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佛山南海供電局 何顯輝
電力公司需要將電力資源傳輸至千家萬戶,在此期間需要經過諸多設施與線路,在每一環節均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損耗。在電能通過電壓器、導線等設施時,會出現發熱的情況,而這些熱量即為運輸期間電能轉化形成的,這即為電力資源的損耗。所以,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需要應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合理有效地把控好線損問題,推動電力公司獲得更好的發展。
對于整個智能化供電系統而言,智能電表不可或缺,其為一種智能型的計量裝置,利用電網創建的數據處理系統實現動態采集、記錄諸多用戶的有關信息資料,然后利用通信技術對這些信息資源進行分析、解析,然后傳輸到客戶、企業手中,進而做到對用電數據的全方位監控,有效防控非法竊電、漏電等情況的發生[1]。
1.2.1 主站
主站屬于網絡信管系統,可以快速完成信息抄錄工作,尤其是智能化電表中的有關信息均可予以動態抄取,并且還能做到將數據分享給其他通信裝置,比如集中器、采集終端等能做到數據的交換。
1.2.2 數據傳輸通信信道
主要涵蓋了本地、遠程通信信道兩種類型,在此之中,不僅涵蓋了信息的遠程傳遞,也包含了信息的本地傳遞。而且主站和集中器、采集終端系統間的信息傳遞屬于遠距離傳遞。智能化電表和采集終端系統間主要采取的是本地信息傳輸方式。
1.2.3 集中器
集中器屬于連接性裝置,作用為接通主站和采集終端,同時利用上行信道收取由主站發出的有關指令,然后利用下行信道進行指令的傳遞,讓其能夠傳達至采集終端,還可以鎖定電表發送出雙向指令,相應地還能保存智能計量裝置內部的有關參數,對收集到的各項數據加以合理計量分析、整理之后,再把數據傳遞到主站。集中器也是一種中心型裝置,可以做到對數據進行集中化傳遞。
1.2.4 采集終端
該終端設施可以完整地存儲和收集源自不同智能計量裝置的數據,然后經過電力載波等進行數據傳遞,使之到達集中器,并且還能接受由集中器發出的有關數據、指令。
線損即為電能輸送期間發生的損失,長年累月下線損造成的資源、經濟利益損失較大。線損的發生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是電阻。由于線路中使用的銅線存在一定的電阻作用,而電阻會對電流起到阻礙,使得電流在傳輸期間流經電阻之時會發出熱量,從而便導致了電能的損耗;二是人為因素。工作人員當對電力裝置實行管理期間,因為管理不夠到位、采取的措施不夠規范合理,從而未能及時發現一些不法分子偷電或是漏電的情況,又或是在進行電表安裝過程中疏忽大意,使得電表存在誤差,就此形成線損問題;三是磁場因素。電場和磁場之間原本就存在一定的關聯,而若是在線路或是電力設施周圍存在磁場,就會對電能的傳輸造成干擾作用,引發電能損失。上述幾點因素均為比較常見的引起線損的原因[2]。
線索也可分為多種類型,如統計、理論、經濟、管理線損。其中,統計線損又可稱作實際線損,為電能傳輸過程中實際發生損耗的電力資源。理論線損即為經過詳細的計算分析之后,得出的電力損失,一般而言,理論和實際線損二者間會具有一定偏差,且前者的數值通常會小于后者。這是由于在計算理論線損過程中,為了便于計算和提高工作效率,大多會忽視許多影響要素,然而在實際運營時,這些因素確實切實存在的,這就使得理論線損準確度不高,但是從日常管理的角度出發,理論線損也是具備一定參考作用的。當進行理論線損的計算分析工作時,線損的最終數值會和電流大小存在直接關聯,若是電流愈大,那么計算得出的線損值也將愈大,引起的浪費也會愈大。經濟線損為電力傳輸期間最低損耗,因為線損問題是無可避免的,所以也將最低線損稱之為經濟線損。所謂的管理線損即為因為管理不到位而發生的線路損耗,并且,其也和理論、實際線損二者存在一定關聯,在進行計算時,等同于實際和理論線損兩者的差值。
引起線損問題的原因和線損的類型都較為繁多,而在實際工作中,電流輸送過程中線損問題也頻繁出現,線損會使得電能輸送受到較多負面影響,為此必須對線損實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從而減少線損發生的頻率。
線損管理工作是非常關鍵的一項任務,其所發揮的作用以及意義均較為突出,而且取得的成效也很明顯,而將智能電表運用在此種管理工作之中,主要作用為能夠把客戶端動態用電信息實時傳送至電力系統,進而做到對數據的自動化采集、分析、解析,并加以一系列處理,做到對常見問題和故障狀況的及時、全面了解,以此避免發生線損。在具體運用過程中,智能電表有效提高了線損管理工作的準確度和實效性,在做到高效、全面、準確地采集好相關信息數據并加以科學處理以后,能夠讓整個線損管理工作的準確性、自動化程度獲得顯著提升,使得頻繁發生的工作危險因素、線損問題都能獲得切實規避。
此外,通過對智能電表的應用,還能夠實現對關鍵數據的凍結、計算,通過有關技術對目標數據信息展開動態觀察和系統化處理以后,即可掌握線損的多發原因,為整體管理工作的確切落實提供可靠保障。同時,智能電表最具優勢的一項功能即為對自身計費規律自動化調整,也就是可以動態時段調整費率實行計費,經過整體性計費以后,在計算得出客戶電費數值的基礎上,也可以為線損的觀察分析提供可靠數據依據。由此看來,智能電表的信息收集和處理功能盡管是十分基礎性的功能,但是能夠發揮的作用卻是非常突出的,有利于提升管理效果和效率,也能促進更加及時地掌握線損狀況,進而把相關問題加以切實規避,提高運行安全性,降低線損風險[3]。
