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瑞娟
2021年11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以下簡稱《行動綱要》),圍繞七個方面部署了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主要任務。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是順應數字時代要求,提升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戰略任務,是實現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彌合數字鴻溝、促進共同富裕的關鍵舉措[1]。因此,《行動綱要》的發布意義重大。
數字素養與技能是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制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安全保障、倫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質與能力的集合[1]??梢?,數字素養與技能是當今數字社會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重要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國家圖書館8位老專家回信中指出“圖書館是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對國家圖書館在傳承中華文明、提高國民素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給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對國家圖書館今后發展的目標要求和殷切期望,為新時代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2]。
《公共圖書館法》第33條規定,公共圖書館應當按照平等、開放、共享的要求向社會公眾提供服務,其中包括公益性講座、閱讀推廣、培訓、展覽等社會教育[3]。圖書館對公民閱讀和獲取信息不設門檻,憑借豐富的資源、人才等優勢,承擔著知識信息保障、文化傳播和社會教育等社會職能,被譽為“沒有圍墻的大學”和公民“終身教育的學?!薄底炙仞B教育是圖書館適應數字時代發展要求、創新服務方式、提供社會教育、提高國民素質的應有之義。
國際圖聯2017年8月發布的《IFLA關于數字素養的聲明》指出圖書館要提供數字技能培訓機會,并呼吁各利益相關者——政府、教育機構、經濟部門支持圖書館,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助力數字素養提升等[4]。
毫無疑問,圖書館在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中大有可為,包括國家圖書館在內的各級各類圖書館及行業組織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家圖書館老專家回信精神,積極、主動地參與《行動綱要》的實施,在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中承擔重要角色、發揮獨特作用。
盡管數字素養和信息素養的內涵不完全相同,但二者的基本內容比較相通。圖書館員的整體信息素養水平高于其他職業從業人員,圖書館具有承擔公眾信息素養教育的信息資源優勢和空間優勢,信息素養教育是圖書館的重要服務內容和實現其社會教育職能的重要途徑,也一直是圖書館學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話題[5]。
近年來,我國圖書館界圍繞信息素養教育開展了大量研究、探索和實踐。比如,中國圖書館學會多次在年會中設立關于信息素養教育的分會場;2019年專門設置“信息素養與可持續發展”主題論壇,主動對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民信息計劃”,發布《中國公民信息素養教育提升行動倡議》;舉辦首屆圖書館對公眾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研討班、全民信息素養教育公益大講堂等,邀請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黃如花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授課。
多年來各級各類圖書館圍繞信息素養教育開展講座、培訓等活動,教老年讀者使用智能設備、查資料、修圖,帶孩子們編程,幫助外來務工人員網購火車票,等等,還創新活動形式和服務方式,如舉辦知識競賽、學術沙龍、空間體驗等,取得了較好成效。
(1)充分提高思想認識,主動參與提升行動。一是充分認識到人民群眾非常需要提升數字素養。數字社會發展水平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而由于地域和城鄉差異等因素,當前仍然存在數字鴻溝較大、資源供給不足等現象,公民數字素養教育需求非常迫切。二是充分認識到圖書館非常需要以數字素養教育為抓手,強化自身的社會教育職能。尤其對基層圖書館而言,要借此不斷提高社會公共事務參與度,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避免逐步被邊緣化。
(2)分類精準施策,提升數字素養教育實效。各級各類圖書館在做好系統梳理和頂層設計的基礎上,可根據服務對象分類精準制定實施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計劃,關注老年人、青少年、殘疾人、留守人員等群體的數字社會融入問題,構建全民數字素養和技能提升培訓體系,將優質資源下沉基層,引導基層居民用好數字產品和服務。注重與學校、公益組織、養老服務機構等跨界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整體合力。注重通過新媒體培育“網紅館員”,運用視頻、動畫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以及全景視頻、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XR)等先進技術,增強教育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提升學習實效。
(3)加強宣傳推廣,凝聚行業力量形成品牌效應。國家圖書館和中國圖書館學會可充分發揮行業引領示范作用,加快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爭取參與國家級數字技能終身教育服務平臺建設。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優勢做好數字素養宣傳推廣,舉辦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大賽等主題活動,促進各地區各系統圖書館之間的經驗總結和交流探討。凝聚行業整體優勢,努力打造知名服務品牌,在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中發揮獨特作用,為推進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