資。即使中國建立了滿足非上市企業進行交易的新三板,也由于有較嚴重的限制,導致融資困難,所以很多中小企業僅能通過銀行的貸款方式來滿足一部分融資需要。但在貸給中小企業的款項里面,每年所要返還的利息要占貸款總額很大部分,導致實際貸款額不多。中小企業如果在民間進行貸款的話,其融資的利息是銀行貸款利息的幾倍⑥。因此,融資路徑不足和融資費用較高給中小企業帶來了嚴重的融資困難。
1.信息不對稱。銀行給企業發放貸款,主要是通過“硬信息”與“軟信息”進行判斷。其中“硬信息”是指通過企業財務經營狀況以及一些信用評級機構的評級來獲取的信息;而“軟信息”則是企業所屬的行業、企業高管人員的以往信用情況等方面的信息。在“硬信息”方面,由于中小企業本身成立不久,達不到上市的標準,企業自身沒有披露清晰的財務經營表,也沒有信用評級機構去進行信用評級。在“軟信息”方面,對于剛成立的中小企業,它的主管人員的素質有時也無從得知。除此之外,由于中小企業這一群體在市場上的信用相對較差,由此在一定程度上給中小企業帶來了負面效應⑦。由于上述原因,銀行難以知道企業的內部情況,由此會增加銀行的貸款虧損可能性。銀行為了降低這種虧損可能性,常常會提高給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利率的上升最后會導致融資的難度加大,后果是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費用⑧。
2.風險防范意識不足。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然出現,使許多中小企業遭遇了巨大的損失,歸根結底是因為中小企業自身實力弱、風險防范意識比較低,致使疫情襲來時風險感知不強,還在繼續日常的產品制造,最后卻由于產品不能銷售出去,產品投入資金不能回流,在外源資金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企業此時又損失僅有的內在資金,導致中小企業沒有資金來滿足日常的經營活動,企業最終倒閉⑨。因此,企業風險防范意識的不足,會導致在面臨突發情況時,造成企業的融資困境。
3.中小企業自身特性不足。因為中小企業自身資本規模小,缺乏實用的固定資產抵押物,導致許多中小企業達不到銀行所提的條件。銀行考慮到這些企業沒有達到自己所設定的要求⑩,怕自己投放出的貸款不能收回,給自己帶來虧損,銀行會減少貸款甚至不會貸款。據統計顯示,有60%以上的中小企業遇到這種問題。除此之外,大多數中小企業屬于私人企業,沒有專業的管理團隊,導致內部經營存在不少問題?。
2018年9月10日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由此可見,高校輔導員肩負著立德樹人的神圣使命,只有謹記教育之初心,率先垂范,為人師表,立德、立言、立行,不斷提高自身學識修養,才能做好學生健康成長的人生導師。筆者認為,高校輔導員具體可以從如下四個方面著手努力:
由于新冠疫情的沖擊,許多中小企業出現問題,政府下發了在新冠疫情期間下發了不少幫助中小企業盡快恢復的政策。在這些政策中,明確要求金融機構要發揮金融功能,幫助中小企業恢復正常經營,擺脫疫情帶來的困境。根據中國中小企業眾多、分布比較分散的情況,各地政府可以根據當地的情況來適當降低中小銀行設立的條件,使當地產生更多的中小銀行能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服務,滿足它們的融資需求。同時為了防止這些銀行把貸款對象再次放在大型企業的身上,當地政府可以設立一些優惠政策給中小銀行,只要這些中小銀行把貸款對象主要放在中小企業身上,就可以享受到相應的優惠政策。
首先,各地相關政府部門應根據當地中小企業情況,適當調整稅收政策。當遇到情況較困難的企業時,可以適當地降低交稅金額,降低經營成本與財務支出,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企業的融資成本。其次,對于需要金融機構去實施的貸款政策,當地政府部門可以對實施情況進行監督,防止金融機構將政策落于表面,導致政策沒有落地實施。最后,定期考察負責實施中小企業優惠政策的政府部門,督促完成政策的落實,保證源頭上不存在問題。
商業銀行可以提高普惠金融在銀行機構中的業績考核比重。要降低給中小企業貸款獲得的收益考核權重,增加給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服務的業績考核權重。同時對于銀行內部給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客戶經理,只要在貸款的過程中按照公司的章程實際實施了,沒有做出危害公司的行為,后面這項貸款如果出現一定的問題,就不能再去追究該客戶經理的責任,這種做法可以激勵商業銀行的客戶經理開展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畢竟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相比,資本發生損失和不良貸款發生的概率要大得多,我們如果完善了金融機構的內部考核,能促使商業銀行給中小企業帶來更好的服務,從而幫助中小企業迎來更好的發展。
