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陸萍ZHANG Lu-ping
(融華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杭州 310000)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如何提高工程投資效益已經成為建筑企業重點關注的話題之一,同時也是建筑企業節約工程投資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對于傳統的工程審計方法來講,由于其只針對竣工階段,由施工單位所提供的竣工結算資料來開展相應的工程造價結算審計工作,因此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對于工程審計的要求,且會影響到建筑行業的良性發展。為此,在工程審計中,要進一步提高對造價全過程控制的重視程度,并且要在工程項目的決策階段,介入審計工作,直到工程竣工決算,以此來大大提升工程審計在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的參與度,加強工程造價的控制。
跟蹤審計基本特征建筑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是以控制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投資效益為目標而開展的造價再控制、再監管活動。與傳統的造價跟蹤審計相比,基于全過程控制視角下的造價跟蹤審計具備以下特點:一是全過程性。建筑工程造價跟蹤審計要將投資立項、工程設計、工程招投標、工程施工、竣工決算等各個階段均納入到審計范圍,使審計工作貫穿于工程造價控制的各個時間節點,實現跟蹤審計的廣度介入、深度介入和節點介入。二是全覆蓋性。建筑工程造價跟蹤審計要全面覆蓋工程實施過程中涉及造價方面的所有業務活動與管理活動,使審計工作滲透于造價控制的各個空間網點,有效規避審計風險,消除造價失控誘導因素。三是動態性。跟蹤審計要明確建筑工程造價全部階段工程造價控制的關鍵點,對造價開展動態的、獨立的審計工作,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實施情況以及外部因素的變動,對跟蹤審計方案進行靈活調整,以保證審計工作始終圍繞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而開展。四是經濟性。審計單位要以建筑工程項目批準的總概算為造價控制目標,為建設單位提供造價咨詢及其相關服務,建立起跟蹤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確保建筑工程項目順利實施,實現投資效益目標。
事前跟蹤審計工作面對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許多施工工程要想立住腳跟,就要實現造價審計方式傳統發展結構的優化轉型,兩者的結合可以進行資源分享,降低審計資源處理成本。因此,相關工程應注重傳統審計方式的集中創新,建立管理和審計深入整合新機制,推動工程發展順應時代發展方向,積極規范原有的財務管理機構。除了要做好造價審計項目工作的審查以外,還要根據所制定的管理方案對審計核算任務做出調整。建設項目審計部門為了能夠保障審計管理工作,以及審計核算工作能夠保持步調的一致性,有必要結合工程造價跟蹤制度對審計信息進行完善。管理人員還要加大審計報表的審查力度,要遵循數據信息的審查要求落實審計核算工作,一旦遇到問題,要及時進行改正,這樣能夠實現審計核算的精益化,能夠提升建設項目審計工作水平的集中、高效。
建設工程造價的審計部門的主要工作就是對建設項目,以及各個環節的造價數據進行跟蹤核對,為的是能夠保障建設工程整個施工流程順暢,這種設計理念與精益管理相符合,所以實施精益審計管理能夠更好地實現對項目財務管理的內部監控。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審計工作人員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快速獲取財務和審計數據信息,提供更有效的審計報告支持。審計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信息系統了解建設項目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溝通和建議。這是一種“事后反應”措施,并給出“預見性”或“事項調整性”的措施,從而使審計部門在造價跟蹤管理中更有效、更高效地應對伴隨著工程項目內外部環境的各種風險和變化。如果出現數量過多的現象,審計部門必須及時處理;一旦發現資金流向不正常,需要立即采取制止措施,避免出現資金不合理利用的情況。確保建筑材料的質量和價格的真實性。
招標文件是招標方招標和投標方投標的重要文件依據,投標方可根據招標文件的內容判斷是否投標,招標方可以根據招標文件的內容要求選擇合適的投標方。招標文件有利于規范招投標雙方的行為,是雙方進行合作、簽訂合同的重要文件。招標文件的內容是根據招標單位的需要編寫的,但由于招標單位人員的專業性、嚴謹性不足,使招標文件的內容存在不全面、不嚴謹等漏洞。例如,某招標方的設計要求發生變更,但在招標文件中未及時更新變更后的內容,建設項目工程量增減數據也未及時更新,合同中也未注明,導致建筑工程結算階段造價控制失衡,影響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另外,招標文件中關于招標項目定義、內涵等解釋不清楚也會產生歧義,投標方理解出現偏頗,即使雙方最終簽訂了合同也形同廢紙,既浪費時間,又增加造價。
