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河南省分行營業部,河南 鄭州 450000)
當前,我國影子銀行發展迅速,尤其是其中的理財產品、信托及民間借貸等,相比于存款,理財產品具有較高的收益率,因此,被人們看做是最理想的存款代替產品。立足于基本國情和行業發展形勢,我國影子銀行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以往,我國經濟體系具有較強的流動性,但因法律因素壓低了利息,甚至因為各大銀行之間的競爭關系導致利息進一步下降。基于流動性、低存款利率等因素,促使影子銀行發展。為了吸納大量資金,銀行開始重視存款類產品的創新,且不受限于存款準備金率,這樣才能獲取良好的回報,同時不會表現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內。為此,很可能這類資金被投放到了高回報率、高風險的項目中,從而進一步增加了銀行風險。
監管套利是我國銀行參與影子銀行活動的前提,規避監管從而獲取高利潤,這也是所有影子銀行的一大共性。主要體現在以下4點:①對于存款利率,我國政府制定了相關規定,利差可以確保銀行的利潤空間。此外,為了獲取更高的收益,消費者也在積極尋找可以替代銀行存款的理財方法,這種情況下,影子銀行成為了第一選擇。②為了穩定金融市場,政府對于存款準備金率有一定要求,且會提高銀行貸款成本。③為了制約信用過度擴展,國家對于存貨比采取了較為保守的方式。④在新進銀行貸款份額當中,人民銀行為了確定份額,會對貸款增長情況進行適當干預。
大量政策會對銀行和影子銀行產生極大影響。例如銀行為了掩飾其貸款情況,很可能會對貸款文件進行再分類。此外,由于市場競爭激烈,銀行會想辦法規避這些規定。目前,很多銀行通過影子銀行市場為缺乏流動性的客戶提供信貸,當監管機構將目光投向減少正規市場不良貸款,那么,這些影子銀行產品將會成為潛在的不良貸款,將會對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造成極大威脅。
我國不平衡的經濟結構導致影子銀行迅速增長。目前,在我國經濟成分主要包括2類:①國有企業。此類公司大部分具有較大規模,且多處于國民經濟當中的重要行業。國有企業職工數量較多,稅收較多。因此,在融資方面,此類企業相對較為簡單,且為銀行的主要客戶。②民營經濟。我國經濟迅速發展,民營企業規模持續擴大,在我國經濟體系當民營企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相比之下,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更喜歡給國有企業貸款,其原因在于違約風險小。而給民營企業的資金就會大幅縮減。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很難成為銀行的目標客戶。總體而言,無論是需求方面,還是供給方面,我國影子銀行能夠發展迅速,由于投資需求較大,加上金融體系的壁壘,導致中小企業融資的難度增加。
期限轉換是金融中介的主要功能,在期限上實現資金來源和運用完全匹配。在傳統金融業務當中,為了避免期限錯配,引起銀行流動性風險,監管部門需要設置一系列監管標準,從而對金融機構的資金融通和運用情況加以約束。由于影子銀行透明度偏低,監管對其影響較小。影子銀行為了滿足高利潤的需求,常常會關注于風險高、收益高的業務,利用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把大量短期融資投入到長期項目中,但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資產負載期限、流動性錯配。一般來講,就資金來源而言,需要借用短期資金;就資金運用而言,需要用于長期投資業務。這種情況下,當短期融資投入長期項目時,不穩定性較強,即使很大程度上不會影響金融體系的穩定性,但是卻會導致風險不斷累積,若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出現問題,很大程度上會導致資金鏈條斷裂,難以快速實現資金變現,進而影響資金周轉,導致資金流動性較差,增加影子銀行風險。
在我國影子銀行的業務主體往往為商業銀行,一般利用表外的信用擴張業務和產品,導致影子銀行受監管影響小。基于資本逐利的本質,加上監管約束不足,在不同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中,影子銀行往往會通過監管套利獲取利潤。因為信息披露、信息不對稱等情況,理財產品具有較高收益時,往往代表著存在更大的風險。一旦出現金融危機,投資收益在預期收益以下,金融產品很難償還本息,出現資金鏈條斷裂,進而會加大影子銀行的風險,引發銀行違約風險。
為了獲取高利潤,影子銀行會開展風險較高的業務,這部分業務的特點主要為高杠桿率、高回報率等。基于金融機構的順周期特點,當經濟發展良好的情況下,無論是企業,亦或是個人,對于市場的發展趨勢,都會保持著樂觀態度,因此,影子銀行的高杠桿率將會大大增加收益率。反之,在經濟增速減慢的情況下,由于影子銀行業務具有較高杠桿率,也會大幅增加其風險,一旦金融機構受到負面沖擊后,將會迅速擴展,導致整個金融市場不穩定性。
影子銀行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為利率的嚴格管制、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等。當前,我國利率市場化程度較低,法定利率和市場利率極易產生分歧,甚至出現偏離,若長期存在,將會嚴重影響我國影子銀行的發展。目前,逐步開放上限管制仍是我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點,為了展現出國家的政策導向,針對高新技術產業、欠發達地區農業等行業,需要國家積極引導,并給予一定支持,同時,央行依舊可以堅持低于市場化水平的貸款利率政策導向。然而,相比一些產能過剩、缺乏硬約束的央國企、高負債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只在銀行體系內部空轉等領域的信貸活動,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央行,都需要堅持利率市場化原則,有效避免信貸活動借助于影子銀行來規避表內監控。除此之外,利率市場化與市場競爭環境是否有序息息相關,因此,想要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需要保證金融機構競爭有序,培育良好的市場環境,保證影子銀行持續、健康發展。
對于市場有效性而言,市場信息傳遞效率影響較大。基于影子銀行的自身特點,具有較高的避監管性,因此,在信息披露中,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特別是民眾更易受到損失。想要降低影子銀行的風險,必須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和共享機制。要求建立及完善第三方評級制度,建立信用信息數據庫,完善信用信息系統,準確、全面、匯集各項信息,這也是實現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是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國影子銀行可以緊密串聯整個金融系統,與此同時,也會導致影子銀行的風險被進一步放大,對于影子銀行的混業經營來講,監管真空問題普遍存在,目前所實行的監管體制適用性還有待改善,想要扭轉這一局面,需要健全金融立法,建設“大監管”格局。要求做到以下幾點:①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實現全面化、立體化覆蓋,目前,可供選擇的金融創新產品很多,須盡可能避免出現監管空白。②完善金融立法,健全會計統計規則,從銀行表外業務中,將影子銀行業務披露出來,為監管部門工作提供便利,避免影子銀行業務比重太大,引發金融風險。③進一步增強協調性,由于金融市各個產品之間的關聯性較強,需增強各產品之間的協調性,保證做到權責統一。
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影子銀行便引起了全球各國的重視。歷經十幾年的發展,影子銀行在我國金融領域得到了迅速發展,比如民間借貸、銀信合作等,多形式的理財產品規模迅速增長。作為金融融資,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力量,影子銀行由于信息透明度、監管等方面存有一定問題,在實際運用當中很容易產生風險。為了有效規范金融市場,完善金融監管體系,整治市場秩序,嚴厲打擊金融違法犯罪活動,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積極防范各類金融風險。影子銀行是金融風險防范的重點,為此,開展我國影子銀行潛在風險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