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自力(湖北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新冠疫情已經持續了兩年有余,給全球經濟帶來了諸多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企業要在高度不確定、快速變化的環境下生存和發展,尤其是國有企業的穩健發展被賦予了更多更厚重的歷史使命,防范和管理好風險至關重要。如何合規且高效的經營和發展,我們進行了探索,嘗試有效風險管控方法,可操作的實施路徑,助力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是企業內生改革,也是管理質效提升的路徑探尋。
2016-2018年,公司進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激發了發展動能,較改革之初,公司業務大幅拓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發揮了混改作用,釋放了改革活力。但在體制機制的融合,應遵循的國企規范與效率之間的認知還需要觀念的進一步趨同,發展的基礎還不牢固。
為促進公司發展,鞏固發展成果,2018年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提出開展“發展質量提升年”活動,進行前瞻性工作部署。經公司黨委研究,精心籌劃,扎實推進,結合實際,公司將2019-2021年列為公司“發展質量提升年”,開展了為期三年的“發展質量提升年”專項活動。回顧三年發展,公司面臨了復雜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和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風險與機遇同在,在企業發展的重要關鍵期,通過系列舉措,集思廣益,加強協同,創新管理,努力達成企業治理日益規范,經營風險有效防控,發展質量全面提升的目標。可以說公司開展該項實踐活動是省屬國企內化改革的“先行先試者”,是謀求自身高質量發展的管理創新、實踐探索,也是根植于國企健康持續發展、保值增值的初衷。如何既推動企業經營發展,又規范、高效是擺我們省屬國企、糧食集團面前的迫切命題。
為此,我們明確了專項活動的總體目標:加強混改企業的融合,形成合規與高效并重的共識,提高效率、效能,協同共贏,提升公司發展質量。
2019年3月,公司制定印發《全面推行發展質量提升總體工作方案》,并分年度制定推進方案;2020年5月,公司印發《2020年“發展質量(效能)提升年”工作推進方案》;2021年3月,印發《2021年“發展質量提升年”活動重點工作推進方案》。結合公司發展實際,梳理公司運營過程中堵點、難點,通過總體工作方案、年度工作推進方案的研究、制定和實施,子方案的交互推動,任務的逐步壓實升級,著重在全面提升運營效率、準確把握市場機會、加強經營重要環節、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加強發展人才保障、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制定工作任務,以啟動謀劃整體上市相關基礎工作為進階點,進一步推動公司規范化管理、整體治理水平提升,助力公司合規、高效運營,發展質量提升。
專項活動按照“1+1+9”模式,明確“總體方案+公司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 9項子工作方案”,按照“1+1+9”模式,推動公司整體發展質量提升工作。與每年度專項重點工作任務相結合,牽頭部門定期信息反饋,每半年向公司黨委匯報活動進展情況,進行綜合研究,“邊推進,邊改進”。通過三年,公司將38項任務與9項子方案的同步推動實施,發展質量與效能提升并重,循序漸進,將活動向縱深開展。
一是公司黨委主導,高位推進。公司黨委高度重視,黨委書記親自抓,公司成立專項活動領導及工作小組,實行分工負責。專項活動領導小組負責重大方向指導、重大問題決策等工作。工作專班由公司本部各部室主要負責人組成,相關部室綜合協調,督辦。
二是方案與任務融合,及時跟進。活動開展期間,公司按總體工作方案分步開展,各子方案設計形成,并根據年度制定主要工作任務,劃定重點,完善細化子方案。在整體方案推進過程中,牽頭部室按期跟進子方案和工作任務推進情況,制訂信息反饋單,定期、不定期與相關部室對接,了解實施進度和存在的問題,需要支持事項。對實施難度高,進度不及預期的任務,共同積極分析研究,查找原因,改進工作方式,保證各項任務和方案的有序推動。
三是要求全面參與,形成合力。公司本部統籌做好發展質量提升推行工作的研究、指導、評價,負責督促指導相關工作組織實施;出資企業是推行的實踐主體,各出資企業主要領導為本企業專項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推行發展質量提升工作。形成了部室間聯動,上下形成合力,共同推動的良好格局。
四是階段評價,邊推行、邊改進。建立專項運行效果評價,通過定量、定性標準,對標方案具體目標開展評價,對運行過程中好的經驗及時總結,發現的問題及時提示和采取應對措施,形成全范圍、全口徑的過程跟蹤和結果反饋機制。實施過程中進行階段成果報告,對每半年推進中發現的問題和推進的難點,及時提出下步推進建議。
