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海波
自2018年通過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驗收以來,涿州市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鞏固提升創建成果。
為展示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成果,涿州市農業農村局多次邀請保定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及市人大、市政協、市紀委、組織部、老干部局領導蒞臨,分別到執法大隊、智慧農業監控大廳、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實地參觀指導,并實地考察重點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聽取我局主要領導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匯報,各位領導對農安工作的成績予以充分肯定,并從不同角度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在市政府統一安排下,涿州市農業農村局牽頭調度農產品質量安全小組成員單位嚴格落實各自職責。印發了《涿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考核評價實施方案》,形成了部門協作、上下聯動、互聯互通的整體格局,對各鄉鎮政府、有關部門年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考核的權重達到5%。
經涿州市編委批準,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股、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和七個區域性鄉鎮農產品監管站,各鄉鎮政府均成立了農產品監管辦公室,在村級設立了402名農產品協管員,建立健全了以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股為核心、各轄區監管站為主體、村級協管員為基礎的三級監管體系;以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為核心、各轄區監管站檢測室為主體的檢測體系。

經市編委批準,涿州市農業農村局成立了以涿州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為核心、執法中隊為主體的農業綜合執法體系。
為了強化執法辦案水平,我局建立了“周培訓季考核”機制。通過每周二上午兩個小時的培訓時間,對通用法律法規和農業法律法規進行系統學習,堅持做到每周學一部、周周有進步、季度有考核。同時,執法大隊組織各執法中隊先后開展了詢問筆錄制作、現場勘驗細節、查封扣押程序、取證拍照技巧等現場模擬實操培訓會,通過現場模擬環境,先實操后講解的形式,使每一位執法人員對執法程序、注意事項爛熟于心,不斷強化執法工作水平,做到執法專業、取證規范、程序合法。
通過不懈努力,2019年底涿州市農業農村局獲得了“國家級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示范單位”榮譽稱號。
聯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成立了食用農產品全程追溯機制領導小組,推進質量安全追溯工作。在全市建設農產品生產追溯企業100家,每個企業均建有農產品檢測室,配備速測儀、視頻監控、二維碼追溯、信息采集等設施,實現關鍵生產環節有視頻監控,上市農產品實現自檢并在線生成追溯碼,形成了“農安三大體系”,即:在線視頻監控體系、在線檢測體系、在線二維碼追溯體系。
開展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程。全市建立了5座自動化收集系統,市政府每年列支600多萬元用于“三腺”等不可食用生豬產品無害化處理補貼,豬牛羊禽等病死動物收集和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確保了上市肉產品安全。
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程。涿州市爭取到省人居環境整治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資金700萬元、9家企業自籌資金753余萬元,建設大型紅膜沼氣設施用于規模養殖場糞污綜合處理。市政府制定并出臺了《涿州市人居環境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進項目建設實施方案》,財政出資4884萬元用于獎補全市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設施配建、有機肥廠的建設和松林店鎮、東城坊鎮、高官莊鎮、義和莊鎮用于集中處理中小養殖戶畜禽糞污的4座氧化塘的建設。我市規模養殖場糞污設施配建率達100%,資源化利用率達83%。經處理的畜禽養殖廢棄物直接用于農業生產,從而改善土壤環境,降低化肥用量,推動種養循環工作有序開展。
探索農業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機制工程。投資330萬元建設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和處置機制,以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體系帶動其他農業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和處置,119家農藥經營門店已安裝農藥包裝廢棄物押金制回收系統,統一購置了農藥包裝回收桶160個,發放到各個農藥經營門店、種植園區和種植大戶手中,暫存站6個已建設完成,已回收包裝廢棄物2.5噸。
廣泛宣傳,營造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社會氛圍。除先后制發告知書、明白紙,張貼宣傳彩圖等宣傳方式外,該市通過涿州融媒體對監管、執法、檢測等行動進行播報,提高經營主體和消費者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
運用互聯網手段,擴大農產品銷售渠道。涿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對經營主體農產品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通過后,農業農村局利用涿州融媒體,先后開展了8期直播帶貨活動。通過互聯網手段促進農產品銷售,共增加農業經營主體收入350余萬元。此外,以《河北涿州在線視頻監控 遠程看管農產品質量安全》為題,農民日報、河北廣播電視臺、保定日報、涿州發布等媒體先后對我市先進做法進行了18篇報道,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