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瑩
(咸陽師范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及智能電子時代的到來,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絡,大數據的瞬時效應,每時每刻對人們的生活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這個高效率的時代,經濟指標也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波動效應,如何有效地利用數據網絡時代,科學有效地分析數據,正確高效地配置圖書館教職工隊伍,這是橫亙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
目前,很多高校圖書館依然處于舊的傳統體制當中,基本上是坐班制度,每天上班了來,下班了走,閱覽室實行輪班換班制,閱讀推廣、技術服務等部門,都實行8小時坐班制度,工作業務相對來說比較輕松。但隨著大數據時代到來,傳統意義上的服務模式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跟不上圖書館時代發展的需求。現代圖書館在大數據背景下,越來越對圖書館服務崗位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借閱崗位要不定期地統計并推出新書和借閱率較高的書目,并附帶推薦理由,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不至于盲目樂觀地坐等學生借書。把被動服務做成主動服務,這是時代的要求。
目前,高校圖書館的職工隊伍結構負載,人員來源龐雜,知識結構相對來說參差不齊,專業面相對來說比較狹窄,整體上來說,圖書館人員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這類人員基本上是為解決高干子女和高學歷人才的配偶所引進的職工。這類職工一般學歷相對偏低,在高校高學歷團隊中學歷上相對處于劣勢,許多技術性的工作相對干不好,所以最好的安置崗位就是實習崗位或圖書館服務崗位。他們一般比較珍惜現有的工作環境,能夠認認真真地完成本職工作,愛崗敬業,守時守點,遵守紀律,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始終如一,認真執行圖書館各崗位的職責要求,從不偷奸耍滑、懈怠工作。對于這類員工,我們應該給予鼓勵與支持。畢竟圖書館是個服務崗位,一線服務工作的良好運行,離不開這些愛校如家的工匠們,服務機構可持續性的發展離不開他們的兢兢業業。圖書館的發展和時代的發展脈搏是緊密相連的,任何崗位都離不開愛崗敬業的工匠精神,這類人就是圖書館在平時工作中的基石。
作為一個高校,其圖書館相對來說結構比較完整,它包含閱讀推廣部、技術服務部、文獻建設部、學科服務部以及文獻流通部,還有文獻閱覽部等,各部門之間相互協調相互依賴而又相互獨立、分工明確。
一個好的圖書館需要各部門員工相互配合,共同協調,從而完成領導交給圖書館的各項工作,這些工作是圖書館第二類專業技術人員職責所在。這類工作人員通過系統地學習圖書館業務學科和情報信息學科,對圖書館領域具有較深的研究,能夠正確把握和引導圖書館情報領域的形式,能夠有效開展和跟蹤研究圖書館發展方向,并有效地引導圖書館沿著健康的軌道順利發展,在圖書館起著旗幟導航作用。他們經常參加全國各地的圖情協會的學術論壇和交流,對全國甚至世界各國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和最新動態信息能夠第一時間把握,從而更好地規劃各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方向。這類人員都是專業技術人員,他們對圖書情報都有一個全面綜合的認識,專業能力強,能夠很好地統籌全局動態,并能勝任圖書館相應崗位的職責和任務。他們不但要負責圖書館期刊和書籍的篩選、征訂、驗收等工作,還要協調各部門聯合運作對采購的新書進行編目、入庫、上架等;同時制定一系列圖書館業務工作并對圖書館自動管理系統的軟硬件系統進行維護,以實現高校網上圖書館的正常運行與維護;完成網上圖書資源與全國(以及全世界)網絡資源的全方位對接應用,并拓展數據資源庫和智能化服務;負責圖書館與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努力提高對各專業的學科服務;還要負責全校師生的閱讀推廣工作的有效開展,編輯相應的學術信息高教科研等新文獻,同時承擔新生入館教育等工作。
