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停濤TIAN Ting-tao
(蘭陵縣水利局,臨沂277700)
在市場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水利工程主管單位應逐漸成為市場經濟發展與建設的主體,盈虧自負。然而在傳統的運行管理模式、方式等層面上,主管部門的管理方式及管理模式依舊沿襲計劃經濟時代的管理理念,無法切實地提升運行管理與時代發展的契合程度。所以改革運行管理方式,優化管理路徑是順應時代發展需求與經濟建設訴求的重要表征和現實體現。水利工程主管單位要想切實成為經濟建設的主體,突出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就需要革新傳統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及管理模式,提升管理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同時為充分滿足社會群眾的基本訴求,我國水利工程的規模和建設數量逐漸增多,不僅對主管部門的管理質量與能力提出更高的標準,還要求其明確當前的經濟發展狀況、深入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科學利用資源,提升工程建設的實效性。而水利工程建設的變化及要求的增加,要求其運行管理方式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使其更契合社會發展的基本需求,提升管理的實效性和有效性。
為確保水利工程施工過程的安全,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執行。首先,對于動態控制,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影響安全生產的各種條件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因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安全控制方案進行調整,形成動態的安全控制形式,以反饋水利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確保安全控制的效果。其次為綜合管控,為了保證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安全,既需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加強管控力度,同時參與工程建設的其他單位也要協同開展安全管控工作,落實綜合安全管控,保證水利工程建設全過程的安全性。最后為超前管控,造成危險問題發生的因素通常無法掌控,有關的工作者需要事先進行檢驗,并且研究出現的概率,同時,針對這些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制定有效的預防方案和應對措施。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為了更好地開展農業生產,我國很早以前就開始建設中小型水利工程項目。但是很多水利工程項目都是由當地政府或者群眾自發組織建設,并沒有統籌規劃,更沒有用發展的眼光去規劃建設這些水利工程項目。在后期運行維護管理過程中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問題,導致水利工程年久失修,部分大壩出現了塌陷、腐蝕、凍脹等問題,工程配套也存在很多不完善之處。很多水利工程項目并未統籌規劃,沒有在最大限度上發揮它們應有的作用。
我國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主要有準公益性、公益性及經營性三種類型,其所承擔的任務和功能存在明顯的不同,需要根據自身的性質形成與之相對應的運行管理方式或模式。其中公益性水管單位主要指擁有排澇、防洪等功能,沒有獲得經濟效益的單位。而經營性水管單位主要指擁有發電、供水功能的單位,經濟收益是其運行管理的最終目的。而準公益性單位則指擁有盈利性與公益性特征的水管單位。然而在運行管理的過程中,卻存在忽視水管單位性質及類型的問題,導致其管理標準、內容及模式存在趨同性及同質化的問題,難以滿足或適應不同類型水管單位的基本訴求和要求。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到運行管理的實效性和有效性,不利于水利工程建設在社會市場經濟改革中的成長與發展。
為了確保水利工程能夠順利開展,要從法律、制度的層面對施工人員行為進行全面約束,建設單位和負責人要制定規范的管理制度體系。但是目前很多單位沿用傳統施工管理制度,在人員、材料、進度等各方面的管理存在著嚴重的滯后現象,施工人員現場的隨意性較強,對違規操作行為的懲罰力度不夠,讓其在日常施工中養成了不好的工作習慣,導致施工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目前,我國有很多水利工程已經投入使用,在運行的過程中,很多質量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其中很多質量問題就是由建設過程中及運行過程中的疏于管理導致的。部分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者和管理人員并沒有良好的管理意識,在建設過程中缺少對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及質量審核,工程竣工后也沒有及時組建完善的養護隊伍,以至于很多水利工程因為維修不及時而停止使用,給國家財產帶來嚴重的損失。運行管理是水利工程必不可少的環節,只有通過科學的管理,水利工程才能長期發揮作用,相關負責人員應逐步樹立運行管理意識。
