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能太倉發電有限公司 王文彬
為滿足在春節等特定時段內,電網超低負荷運行的需要,為確保開機數量滿足調峰要求,企業需要對600MW超臨界機組實施深度調峰。本文圍繞電廠運行的真實案例,探討對深度調峰技術的應用。案例中提到的電廠使用的超臨界機組的型號是N600-24.2/566/566,具體數值見表1。機組的額定出力為600MW,性能優勢較為突出,在運營過程中產生了較好的發電效益。該產品使用的汽輪機由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生產,多為沖動式單軸汽輪機,一臺汽輪機可供多臺加熱器使用,采用復合變壓方式來運行,運行效益顯著。
表1 600MW超臨界機組參數
目前看來,對600MW超臨界機組實施深度調峰具有較高的難度,在實際工作中,工作人員多會遇到以下幾類問題。
在一些特定時段內,機組會長期處于低負荷運行狀態,如春節。此時,各段的抽汽壓力較低,相應地相鄰蒸汽壓差也會逐漸縮小,從而影響高壓與低壓加熱器的疏水壓差,使其變小,最終導致機組缺乏疏水動力,影響機組的正常運行[1]。如果上級加熱器處于低水位運行狀態,疏水調閥的開度會受到影響,通常會縮小,如此便可滿足機組水位的要求,但這一現象同時也會影響機組的疏水動力,最終抬高加熱器的水位,使機組無法順利運行。為適應水位出現這種變化,疏水調閥往往會增大開度,但這種調節往往是緩慢的,與水位變化的速度并不匹配,最終會導致機組疏水不穩定,影響加熱器的正常運行。
600MW超臨界機組的運行,會顯著影響電廠的經濟效益。這一影響力與鍋爐運行效率、汽輪機熱耗這兩個參數有關。通常情況下,當鍋爐保持75%負荷狀態運行時,機組的運行效率是最高的,但隨著鍋爐負荷的逐漸降低,機組的運行質量也會逐漸下降,這是因為鍋爐溫度的降低會造成較大的熱量損失,同時為汽輪機帶來更大的熱耗,當負荷降低到一定程度時,整個機組的循環效率都會被影響,此時對機組實施深度調峰,并不會產生較為明顯的功率變化,如此便會為電廠帶來一定的成本浪費。
近年來,在生態文明建設的號召下,電廠重視環境保護。環保主管部門對電廠的尾氣排放量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響應這一要求,電廠在內部裝設了完善的脫硫設施,并改造了鍋爐尾部的受熱面,這有助于降低電廠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質的排放[2]。但目前看來,600MW機組運行負荷的變化,對電廠尾氣排放量造成的影響仍然無法規避,機組以低負荷狀態運行時,電廠尾氣排放的濃度有所上升,長此以往破壞生態環境,因此電廠有必要做好600MW超臨界機組深度調峰工作,盡可能提升電廠的環保效益。
針對600MW超臨界機組在調峰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本文列舉了以下幾點優化方法,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本次案例使用的超臨界機組有著22kV的發電機額定電壓,容量為667MVA,同時還有著17495V的額定電流,滿足超臨界機組的運行要求。該臨界機組鍋爐由東方鍋爐廠設計,屬于變壓直流型機械設備,型號為DG1900/25.4-Ⅱ型。該裝置設有脫硝裝置,運行過程中可借助平行擋板等部件,調節鍋爐運行的具體溫度,使其符合電廠運營的要求,同時令通風變得更為平衡,避免引發一系列的生產問題。
設計過程中,工作人員選用了混合類煤,對超臨界機組實施優化設計。經計算,發現其加熱量已經達到了22600KJ/kg,并產生了237.6t/h的熱量消耗。
