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澤
(哈爾濱師范大學 管理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自改革開放以來,志愿服務蓬勃發展,現如今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實踐、貢獻自身一份力量的重要途徑。據中國志愿服務網志愿服務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3月我國實名志愿者總數已達1.92億,志愿團體數量79.63萬,共計服務時間為27.97億h,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更是提出推進誠信建設和志愿服務制度化,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作為志愿服務的重要分支之一,社區志愿服務尤為重要,而如何進行招募符合社區各類志愿服務要求的志愿者,成為其中必不可少所要思考的重點。
社區志愿服務是志愿服務的重要分支之一,而社區志愿服務的分類也是我們需要探究之處。邵思新、張維船(1990)根據當時省市的經驗和時間將社區服務分為十個類別:老年人服務系列、殘疾人服務系列、嬰幼兒服務系列、青少年服務系列、精神衛生服務系列、擁軍優屬服務系列、社會救助服務系列、民俗改革服務系列、文化娛樂服務系列、便民生活服務系列。譚建光(2016)將志愿服務分為智慧服務、技術服務、行為服務、信息服務、資源服務等多樣化靈活化的類型。劉振、朱志偉(2018)從目標維度和結構維度將志愿服務組織分為維權類社區社會組織、社區新社會組織、文體娛樂類社區社會組織和志愿類社區社會組織。由此可見將社區志愿服務進行相關的分類,是有助于社區志愿服務管理完善,提升社區志愿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要根據社區服務志愿情況、社區發展程度、社區居民需求,按照志愿團隊的服務方向,志愿者的專業技能等建構多類別的志愿服務。筆者將社區志愿服務分為五大類:治安維護類、幫扶貧困類、便民利民類、教育宣傳類、文體活動類
總的來說,我國社區志愿者來源穩定,主要來源于自愿參加志愿活動社區退休職工、各大高校的學生及教師、企事業單位的員工、黨政機關的黨員團員。通過以上這些來源,社區志愿者能夠源源不斷被提供輸送到社區志愿服務的一線中去,但是對于社區志愿者招募也逐漸顯現出以下問題。
1.2.1 招募環節把控不嚴。在社區志愿者招募過程中,志愿者來源雖穩定,但是對于各類人員的性格、特長、喜好做的志愿服務類型都沒有進行很好的把控,使招募進來的社區志愿者在參與社區志愿活動項目時可能會影響整體項目出現問題,影響志愿組織的管理,最后造成社區志愿者流失。
1.2.2 招募主客體認識不足。從志愿者組織進行招募來看,志愿者組織在招募社區志愿者時,缺乏招募理論的支撐,對于需要何種類型、何種性格的志愿者并沒有很好的判斷能力,盲目的進行招募。
從志愿者應征來看自身并不清楚適合何種社區志愿服務類別,對自身的能力判斷不清,盲從的加入社區志愿服務團隊,致使自身的能力沒有被完全得到開發,用到對的地方。
1.2.3 社區志愿者組織配置不合理。社區志愿者招募完畢之后往往會納入志愿者組織、團隊當中,正如前文所講招募時對志愿者素質等因素的把控不嚴,加之招募主客體的認識不足,會影響新進入的志愿者對團隊的整體人員配置出現問題,造成團隊內部對志愿活動不積極或意見不一,最后無法進行開展。
因此,將九型人格理論引入到社區志愿者招募中可以作為解決以上問題的一次嘗試,對招募的過程提供理論的支撐,增強社區志愿者招募主客體對于自身需求和能力的認知,并且在招募到組織之后對何種志愿者適合何種志愿服務項目進行有利的指導。
九型人格理論是一種將人格分為九種類型的理論,該理論對于各種性格的特點和不同性格之間差別進行研究,九型人格理論運用簡潔精煉的理論話語,深入人的內心,引發我們的思考。它對于每個人的各種性格進行了更高層次的闡述,指導我們進行實踐。
九型人格理論在2000年引入中國大陸,對于九型人格的理論研究尚且不多,大多停留在該理論的運用層面。通過中國知網以九型人格為主題共搜索到相關論文183篇。從文章數量來看國內學術文章不多且研究領域大多集中在企業管理領域。
企業管理領域九型人格理論涉及的是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的方面,陳國海、熊淑宜(2007)建立了九型人格理論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應用效果的評估方法,認為高信度和效度的九型人格心理測試將有助于減少招聘面試小組所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并且能夠減少判斷的誤差。裴宇晶(2011)提出九型人格理論在人力資源招聘中的作用不是選拔而是配置,運用該理論對團隊中的每個個體加以配置,彌補弱點,發揮長處。周曉新(2015)的研究進一步表明運用九型人格理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有效地解決了員工的招聘、團隊配置等問題。