中小型水庫及水閘等水利工程在運行管理過程中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開展對大壩的位移和沉陷等情況進行測量。在發達地區,對于一些重點的水利工程項目都專門配套了自動監測硬件系統和軟件報警系統。一旦水利工程大壩存在明顯的沉陷或者位移時,系統就會發出警報。但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對于中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并沒有配套使用以上硬件設施。管理上主要還是通過人員的定期巡視,利用肉眼進行觀察或使用原始的工具進行測量,工作量較大,且無法及時發現問題,安全隱患排查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相關部門應該突破傳統思維理念的限制,認識到新時期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性,確保改革工作與時俱進,符合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需求,以實現對日常實踐工作的全面指導。尤其是管理和養護分離制度的推行,是提高整體管理水平的關鍵途徑。公益性是水利工程的基本特征,在新時期市場經濟環境下,相關企業需要自負盈虧,因此在發展中面臨的風險逐漸增大。為此,應該以管理和養護分離制度為依托,在明確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及特點的同時,促進水土資源的高效化利用,做好人力資源組織分配,為管理單位的穩定健康發展創造條件。管理與養護的全面分離,可以解決傳統模式下的冗余性問題,使管理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升,不會出現重復性崗位。此外,管理經費的控制也更具針對性,為管理方式改革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各個機構和部門得到有效精簡,真正優化了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流程。
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是一項非常系統復雜的工程,要求相關人員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背景知識。近年來我國在水利工程項目上的建設力度非常大,但是在相關技術人才培養方面比較滯后,導致出現了人才短缺的局面。因此管理部門需要加強相關技術人才的培育和引進工作。一方面需要在社會上招攬引進高水平的化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還不應忽視構建高水平的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隊伍,并積極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以及工藝技術措施。具體來說,可以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和思考。一是,結合實際需求情況,在工作開展前,重點加強專業化培訓,從崗位配置角度出發,保障工作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化技能水平,這樣有助于積極采用創新理念,并能主動學習現代化的先進技術,主動積極地迎合時代發展要求。二是,為了全面構建高素質的農田水利項目管理隊伍,應重視人才引進工作,從崗位需求出發展開針對性的招聘,加強和高校的合作,通過待遇保障人才隊伍建設更加趨于合理化。只有隊伍具有較高的專業化能力,方可以保障實現具體的農田水利項目的要求。另外,還應加強現有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從崗位需求開展專業化內容、崗位責任感等方面的培訓,以便全面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三是,管理部門應從實際出發,重視員工的全面教育,保障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有效開展高質量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構建優秀管理隊伍的重要意義,以便能進一步深化工作的安全性,符合當前新階段的農田水利建設及管理的目標,不斷提升農田水利項目的競爭力。
水利工程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完善制度的支持,要從制度層面對人員行為進行全面約束,對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打擊,起到警示作用,以規范的標準為工程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可根據工程特點來制定完善的監督機制,將施工任務細分到每個環節,確保其得到落實。要對管理程序、施工流程等進行規范,可以將工程劃分為不同的階段,針對其施工重點、難點來制定差異化的管理方案。例如在土方開挖、回填時,要及時清理現場的廢土,將其運輸到施工現場之外,為后續工程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在高空作業時要佩戴護具等。管理制度、監管制度一定要落到實處,明確各施工單位的職責以及工作任務,確保責任劃分到個人,強化施工人員思想意識,當出現問題時避免推卸責任。
為提高中小型水利對應安全運行相關管理效果,對應管理部門需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具體職責,對現存人才隊伍對應結構實施改進,不斷完善中小型水利相關安全運行方面管理隊伍相關結構,可選取業務調整方法實施調整,使不同級別管理工作人員更好掌握管理職責狀況,維持中小型水利相關安全運行方面管理職責充分執行。而且,中小型水利對應安全運行方面管理部門需加強重視,盡量取消非必要管理崗位,采取先進管理方面理念實行中小型水利對應安全運行方面管理工作,確定管理技術崗位具體職責情況,維持中小型水利對應安全運行方面管理工作人員分流具備科學性及合理性。中小型水利對應安全運行方面管理部門可選擇績效考核方法,針對中小型水利相關安全運行具體管理工作實際執行狀況收入績效考核中,且依據對應考核情況,給予對應職位晉升方面管理工作等。同時,對負責中小型水利對應安全運行相關管理工作人員還需學習先進管理技術,增強自身科學管理理念,進一步提升自身管理方面能力,改善中小型水利對應安全運行相關管理工作人員對應管理工作質量。對于中小型水利對應安全運行相關管理工作人員需定時組織管理知識及管理技能培訓,在完成管理培訓之后實施嚴格考核,對于存在的薄弱之處實施加強培訓管理。在對中小型水利實行安全運行方面管理時,需充分結合中小型水利具體運行特征,增強對運行安全方面管理,確保中小型水利可安全有效運行。此外,管理工作需聯合中小型水利具體運行狀況,明確完善有效應急處置計劃。而且,負責中小型水利具體安全運行相關管理工作人員需存在一定應急防災方面意識,充分執行應急防災計劃,確保中小型水利運行安全性。