該超臨界機組使用的調溫方式如下,通過調節中間點溫度,配合一、二級減溫水,調節過熱氣溫,對于再熱氣溫,借助裝設在設備尾部煙道的擋板來調整。鍋爐運行主要使用帶基本負荷并參與調峰的方式完成調節。設計人員結合電廠的實際需求,對機組實施了進一步的優化設計,設置了“雙進雙出”型的鋼球磨煤機直吹式制粉系統,實踐證明該系統性能優勢,運行效益突出,滿足電廠的運行要求。
在實際工作中,工作人員針對以下系統,完成了深度調峰工作。
一是煙風系統。在正式開始深度調峰之前,工作人員必須查看鍋爐,降負荷過程中鍋爐協調控制下確??傦L量大于30%,正常運行時爐膛氧量在3.5%左右,低負荷時正偏置,適當提高爐膛氧量。當機組運行負荷下降至200MW時,增大兩臺動葉可調軸流送風機開度保證在合理范圍內,保證氧含量在8%以上,保證送風機開度,控制好送風機出口的風壓,可通過調整小燃盡風,對二次風門開度實施進一步的調整,確保二次風箱壓力合格。
同時,要注意一次風壓,確保運行制粉系統一次風壓一次風量正常,磨煤機出口溫度、電流、磨碗差壓正常,沒有堵煤、出力不足等現象出現,保證制粉系統出力可靠穩定。要注意爐膛負壓以及燃燒情況,設定爐膛負壓在-60左右,保證兩臺入口導葉可調軸流引風機調節正常,調整送、引風與一次風機時,工作人員還應控制好兩臺風機設備,確保其出力是均衡的,避免風機突然失速。這一環節中,應重點控制好風機振動的頻率,以及風機軸承的溫度,確保其符合要求。
實際上,如上工作過程中,在機組負荷降低到250MW時,工作人員應監控機組的運行狀況,采用相應的裝置,如空預器密封間隙調整裝置,通過相互配合的方式,調整控制柜的運行,分析其運行數據產生的變化。當發生電流擺動等問題時,還應采用有效的措施處理機組,控制其負荷數值到合理范圍內,當負荷數值趨近穩定后,可調整空預器的位置,完成整個處理流程。
二是制粉系統。在深度調峰過程中,工作人員在制粉系統的防爆裝置、防燒裝置與燃燒器等部位,觀察到故障問題。因此,在實施深度調峰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密切監視鍋爐內部是否出現著火情況,應調整好爐膛的負壓,一般來講將負壓的波動控制在正負100Pa以內較為合適。若期間火焰閃動得較為明顯,還應采取設油方式進行助燃[3]。在深度調峰期間,為避免燃燒調節波動幅度過大,工作人員應使用滑壓方式,將負荷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同時還應盡可能緩慢地調節燃燒幅度。
目前,受煤種等因素的影響,180MW負荷下機組的煤量位于90~100t/h,為調整風粉的濃度,控制系統燃燒的穩定性,工作人員可適當調低下層磨的出力,一般來講兩臺磨的出力是不能低于35t/h的,中層磨的出力控制在25t/h左右較為合適的,三臺磨煤機在運行過程中,將磨粉管一次風速控制在22~28m/s較為合適,否則工作人員應停運其中一臺機器,維持其他兩臺磨機正常運行,如便可將一次風壓母管壓力控制在7.5kPa以上。
日常工作中,電廠各值班人員應多觀察制粉系統風壓、風速、溫度等參數,確保正常。一旦制粉系統運行出現問題,值班人員應立即將相應的情況上報給上級部門,通知點檢。調峰過程中,工作人員應集中精力穩定地調整風機,避免風機出現大幅度的負荷波動,同時還應操控一臺磨煤機,將其保持在暖磨狀態??梢罁品巯到y在調峰前的運行情況以及上煤情況,設置備用設備和煤,避免出現斷煤、燃燒惡化等一系列的問題,確保機組燃燒具有高度的穩定性。
三是給水系統。調峰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多觀察給水系統的運行狀態,同時還應觀察汽溫調節系統的運行狀態,避免出現缺水、超溫、汽溫驟降等一系列問題。待機組負荷降低到300MW左右時,工作人員應依據負荷變化幅度,降低機組的主、再熱汽溫,待負荷降低到180MW時,還應將汽溫調整在550oC左右。若降低機組運行負荷較為困難,工作人員也可選擇降低機組的真空,此舉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機組運行中產生的耗汽量。