智能電能表在運用于線損管理之中,較為重要的一點即為能夠提高計費的精準性,通過對客戶其中某個時刻的電力使用參數進行記錄,一旦此客戶在用電期間發生異常問題,智能電表即可立刻凍結記錄此項異常狀況,便于有關技術人員對采集到的異常現象展開監督、測驗、分析、評估,做到快速、高效處理線損問題。數據信息的采集和計費控制屬于智能電表中十分重要的兩項功能,而且其和傳統計量設備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傳統計量設備本身存在局限性,尤其在投入實際使用時會存在較多缺陷,經過能夠實行計費控制,但是對于潛在的異常因素不能第一時間發現捕捉。
而在將智能電表設備投入使用以后,可以對全程多種常見的影響因素進行完整記錄和有效控制,以便技術人員實行數據監控與測量分析,及時將風險和問題加以解決,準確開展線損管理工作,實現對線損的有效降低。另外,智能電表還具備對不同時段、費率、參數測算等多項功能,可做到分段、分區計算電費,從而為不同用戶提供個性化用電量計算服務,還可以為有關技術人員分析處理線損問題提供可靠參考。
對于遠程自動抄表、監控而言,需要借助集抄技術加以實現,因此該技術所發揮的作用非常突出,對于整個電力系統運營管理而言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對線損管理工作來說,此技術可以補足計量設備故障而導致的不能計量、不能反饋信息的缺陷。計量設備發生故障為客戶用電或者是電力公司供電期間的一種突發事故,一旦發生該種問題,整個電能管理工作就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因為故障而不能計量以后,也會使得線損管理工作也面臨重要的影響。而利用有關技術便能夠很好地補足此方面缺陷,可以自動采集不同計量的信息,并且也可按照故障計量點的有關計量設備,準確估算出相關信息數據,從而實現對故障導致的計量誤差和線損管控上的誤差。
另外,傳統計量設備都存在單方向的特征,而在運用該項技術以后,可以對信息實行自動化采集和分析,進而實現對電力輸送線路的遠程監控。一經發覺故障和線路存在異常情況,便可第一時間上報至上級主站,進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處理。集抄技術所具備的自動化計算分析和抄表功能,不僅減少了管理工作量,并且也讓整個線損管理工作開展更為便利、高效,將線損問題的發生概率控制在最低水平。從而可知,集抄技術所發揮的作用和應用意義非常突出,能夠很好地補足計量設備上存在的缺陷,達成精細化管理目標,以此提升線損的控制效果[4]。
此為集抄技術非常重要的應用優點,特別是能把全部信息數據的變動狀況、實時動態加以全面了解,再定期向系統加以反饋,在此基礎上,技術人員便能利用反饋的信息展開深入調查、分析與研究,從而對全部用電、線損狀況展開評估與觀測,推動線損管理工作質量的有效提升。基于集抄技術的動態收集和控制功能,不僅能通過采集到的信息分析得知常見問題,還能做到對故障信息的動態采集,以此實現對電壓、三相電流等數據的重點監督和管控,再基于對運行模式的合理調整來減少線損問題的發生概率。所以,在線損管理工作中,集抄技術可發揮關鍵性作用,對取得更好的線損管理成果有著較強的正面影響。
在供配電系統內提高對線損的管理力度非常關鍵,也是當前供電公司亟須解決的核心問題。而要想取得良好的線損控制效果,就要求供電公司自身提高重視,并且還需要相關政府管理部門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例如可對供電公司加強對智能電表和集抄技術的應用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和資金幫扶,從而讓創建高效率、節能效果優秀、耗能水平低的電力供應系統奠定基礎,最終實現對線路損耗率的顯著降低。
若想切實強化線損管理工作中智能電表和集抄技術的運用,并非個人單槍匹馬即可達成的,而是要求多個部門、職工一同努力進行,通過全企業的齊心協力方可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所以,供電公司為了提高線損管理工作成效,就要求創建高效、健全、科學的系統內部管理機制,以此為各個部門和每位職工開展相應管理工作提供指導依據,也讓每一部門和職工之間可以做到彼此配合、各盡其責、彼此監督,做到對公司內部信息的及時共享,并嚴格防范推卸責任、互相扯皮問題的發生。只有確保各個部門和職工之間信息充分共享和協調配合,方可確保智能電表、集抄系統功能得以有效發揮。
在實際應用智能電表與集抄技術時,還應當提高監督力度,需要創建完善的線損管理監督責任制度。對于目前的供電公司而言,線路管理和監督制度尚且具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為此,其一定要對現有的管理機制加以改進優化,對線損管理有關職工的日常工作實施情況加以嚴格監督,并規范其操作行為,在確保智能電表和集抄系統安全、平穩運作的前提下,提高電力信息的采集準確性,使得線損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充分達成減損提效的目標。
作為智能電網的關鍵構成部分,智能電表、集抄技術可以用于發揮多項智能性計量功能,實現對線路損耗的有效管控,加快抄表工作速度,降低對人力的依賴程度。不過,日后依舊要對其智能電表與集抄系統加強研究和改進,實現對其的合理運用,使之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功能,有效提升線損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