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龍
(作者單位:忻州市廣播電視臺)
在經濟和科技水平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電視媒體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其要想在眾多信息傳播媒介中保留一席之地,就要滿足大眾的心理需求,深入了解新聞報道帶給大眾的影響,根據新聞報道在電視媒體市場的發展動向,對新聞事件進行全方位的報道。因此,新聞工作人員應該制訂合理的報道方案,對電視新聞深度報道進行科學的策劃,以滿足大眾對電視媒體的客觀要求[1]。
新聞深度報道重在“深度”,要避免過度追求新聞帶來的社會效應和收視率等,而忽略新聞報道應具備的事實性、批判性。工作人員在進行新聞報道時,應最大限度地還原新聞的事實真相。同時,策劃人員還要保證新聞的周密性及科學性,具備一定的駕馭及預見能力,遵循新聞發展及報道規律,避免出現貪多求快、急躁冒進的不良現象。新聞深度報道進行策劃時,不一定需要過量的新聞內容,也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要多角度、立體化地將時事熱點有深度地報道出來,在激發受眾收看興趣的同時,提高新聞收視率。
目前,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大眾的生活質量逐步提高,生活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在此背景下,電視新聞報道要想更有深度,就要充分把握大眾對新聞事件的側重點,選擇的新聞報道題材應該貼近大眾的生活、切合大眾關注的社會問題,不僅如此,電視新聞報道還要緊緊圍繞實際生活中出現的重點、難點問題,將新聞報道工作真切地帶入大眾的生活中。對此,新聞工作人員應該在全方位了解大眾需求的同時,抓住新聞媒體報道的重心,對新聞事件進行仔細的篩選,從而制訂出合適的題材選取方案。
同時,新聞工作人員要秉承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保持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最大限度保證新聞媒體事件的真實性。另外,新聞深度報道選取的題材應該簡潔明了,以降低大眾對新聞事件的理解難度,從而更好地體現國家政策和社會問題[2]。對新聞深度報道標題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可以提高新聞事件的深度報道質量,激發大眾對電視媒體的興趣,引起他們對社會問題的廣泛關注,滿足大眾在信息化時代的文化需求,進一步推動電視新聞媒體事業的發展。
在新聞工作者對報道題材的選擇方面,有一個較為成功的案例。在2020年河南省鄭州市舉辦的“最佳電視新聞報道”的評選活動中,鄭州市電視臺對法治問題的新聞報道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在眾多參選的媒體事件報道中脫穎而出,社會反響度極高。新聞工作人員可借鑒鄭州電視臺的經驗,對新聞深度報道題材進行合理的選擇,從而加深觀眾對新聞事件的第一印象,滿足新時代背景下社會新聞事件報道的客觀要求,實現國家經濟和新聞媒體事業協同發展的戰略目標。
新聞工作人員要想保證新聞報道的順利開展,就要做好事件報道前的準備工作,從而提高工作水平和質量。在科技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的當今時代,新聞媒體設備也在不斷增加。在此背景下,新聞工作人員要加強知識技能的專業培訓,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學會使用新型的攝影設備,充分掌握先進的拍攝技巧。對于工作過程中專業知識的欠缺,新聞工作人員不僅應該及時向前輩請教,深度挖掘對媒體報道有幫助的新聞事實,建立更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要具體分析新聞事件的發生原因和過程,深入探討事件結果對社會的實際影響;對于在采訪過程中設備出現的突發狀況,新聞工作人員應該第一時間向上級報道,在解決問題后緊跟新聞報道的工作進度,把對電視媒體發展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從而充分體現科技在新聞工作中的實際價值[3]。因此,新聞工作人員只有對知識及時進行補充和更新,學會使用高科技設備,兩方面相輔相成,才能做好新聞報道前的準備工作,進而發揮新聞深度報道的重要作用,更好地為電視媒體事業服務。
此外,配備精良的新聞設備,可以更準確地體現策劃人員的工作意愿,和報道相輔相成,達到相得益彰的報道效果。新聞設備是指新聞轉播工具、錄音設備及新聞報道所需的交通工具等。
在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人們由于生活方式的轉變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對文化和精神需求也越來越高。要想滿足人們對電視媒體事業的發展需求,新聞工作人員就要仔細研究深度報道工作的特點,及時發現其和人民群眾實際生活的聯系,然后將二者緊密地結合起來,使用多種方式進行新聞報道。
以下是幾種策劃效果較好的新聞報道方式:
第一,透視性單體新聞報道,是新聞深度報道中獨立性較強的一種方式。在實際策劃中,比較偏重于深入調查或實地訪談等,注意挖掘報道的全面性、懸念性及典型性。
第二,連續性報道是一種比較接近人們日常生活的新聞方式,伴隨新聞的逐漸發展,將新內容及受眾反饋及時引入,以滿足人們尋根問底的好奇心理。
新聞工作人員在找準報道事件的題材方向后,應該對事件的發生原因、具體內容、最后結果及產生的影響進行全方位分析。這類連續性報道對新聞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需要記者實地考察,厘清整個新聞報道事件的來龍去脈,對影響事件產生的因素進行層層剖析,還需要借助廣播電視臺的力量對報道事件的真實性展開全方位的調查,使新聞報道的內容更加貼合實際,從而滿足觀眾強烈的好奇心。例如,新聞記者在對強對流暴雨天氣引發自然災害的事件進行專題報道時,可以通過對氣象局的專業人員進行采訪,全面分析暴雨天氣出現的原因,然后對受災地區進行實地考察,根據災區人員的敘述和記者觀察到的具體情況,收集整合有關暴雨報道事件的新聞信息,深入分析暴雨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從而將該事件全方位地展現給人們,由此提高社會對天氣變化的重視程度,引發政府對城市防汛排水系統大規模整頓的思考。
第三,直播報道方式比較適用于預知類事件中,進行策劃時要求比較全面和細致。直播報道持續性較強,需要將獨立進程進行巧妙聯系,進而形成具有深度的新聞報道。在實際報道中,新聞工作人員要對新聞資源進行收集和整合,靈活運用不同的新聞報道方式,以保證新聞報道的深度性和真實性[4]。
