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婧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1],簡稱“雙減”政策,這是國家為緩解教育焦慮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而對我國教育格局作出的重大調整。我國教輔出版業也將在結構及發展模式上發生重大變化。
隨著作業減少,必然會導致教輔圖書的銷量下降,尤其是市場教輔圖書。從市場數據來看,“雙減”政策對民營書商市場教輔的沖擊是很大的,有的民營書商的圖書退貨率高達60%。但從另外一方面考慮,“雙減”政策使得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增多,從而可能會帶動以下兩類圖書的上升。
1.閱讀類產品。在“雙減”政策下,教育的部分壓力會傳遞給家庭,從而增加親子共讀和共學的機會,也提升了學生課外自主學習資料配備的需求。
2.綜合素質提升類產品。如以動手實踐為主的“勞動教育”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培養學生創造力、邏輯思維和科學素養為主的創客教育等。
1.更提倡教輔圖書題型的創新性。過去,一些教輔圖書的編者靠“剪刀加漿糊”拼湊出一本書,使得教輔產品良莠不齊、亂象叢生,還有一些教輔類出版物內容更新速度慢且相對冗余,這些教輔圖書必然會在“雙減”政策下被淘汰。
2.更加強調教育教學實際、體現核心素養。“雙減”文件中指出“應避免出偏題、怪題、超過課程標準的難題”,這就要求教輔圖書的編者應熟悉教育政策和學校教學,掌握學科體系,了解學生的學習和認知規律。
3.更加注重高質量圖書的出版。在“雙減”政策的影響下,老師、家長、學生選用教輔類圖書的主動性會降低,對教輔的選用也會更加謹慎,同時更傾向于選擇那些具有品牌效應的高質量教輔圖書。
1.在“雙減”政策的影響下,校外培訓機構不能在義務教育階段對學生進行學科內容的培訓,而這些培訓機構所用的培訓教材大多是與教輔出版社合作出版的,這就必然會使紙質校外培訓類教材產品大幅縮減,因此,各教輔出版單位必須將市場營銷的重心從線下轉為線上。
2.隨著“雙減”政策的施行,各地將會更加限制學科類教輔進校園,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家長、學生更多地會選擇零售市場購買學科內教輔圖書,因此,各教輔出版單位應當重視零售市場銷售。
3.學校將會更需要個性化教輔,因此,各個教輔出版社需要加強與學校的聯系,提供更多的個性化需求。
4.對教輔出版社融合發展的影響。給教輔出版單位線上教育平臺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教輔出版單位也會更注重數字化與紙質圖書的融合發展,為學校提供課后教育服務,為教師提供教學服務,為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提供服務,建設更加優質的配套性數字資源。
靠訓練實踐磨礪血性膽魄。堅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堅持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摔打部隊,加大訓練演習難度強度險度,加大野外艱苦環境、復雜電磁環境、陌生地域海域空域演訓力度,研發運用好信息化智能化虛擬仿真演訓系統和平臺,開展實戰化對抗性演訓。進一步端正教風研風學風、訓風演風考風,防止和克服教學科研、訓練演習中的形式主義、消極保安全和弄虛作假等不良風氣。
1.提高教輔圖書的質量
教輔圖書出版直接關系著我國的教育事業的發展,所以教輔圖書出版具有責任性。這一責任性主要體現在教輔圖書的質量上,如果無法對所出版的教輔圖書的質量進行保障,將會導致讀者在閱讀和使用的過程中受到錯誤的引導。所以,教輔圖書出版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
2.改進教輔圖書的內容設計
各教輔出版單位所出的教輔圖書應面向全體學生,兼顧不同地域特征以及教育教學實際,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題目應由淺入深、科學分層,避免偏題、怪題、超過課程標準的難題;在形式上要體現創新特色,在內容上應具有原創性、時效性等特點。同時,應嚴格控制作業容量,進一步減輕學生負擔;鼓勵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關心日常生活、生產活動中蘊含的實際問題、思考課堂所學內容的應用價值。教輔出版單位還應成立專門的研發團隊,依據當前市場銷售名列前茅的教輔圖書的競爭情況,確立教輔圖書的發展方向,作出有針對性的研究方案,使得教輔圖書的研發能夠更為符合當下的市場需求,并使教輔圖書出版能夠在市場中占據更為重要的位置,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2]
3.建立品牌戰略
品牌的建立能夠打開教輔圖書的知名度,使得廣大讀者選擇該品牌的教輔圖書,從而讓教輔圖書的品牌逐漸具有生命力。首先,一切形式的教輔圖書都應遵照教材,并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認知能力等設計教輔圖書的結構,使得教輔圖書在內容、設計等多個方面能夠更為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思維,為教輔圖書品牌知名度的建立奠定基礎。其次,教輔出版單位應當編輯出版高質量的教輔圖書,構建品牌效應。近兩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核心方案》高中同步講解系列既能充分體現新課標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核心能力的精神,又能適應湖北省的高中教學實際的需求,使其成為同類產品中的精品,利用湖北教育出版社的品牌打造全新的教輔品牌,不斷開發精品教輔。
4.維護現有品牌
各教輔出版單位應注重民營教輔書業公司的合作,借鑒他們在產品研發、市場拓展等方面的長項,實現優勢互補,提升教輔出版單位的市場教輔競爭力和影響力。
我國相關的教輔出版單位應從與紙質教材、教輔圖書配套的數字內容入手,加強系列性內容資源研發,構建書+數字資源的課程化產品新形態,整合資源,加快推進數字化綜合運營服務平臺的應用,將配套資源上平臺、終端用戶上平臺、產品運營上平臺,樹立“一個策劃、多個產品;一個產品、多種載體”的理念。[3]通過開發數字化的教輔書籍,能有效地避免紙質教輔書籍的積壓與浪費,以及其教育效果低下的現象,使教輔書籍能夠真正發揮其教育價值。
1.加強編輯隊伍建設
