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娜
(德州市陵城區融媒體中心,山東 德州 253500)
計算機和手機等移動終端的發展,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樣也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移動終端與網絡的結合,讓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同樣也改變了新聞信息的傳播途徑。新聞信息中包含著與社會、國家、政策等有關的內容,對社會意識形態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引導作用。在融媒體時代下開展新聞宣傳工作,是對新聞工作人員的挑戰,同樣也是新聞宣傳工作所面臨的機遇。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探索新聞宣傳工作內容與形式,能夠傳播更具價值的新聞信息,創設優良的社會輿論氛圍,推動社會與社會經濟的穩健發展。
媒體融合的含義包括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媒體融合是指以結合的方式將媒體形態、渠道聚集在一起,在聚集、整合的過程中,媒體會由“量變”引發“質變”,形成一種全新的媒體形態之后再進行新聞等信息的傳播。常見的“質變”媒體形態有博客、電子雜志等。
廣義的媒體融合和狹義的媒體融合相比,融合含義更加深入,融合內容更加廣泛。廣義媒體融合不僅是不同媒介的形態融合,還包括了媒介所有有關要素的匯聚以及融合,例如,媒介的傳播方式、組織結構、傳播形態等等。換言之,媒體融合是指新時代背景下,將所有信息傳輸通道進行的結合與創新。例如,電視、報紙、電臺等傳統媒體,與手機、IPad、電腦等移動設備以及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先進技術之間的傳播通道結合,在資源共享、資源傳播、信息處理過程中所形成的全新媒體傳播形態。在媒體融合過程中,新聞傳播不再受到時空的限制,傳播方式和傳播途徑也變得更具多元化。新聞宣傳在媒體融合時代能進行更多的宣傳方式嘗試、宣傳理念創新,這種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聞的改革與創新。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宣傳工作人員能夠借助互聯網與大數據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新聞信息的收集、整理、歸納與整合,并根據時代形勢制定良好的宣傳策略。大數據在早期運行期間就已被運用到了新聞宣傳工作中,主要是通過大數據劃分不同的需求客戶群體,幫助新聞平臺與新聞專業工作者制定完整有效的新聞編輯策略,利用內容差異化吸引更多的客戶、消費者。如今人們越來越追求新聞信息的內容個性化,而且多元化的平臺為人們提供了多樣的新聞價值內容評判標準。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公司使用開放性的內容管理系統,目的是為受眾提供更大的發言自由,讓受眾感受到與其他平臺的不同之處。
未來的宣傳工作將會在智能數據分析系統的影響下,對不同平臺的受眾群體推出更具個性化的服務。新聞宣傳工作人員同樣也要合理利用大數據,讓用戶自主選則自己感興趣的新聞閱讀內容,根據反饋結果進一步展開新聞傳播的內容差異化,充分發揮不同平臺的新聞傳播優勢,實現信息的精準推送[1]。
隨著媒體融合與信息技術的發展,當前的新聞宣傳工作面臨著諸多挑戰與機遇。新聞宣傳工作人員要學會把握時代帶來的機遇,實現新聞宣傳工作的創新與發展。
媒體融合時代讓新聞宣傳的內容與手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新聞工作者可以利用攝像機、互聯網、無人機等等形式展開新聞信息采集,并利用專業的軟件制作與合成新聞內容。傳統媒體時代,新聞宣傳信息的采集主要依靠工作人員實地采訪,時空局限性非常明顯。
以往新聞信息的傳播載體主要是報紙、廣播、電視,單一、固化的新聞宣傳形式讓新聞信息的宣傳范圍受到了影響。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宣傳工作人員可以借助各種信息平臺傳播新聞信息。互聯網的信息傳播本就具備實效性、速度快、范圍廣的特點,這讓新聞傳播模式更具開放性。
傳統新聞媒體受到陳舊思想的限制,未認識到媒體融合時代的新聞宣傳已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且當前傳統媒體所使用的新聞宣傳模式也較為陳舊,這會導致新聞宣傳的工作效率不佳、效果不理想。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媒體傳播并不是新聞傳播的主要形式,所以在新聞宣傳工作中,不論是領導還是有關工作人員對新媒體的重視都有所欠缺。部分新聞宣傳工作人員認為新聞傳播工作無需創新,只要按照傳統的形式推進工作內容就能完成相關任務。其實并非如此,媒體融合背景下讓信息技術的優勢愈發明顯,當傳統的新聞宣傳與新媒體融合到一起,對新聞工作的創新和發展而言有極大的作用。