在機組負荷降低到180MW左右時,361閥門(或稱為3A閥)的開啟會受到分離器出口壓力邏輯以及主汽壓力的閉鎖限制,加之機組處于低負荷運行狀態,若工作人員選擇在此時調節給水系統,鍋爐儲水罐壓力常會在短時間內高于給水壓力,進而導致機組斷水。為解決上述問題,工作人員有必要調整主給水旁路門,同時還應調整給水電動門,將開度控制在10%~20%,此外還應操控好給水量,應控制在600t/h較為合適,同時要保持5oC的過熱度,即可將系統維持在干態運行狀態。
工作人員應觀察兩臺小機轉數的升降情況,當數值降到3000pm以下時,汽泵再循環門處于全開狀態,此時主給水旁路門會關閉到40%以下,若仍無法保證過熱度,工作人員可通過開啟高低壓旁路,控制主蒸汽壓力到合適狀態下,一般來講控制在7.5~8.0MPa即可,可滿足閥門的開啟條件。在此基礎上,工作人員還應控制好系統的給水量,將單側電磁閥的開啟程度控制在5%~10%,如此便可令儲水罐的水位達到平衡,確保鍋爐能夠在潮濕的狀態下維持良好運行。
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如上方法優化600MW超臨界機組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關注機組運行的設計情況,把控好各項技術要點,將機組調整至最佳工作狀態,確保深度調峰的順利完成。
一是汽機調整。軸封、氫冷器與定冷水系統在600MW超臨界機組的運行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員應加強對氫冷器冷卻水量的控制,應為其賦予一定的限制參數。可適當開大設備的旁路,將氫溫控制在良好的狀態下,同時還應關注定冷水溫的數值是否正常,一般來講不宜低于42oC。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環節中工作人員應加強對汽輪機、小機TSI的監控,分析各項參數是否正常,應重點控制好賬差、軸向位移、振動三個參數,確保其是在規定好的范圍內。若調峰期間機組出現了斷煤、燃燒惡化等一系列問題,輔汽壓力往往會有大幅度的下降,若惰化蒸汽無法保障,工作人員應立即啟動電泵、并泵等裝置。
二是發電機控制。工作人員有必要監視發電機的參數,確保其電壓時刻處于規定的范圍內。一般來講,應重點加強對6kV母線電壓的控制,觀察其是否高于5.8kV,如果高于5.8kV應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來調整。在對系統實施減負時,有必要調整好閉式水系統,確保介質溫度的升高速度,滿足相應技術規程的要求,同時還應確保發電機使用的母線電壓不低于技術規程的要求[4]。
三是除灰脫硫。對于電廠而言,在日常運營中做好除灰脫硫工作至關重要,與電廠的環保效益、社會效益息息相關。在深度調峰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觀察機組的運行狀態,若機組已經出現了熄火現象,應立刻操控相對應的除塵高壓控制系統退出,確保低壓控制系統與氣化風系統運行狀態良好,之后操控各灰斗保持穩定運行狀態。若機組燃燒現象繼續惡化,工作人員需使用油槍進行穩燃,在獲得班組長許可的前提下,工作人員可操控高壓控制系統退出運行,保持其他系統繼續運行,最后完成整個除灰脫硫工作。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電網的峰谷差日益擴大,對超臨界機組實施深度調峰關乎電網的用電質量,關系著發電廠的經營效益,也關系著大眾的用電體驗。因此在今后工作中,相關工作者應就深度調峰技術要進一步探索,將其作用最大化發揮,提升機組運行質量,促進電廠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