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廷崴 張澤浩 孔薏棟 裴松皓
設有相同濃度梯度的兩種植物激素,分別為蕓苔素內酯(10毫克/升、20毫克/升、30毫克/升)和萘乙酸(10毫克/升、20毫克/升、30毫克/升)對綠蘿的根部進行處理。兩種植物生長激素對綠蘿生根和生長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在相同濃度下蕓苔素內酯在水培法中的促進作用大于萘乙酸。培養過程中以經過20毫克/升的蕓苔素內酯處理過的綠蘿植株的生長狀況為最佳。蕓苔素素內酯20毫克/升濃度的溶液是在一系列實驗處理的最低不同濃度,這組濃度是否為綠籮用于水培溶液的最佳生長濃度,還有待于實驗。
試驗器具主要有:毫克精度的電子天平、透明容器、量筒(100毫克、500毫克、1000毫克)、一次性膠頭滴管等。
選取成品質量在7~10克之間的,主莖粗大致相同,生長現象良好的綠蘿植株,保留3片老葉子,正下方剪成斜彎折角度,用75%高濃度的酒精沖洗消毒,把用溶液處理好的枝條用清水沖洗[1]。蕓苔素設10毫克/升,20毫克/升,30毫克/升共3個處理,萘乙酸設10毫克/升,20毫克/升,30毫克/升共3個處理。用清水作為對照組,放在室內的背陰處濕度大于50%;5天內換水一次,觀察綠蘿植株的生長情況,每天觀察根長、生根數、葉片生長情況和根質量。
本實驗對綠蘿的處理全部隨機,將蕓苔素內酯和萘乙酸全部采用10毫克/升、20毫克/升、30毫克/升的梯度濃度制作成溶液對綠蘿進行處理,設置6組重復實驗加上一組對照組實驗,每組實驗全部處于同一環境。
水培實驗中在21天內測定相關指數。綠蘿在長出的主根上有許多分支根,該實驗只統計超過0.5厘米的主根數量,長度超過0.5厘米的主根算一根,并用直尺測定葉片長度,并用天平測出綠蘿的質量。
1.育苗處理
本實驗的材料是在興城市花卉市場的盆栽型綠蘿購回,之后放在濕度在70%的背陰處備用。選擇植株長度為16~24厘米,粗度和葉片大小基本相同,生長健康,無蟲無黃葉黑葉病害的植株,全部留3片大小相似的葉片,把修剪好的植株葉莖放在清水中準備使用[2]。然后再把修剪好的植物葉莖的基部放在75%的酒精溶液中消毒15秒,經過消毒后的植物葉莖用清水沖洗60秒,分別放在蕓苔素內酯和萘乙酸10毫克/升、20毫克/升、30毫克/升的溶液中處理10小時(環境溫度為23℃±2℃)。將植株處理完后把材料放在已加入相同體積清水的透明容器中進行培育生長。
2.繁殖方法
綠蘿繁殖培育時經常用扦插法和壓條法進行繁殖。扦插法在4~8月之間要剪取長在16~24厘米(3節左右)的植株莖葉,并要求剪去正下方的部分葉片,插入水中或其他濕潤的基質中,保持根部濕度,常向插穗葉片噴水,經15~20天即可生根。帶有健康葉片的根莖段可完全上盆或水培,但需置陰處多天,待初步恢復正常生長后再轉入穩定有效的管理。可以把綠蘿植株的嫩芽頂端莖段放入加入清水的透明容器中,生根之后用于水培法或瓶養法凈化空氣和水源。扦插成活率在各個季節中都大大提高,將近地長莖每隔2~3節于莖節處壓入水中,經7~14天的發芽生根后,將綠蘿植株的莖段分成植株幼苗[3]。
由表2.1可知蕓苔素和萘乙酸對綠蘿的生根數量有不同的影響,在蕓苔素的三個對照組中,蕓苔素在20毫克/升影響效果為最佳,最適合綠蘿的生根,在20毫克/升隨著濃度的增加或者隨濃度的減少根的平均長度縮短,生根數量減少,在萘乙酸三個對照組中,萘乙酸在20毫克/升生根數量最多,根的平均長度最短,結果表明,萘乙酸影響生根數量和根的平均長度,并且生根數量越多,根的平均長度越短。

表2.1 不同濃度蕓苔素和萘乙酸在14天內對綠蘿的生根影響
從表2.2可知蕓苔素和萘乙酸對綠蘿的生長狀況有不同的影響,在蕓苔素的三個對照組中,濃度為20毫克/升對綠蘿影響為最優,最適合綠蘿生長,在20毫克/升隨著濃度的增加或者隨濃度的減少,綠蘿植物生長趨勢都有所下降,在萘乙酸三個對照組中,濃度為20毫克/升對綠蘿影響為最優,最適合綠蘿生長,在20毫克/升隨著濃度的增加或者隨濃度的減少,綠蘿植物生長趨勢都有所下降。

