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蘭, 周 敏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湖北 武漢, 430030)
耳鼻喉科食道異物、喉癌術后不能經口進食水,但長期禁食易引起腸黏膜萎縮、腸屏障功能受損、消化道細菌移位,感染風險大,經鼻胃管行腸內營養既能支持全身營養又能保護黏膜屏障[1]。因此,經鼻留置胃管是臨床不能經口進食患者最常用的營養支持方法。非計劃拔管(UEX)指插管意外脫落或未經醫護人員同意,患者將插管拔除[2]。胃管UEX的發生,易造成患者鼻咽黏膜損傷增加反流性食管炎和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嚴重時可危及患者生命[3]。胃管UEX也增加患者的痛苦,影響治療,增加住院費,進而導致患者及家屬滿意度降低,是臨床護理安全質量管理的重要問題之一[4]。胃管重置會造成患者惡心、嘔吐、嗆咳、局部疼痛等不適,感染風險大,且住院時間延長,護士工作量加重,增加了治療難度,存在醫療糾紛的隱患。護理專案是應用科學方法,動員組織力量,以有效達成目標的質量管理活動,更是一種具有開創性、系統性、有效地運用有限資源,而期待獲得最大效果的問題解決方案,近年來在國內得到廣泛應用[5]。本研究主要探討護理專案模式在降低胃管UEX發生率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9 年12月—2020 年 12月武漢同濟醫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0 例留置胃管患者作為對照組,另選取2021年1 月—2022年 1月收治的84例留置胃管患者作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情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1 確定主題
回溯性分析對照組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記錄不良事件發生的頻率、重要性、嚴重程度,胃管UEX發生率占據不良事件之首(胃管UEX共4例:男性2例,女性2例;年齡45~67歲;食道異物1例,喉癌3例),確定“降低住院患者胃管非計劃拔管發生率”作為護理專案改善主題,活動時間為 2021年1月—2022年1月。
1.2.2 組建護理專案改善小組
小組成員 40 名,護士長任組長,病區護士為組員。職稱:主管護師 11 人,護師16 人,護士13人。文化程度:碩士4人,本科 36人。明確成員主要職責:①收集胃管UEX案例,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與根本原因分析;②制定胃管UEX規范管理策略及護理專案改善實施細則;③定期開展胃管UEX學習,結合臨床發現,提出改進措施;④定期行理論和臨床相結合的考核:⑤確定患者發生胃管UEX后及時上報、追蹤、反饋,提出改進措施;⑥定期組織分析研討會,不斷完善護理專案改善流程。
1.2.3 原因分析
運用魚骨圖分析法,從人員、物品、方法、環境四個方面分析胃管UEX發生的原因,篩查出引發胃管UEX發生的6個末端原因,包括:①護士評估不足;②缺乏高危管道預防脫管交班規范;③缺乏對拔管時機的培訓;④鼻貼膠布剪裁未做到標準化;⑤鼻貼固定方式不規范;⑥患者不配合。詳見圖1。

圖1 胃管UEX原因魚骨圖
1.2.4 設定目標
根據2021年護理部對管道UEX的管理要求,結合科室實際情況,將目標值設定為住院患者胃管UEX發生率由7.49 ‰下降至3.745 ‰。
1.2.5 專案改善措施
1.2.5.1 培訓
2020年11月對全科人員進胃管管理規范的學習,使全員均掌握胃管的管理辦法,全員參與安全管理。1個月內對所有護士完成理論培訓和操作培訓,確保所有護理人員通過培訓考核。
1.2.5.2 胃管的管理規范
檢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pubmed數據庫,查閱相關文獻,結合耳鼻喉科實際情況,制定胃管管理規范及相關工作流程如下。
1.2.5.2.1 有效評估:①根據護理安全風險評估量表內容,為患者進行全面評估,確定高危人群并分析有可能發生胃管UEX的原因,做好防范。詳見表4。②對于食道異物患者術中帶入較細胃管,增加其舒適度。③對于手術中不知曉帶入胃管者列入不耐受,作高風險評估人群。