通過三年活動開展,加強分工協作,主要從加強黨建引領、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合規高效經營、強化合同管理、開展全面風險管理、加強內部審計、加強業財融合、提升品牌與企業形象,啟動信息化建設、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培育、紀檢監察與經營業務融合、加強人力、組織、考核保障建設、加強資本運作,啟動上市相關基礎工作等方面開展大量工作。
以探索統籌推進各項風險防控工作為例,一方面,專項活動開展以來,公司著力推動風險管控相關工作,一是開展業務流程梳理與全面風險評審,著力風控推動;二是加強法律審核與合同管理,著力合規推動;三是開展全面“體檢”,著力內審推動。公司整體風險管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將專項活動與日常工作緊密聯動,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幫助解決問題,在規范與效率、工作質量與服務事項之間促進換位思考,螺旋式“雙”提升。
通過持續推動依法治企建設,倡導全員法治思維,逐步形成法律體系機制。一是公司領導高度重視,“一把手”親自抓。2019年8月,公司黨委書記在公司年會上強調全員應強化法律意識,形成法律思維,對出資企業明確提出要求加強法律審核,嚴格重大事項決策和審批程序,規范合同審批流程,防范重大經營風險和合同履約風險的“八項”工作要求。二是加強法律審核3個100%目標實現。各出資企業認真開展本企業規章制度制定與執行、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合同簽訂、重大項目運營等經營管理行為的法律審核,總部督促和推動,加強合規審查情況“回頭看”,上下聯動,全面實施依法治企建設。三是配齊聘強法律顧問。在大力推動下,各出資企業均已外聘法律顧問,開展集團內常年法律顧問互動交流,工作經驗分享。四是加強指導檢查與培訓。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各類法律培訓,以公司投屏、公眾號等不同形式進行法治宣傳,重點從公司法、合同法、民法典以及憲法宣傳等方面加強學習,增進了全員法律意識、合規意識。五是加強法律糾紛管理,加強訴訟案件臺賬備案管理,加大了依法維權力度,企業依法治企體系建設日臻完善,全面依法治企水平得到提升。
合同是企業經營行為的重要載體。提升整體合同管理質量,是防范經營風險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是強化合同日常管理,促進業務合規和管理高效。指導出資企業優化審批流程,制定出臺貿易業務合同模板,將合同管理納入目標考核管理,強化要求合同閉環管理,關注合同執行情況,防范合同法律風險。二是通過開展合同專項檢查,以查促改。年年開展合同檢查,提出改進意見建議,督促出資企業完善制度,加強與業務財務聯動管理。切實推動合同管理的標準化、高效化再上新臺階。三是加強合同臺賬管理,由于公司業務的逐年倍增,合同數量呈倍數增長;2021年,結合公司制定的《合同管理質量提升行動方案》組合實施。按照“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目標,推動合同備案管理,管理質量明顯提升。四是加強合同管理培訓與指導。通過多措并舉,持續加強合同管理工作,目前集團化合同管理體系已基本形成。
以“問題、風險”為導向,全面梳理管控和風控問題,進行全范圍業務和流程診斷,明確全面風險管理改進方向。一是探索建立合規風險識別預警機制,針對發現的風險制定預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應對處置。提升風險防控能力。通過強化業務合規,注重關口前移。加強合規性審查,強化風險防控主體責任,堅決防止出現重大系統性風險。二是加強重點項目風險管理,研究和嘗試多方式風險管理手段運用,增強全面應對化解風險能力。支持出資企業探索風險管理手段組合運用,嘗試開展引入應收賬款信用保險、加入第三方監管等風險控制手段和策略。對公司開展的重大業務,梳理業務各環節風險點、跟進合同執行,實時監控貨物資金進出情況,全程跟蹤,有力保障了大宗業務的開展。三是加強客戶信用管理,防范經營業務風險。為適應公司整體貿易業務的大幅增長需要,期間,公司組織開展大宗貿易業務梳理,制定貿易合同模板,建立管理試行辦法,開展大宗商品貿易風險識別與防范全員培訓。優化業務流程,建立操作指引,固化管理成果,要求加強客戶信用管理,積極防范經營業務風險。
強化內審功能,夯實內部防范基石。通過加強內審制度化建設,開展內部審計,發現問題和揭示風險、督促整改落實,完善內控建設。一是采取靈活有效的審計方式,提升審計質量、效率;二是注重督促審計整改落實,積極跟進整改完成情況,關注整改的時效性,“邊審邊改”,發現問題,及時堵塞管理漏洞;三是關注內控管理情況和制度建設;如制度建立與執行,法人治理,三重一大決策,內部決策流程審批,資金、資產管理、合同簽訂與履行全方位評價,完善內控體系;四是納入目標考核管理,綜合施策,督促審計整改的落地,筑牢風險管理的第三道防線。
通過創新實踐,形成定期收集風險信息,定期向公司黨委報告,“一企一函”風險提示,加強溝通與反饋具有自身特點的動態風險管理機制,同時,注重合規、法務、內審、風控工作的有效融合,加強與出資企業溝通,合力推動風險管理上臺階。創新管理方式,推動了企業整體風險合規體系建設,全員風險意識得到提升,逐步構建公司風險管理文化。