①規避公開招標。目前,許多建筑工程即使招標方具備公開招標的條件,也很少有單位愿意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而是想方設法采用各種“變通”的規避公開招標方式:招標方為了規避公開招標,將原本符合招標條件的項目拆分為不符合條件的分項目,以規避公開招標,如某市酒店工程的玻璃幕墻施工項目,按照招投標要求必須采取公開招標的形式,但在實際操作中,公開招標的項目比例不到20%;招標單位為了追求小團體利益,將本應公開招標的項目拆分,采取私下談判的方式進行私下交易,以規避公開招標,破壞了招標公平、公正的市場氛圍,影響了建筑市場的招標秩序;招標單位將本應進行公開招標的項目變為不招標,直接私下發包給相關單位,無法保證工程質量。這些規避公開招標的行為嚴重影響了招投標環境秩序,影響了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的準確性。②名義招標,私下已定標。招投標前,招標方已與有關單位就合作事宜進行了溝通,然后,串通招投標代理機構,將事先溝通好的單位列入中標單位名單。這一招標行為流程化、形式化,嚴重違反了招投標市場的正常秩序。
①設計方案。設計方案作為工程建設的依據,其內容的全面性、技術的可行性及執行的規范及標準,直接關乎著工程造價支出情況,是工程造價管控的重要部分。②合同。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簽訂的合同種類多樣、數量繁多,而合同條款中對工程價格的確定、雙方責任義務及相關事項的履約要求、工程建設及質量驗收細則、合同價款的支付與結算方式等是工程能否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完善的合同管理是工程造價管控的重要手段。③甲方造價管控效果。甲方造價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及工作經驗,對于工程造價管控效果具有直接影響。另外,造價咨詢單位作為甲方顧問服務單位,在對工程項目各項資金支出進行核算時,其核算的準確性,對工程造價管控效果具有一定影響。④造價管控方法的先進性。甲方及顧問單位在進行造價管控工作時,其使用的管控方法的先進性,是工程造價管控的必然要求,直接影響工程建設進度。
目前的政府導向還是以定額為主、兩家分析的模式,在新模式下有些企業不能夠完全理解和適應。在體制更新這一方面,我們國家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去揣摩和探究。在法律體制這一方面。我國在規范建筑工程造價的管理體系上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但由于行業形式的不斷變化以及層出不窮的不規范現象,我們無法對復雜的造價市場進行有效的控制,而現有的法律條款、準則也不能滿足建筑行業發展的實際需要。許多實際問題也無法從已有的立法中找到對應的規定,存在的盲區也比較多。
一是樹立正確的造價跟蹤審計觀念。通過收集審計所需材料,采用一整套特殊的手段,對提供的數據和其他數據進行處理、歸納和報告,并發送給各審計組。針對審計管理工作,施工人員要團結一致,共同努力,以建設項目為目標,共同解決困難。因此,審計管理工作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人員的思想素質,創新思維,幫助建設工程更好地審查,樹立良好形象。二是項目造價的內部審計管理不僅指一個方面,還包括許多方面。一些國有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面臨破產風險,給建設工程發展帶來很大不便。為彌補危機,必須在上下游業務外延上形成新的優勢。把不良資產轉化為優秀項目。在這種情況下,除了資源改進和能源優化,可以用項目造價的審計管理目標帶動員工,督促員工樹立自己的小目標,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三是在審計管理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必須注意審計的工作內容和造價工作安排,將二者深入融合,從而推進這兩種方法在項目審計管理中更有效運行,提高工程管理標準,注意突出施工部門和審計部門前后銜接的作用。與此同時,要樹立精細化審計管理意識,消除審計質量隱患問題,為建設項目質量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內在驅動力。在建設工程造價的跟蹤審計工作中,審計核算工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審計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和標準落實財務管理工作,除了要做好審計項目造價工作的審查以外,還要根據所制定的造價管理方案對審計核算任務做出調整。建設工程審計部門為了能夠保障全過程跟蹤工作,以及審計核算工作能夠保持步調的一致性,有必要結合建設項目管理制度對審計信息進行完善。審計管理人員還要加大對施工財務報表的審查力度,要遵循數據信息的審查要求落實審計核算工作[1]。
審計單位要提前介入到建筑工程立項決策階段審計,以強化對工程造價的前期控制與審查,為工程立項提出審計意見。在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要審查擬建工程項目是否有上級主管部門批文;審查建設方是否對擬建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是否從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建筑功能、技術水平、經濟效益等方面對擬建項目作出調研評價;審查擬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否明確建設目標、建設計劃和計劃實施方案,投資估算是否準確[2]。