由上可知,九型人格理論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中的運用是顯而易見的,該理論的運用更是能夠幫助企業配置合適的團隊、提高招聘的質量,同樣在社區志愿者的招募過程中,其背后也有人力資源管理的身影,將九型人格理論運用到社區志愿者招募也是未嘗不可的。
根據上文志愿服務類別的分類,志愿服務類別可分為治安維護類、幫扶貧困類、便民利民類、教育宣傳類、文體活動類。這5類可以在九型人格理論的指導下很好地進行志愿服務。
治安維護類需要很強的正義感和道德感,面對不法分子能夠勇于斗爭,對待重點關注的青少年能夠細心幫扶進行教育,并且能夠擁有一定的熱情對于社區治安維護,面對糾紛能夠起到調停的作用。根據以上對于治安維護類要求的特點,最適合此類志愿服務的志愿者的性格類型為領導型、忠誠型、完美型。領導型具有正義感,性格外向,講話中肯,主題明確,具有很強的意志力,適合作為治安維護志愿服務的帶頭人,對于此類志愿服務組織或服務團隊有著很好的控制力,社區居民對待其有很強的信服感。忠誠型做事細心謹慎,能夠主動去關注周邊的安全問題和存在的風險,能夠關注到社區平常看不到存在隱患的地方,能夠將安全隱患消弭無形,對待社區環境的改進有著很大的幫助,提高社區的安全指數。完美型具有很強的原則性,黑白分明,絕不會因為個人感情的好壞去偏袒一方。道德感十足,對于違背公序良俗的事件會全力抵制,對待重點關注的幫扶青少年群體會竭盡全力的進行教育和幫助,希望能夠將他人變得更加完美,同樣也能關注周遭的細節之處,能夠發現常人所發現不到的東西。以上3種人格所展示出的自身特點更加有利于治安維護類志愿服務的進行。
幫扶貧困類要求志愿者對貧困居民伸之以援手,助人為樂,盡心盡力地去做好關于貧困居民的每一件事,讓貧困的社區居民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并且開展相關扶弱助貧活動。結合了幫扶貧困類志愿服務的特點,最適合幫扶貧困類志愿服務的性格類型為助人型、和平型。助人型經常面帶笑容,平易近人,與社區居民打交道時有很好的親和力,在對待貧困居民時能夠帶給居民們樂觀的心態。和平型性格對待生活渴望舒適和和諧,對待人際關系希望人與人之間能夠和平共處,能夠認真聆聽居民們的想法,并且能夠在這些居民與社區之間起到潤滑劑的作用,緩和社區中的矛盾。以上兩種人格能夠發揮自身作用,更好地服務于社區貧困居民。
便民利民類志愿服務活動是為社區居民做一些便利事項,要求志愿者擁有較強的專業能力,能夠幫助社區居民做一些志愿服務,使社區居民能夠足不出戶解決其自身的問題,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依照便民利民類志愿服務的要求,最適合便民利民類志愿服務的性格類型為思想型人格。思想型人格具備精明能干,知識豐富的特點,極富智慧的一類角色,所奉行的就是運用自身的智慧和理論去與他人進行交流,堅信自身的邏輯和專業素養,因此思想型人格能夠幫助社區居民進行便民利民類的活動
教育宣傳類志愿服務活動是對社區居民的普及教育活動,對居民普及醫療衛生、反詐騙、反邪教等相關的知識和政策,開展教育宣傳活動是社區對居民宣傳普及知識的重要手段。符合教育宣傳類的特性,最適合教育宣傳類的性格類型為活潑型。活潑型人格類型能夠跟上新事物發展的步伐,能夠迅速地了解國家發展政策,社區周遭變化,在進行教育宣傳活動時能夠運用多種方法去進行普及,能夠滿足各個群體接收新知識、新政策、新文化。
文體活動類志愿服務是社區中娛樂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志愿服務舉辦了大中小型文體娛樂活動,提高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增強社區的向心力,是凝聚社區居民團結力量的重要手段。結合文體活動舉辦特點,最適合文體活動類志愿服務的性格類型為成就型、藝術型。成就型人格愛出風頭,做事情目的性較強,注重目標和結果,希望能夠得到他人的肯定,并且希冀他人能夠認同自身的價值,受人尊敬和羨慕。藝術型人格優雅且具有品味,具有濃厚的藝術氣質,其思想發散浪漫極具創意,這正是文體活動所需要的,有非常高的審美眼光和敏銳的直覺,對活動藝術性和娛樂性的把控穩妥恰當。
隨著時代的進步,志愿服務愈加重要,社區志愿服務作為志愿服務的重要分支,對于志愿者的招募更應該采用科學的方法理論來進行,這樣才能保證社區志愿服務的活動質量,保證社區志愿服務的長效開展,筆者運用九型人格理論對社區志愿服務進行指導,希望能夠對未來社區志愿服務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繼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