專項活動開展以來,公司從六方面重點著力推動,加強四項發展能力提升。一是加強經營模式探索與政策爭取,著力產業生態推動;二是開展業務流程梳理與全面風險評審,著力風控推動;三是加強法律審核與合同管理,著力合規推動;四是開展全面“體檢”,著力內審推動;五是開展品牌與信息化建設,著力形象重塑;六是完備保障措施,著力黨建引領與員工素質提升。四方面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即:經營管理能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提升;組織保障能力提升。
總體來看:
(1)盈收水平大幅提升。期間,公司累計實現營收219.4億元,利潤總額4.7億元。期間收入大幅倍增,利潤穩定增長,復合增長率超過20%,員工人均收入水平同步上升,實現了股東、企業、員工的各方共贏。
(2)風險防控能力增強。整體風險防控能力和水平同步提升,在依法治企體系建設、加強內部審計、實施內控體系與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與運行方面不斷優化改進,進行諸多管理實踐和創新,適應和保障了企業快速發展。
(3)管理基礎逐步夯實。管理規范與法人治理結構不斷完善,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程度全面提升,在制度體系建設,激勵與考核體系建設、品牌體系建設方面付出諸多努力,管理基礎不斷壓實。
(4)人才機制不斷完善。通過激勵考核機制改革與完善,順應市場規則,結合體制機制,保持靈活適度;人才引進和培育機制逐步完善,人才儲備不斷增強。
(5)創新能力積極培育。倡導加大研發力度,加強產學研聯合,借助合力,聽取各類專家學者意見建議,謀求新的可持續盈利模式和發展空間,創新趨動發展態勢呈現。
至2021年底,公司業務已涉及國家政策性糧食收儲、糧食加工、銷售、進出口貿易、線上線下營銷及農業咨詢規劃設計、糧食深度開發利用、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等大糧農領域。產業布局立足全省,堅持走聯農帶農,聯企帶企共謀發展。先后榮獲中國十佳糧油集團、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00強、中國大米、食用油加工企業50強,充分發揮了國有企業“穩定器”“壓艙石”作用,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維護糧油市場穩定、服務“三農”發展,推進糧食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力量。在推動實施發展質量提升活動中,公司資產規模、融資規模、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位居省內同行業前列。在專項活動收關之年,百億發展目標實現,入選省內上市金種子企業。
總體實施效果評價:2019-2021年“發展質量提升年”活動實施三年,公司黨委高度重視,公司上下聯動,克難奮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公司發展質量連續三年穩步提升,形成協作共贏的發展共識。
在企業快速發展壯大過程中,面臨著新的問題和矛盾,如發展的均衡性、科研投入、管理的精細化與信息化;人才與發展速度匹配度等方面還需提升,需要在“發展中提質,提質中發展”。
在新發展格局下,公司將面臨更為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和諸多不確定因素,危與機并存。在“十四五”期間,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聚焦產業鏈發展,糧食、油脂、水產(小龍蝦)產業鏈打造;深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呈現了良好發展勢頭。同時,面對企業發展內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自身的不足,建議持續關注: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外部環境變化、內部管理提升、著力降本增效,加強成本控制;加快推進企業信息化數字化轉型。積極制定下一步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持續推動企業未來三年高質量發展!
相關鏈接
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同時具有商業類和公益類的特點,其商業性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體現為國有企業的設立通常是為了實現國家調節經濟的目標,起著調和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發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