這種新聞報道方式不僅可以最大限度滿足觀眾的好奇心與參與感,還可以在激發他們集體想象力和觀看情緒的同時,提高新聞事件的感染力和觀眾的凝聚力。現場直播在傳遞信息時具有快速、準確等優點,這不僅可以滿足受眾迅速獲得信息的需要,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還可以使有關部門迅速關注到某些社會問題并加以解決,進一步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完整地報道新聞事件,不僅需要完善的工作大綱作保障,也離不開各個部門的細化分工。由于一些新聞事件的內容復雜、脈絡不清,所以要想保證新聞報道正常開展,就需要新聞工作人員及時、充分掌握事件發生的原因,將各個層面的關系梳理清楚,在通過報紙的形式呈現新聞事件時,還要注重版面的排版設計,根據新聞事件報道的總體工作大綱,提煉出簡潔明了的報道標題,然后對新聞事件的原因、過程、后果及影響進行分類排版,從而使人們的閱讀思路更加清晰。同時,新聞工作人員還應該抓住新聞事件的側重點,如新聞事件造成的影響,產生的后果以及引起社會的強烈反響等,增加這些方面的敘述篇幅。不僅如此,新聞工作人員還要善于找到新聞事件中各個方面的聯系,將事件的層層遞進關系和新聞工作的特點緊密聯系起來,使其具有一定的視覺沖擊力。新聞工作人員通過對新聞報道內容進行排版分類,既能夠緩解讀者因報道篇幅過長造成的視覺壓力,又能使新聞報道中反饋的社會問題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從而促進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新聞深度報道工作的順利開展。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實力的不斷提升,新聞媒體報道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新聞工作人員在進行深度報道時,不僅要通過實地考察,對新聞事件有關人員進行采訪,由此來了解報道事件的具體過程,還應該深入分析新聞各個層面的相互聯系,對深度報道事件的關鍵人物開展專訪活動,在此基礎上抓住事件發生的各個線索之間的重點。不僅如此,電視臺在播出新聞報道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添加字幕、圖表增加新聞深度報道的表現形式,從而使工作過程不再枯燥乏味,工作內容變得更加豐富,調動新聞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增強電視臺新聞報道事件的節目效果。另外,新聞工作人員也要善于研究人們各個年齡段的心理特征,充分把握大眾對電視媒體的不同需求。例如,新聞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孩子特殊的心理特征,在電視新聞報道中添加動漫元素,提高孩子對新聞節目的觀看興趣,從小培養他們關心國家大事的優良品質,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達到新時代背景下對教育事業和人才培養的實際要求。由此看來,添加新聞深度報道的表現形式,可以增強新聞深度報道的全民性,以此引發人們在新聞報道過程中發現的教育、醫療等問題的強烈反響,使這些社會問題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然后根據新聞事件發展的具體動態,將新聞報道工作和人們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制訂出符合民生的解決方案,從而提高新聞深度報道的工作質量,滿足新時代背景下人們對電視媒體事業的客觀要求。
新聞媒體行業要想保證新聞深度報道的工作進度和質量,就要提高新聞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在前期工作時,新聞媒體行業就要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系統的培訓,使其具備豐富的新聞采訪知識。同時,新聞工作人員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要及時向經驗豐富的前輩請教,結合自身的實際學習情況,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在進行新聞深度報道時,應該積極主動地進行實地考察,保證新聞事件的真實性,遵循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則,使報道過程更貼合人們的實際生活,同時還應該縱觀新聞事件的總體趨勢,對事發地的相關人員進行采訪,找到事情發生的原因;通過對整個新聞案件的具體分析,盡力還原事件的真實經過,從而找出各個層面的聯系性;對于報道事件的結果,新聞工作人員要將事發地和人們的生活具體結合到一起,對事件造成的影響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引發國家和政府對社會問題的高度關注,從而制訂出科學的解決方案,為基層人民的生產生活提供最基本的政策支持,促進人們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不僅如此,新聞工作人員還可以利用互聯網、計算機技術將新聞事件的深度報道在社會上進行快速的傳播,在保證新聞信息質量的同時,也可引發強烈的社會反響。此外,新聞工作人員還要注重與整個媒體團隊的共同協作,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借鑒其他工作人員的實踐經驗,通過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促進整個新聞團隊工作水平的提高,從而更好地開展新聞深度報道工作,滿足新時代背景下人們對新聞深度報道的客觀要求,促進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的和諧發展[5]。
目前,隨著經濟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量也在急劇增多,由于傳統的新聞報道制度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背景下人們對新聞深度報道的客觀要求,所以新聞工作人員要及時更新陳舊的新聞報道觀念,精心策劃深度報道的內容和形式,豐富報道工作的內涵,進一步提高新聞媒體報道的工作效率[6]。不僅如此,科學策劃新聞深度報道,還可以彌補采訪工作不足的缺憾;通過對有限人力資源的合理調配,可以進一步提高整個新聞媒體團隊的工作質量。
總而言之,要想保證新聞深度報道工作的順利進行,新聞工作人員就要提高策劃意識,通過科學的策劃方法和手段,將新聞報道工作和人們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此外,還要學會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第一時間將新聞信息傳遞給人民群眾,從而使社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滿足新時代背景下對新聞深度報道工作的客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