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欣
(作者單位:泗水縣融媒體中心)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主要差異就是信息傳播方式、呈現方式和編輯方式的不同,雖然其中媒體傳播途徑和方式相對固定,但是新媒體信息呈現和編輯的方式在技術的推動下不斷得到創新,激起了人們對新鮮事物的興趣,為人們獲取新聞事件提供了方便。眾多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人們接收新聞的方式越來越多、越來越方便,傳統電視新聞已不是必要選擇。智能電子設備的出現,使人們手指一滑一點就可以知道全球各個角落的重大新聞,近年來抖音、快手、微博的出現使之更甚[1]。
決定電視新聞質量的因素中,新聞編輯在其中承擔十分重要的角色,業內人士稱其為媒體的“核心大腦”。新聞編輯的工作內容主要有選編、審閱、編排、稿件加工等,決定著新聞節目的準確性、豐富性和制作水準,可以說電視新聞編輯的工作涉及新聞節目的每個環節。因此,新聞工作者進行新聞采訪和編輯時,一定要實事求是,并通過自己的專業性和工作經驗透過表象多方面思考和分析事物的本質,挖出新聞的核心問題,并將其正確地傳播給觀眾,電視新聞不僅是簡單地給觀眾傳播新聞事件,還要給觀眾傳播與新聞事件有關的法律和道德問題,這些都需要電視新聞編輯有較高的政治素養、法律素養、道德素養等。另外,電視新聞編輯要想在新媒體時代不被淘汰,就必須要結合時代發展的趨勢和要求,改變傳統的電視新聞的編輯和呈現方式,時刻關注人們的基本需求和興趣方向,從而激發電視媒體的活力,推動電視媒體穩定發展[2]。
智能手機和電腦等電子設備的出現,使新興媒體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甚至在目前媒體領域中占據主導地位。新媒體雖然是科技創新的產物、時代進步的標志,但其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巨大沖擊,傳統的電視新聞編輯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所以需要順應時代發展,積極進行轉變。
新媒體背景下,各項技術日新月異,這就要求電視新聞編輯必須在新聞編排方式上進行適時創新。但是,就目前電視新聞編輯的編排方式來看,其依然比較單一,通常只是重視對文字內容的編排,而忽略對圖片、音樂、視頻等相關內容的編排,導致編輯出來的電視新聞內容缺乏色彩和審美,這樣不僅無法滿足新聞受眾對于電視新聞的多樣化需求,而且影響了電視新聞在新聞媒體中的主導地位。鑒于此,電視新聞編輯在實際工作中只有滿足新媒體的發展要求和受眾的多樣化需求,豐富編排方式,才能優化電視新聞節目,從而吸引更多的受眾。
新媒體時代,一些電視新聞編輯依舊使用傳統的編輯方式,導致新聞內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比較欠缺。比如,如果電視新聞基本都是關于時政、社會發展動態、國內外動態等,長此以往,新聞受眾就會對其關注度有所下降。再加上電視新聞內容本就具有較強的官方性和客觀性,所以也就決定了其內容大多都是以官方語言為主,且表達比較含蓄、有深度,使普通受眾在理解時比較困難,降低了受眾對電視新聞的閱讀和觀看興趣。由此可見,要想提高受眾對電視新聞的關注度,作為電視新聞編輯人員要在內容上下功夫,既要適當豐富內容,也要調整內容表達形式,使電視新聞內容在吸引受眾注意力的同時更容易被理解,進而推動電視自身可持續發展。
新媒體時代屬于是媒體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其不僅在技術上顛覆了傳統媒體技術,取得巨大的創新成果,而且在理論上也在不斷除舊革新,這就要求電視新聞編輯不僅要有很強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工作經驗,而且要具有創新意識,能夠積極探索新聞編輯方式,從而不斷提高電視新聞編輯水平。然而,現實中一些電視新聞編輯人員都是故步自封,不愿投入太多精力去創新,這主要是因為有的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年限比較長,屬于資深編輯,年齡也比較大,對待事情均是求穩不求變的態度,缺乏創新意識。再者就是電視新聞編輯這一職位的任務重、壓力大,編輯人員基本都是在埋頭寫稿,無暇顧及其他,所以也就沒有更多的精力去進行創新。雖然這樣短期內不會給電視新聞編輯產生太大影響,但是從長遠發展來看,會使電視新聞編輯與社會發展相脫節,甚至會被淘汰。
在傳統的電視新聞編輯模式下,人們只能在電視上接收新聞,人們和電視新聞編輯的溝通有很大的局限,雖然可以通過信件、群眾熱線和郵件郵箱的方式進行信息傳遞,但是周期較長,互動缺乏實時性。新媒體背景下,雖然大眾可以通過各種電子設備、手機軟件來觀看電視新聞,甚至有時也可以在觀看新聞時發彈幕和評論,但是電視新聞給人們的印象是具有較強的官方性和權威性的,整體的新聞氛圍比較嚴肅,會讓人們產生一種緊張的情緒,即使有良好的溝通渠道,也很難讓受眾表達出自己的實際意見和要求,最終的互動效果并不理想[3]。由此可見,電視新聞編輯還需加強與受眾的互動,整合互動方式,增強互動效果。
新媒體的出現,極大地方便和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使用新媒體平臺。同時,由于新媒體平臺更具開放性,所以新媒體平臺除了可以及時為用戶提供豐富的新聞外,也充斥著眾多的假新聞、謠言,這些信息不僅會誤導人們,而且會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如崇洋媚外的思想、個人主義等。而對于電視新聞編輯而言,客觀、公正是其基本素養。因為電視新聞內容對客觀性、時效性的要求高,而且電視新聞又具有官方性和嚴肅性,所以就決定了電視新聞編輯必須要具備正確的價值觀。電視新聞是連接編輯和受眾的橋梁,編輯可以在制作電視新聞的過程中將正確的價值觀融入新聞中,然后將其傳遞給受眾,引導受眾透過事件表象了解事件的核心內容,這樣既可以避免誤導受眾,也可以使受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引導社會風氣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電視新聞報道出來的內容是具有權威性的,觀眾是會無條件相信的,這是因為電視新聞長久以來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在制作新聞時,電視新聞編輯會基于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實事求是的原則對新聞事件的真實性進行嚴格審核,再加上電視臺對新聞編輯過程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監管機制,所以電視新聞都是基于客觀事實進行編輯的,不會存在虛假報道。但是,新媒體平臺就無法做到完全客觀、真實,因為新媒體平臺更加開放,人人都可以在平臺上發表意見,再加上相關監管制度和法律法規還不完善,所以新媒體的權威性比較差。比如,現在的短視頻平臺上就會有一些創作者為了吸引眼球,就會惡意剪輯一些視頻發布出來,引導錯誤輿論。雖然有網絡監管,但是因為其群體龐大和監管制度的不完善,所以也很難做到全面、有效監管,最終影響了新聞的權威性[4]。
