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艷,袁玲花,楊陽,曹壽根,金業滸,周鴻章
(1.南京理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南京,210014;2.上海海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
莧菜為莧科莧屬(Amaranthus)中以嫩莖葉供食用的一年生草本植物[1],原產我國,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蔬菜。世界糧農組織(FAO)的調查資料顯示,莧菜的葉片中含有豐富的鐵、鈣和維生素C,是很好的綠色保健蔬菜[2]。其因抗性強,易生長、喜熱、耐旱、耐濕,且病蟲害較少,而成為大眾喜愛的夏季主要綠葉蔬菜之一。目前市場上花紅莧菜品種同質化嚴重,以商品種制種的現象較多,品種嚴重退化,品種的葉色、商品性和整齊度有待提高。南京理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過多年育種選擇,成功培育出一種早熟大葉花紅莧菜新品種——?;ㄒ磺{,2021年分別在江蘇、上海、安徽、浙江、湖南、湖北等地推廣,推廣面積2500 hm2。推廣過程中,農戶反映與市場同類型莧菜相比,?;ㄒ磺{生長速度快,葉片紅色鮮亮,莖稈脆嫩,抗性好,產量高。
2013年春季收集常州一農家品種,按照系譜法,并結合植物學性狀、抗病性、抗逆性、品質、商品性等連續自交5代,獲得2個表現較好的株系RG3-5和RG3-13。2018-2019年春季進行2次品種比較試驗,篩選出產量、抗性、品質等綜合性狀較優的株系RG3-5。該株系長勢健壯,抗性好,株高35 cm左右,開展度10 cm×10 cm左右。葉片近圓形,周邊綠色,葉脈附近紫紅色,葉長5~9 cm,葉寬5~9 cm,全緣,葉面稍皺。早熟,耐寒力強,分枝少,適合一次性采收。口感鮮美,品質較好。定名為常花一莧。
①品種比較試驗 2018-2019年在南京、南通、上海、鹽城、紹興進行品比試驗,對照選當地品種花紅圓葉莧菜,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5 m2,4月15~30日播種,播種密度1 g/m2。莧菜長到9~12片葉,即可采收,稱重并統計產量。
試驗結果表明(表1),?;ㄒ磺{2018年平均產量19124.85 kg/hm2,比花紅圓葉莧菜增產7.77%,差異極顯著;2019年平均產量19187.23 kg/hm2,比花紅圓葉莧菜增產9.18%,差異極顯著;2 a平均產量為19156.04 kg/hm2,比花紅圓葉莧菜增產8.47%,差異極顯著。其中最高產量可達21400 kg/hm2,同年比花紅圓葉莧菜增產7.36%,差異極顯著。2 a 5點采收時間顯示,常花一莧比對照可提早采收1~3 d。

表1 ?;ㄒ磺{品種比較產量及主要農藝性狀測定結果
②區域試驗 2020-2021年在南京、南通、上海、鹽城、紹興進行區域試驗,對照選當地品種花紅圓葉莧菜,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5 m2,4月15~25日播種,播種密度1 g/m2。莧菜長到9~12片葉,即可采收,稱重并統計產量。
試驗結果表明(表2),5個點的?;ㄒ磺{2 a平均產量為19222.86 kg/hm2,高于對照花紅圓葉莧菜13.26%,差異顯著,增幅度6.91%~22.11%。

表2 常花一莧區域試驗產量及病害病情指數結果
③生產試驗 2022年在南京、南通、上海、鹽城、紹興進行生產試驗,對照品種為花紅圓葉莧菜,小區面積25 m2,4月20日左右播種,播種密度1 g/m2。莧菜長到9~12片葉,即可采收,稱重并統計產量。
試驗結果表明(表3),5個點常花一莧產量比對照增加2.03%~11.22%。平均產量18636.23 kg/hm2,比花紅圓葉莧菜增產6.29%,差異顯著。

表3 ?;ㄒ磺{生產試驗產量結果
①外觀 如表1所示,?;ㄒ磺{平均苗期31.8 d時,平均株高33.07 cm,葉長7.07 cm,葉寬7.67 cm。葉片花紅色,近圓形,葉尖略凹,葉脈較明顯,莖為綠白色。
②風味 2019年春對常花一莧、花紅圓葉莧菜、尖葉花紅莧菜等6個彩色莧菜品種進行品嘗,每個品種隨機取同一時期嫩頭200 g,用色拉油20 mL,大火煸炒5 min,加鹽1 g。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南京市種子站、南京理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9人對其葉片薄厚、風味及糯性等品質進行評分(10分制),取加權平均值。?;ㄒ磺{得分8.6分,比對照高0.6分(對照品種為8.0分)。

常花一莧
莧菜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白銹病和褐斑病,在區域試驗中分別對這3種病害發生情況進行統計(表2),常花一莧病毒病病情指數為15.34、白銹病病情指數為17.32、褐斑病病情指數為14.24,均達到高抗級別,分別低于花紅圓葉莧菜(18.52、18.60、16.46),說明常花一莧比花紅圓葉莧菜抗病性強。
常花一莧屬于大葉花紅莧菜品種。株高35 cm左右,開展度10 cm×10 cm左右。葉片近圓形,周邊綠色,葉脈附近紫紅色,葉長5~9 cm,葉寬5~9 cm,全緣,葉面稍皺,葉尖略凹,生長速度快,分枝力弱,適宜一次性采收,產量可達18636.23 kg/hm2。田間對白銹病、病毒病和褐斑病的抗性強于對照花紅圓葉莧菜,綜合性狀表現優良,適宜在長江流域莧菜栽培區推廣。
莧菜種子細小,整地必須精細,一般選擇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排灌方便、雜草少的地塊。播種前施足基肥,一般每667 m2施腐熟廄肥1500~2000 kg[3]。露地栽培一般深翻15~20 cm,作寬1.5 m的平畦。冬春栽培反季節莧菜,大棚內一般起高畦,畦高20~25 cm,畦寬1.2~1.5 m[4]。莧菜以直播為主,多采用撒播,播前澆足底水。晚春或晚秋播種,每667 m2用種量2 kg;夏季及早秋播種,氣溫較高,利于出苗,每667 m2用種量1~2 kg。幼苗2~3片真葉時,追肥1次;以后每采收1次,都要施1次速效氮肥5~10 kg/667 m2[3]。生長期必須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保持土壤濕潤,這樣莧菜纖維含量少,品質柔嫩。莧菜長到9~12片葉,即可上市,常花一莧適合一次性采收,采收時注意控制莖稈采收高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