對管轄區域內中小型水利工程項目進行定期和不定期巡查檢查是確保水利工程安全運行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因此,基層管理部門在開展管理工作時需要加大人員投入,擴大安全檢查的力度和范圍,將安全檢查的責任落實到每個人身上。特別是在每年的汛期,更應該縮短定期檢查的周期,增加不定期檢查的次數。除了需要檢查水利工程項目本身的安全狀態以外,還需要對安全突發情況應急預案的制定并開展應急演練,防汛隊伍建設,防汛措施的制定等方面的制度規范進行檢查。檢查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需要及時處理和解決問題。只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夠真正做好安全運行管理工作,確保水利工程項目的安全運行。另外,政府部門還需要充分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構建安全檢查的長效機制,確保相關制度得以長時間有效運行。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整體經營及服務能力的提升,也是當前改革工作的重點,因此應該通過分級管理的方式實施針對性控制,以強化改革工作成效。在此過程中應該對其收益情況和性質進行綜合考量,以便采取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經營性單位、準公益性單位和純公益性單位,是當前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基本類型,三者在公益性和經濟效益方面具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改革中也應該采取差異化的管理模式,以保障單位的健康發展。在水資源分配不均的背景下,跨流域調水工程成了當前工作的重點,應該明確行政部門的主導作用,保障管理的統一化和標準化。關注流域性湖泊的情況,增進省級行政部門和市縣主管部門的交流溝通,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及制度要求。在河道堤防工程和排險加固工程中,應該明確省級行政部門的職責,為實踐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措施,包括了人員保障和資金保障等。在分段管理中應該體現市縣主管部門的職責,增強工作的協同性。
水利工程不僅需要在建設階段投入大量資金,而且需要在后期的安全運行管理中投入大量財力。特別是一些中型水利工程,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為了更好地進行安全管理,需要購買大量的硬件設施和投入大量的人員。水利工程管理部門,主要是地方基層政府部門和村集體,需要投入更多的財力進行管理。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增加管理資金:一是政府部門可以設立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基金,在現有基礎上逐年增加基金投入,并從財政收入中提取一部分作為管理和運營資金。確保年度資金定期進入管理資金賬戶,確保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順利進行;二是政府部門還可以拓寬經費來源渠道,比如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呼吁本地區有責任心的企業進行捐款等。更重要的是需要合理的利用這些管理經費,讓每一筆錢都花在刀刃上,做好經費的監管工作。所有投入的安全管理經費可以劃分成為三大部分進行使用,第一部分就是日常運維管理經費,主要用于管理和技術人員的管理和技術培訓,提升相關人員的業務水平,購買一些基本的防護裝備等;第二部分就是購買相應的測量硬件設施,確保使用的硬件設施都是當前市場上最先進的裝置,提升測量工作的時效性和準確性。良好的硬件設施是做好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石;第三部分就是對運行時間相對較長的水利工程項目進行檢修和維護,防止年久失修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
水利工程還應通過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將責任聯系起來。水利工程項目領導思想上要重視安全施工管理理念的灌輸,項目部的安全例會、月度的例會、平時的會議要強調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并對于承擔安全責任的人員給予安全津貼,對于出現安全隱患問題的人員實行處罰,獎罰有序,形成一個良性的安全監督。在前期大量的工程實踐中表明,我國目前的工程監督工作存在一些諸如監督體系不完善、監督人員職業素養不合格等問題,導致出現工程質量問題后難以落實責任主體,這類問題長期存在并干擾著水利工程監督市場的正常運行。在此過程中,安全監督員將通過安全監督層在施工過程的每個環節設置相應的安全監督員,并實施安全責任制,以促進突破性發展和安全監督的發展。現場的每一項作業、每一處作業點、每一個作業面都要在安全員的監督下進行,起到全面監督的作用。有必要在整個工程施工前注意工程檢查工作,避免存在安全隱患。
當前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事業發展迅猛,在施工中也暴露出越來越多質量和安全隱患問題,任何細微的失誤都會為工程質量帶來嚴重的影響,有關單位、項目負責人要加大質量和安全管理力度。近年來我國建設了大量的中小型水利工程項目,目的在于促進我國農村農業經濟的發展,同時利用這些中小型水庫對生態環境進行調節。但是在對這些中小型水利工程進行管理時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導致這些項目的效益和作用沒有在最大限度上得以發揮。在實踐過程中,必須針對這些存在問題進行優化改善,以提升安全運行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水利工程應有的效果,使之更好地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改進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