在工程項目的整個管理過程當中,對招投標環節實施嚴格的造價管控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建筑企業要著眼于當前實際,選擇恰當的工程招標方式與合理的管理模式。而項目的參與方要結合項目現狀,站在有無標底、報價方式以及保證金這兩個方面來綜合確定具體的招標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強合同簽訂環節的管控。這就要求工程參與方要根據當前的法律法規,針對權責來簽訂專項約定合同,并嚴格參照相關內容的模板條例,對項目招標材料及合同進行合理規范地編制。其中,合同文件較為復雜,其基礎內容主要包括項目建設范圍、造價數據、項目款支付方式以及計價方式等。在對合同簽訂環節實施全過程管控時,要有效避免并杜絕中標建設方使用殘次品來代替高質量的材料與技術等行為的發生。在資料審查階段,若發現合同中的條款存在表述不清晰這一問題時,就要及時進行修改,避免其影響到項目造價的準確性,引發各種矛盾與糾紛。與此同時,審計人員也要利用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招投標環節中各項行為的約束,例如投標方建設資質的可靠性、招投標書內容的規范性與合理性,以此來在招投標環節各參與方之間構建起一種互利共贏的和諧關系。另外,招標單位要對建設方的實際施工能力進行嚴格的核查,保證其有能力完成合同中所約定的內容。同時,要在開展招投標工作之前,健全招投標管理機制,以此來有效減少違規行為的發生[3]。
①確定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合理性。在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中,對工程施工過程給予了全面描述,對工程造價控制具有一定積極作用。因此,甲方單位在進行造價管控時,應積極掌握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情況,以期確定其工程規劃的合理性,分別從用工、物資消耗等視角,進行成本控制,以期達成造價管控目標。②加強設計變更程序規范。在工程施工期間,設計變更問題具有發生的必然性。因此,甲方單位應對設計變更問題,應建立嚴格的變更制度,提升設計變更約束性,以減少不必要設計變更問題,確保造價管控有效性。③注重收集工程資料。在工程施工期間,造價管理人員應注重收集工程變更、索賠的資料、證據,同時比對圖紙規劃內容,準確掌握工程運作情況,為工程結算、造價管控奠定基礎條件[4]。
項目竣工后結算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審計方式,與施工中的審計工作相比,具有一定的靜態性。簡單來講,當對工程項目完成所有的驗收工作之后,就要上報驗收材料,等待進一步的審核,審核的內容主要包括工程總體的收支流水,以及項目投資預計收益等。首先,要參照最終簽訂的合同內容來開展相關的審查工作。其中,由于合同的描述形式與完整性會對造價管控的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對報賬進行審核前,要認真核對并細化所有條款,認真分析合同中具體表述的內容,并找出隱藏的漏洞。同時,要與建設方、作業方以及竣工結算方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與討論,以此來確定出最終的核算項目。其次,要對工程項目參數的準確度進行嚴格的核實。這就要求設計人員要根據合同來與實體建筑的實際情況進行逐一核對,并先確定該項目是真實存在的,之后在對項目實施實地檢查與審核,并根據之前的約定來進行結算。最后,要進一步強化竣工造價的管控。要求設計人員遵照合同標價來對竣工造價實施管控,將合同數據當做各項支出單價的標準[5]。
建筑工程質量監理工作的有效進行離不開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能夠為建筑工程監理人員提供有效的工作行為準則,使建筑工程質量監理工作始終在規范的法律軌道中完成。完善的監理法律法規,保證監理機制長久有效進行,完善的法律制度在建筑工程質量提高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有關監理工作的法律法規尚不夠完善,因而要不斷推進監理工作的法律法規建設,促進和加強相關部門的立法工作,保障我國建筑事業的健康發展[6]。
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工作非常重要,它要求審核人員提高對審核工作的重視程度,明確造價預結算審核要點,分清主次,保證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的有效性,確保工程施工順利進行。預結算審核是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的重要環節,預結算階段的造價審核,需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按照合同內容規定,選擇切實可行的造價審核策略,如重點審核、全面審核和對比審核,從而大幅提高建筑工程竣工結算階段造價控制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質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