教輔出版單位應以培養策劃能力為突破,建設一支既懂教育又懂市場的內行編輯隊伍;加強對現有編輯隊伍的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尤其是要加強對國家教育政策的學習,加深教育教學實際情況的了解;增強編輯人員之間的交流和探討,激發出編輯人員更多的創新靈感;在強調團結協作,搞好集體項目的前提下,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編輯策劃選題,最大程度地調動每位編輯的積極性。
2.加強作者隊伍建設
一方面,受“雙減”政策的影響,教培機構將會面臨大批量的裁員,而這些曾經被教培機構高薪聘請的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對于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教輔資料也十分了解。另外,隨著教培機構受“雙減”政策的影響,一批為教培機構做研發的網絡工程師也必將再就業。如果這些被裁掉的優秀教師、網絡工程師重新選擇職業規劃,那么這對于教輔出版單位來說將是一個吸引人才的好機會。
另一方面,教輔出版單位應緊密聯系一批優質的一線教師,組建一支名師團隊,充分調動積累多年的資源,做好產品背后的功課。如湖北教育出版社依托“荊楚名師團隊”,持續舉辦荊楚名師高峰論壇,解讀教育政策、研判教育發展形勢,發揮服務各地教育部門負責人、校長的優勢能力。
中國教育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審美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希望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雙減”政策中也指出:學校和家長要引導學生放學回家后完成剩余書面作業,進行必要的課業學習,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因此,素質教育類讀物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教輔出版單位應組織編輯參與專門研究。在此方面,長江傳媒集團為提高學校“課后兩小時”帶來的素質教育空間占有率,尤其是針對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現實要求,針對湖北省中小學校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前瞻性構建“五育”教輔出版的新格局。
堅持育人為本,為學校、教師、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各教輔出版單位應多地、多次、多形式地回訪調研工作,深入各地、市、州的基層學校,了解一線教師與學生的需求,做好市場化服務。同時,要通過更多便捷的渠道多方聽取學校、教師、學生的建議和意見,完善與提高圖書質量與服務質量。
1.為學校服務
“雙減”政策提出,教育部門要征集、開發豐富優質的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利用國家和各地教育教學資源平臺以及優質學校網絡平臺,免費向學生提供高質量專題教育資源和覆蓋各年級各學科的學習資源,推動教育資源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因此,政府必然會搭建平臺,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尋求外部合作。這時,一些有著優質數字資源的出版社就會有很大的機會參與政府采購。
另外,文件中指出: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在課余時間向學生提供興趣類課后服務活動,供學生自主選擇參加。課后服務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發展興趣特長等特殊需要的,可適當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后服務,由教育部門負責組織遴選,供學校選擇使用。為此,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計劃在2022年針對課后托管的創客、美術、音樂等方面的合作,在湖北挑選部分地區10~100所中小學開展免課后托管課程服務。
2.為教師服務
各教輔出版單位應該利用其內容資源優勢,并組建一支優質的一線教師隊伍,錄制優質教學視頻,為教師提供借鑒。如:為推進智慧教育創新發展行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育優質在線教育資源,助推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教育高質量發展,湖北省教育學會和湖北教育出版社聯合舉辦了多次“長江教育杯”微課大賽。湖北省的中小學教師可以利用這個平臺進行教學經驗交流,也可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推進教育均衡化發展。
3.為學生服務
隨著作業量的減少,校外培訓的減少,學生們就有了更多的課余時間,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好時間,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就成為了關鍵,因此,教輔圖書應發揮作業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從而開闊學生視野,啟迪學生思維。
此外,文件中明確指出,線上培訓機構不得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不良學習方法。為此,我們可以組織教師在社群為學生答疑解惑,并開設直播課堂服務,解決學生在家自學時無人可問的難題。
1.教輔出版單位不僅要與學校建立直接聯系,為學校打造個性化教輔,而且要重視零售市場,為學校、師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2.教輔出版單位可充分利用互聯網、微信公眾號、各類營銷群,組織讀者進行線上閱讀活動,同時可采取每日閱讀打卡的形式為讀者贈書,從而調動讀者閱讀的積極性,以此來擴大市場容量。
面臨“雙減”政策帶來的新的挑戰和新的發展契機,各教輔出版單位應擔負起“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責任,充分結合自身的出版優勢,密切關注政策動向,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