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衛剛
(作者單位:長治廣播電視臺)
面對新興媒體強勁的發展勢頭,傳統廣電媒體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地市級廣電媒體要想有效地應對沖擊和挑戰,就必須轉變觀念,加快媒體的深度融合以實現轉型升級,但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傳統理念束縛、融合流于形式、創新意識不強等諸多問題。如何解決這些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走好地市級廣電媒體的轉型之路,是廣電媒體從業者必須面對和思考的課題。
當前,在全球范圍內,以手機、平板等為主體的移動互聯網終端廣泛應用,而傳統廣電媒體卻日漸式微。新媒體依靠移動互聯網的優勢,得到快速的發展。同時,媒體也迎來了新的科技革命,新傳播技術的發展深刻地改變著廣電媒體的生存發展環境,如果其不主動轉型升級,就難以逆轉被淘汰的命運。當前,國外的一些廣電媒體也開始了媒體融合的探索,如建立一個超級編輯部,將廣播電視和網絡部門匯集在同一個空間內開展工作,這樣做既方便新媒體工作人員與傳統媒體工作人員之間及時調度與溝通,又有利于培養相互之間的默契。再者,電視劇、賽事直播等節目播出形式的轉變也說明了媒體轉型已是大勢所趨,如現在很多電視劇都采用了網絡播出形式,而不一定是在電視臺首播。體育賽事的直播也轉移到網絡媒體,受眾只需打開手機客戶端就能夠收看到賽事直播[1]。此外,網絡直播形式的出現,嚴重擠壓了地市級廣電媒體的發展空間。因此,在融媒體時代,地市級廣電媒體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優勢,走媒體融合之路。
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媒體行業必然會走向融合,地市級廣電媒體要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在挑戰和競爭中完成自身的轉型發展。因此,融合發展是地市級廣電媒體面向未來實現長久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以新媒體平臺為依托,構建廣播電視傳播新渠道、拓展新功能、獲得新發展機遇的必然選擇。在媒體融合時代,廣電媒體發展的載體與環境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中建立廣泛的傳播渠道,優化傳播環境,是實現媒體深度融合的重要支點。同時,在媒體融合過程中,地市級廣電媒體只有不斷轉變思維,拓展信息傳播手段,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
在大數據時代,提高媒體傳播效能的重點是優化配置媒體資源,只有這樣才能生產出更有影響力與傳播力的視聽產品。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地市級廣電媒體要以此為契機,通過重構采編制播流程,以達到優化配置媒體資源的目的,這也是地市級廣電媒體實現轉型的主要手段之一。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存在資源配置不合理,采編流程、方式落后等問題,這導致信息傳播的時效性不強。而在媒體融合之后,有助于廣電媒體重構采編流程,并實現海量信息來源、多種編輯制作方式以及多渠道的信息傳播。在這些多元化的資源配置過程中,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得到了更加優化的資源配置,進而形成巨大的傳播矩陣,滿足了廣播電視媒體轉型升級發展的需求,并為進一步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保障[2]。由此可見,地市級廣電媒體要順利實現轉型,就必須抓住媒體融合的機遇,在媒體資源配置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廣電媒體權威、專業的特點,對海量媒體資源進行高質量整合,優化資源配置。
在新媒體的不斷沖擊下,地市級廣電媒體雖然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困境,但也迎來了發展的機遇。因此,地市級廣電媒體要以媒體融合為契機,對內部配置進行全方位的優化,以滿足媒體融合的發展要求。傳統廣播電視媒體是單向傳播,已不能適應新媒體的交互式傳播需要,所以很難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傳統媒體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建立多元化的傳播渠道,為實現轉型打下良好的基礎。并且,媒體融合的不斷推進,會為地市級廣電媒體補齊木桶中最短的那一塊木板。在新舊媒體的融合中,廣電媒體得到了新的發展,構建了新的平臺,讓廣播電視的傳播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國家級別到地方級別的傳統媒體都在通過媒體融合推動自身的轉型發展,打造新的媒體傳播平臺。地市級廣電媒體更要充分利用融合后形成的媒體優勢,打通新的發展路徑,全力促進自身在融媒體時代的轉型與發展。
地市級廣電媒體的傳播途徑較為單一,只有加快媒體融合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媒體融合有效地拓寬了地市級廣電媒體的傳播途徑,是地市級廣電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體現。第一,在海量信息時代,新媒體傳播展現出多元化、多渠道的特點,如能夠快速地傳播豐富多彩的信息,滿足受眾多元化與個性化的需求。因此,地市級廣電媒體在進行新媒體傳播平臺的構建過程中,應很好地利用新媒體的這些功能,形成多鏈路的傳播局面[3]。例如,地市級廣電媒體可以開通微博、微信公眾號、快手、抖音等新媒體平臺的賬號,通過這些社交媒體平臺不斷地提升傳播力與影響力。第二,通過對媒體資源和傳播路徑的整合,地市級廣電媒體能夠有效地提升新聞傳播效率,更好地與新媒體進行融合。第三,通過應用新媒體平臺,地市級廣電媒體能夠創新新聞傳播的內容,在高質量、高效率的傳播過程中打造自身傳播新優勢,變得越來越強大,進而達到轉型升級的目標。
傳統廣電媒體曾有過深受廣大受眾群體歡迎與喜愛的輝煌時代,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新媒體時代迅速到來,受眾喜愛的視聽產品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大的變化,人們紛紛從傳統媒體轉向新媒體平臺,媒體之間也開始了融合的進程。地市級廣電媒體應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積極擁抱新媒體,開啟轉型升級之路。但在轉型過程中,一些從業者的思維還停留在傳統層面,對媒體融合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缺乏應用新媒體的興趣,既不能發揮自身的優勢,又沒有利用新媒體平臺的優勢,制作出的視聽產品從內容到傳播形式,都很難吸引受眾的注意力,這嚴重制約了地市級廣電媒體的轉型升級。