表2 評估方法
1.2.5.2.2 妥善固定:①制作胃管鼻貼膠布黏貼標準模型,避免存在個人裁剪不合適或新型固定。②使用導管固定裝置,如欣皮固,加強固定。③掌握正確固定手法,牢固固定管路。遵循管路固定的“四個三”原則:粘貼三合一(皮膚,導管、貼膜或膠布三者嚴密貼合,不留空隙),牢固三要素(a.使用黏性敷料固定管路前務必用75%酒精充分去脂;b.必要時使用液體敷料,減少皮膚分泌,減少黏膠對皮膚的刺激;c.保證消毒劑或液體敷料充分待干;d.平整黏貼,注意手法,避免氣泡和皺褶),基本三方法(a.高舉平臺法主要用于外延管固定;b.螺旋型法、“人”字形法),手法三步驟(a.局部清潔、干燥;b.無張力持膜、對位;c.塑型:捏牢導管周邊;d.自內向外按壓整片敷料;e.邊去除邊框邊按壓,f.記錄,膠帶輔助固定)。
1.2.5.2.3 標識清楚:①管路標簽:規范使用管路標簽,清晰標注名稱、置管日期、置管/維護人,粘貼于管路適當處。②床頭標識:床頭懸掛護理部統一“預防管路滑脫”警示標識。③護士站白板,交班本:對高?;颊呓唤犹嵝?,有效警示。要求責任護士、患者及陪護人員清楚知道標識及警示意義,同時提醒值班醫護人員共同關注,提高安全思想意識。
1.2.5.2.4 密切觀察,規范交班:①觀察:a.按分級護理及時巡視病房,有管路滑脫高?;颊呙?0min~1h巡視1次,發現病情變化、管路異常,及時處理,做好交接班,并記錄胃管1次;b.仔細檢查管路固定、管路接口處連接是否牢固。當發現患者出汗、敷貼卷邊、固定松脫等及時加固,或更換敷貼。執行預防跌倒安全措施,防止跌倒導致管路脫落;c.交接班時加強鼻貼粘性交代事項,必須用手觸摸確定粘性。②了解患者心理及管路耐受請況,防止患者自行拔管:a.關注患者主訴,對于置管部位不適,比如疼痛、過敏等及時評估,并給予相應處理;b.夜間患者迷走神經興奮,易出現頭痛、煩躁、幻覺等導致在睡眠狀態下意外拔管,加強觀察及防護;c.對置管不耐受的患者重點關注,加強巡視;d.吸痰、穿刺、翻身等操作時動作輕柔,盡量減輕患者痛苦。③掌握拔管指征:由被動等待醫囑拔管到主動提醒醫生。每天跟醫查房,總結不同疾病拔管的時間,如食道異物患者術后第3天,喉癌患者術后第8天提醒醫生可拔管,醫護合作,遵醫囑及時拔除管路,提高患者舒適度。
1.2.5.2.5 宣教:①宣教方法詳見表3。讓患者及陪護了解置管的目的、重要性,需在體內滯留時間、帶來的問題、可能出現的不適、需要其配合的要點及存在的風險因素,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提高患者主動配合能力。a.特別不配合者,請醫生一起詳細告知;b.不能講話及其他語言溝通障礙者,可使用圖譜、文字、手勢等方法交流。②通過講座,小課堂讓患者了解腸內營養和留置胃管的相關知識。③對護士行相關培訓,增加風險意識和操作技術能力。每半年1次,組織護士專項培訓并考核合格,人人掌握管路并有記錄。

表3 宣教方法
1.3.1 胃管UEX發生率
胃管脫出:指胃管于鼻孔處刻度的位置變化>10 cm。UEX發生率=統計周期內某導管UEX例數/同周期內該導管留置總日數×1000‰。
1.3.2 胃管管理培訓考核
考核包括理
論和操作成績,滿分100分。分別抽取護理專案模式實施前(2019 年12月—2020 年 12月)和實施后(2021年1 月—2022年 1月)科室10名護士進行比較。
1.3.2 胃管留置時間
記錄兩組食道異物患者和喉癌患者胃管留置時間。
觀察組留置胃管總天數574 d,未發生UEX。對照組留置胃管總天數534 d,發生UEX4例,發生率7.49‰。兩組UEX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專案模式實后,護士理論和操作成績均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培訓前后護士的掌握率
兩組食道異物患者和喉癌患者胃管留置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胃管留置時間 d
護理專案改善可以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科室質量管理水平。護理專案作為一種提高護理質量的科學手段,在臨床應用廣泛[6]。專案改善的核心在于組織一個團隊,優勢在于發揮團隊的智慧,目的在于激勵護理人員充分發揮思考力、創造力及團隊精神,學習以科學方法解決問題,探索改善護理業務的方法,分享經驗與成果,帶動護士工作熱情,提升護理服務工作品質[5]。2020年11月科室系統學習胃管相關知識,進行理論和操作的培訓,統一胃管實施標準,使護士能按規定完成每一項操作,保準護士臨床實踐的專業性,為患者提供同質化護理。制定胃管護理專案改善活動,專案小組通過查閱文獻并結合實際,從胃管植入高位因素評估、固定、交接班、拔管時機等制定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改善措施,從而降低胃管UEX發生率,減少患者的痛苦,減輕了住院費用,促進醫護患和諧發展,提高了科室質量管理水平。
護理專案改善有助于護士參與科室安全管理。胃管UEX是主要的不良事件之一,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護士扮演著重要角色。護理專案模式實施前,科室的安全管理主要由護士長承擔,自2021年1月護理專案小組成立,小組的成員從被動的參與變為積極的安全管理者,配合護士長對每次檢查及考核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提出進一步改進措施,并監督措施的落實。小組制定規范的保護胃管措施,從評估、固定、標識、交班、宣教,環環相扣,深入降低胃管UEX發生率的專案當中,人人參與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護理專案改善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和科室凝聚力。專案改善利用科學的思維管理各種護理問題,可以激發護士思考能力,發揮護士的潛能,提高護士臨床工作中的各種能力[7]。護理專案改善使護士學習以理性的態度、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發揮團隊精神,分享經驗與成果,鼓舞士氣,提升護理服務品質[8]。臨床的工作中,護士工作負荷大,疏于管理,護理專案改善讓護士參與管理,調動其積極性和自信心,滿足了護士自我實現的需求,發揮了團隊合作的力量。護士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共享經驗,提高了科室的凝聚力,促進了科室護理服務可持續的高品質發展。
綜上所述,護理專案模式的應用有助于降低住院患者胃管UEX發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科室質量管理水平,同時也促進了護士參與安全管理的能動性,有助于護士綜合素質和科室凝聚力的提升。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