面對著新媒體的沖擊,傳統媒體應正視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解決該問題,不然將會限制自身的發展。傳統電視新聞編輯在制作新聞稿件時也要適當改變傳統的新聞編輯方式,對自身的思想和觀念進行創新,但要保證新聞的權威性、真實性和全面性等。同時,電視新聞編輯還可以借助新媒體的優勢,在保證新聞準確性且能將其正確傳播給觀眾的前提下,適當創新自身思維,抓住觀眾的眼球,逐漸通過自己的創新性思維,帶領電視新聞節目再次恢復到過去在媒體領域中的地位。
新穎的新聞策劃方式也是吸引觀眾注意力的關鍵。傳統的電視新聞內容編排方式比較單一,構架一直沒有什么變化,有的甚至都無法體現新聞的核心內容。因此,電視新聞編輯在策劃電視新聞時,要結合實際進行創新,使編輯好的新聞稿件更具層次,合理安排新聞事件內容編排順序。同時,電視新聞編輯人員還要保持自己專業的工作態度,結合新聞事件發生的情況、背景及其背后核心真相,多角度考慮事件內容,在符合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傳播觀眾想要了解的新聞事件,引導觀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5]。
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內容要想脫穎而出,作為編輯人員就必須要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使電視新聞始終保持活力。首先,電視新聞編輯應在充分整合新聞資源的基礎上創新新聞搜集方式和表達方式。比如,編輯可以制定民眾爆料獎勵機制等,以此來拓展獲取新聞的渠道,保證自己可以第一時間獲得新聞事件內容或獨家新聞,然后使用獨特的編排方式,通過旗幟鮮明的語言和觀點將新聞事件呈現在受眾面前。同時,電視新聞編輯也應對受眾偏好進行深入分析,為新聞事件設計特色欄目,以便吸引更多受眾觀看。其次,電視新聞編輯要對新聞選題和語言進行創新,提高新聞事件的吸引力,從而增強新聞與受眾之間的黏性。再次,電視新聞編輯要順應新媒體時代發展,主動學習新的媒體技術和編輯理念,創新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推動電視新聞實現進一步創新。
新媒體背景下,傳統的電視新聞內容形式已無法滿足現代受眾的需求,而要想編輯出高質量的電視新聞,以此來吸引更多的人觀看,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就必須要根據受眾需求和時代要求對新聞的內容和形式進行積極創新。具體來說,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創新新聞內容和形式可從兩方面進行:第一,加強與同行業者之間的聯系,通過參加培訓、進修或業內經驗交流會等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新聞敏感度和新聞編寫能力,深挖新聞事件核心,在語言用詞簡潔、準確、精煉的基礎上,自主創新新聞內容,禁止照搬、照抄同行的內容,使編寫的新聞內容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吸引更多受眾觀看。第二,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應圍繞受眾喜好創新新聞形式,并且要重視增強觀眾的參與性。比如,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可以在編輯電視新聞的過程中,增加與群眾的互動渠道,或者開通微博賬號、抖音官方賬號等與受眾進行互動,并鼓勵受眾提供建議,對于被采納的建議,應給予建議人一定的獎勵,并及時公布出來,以此來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進一步提高電視新聞編輯質量。
電視新聞編輯背后的努力決定著新聞節目質量的好壞,電視新聞編輯創作出滿足觀眾需求的新聞內容是自身價值的體現。隨著時代的進步,新媒體層出不窮的新聞編輯方式和傳播形式,這無疑也是對電視新聞編輯的一種挑戰。電視新聞編輯除了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能夠正確了解到群眾的需求。所以,廣播電視臺需要給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制訂有效培訓計劃,嚴格要求新聞編輯工作人員要參與定期培訓,從而提高其專業素質,培養其新技能和新思維[6]。
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電視新聞媒體面臨著十分嚴峻的考驗,電視新聞編輯只有順應社會的發展進行轉變和創新,才能在未來得到持續發展。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人員要不斷學習新技能和新理念,充分掌握新媒體時代媒體行業的發展趨勢,完善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方案,積極地對編輯工作的各環節進行創新,從而制作出滿足大眾需求的新聞。另外,相關電視新聞媒體的領導要對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人員進行有效指導和引導,可以借鑒新媒體的優勢開展相關工作,對編輯人員的培訓工作作出科學規劃,全面提高新聞編輯的綜合素質,培養適合媒體行業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在新媒體時代為電視編輯制作出具有高效性、豐富性的新聞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