由于新聞傳播工作的重視程度與創新力度有所不足,所以新聞媒體的融合效能能夠進一步提升。當前的很多新聞工作人員思想模式過于固化,缺乏創新,工作人員將精力過多地放在了新聞傳播的流程性事務工作,導致新聞傳播的整體格局沒有得到優化與重構。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宣傳人員要從新聞宣傳的工作性能著手,建立科學合理的新聞傳播模式。
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讓信息傳播發生了巨大變化,信息傳播方式變得更加便捷,信息個性化需求也愈發明顯。廣大人民群眾可以通過自身攜帶的移動端設備,隨時隨地利用互聯網獲取新聞信息,而新聞宣傳人員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將新聞信息在第一時間內發送給各位受眾。隨著短視頻熱潮的到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 迅速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消遣娛樂的主要方式。短視頻的信息傳播時間較短,內容也較為全面,因此,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追捧與喜愛。而且人們能夠借助短視頻與其他人展開互動交流,這種交流可以是實時交流,也可以是不同步交流,但都能增加群眾的閱讀體驗。特別是對于年輕人而言,新型的交流方式更符合他們的思維理念。以Bilibili 為例,該平臺的視頻播放量與實時彈幕交流量一直在我國眾多平臺中一騎絕塵。傳統媒體時代,廣大人民群眾只能被動接受傳統媒體提供的新聞內容,媒體融合時代,廣大人民群眾可自主選擇感興趣的信息內容,同時在社會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例如,人民群眾可以在平臺中發表個人生活與個人經歷,從而被其他人知曉,這種方式有效凸顯了“受眾”的重要性。總之,媒體融合時代人民群眾的閱讀習慣發生了巨大變化,新聞宣傳工作需據此作出調整。
推動新聞傳播的精細化發展是新聞傳播創新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原則。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革,當前我國的新聞傳播體系發生了重大變化,工作內涵、工作要求與工作模式與以往相比,也產生了較為明顯的區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工作人員一定要認識到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的發展趨勢,根據時代對新聞宣傳提出的改革要求,真正發揮媒體融合的優勢,提高新聞宣傳的創新性。
當前那時代又被稱為信息時代,因此,在新聞宣傳改革中最大的變化便是信息水平應用程度。實現新聞宣傳和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既能提高新聞媒體的發展安全性,又能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新聞媒體融合效能[2]。大數據作為信息技術的主要內容之一,在新聞宣傳工作中的應用比例非常。新聞宣傳工作人員利用大數據能篩選出當前人們的新聞閱讀喜好,根據這一內容對媒體融合系統展開優化。
從整體的結構來看,新聞宣傳工作并不是單獨存在的一項工作,而是與其他的新聞業務工作有著直接緊密的聯系。在整個新聞流程開展過程中,新聞宣傳工作關系到整個新聞傳播流程的安全穩定性,有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在文化新聞宣傳工作探索新聞媒體融合創新實踐過程中,有關工作人員一定要認識到新聞宣傳與媒體融合創新在整個新聞流程中的地位。從意識方面對新聞宣傳工作展開改革,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媒體融合的層面,推動新聞宣傳工作的創新,提高新聞宣傳的總體效能。