首先,重視創業投資市場,完善相應機制。要強化創業投資激勵和退出機制,促使優秀的創業投資群體對中小企業進行股權融資,改變中小企業的融資情況。其次,應努力推進注冊制的實施,降低中小企業上市要求,這樣能使更多的中小企業進入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更好地進行股權融資。最后,中國應該完善債券發行機制,不斷推行中小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例如出售信用風險緩釋憑證以及提供信用增進服務等,來滿足財務報表優良、短期資金周轉不開的中小企業的債券融資需要。通過這種對資本市場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路徑不足與成本費用高的問題。
由于中小企業的信息分布在工商局、稅務局、海關、司法、中國人民銀行等機構,而這些部門都是一個個的獨立機構,一個部門沒有權限直接干預另一個部門的內部資料,所以中小企業的信息分布比較分散。政府可以通過自身的權力把中小企業在央行的征信情況、工商局的企業注冊情況、稅務局的交稅情況以及中小企業在司法機構是否有違法記錄情況等整合到一起,建立一個以政府為核心的征信平臺,供金融機構在平臺上查詢相應企業的信息。通過建立征信平臺,能夠極大地消除商業銀行和中小企業兩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增加中小企業從商業銀行獲取的貸款資金。
首先,中小企業公司內部人員應該加強風險方面的知識學習,可以通過報紙、期刊以及上網等方式來獲取學習資源,這樣在公司內部人人都提高了風險防范意識。其次,通過政府主導,建立政府與中小企業風險信息共享平臺,降低中小企業遭受損失的風險。因為一些大規模突發情況發生時,政府一般是最先知道的,如果中小企業與政府建立了這樣一個平臺,那么企業就能在突發情況暴發時,有一定的準備,進而降低中小企業可能出現的危機,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
首先,按照國家新修訂的《中小企業促進法》,可以適當地將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抵押物范圍放大,不要單一的將抵押物放在固定資產上面。商業銀行可以將知識產權、應收賬款、存貨等納入抵押物中,增加可抵押物的類別,從而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其次,雖然中國目前已經建立了一些由政府和金融機構成立的融資擔保機構,但是和中小企業的數量相比,還遠遠不足。中國政府和金融機構可以再多組建一些融資擔保機構,引導市場上的資本建成融資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擔保。在此基礎上,政府可以給這些融資擔保機構一些稅收政策的優惠,激勵它們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最后,中小企業可以聘請專業的管理人員進行公司管理,這樣能夠降低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帶來的風險。
①魏春霞.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21(04):82-83.
②萬紅波,方博軒,張海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J].財務與會計,2020(12):65-66.
③范景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及其策略探析[J].中國集體經濟,2021(10):86-87.
④楊德勇,代海川,殷賞.中小企業融資約束及應對[J].中國金融,2020(14):94-95.
⑤郭仕廣.基于商業銀行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9,41(S2):33-34.
⑥張武軍,李明修,丁強.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及對策[J].地方財政研究,2020(04):87-92.
⑦鐘成林,胡雪萍.中小民營企業融資困境的形成機理及政策支持體系研究——基于群體性與個體性金融聲譽交互作用視角[J].社會科學,2019(05):50-58.
⑧劉志強,陳言.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J].學習與探索,2018(08):149-155.
⑨李仕玉.疫情后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J].中國商論,2021(07):100-102.
⑩卜振興.從融資角度解析中小民營企業發展困境[J].當代經濟管理,2019,41(04):72-78.
?薛宇擇,張明源.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分析及其應對策略——效仿德國中小企業融資框架[J].西南金融,2020(02):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