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潔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查閱相關文獻,結合金融支持理論,以農村金融支持規模、農村金融支持效率和與鄉村振興較為相關的農業保險比率為指標體系[1]。
用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除以國內生產總值衡量農村金融支持規模;用金融機構貸款余額除以金融機構存款余額衡量農村金融支持效率;用農業保險保費收入除以農業生產總值衡量農業保險比率,如表1所示。金融支持指標范疇較少,用3 個指標構建金融支持指標體系,可以充分反映金融支持與鄉村振興的發展關系。

表1 金融支持指標體系界定
以習近平總書記在“三農”工作重要論述中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謀劃為依據,從鄉村產業發展、生態和諧、鄉風淳樸、鄉村治理、共同富裕5 個方面詮釋鄉村振興[2]。
以上述5 個方面為維度構建鄉村振興一級指標,從每個一級指標中細分出3 個二級指標,整個指標體系中共有15 個指標,如表2 所示。例如,鄉村產業發展一級指標下,選取農村勞動力生產率、農村平均農林牧漁業生產總值、農村機械化綜合率3 個細分指標;生態和諧一級指標下,選取農村綠化覆蓋率、農村居民合格飲用水普及率、農村衛生廁所覆蓋率3 個細分指標,從而達到全面衡量鄉村振興的效果。

表2 鄉村振興指標體系界定
構建的農村金融支持指標與鄉村振興指標在方向和計量單位上存在差異性,導致指標之間無法直接對比分析,需要對數據進行同質化處理。文章把所有指標數據定位在0~1,通過以下公式進行處理。
若指標數據X 屬性為極大型,公式如下。

若指標數據X屬性為極小型,公式如下。

式中,X為原始數據,Xmax為原始數據屬性中的最大值,Xmin為原始數據屬性中的最小值,X*是需要的標準化數據。
第j項指標的比重如下。

第j項指標的熵值如下。

第j項指標效用值如下。

第j項指標權重如下。

收集國家統計局統計年鑒的原始數據,依據上述熵值法處理,得出農村金融支持指標的相關權重,如表3 所示。結果顯示,金融支持效率權重為0.453 7,影響最大;金融支持規模的權重為0.364 9,農業保險比率的影響程度最小。

表3 農村金融支持指標的相關權重
得出鄉村振興一級、二級指標體系的相關權重,如表4 所示。結果顯示,鄉村產業發展對鄉村振興影響最大,權重為0.443 6,其次為鄉村治理和共同富裕,權重分別為0.255 8、0.207 5。具體到二級指標中,農村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平均農林牧漁業生產總值對鄉村振興進程影響較大,權重分別為0.238 6、0.178 6。

表4 鄉村振興一級、二級指標體系的相關權重
鑒于農村金融支持與鄉村振興之間的指標關系較為繁雜,為進一步驗證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應用灰色關聯度模型分析,模型公式如下[3]。
設n個數據序列形成如下。


式中,m為指標的個數。

計算關聯系數如下。

計算關聯度如下。

最終依據關聯度排序,計算出各指標的平均值,如表5 所示。

表5 基于灰色關聯度模型的各指標平均值
結果顯示,農村金融指標體系中,X2(金融支持效率)作用最大,平均值為0.843 5,X1(金融支持規模)居中,平均值為0.734 4,農業保險比例最低,平均值為0.700 2。農村金融支持與鄉村振興的相關性較高,在農村金融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應首先提升農村金融支持效率,其次擴大金融支持規模,再次增加農業保險比例。
鄉村振興指標體系中,Y1(鄉村產業發展)、Y5(共同富裕)對農村金融支持的作用較大,平均值分別為0.840 9、0.833 9。可以看出,鄉村振興的不斷發展對于金融支持具有刺激作用,尤其表現在農村產業發展、農民生活富裕之后。為了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社會對于資金融通的需求更強烈,此時鄉村條件較之前有所改善,金融機構更加愿意為其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開展更多適合新形勢的金融產品,從而實現鄉村振興。
通過對農村金融支持和鄉村振興的實證分析發現,兩者之間的相關性較高,金融支持效率與農村人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之間的關聯度為0.926 5,表明提高金融支持效率可以大大提升農村人均農林牧漁總產值,有利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但是,金融支持規模與文盲人口比例(以15 歲以上人口為基礎)的關聯性較低,僅為0.591 4,可見通過擴大農村金融支持規模改善農村基礎教育的效果不佳。
結合熵值法和灰色關聯度模型來看,農村金融支持鄉村振興中,金融支持的效率作用更強。國家應重點提升農村金融支持效率,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深度,增強金融服務能力,提高金融人才素質。通過科學合理的金融支持,助力鄉村振興,提高鄉村經濟水平,推動鄉村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