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瑩,張家驊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 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江蘇 宜興 214206)
隨著當今世界技術快速發展、市場需求多樣性的增加以及全球化經濟的競爭,企業不僅關注就業者是否具有匹配當前崗位的職業技能,更關注就業者是否具有崗位變化的適應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就業者要求具備的這種能力稱為職業核心能力,這種能力是不論人們從事哪一種職業都離不開的一種通用的職業能力,成為高職學生就業、創業所必備的能力。如何有效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有效解決培養過程中職業核心能力“虛化”的問題,成為高職院校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待破解的一個難題[1]。
隨著國家不斷重視高校中的創新創業教育,不斷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開展各種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國家從社會創新發展需求的高度將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到戰略需求高度,來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力度[2]。高校紛紛響應國家的號召和社會的需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中。
目前,對于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已有高校開發了職業核心能力課程,構建了職業核心能力分層的課程體系等實踐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3]。但如果從創新創業培養的目標中可以分析得到,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與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具有緊密聯系,因此,如何能夠通過從創新創業這一視角,開展高職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既能整合學生培養過程中各種課程,有效節約教學資源,也能厘清學生培養能力之間的關系,有效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
歐洲教育界在研究就業者職業能力的時候提出了職業核心能力概念,將這種能力定義為一種具體專業和專業知識以外的技能,是一種“跨專業的、可攜帶的能力”[4]。
近年來,我國產業結構和市場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對專業性、技術性的崗位快速增加,出現了企業找不到人,高校畢業生就不了業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培養過程中沒有考慮市場的真正需求。高職畢業生是按照市場需求進行培養的一種應用型人才,在培養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專業知識,還需要加強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使其能夠快速適應市場的需求。
在1998年,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提出了開發職業核心能力體系。2011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國職業核心能力認證辦公室編制了《全國職業核心能力測試大綱》。2015年《中國職業分類大典》對職業核心能力進一步明確,確定為“交流表達、數字運算、革新創新、自我提高、與人合作、解決問題、信息處理和外語應用”8個方面能力。這8個方面能力保證了高職畢業生在日后工作中在變化的職場環境中所必備的基本能力和遷移能力。
職業教育在近年來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許多高職院校都在國家支持下快速發展。由于許多高職院校從原有中職、廣播電視大學、技師學院基礎上升格而來,為了解決原來薄弱的師資和實訓條件,很多高校更加重視的是專業能力建設,課堂教學和實踐過程注重專業能力,特別是專業技能的培養,對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沒有足夠重視。
據研究調研得到,目前26.60%的大學生和35.90%的用人單位認為當前學生信息處理較弱,54.68%的大學生和48.74%的用人單位認為學生外語應用能力薄弱,33.99%的學生和33.33%的用人單位認為學生欠缺創新革新能力,58.61%的學生表明從沒考慮過創新創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沒問題,不提問題的現象非常普遍。
職業生涯規劃指學生在校期間對未來職業進行的總體規劃,大部分學生缺少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不清楚所學專業的作用,對以后的人生發展的影響。正是缺少了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學生沒有主動培養職業核心能力的自我意識,只是被動地對課程教學的接受。
近年來,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政策的支持,創新創業活動與人才培養體系深度融合,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活動改革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驗[6]。仔細分析創業興業與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方面的目標,可以得到兩者之間存在著緊密關系,開展創新創業活動,不僅要求高職生掌握專業知識,還要求他們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管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一系列綜合能力。這些跨專業、可遷移的能力,與職業核心能力的內涵是一致的。因此,在創新創業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即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也能增強學生今后職業生涯中所需的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高職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就業能力可以通過創新教育進行有效鍛煉,創新創業教育是增強學生各項能力的有效舉措。要積極鼓勵學生勇于創新創業,敢于創新創業,提供各種機會給學生展示創新創業能力的機會,在課程體系培養、學分認定、學生的教學考核過程中,要改革傳統的教學內容和評價方法。由于歷史的原因,高職招生存在學生底子薄,自信心弱等不力因素,但也有著年輕人愿意嘗試的優點,多鼓勵學生從事創新創業活動,在項目過程中提升從事活動的信心。
要精心設計符合時代需要的,融合專業能力,能夠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通過互聯網,幫助學生了解成功的創新創業項目的主題,融入信息化、網絡化知識,在設計項目的過程中,既能提高項目的含金量,也能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
創業創業教育和職業核心能力教育的關鍵是師資隊伍建設,沒有合格的師資隊伍對學生培養,始終無法達到既定的培養目標,這就要求老師要自身具備復合型能力。教師通過參加創新創業比賽,既了解了比賽的規則,也能夠更加深入的體會各種能力如何與項目融合,如何在項目指導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指導。
高校通過提供優良的場地和設施,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保證學生學有所用,讓學生增強創新創業的成就感,從而產生對自身職業的長遠規劃,增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
高職學生職業核心是高職學生在日后就業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高職院校要積極利用一切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核心競爭能力。近年來,通過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有效提高了高職院校只重視專業培養的情況,增強了學生提高創新創業能力的意愿。隨著進一步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并通過合理設計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可以有效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