圖書館情報管理人員是圖書館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所學的專業與圖書館服務崗位相匹配,這類人員是圖書館的精華所在,圖書館的大型綜合規劃與發展都離不開這些專業技術人員。圖書館的發展依賴于這些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與引領,一般情況下,高校圖書館都必須配備相應數量的圖書館情報專業管理人員,然而,目前這類人員數量有限,所以我們應該逐年有計劃地引進這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這既是提升圖書館專業化發展的需要,又可以讓這個梯隊逐漸穩固,并可靠有效地服務于高校圖書館工作。因此,不能讓這類人才流失,要珍惜人才,愛才惜才用才,從而更好地使圖書館隊伍逐漸興盛起來,更好地引領并導航圖書館走向智能化新時代,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從而更有效地引領師生有效學習,努力走向成功的彼岸。
高校圖書館是知識傳播和信息交流的文獻活動中心,是為高校教學和科研展開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圖書館是人類知識的寶庫和信息的海洋,也是大學生的第二學習課堂,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和專業技能的重要場所,在高校教研活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要想有效和高效利用圖書館的各種資料,充分發揮其最高的價值,就必須配備相應的專業技術指導老師,讓專業的教師有方向地提供指導和建議,圖書館的圖書資料都是通過各個院系教師推薦上來訂購的,只有專業骨干教師有效引導,才能提高各種專業書的使用效率。許多教師也經常在圖書館里進修學習,在提高業務的過程中,與學生共同熏陶在圖書館的文化氛圍中,快樂學習,相互交流,從而攜手共進,增進信任,共同奮發,并不斷地將這種奮發學習的良好風氣傳承下去。作為大一新生,他們剛剛脫離了高中緊張而龐雜的復習考試,置身于高校校園,新鮮好奇與彷徨伴隨著他們,對于自己的專業,尚未看到發展遠景,如果切身步入高校的圖書館,看到其他同學認真學習,老師孜孜不倦不斷進取,他們就有了人生的方向,進而在專業老師定向引導的情況下,有效地攻克學習難關。
隨著未來全社會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簡單而又機械的圖書館服務崗位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專業化機器人所代替,實現ETC智能化服務,從而節省大量人力物力,以及實現24小時閱覽室的正常開放。這樣,我們日常對于機器人的維護,就勢在必行。電子時代智能化是大勢所趨,一方面我們可以引進新的人才,給高校圖書館職工隊伍補充新鮮血液,另一方面,我們針對在崗在職的人員實行定向再培訓,從而順利實現智能化閱覽系統全面順利的展開。智能化服務系統看似遙遠,但高科技將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亙在人們的面前,書到用時方恨少,這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圖書館成立的學生服務團隊是一支富有青春與活力的力量,我們應該在不影響學生學習的情況下,將其補充到圖書館隊伍中來。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服務崗位,并制定勤工儉學、雷鋒服務崗、社會公益實踐崗位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積極引導,讓學生們充分體驗和感受圖書館的服務工作,為他們將來步入社會積累實踐經驗和精神財富。
圖書館的領導班子配備問題同樣重要。在圖書館的主副領導崗位上,應該至少有一個來自圖書館內部的專業人員,這樣才有利于圖書館的長期可持續性發展。行政領導班子的輪崗必須保證館內業務的良好運行,同時,作為圖書館的職工團隊,在專業等方面形成梯隊的同時,還必須兼顧年齡,應該按配比引進中青年人,充分加強圖書館職工梯隊的可持續性發展,以老帶新,從而使圖書館煥發勃勃生機。同樣,在職工性別配比上,應該男女比例協調,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兼顧。
高校圖書館職工專業梯隊的建設,這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任重而道遠;可持續性發展,這是圖書館服務團隊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這也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符合高校圖書館長遠發展。未來的路充滿各種坎坷和不可預期的困難,讓我們攜起手來,不斷努力,為圖書館職工梯隊的完善而不斷前進,添磚加瓦,攜手共進,創造一個師生樂于來學習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