隨著新聞發展速度不斷增快,網絡上同類型的新聞出現頻率越來越高。部分新聞工作人員為了得到更多的關注度,擁有更多的流量,會惡意夸大或者肆意捏造新聞內容,吸引廣大人民群眾的注意力。這會導致極為嚴重的一種后果:新聞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權威性等特點將受到嚴重挑戰。廣大人民群眾對新聞信息的信任度下降,新聞傳播效果會大打折扣。為了獲取真實的信息,人們在接收和閱讀信息時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甄別和挑選,同時要避免信息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健康或不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內容。當前人們對過于詳細或長篇大論的新聞信息缺乏耐心,所以大多數新聞都以快節奏、短時間為主。新聞宣傳要尊重廣大人民群眾的個人喜好與需求,最大程度地滿足人民群眾對新聞閱讀的需求。媒體融合時代,各大新聞媒體客戶端會為客戶推送同質化信息,符合客戶閱讀喜好的信息內容,點擊量會更高。由此可見,研究用戶喜好對新聞宣傳工作而言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為了保持用戶的關注度,提高用戶粘度,新聞宣傳工作需注重分析廣大用戶的閱讀興趣,結合自身的欄目定位,以用戶為中心進行新聞內容宣傳。傳統媒體也可以借助客戶流量大的APP 進行新聞宣傳工作,不同的平臺受眾主體會有所區別,根據平臺用戶的總閱讀喜好,制定針對性的宣傳版本,能得到更好的傳播效果與傳播效率。
考慮到過于簡短、精悍的新聞宣傳內容不適合人們深度閱讀,而且容易讓人們失去思考的機會與能力,宣傳工作人員可以建立個性化的新聞傳播媒體,利用新聞媒體的權威性與客觀性對新聞宣傳內容展開評價和介紹,讓人們了解到新聞內容,又能引發人們的深度思考。網絡雖讓人們的新聞信息閱讀出現了多樣化,但同樣也造成了信息爆炸,建立個性化的新聞傳播資訊媒體尤為重要。
當前人們對手機的依賴性非常強,手機的作用不再僅限于通話,還包括信息瀏覽、知識搜索、網購、分享等等。手機也可以成為當代人們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根據手機的重要性,新聞媒體可以在手機上創立與之有關的新聞APP,增加新聞信息在手機上的傳播途徑,同樣也能幫助讀者在短時間內運用手機更快地了解新聞信息。APP 的建立還能夠實現讀者與新聞發布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以網絡為載體,發揮獨到的見解和認識,引發其他閱讀人群的深度思考。新聞宣傳工作人員還能夠利用APP 所展現出的大數據信息,對人們的新聞閱讀喜好展開分類,個體化推薦新聞內容,滿足當前受眾的閱讀需求,讓新聞宣傳得到更好的反饋。
大數據是媒體融合與新聞信息傳播非常重要的一個工具。大數據包含的基礎設備建設非常多,存儲與傳感設備負責儲存網絡信息,相關數據和算法則負責收集網絡信息[3]。將大數據融入媒體融合和新聞宣傳工作中,能夠有效提高這兩項工作的運行效率,同時也能讓工作人員根據時代的變化對新聞宣傳方向作出準確預判。當前的新聞讀者不再滿足于單一化的閱讀和普遍化閱讀,利用大數據建立龐大的新聞素材庫,并根據讀者的類別與喜好展開針對性推送。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也能為新聞宣傳工作提供有效指導,新聞宣傳人員可利用大數據信息制定符合受眾閱讀喜好的新聞內容,從而增強新聞宣傳內容的流量,提高用戶黏性。
新聞傳播本就是一項內容復雜,技術較高的工作,當前的新聞宣傳人員群體普遍存在著老齡化以及知識結構和思想認知過于固化的現象,這不僅導致新聞傳播創新受到限制,同樣也阻礙了媒體融合和新聞傳播改革的進一步推動。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新聞宣傳單位要針對人員特點,構建與展開現代化的新聞教育培訓體系,新聞傳播人員通過科學、專業的培訓能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并提高自己的綜合操作水平。在設置現代化新聞教育培訓體系時,不僅要關注新聞宣傳的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工作人員實踐能力的培養與鍛煉,讓新聞宣傳工作人員對媒體融合與宣傳創新的發展方向和格局有一個正確認知。此外,在新聞宣傳人才培訓過程中,新聞宣傳單位不僅要重點關注人員的采編能力,也要考驗工作人員的新聞信息、網絡信息整合能力,以高素質的新聞宣傳工作人員為代表,創造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宣傳工作的新形勢。
綜上所述,在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宣傳工作需要融入更多的元素得以創新和發展。對于新聞宣傳工作人員而言,在信息技術和新媒體不斷發展的今天,要充分了解信息技術和新媒體的特點,根據這兩點內容對新聞傳播內容與方式展開合理有效的優化。最重要的是新聞宣傳工作人員要創新新聞宣傳的傳播理念,為新聞宣傳工作的創新與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新聞宣傳工作效能與工作內容的優化,能讓人們進一步了解到當前時代與世界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