表2.2 不同濃度蕓苔素和萘乙酸在21天內對綠蘿的生長的影響
采用這兩種植物生長激素,分別設置3種濃度梯度的溶液對綠蘿植株進行水培法培育,觀察綠蘿的生根數量、質量情況結果表明:20毫克/升蕓苔素內酯的濃度處理對綠蘿植株的平均根長和質量生長的促進效果最好[4],平均長度為8.58厘米,初始質量為8.933克,21天后質量為11.572克,增重29.54%。20毫克/升萘乙酸溶液的濃度處理對綠蘿植株平均根長和成長的促進效果最佳,平均長度為2.145厘米,初始質量為8.92克,21天后質量為9.699克,增重8.73%。
從表2.3可知用20毫克/升蕓苔素內酯處理過的綠蘿植株的總和鮮重最重為1.341克、平均鮮重最重達0.447克/根,可知蕓苔素和萘乙酸對綠蘿的生根鮮重有不同的影響,對平均葉片數量也有影響,在蕓苔素的三個對照組中,蕓苔素內酯在20毫克/升影響效果為最佳。

表2.3 不同激素對綠蘿鮮重和葉片數量的影響
在最后的實驗觀察中,蕓苔素內酯在20毫克/升的葉片健康狀態和生長狀態最好,在這6組重復實驗中,20毫克/升蕓苔素內酯處理過的綠蘿植株效果最好。
將剪取的植株基部先分別放在蕓苔素內酯和萘乙酸10毫克/升、20毫克/升、30毫克/升的溶液中處理10小時(環境溫度為23℃±2℃)保證氧氣供應,處理完畢后應用清水沖洗植株基部,并用一次性紙巾擦去基部的殘留液體,然后進行觀察記錄分析。本試驗于2022年3月26日正式開始,在試驗期間,定期進行觀察記錄。分別在培養后3天、7天、10天、14天、18天、21天進行觀察,調查各重復插穗的生根量、根長、根粗、葉片健康程度及生長狀況等。水培環境將置于溫室中,保持溫度在20℃~26℃之間,相對濕度為50%~61%,經常有新鮮的空氣流通。
實驗第3天,蕓苔素內酯開始初度生根。萘乙酸和對照組并無明顯區別。
實驗第7天,蕓苔素內酯長大生根長度超過0.5厘米。萘乙酸開始初步根部發芽,對照組無明顯區別。
實驗第10天,蕓苔素內酯的主要組織根部開始出現根分支。萘乙酸最大生根長度約為0.79厘米。
實驗的14天,蕓苔素內酯植株上半部開始出現新生綠葉(還未完全展開),平均根長為4厘米+,分支根長約為0.2厘米。萘乙酸平均根長1.5厘米左右。對照組開始初步生根發芽。
第18天,蕓苔素內酯主根上的分支已經到達0.5厘米,主根的生長狀況距上次測量平均生長1~2厘米。萘乙酸開始出現微小的分支長度小于0.2厘米。對照組平均根長約為0.2厘米。
第21天,蕓苔素內酯可達到移植水平,綠葉由開始的3片變為5片,根長最大可達到8厘米+,根部分支也達到1厘米。萘乙酸上半部開始出現未完全展開的新生綠葉,根部平均長度為2厘米左右,最大分支為0.4厘米。對照組平均根長為0.65厘米。
一系列試驗和對照組表示,兩種植物生長生物調節劑均能促進綠蘿植株生根,不同濃度溶液對綠蘿植株的生根、質量變化、葉片變化的影響大有不同。每種植物生長合成抑制劑都有最合適的直接處理最高濃度,適當濃度的植物生長生物調節劑的直接處理對于我們來說可以提高綠蘿的平均出根數量、平均根粗和根有效指數,更容易提高植物生根產品質量。實驗后表明,蕓苔素內酯濃度為20毫克/升的溶液效果更好,建議在生產中推廣應用。本實驗所用的兩種植物激素均為可加速植株代謝成長的生長素性物質,均具有誘導插床不定根產生的管理能力,而處理中的蕓苔素內酯濃度為20毫克/升是該處理的最低標準濃度,這組濃度是否為綠蘿用于水培溶液的最佳生長濃度,還有待于研究。
本試驗在水培植株上全部都保留了3片綠蘿葉片,水培時候不保留下端的葉片有利于植株持續地吸收二氧化碳和氧氣,有足夠的可吸收能量為根芽和葉片的生長發育提供大分子有機物。但一旦莖桿過長,蒸騰量加大,十分容易因失水造成植株體內水分減少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