一方面,地市級廣電媒體只有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媒體融合帶來的美好發展前景,才能與新媒體共同走向深度融合,而不是流于形式的表面融合。當前,地市級廣電媒體對媒體融合的認識還有待深化,相互之間的融合只停留于表層,這導致其難以實現有效率的、深度的融合。另一方面,不少地市級廣電媒體則一味地重視自身微博、網站、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臺的建設,沒有領會到媒體融合的實際意義,且對受眾的真正需求缺乏了解,從而導致受眾的參與性與互動性差,因此制作出來的節目內容只是物理意義上的渠道疊加,不能在新媒體平臺實現有效傳播[4]。
當前,地市級廣電媒體的創新力不強,不僅體現在形式與內容方面,其技術能力也有一定的不足。例如,廣播電視節目仍然采取傳統的方式采編制作播發,缺少與現代科技的有效融合,同質化現象嚴重,很難滿足受眾的需求,因而造成大量受眾流失。要想改變這種不足,地市級廣電媒體就要加快媒體融合的步伐,從節目、技術、思維和體驗等多方面開展持續不斷的創新,在采編制作播發方面突破舊的模式,制作出豐富多彩、高質量的視聽產品,提升其在媒體市場的競爭力。
在融媒體背景下,廣電媒體的從業者既要將新媒體當作重要的發展平臺,重視信息傳播渠道與途徑,還要有發展的全局理念,讓廣電媒體與新媒體實現更好的融合。同時,地市級廣電媒體也應當正視新媒體的優勢,不斷強化全局意識,將傳統觀念轉變為大局觀念,相互借鑒、優勢互補,順利完成地市級廣電媒體的轉型升級。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具備多方面的優勢,其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十分便捷的新聞服務,用戶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就能隨時隨地接收各類新聞。而傳統媒體則有著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受眾在收看新聞的過程中,需要在固定的地點、時間和固定的頻率頻道來收看,非常不便。因此,為了提升地市級廣電媒體的影響力與傳播力,就要實現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在新聞策劃、編輯制作、發布等環節,不斷進行新聞資源的整合。例如,國家層面倡導的區域各級媒體單位成立的融媒體中心,將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微信公眾號、門戶網站等進行有效整合,對媒體工作進行統一安排,實現了多元傳播、多次生成的目標。在采集新聞素材方面,根據電視、廣播、新媒體等不同的媒體特質進行個性化編輯制作。同時,融媒體平臺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的信息資源和采編優勢,將所有的媒體統一歸屬融媒體中心進行運營,實現立體傳播,深度融合發展。
媒體融合時代,地市級廣電媒體要開展變革,避免僵硬化、行政化,體現權威性,守住自身主流媒體的陣地。在發展方向上,要更注重朝著大眾化與親民化方向發展[5]。在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融媒體中心要通過自身官方媒體的優勢傳遞當地政府的聲音,為廣大民眾提供更好的本地化服務。比如,可采取交叉分工的方式,將廣播電視節目的采編資源全部統一調度,再通過新聞客戶端、微信、抖音、微博等多渠道分發,增加媒體傳播途徑。這樣融合的方式能有效地避免搶新聞、重復采訪等問題出現,科學、合理地運用媒體資源。
科技是媒體進步和發展的動力,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傳統廣電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與轉型跨越。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地市級廣電媒體要及時更新傳播載體和傳播方式,引進新理念、新科技、新技術,提升自身影響力。例如,長治廣播電視臺集全臺之力,打造了本地權威新聞移動客戶端,既彌補了傳統傳播載體的不足,也豐富了網絡媒體平臺的模塊化組成,實現了電視臺與電臺的所有節目在網絡上的多次傳播。此外,還運用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實現了客戶端智能搜索推送的目的,實現了視聽節目智能化、多層次、全方位的互動傳播。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新媒體迅速崛起。鑒于此,廣電媒體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必須進行轉型。地市級廣電媒體要想在媒體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就要全面增強競爭意識,揚長避短,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尋求多方合作,不斷拓寬渠道,迅速適應行業競爭機制,在競爭中壯大自己。例如,長治廣播電視臺主動迎接挑戰,通過媒體融合,開展有策劃、有組織的大型連續主題活動,進行廣播電視、微博、微信、抖音等平臺的立體同步分發直播,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同時,還利用移動客戶端實現了臺網互動,聯合文化、教育、旅游等主管部門,推出了“百場經典大戲”直播、“空中云課堂”點播、“暢行中國·追尋紅色記憶”直播等一系列有影響、有效益的融合性合作業務。這些做法既提高了自身的影響力,積累了大量忠實粉絲,也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收益。由此可見,地市級廣電媒體只有發揮自身傳統媒體的優勢,緊抓媒體融合機遇,才能越走越遠,也會得到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使得媒體市場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地市級廣電媒體要想保持強勁的競爭力,不被時代和市場淘汰,就需要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發揮自身優勢,實現自身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