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洪艷
(舒蘭市第十一小學校 吉林吉林 132600)
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現代仍有許多小學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導致學生感到課堂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習的欲望。如果長時間處于這種情況下,學生甚至可能會對語文這門學科產生厭惡心理。并且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發育的萌芽期,思維比較靈活,在這種沉悶的教學環境之中,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而合作學習模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能夠自由溝通交流的機會,他們可以合作探究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綜合成長[1]。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交流會更加頻繁,他們在展示自己想法的同時,也在不斷接受他人的想法,并從中獲得啟示,促進了思維能力的提升[2]。在合作交流過程中,學生還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并進行改善。這樣也有利于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此外,由于個人的知識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導致學生的成績會存在較大差距,但是通過開展合作學習,有利于提升學生整體素質。首先,對于學困生而言,合作學習能夠給他們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還能夠從好學生身上吸收學習經驗,從而獲得提升;其次,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而言,他們可以從好學生身上獲取靈感,從而打破學習瓶頸,更上一層樓;最后,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而言,他們在合作交流過程中能夠對自己學習過的知識重新進行梳理應用,這樣有利于鞏固和加深學習印象。所以說,合作學習模式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特點,能夠促進他們共同進步。并且,合作學習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增進同學情誼,從而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部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往往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主要目標,但是卻沒有重視對學生的其他方面進行培養。這種教育模式雖然不利于學生的綜合成長[3],體現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就是教師以自己為教學主體,按照書本上的知識機械地對學生進行灌輸。此種教學環境下,學生一直在被動學習,不僅學習效率低,而且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最終可能會喪失學習的樂趣,學習積極性差,這樣就會進一步影響教學的有效性。此外,這種教學模式沒有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雖然可以起到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作用,但是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僅僅局限于考試上,只會用來做題。這和學習的真正目的是相違背的。學習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運用書本上學習到的知識去解決現實問題,但是傳統教學模式并沒有體現這一主旨,沒有凸顯出學習的根本意義。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下,學困生處于一個較為尷尬的地位,他們可能因為理解能力不夠好或者上課沒有專注認真,導致學習效率較低,無法跟上教師的上課進度,長此以往,他們可能會逐漸失去學習參與感,感受不到學習帶來的快樂,最終自暴自棄,不愿意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將處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調動起來,讓他們都能參與到學習中,獲得參與感,從而促進整體水平的提升。對此,教師應當建立合作學習小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水平有清晰了解,然后將具有不同特點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小組,讓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彼此之間合作互補,互相幫助,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新的學習模式提高了學生參與感,讓他們能夠對學習充滿興趣,從而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其次,要想學好語文,做好預習功課至關重要,預習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后階段教學質量,如果預習質量好,后期上手就會更快,不僅降低了教師的授課壓力,提高了教學有效性,而且學生學起來也會得心應手,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預習也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對于學生的自制力也有一定要求。如果學生能夠堅持完成預習功課,有利于培養自身自主學習能力和自制力。但是對于學生而言,預習并沒有教師進行引導和講授,僅僅依靠自己進行預習可能難度會比較大,需要耗費一定的精力。而小學生天性散漫活潑,很難集中精力獨立完成預習任務,這樣就會導致預習的作用發揮不出來。但是,通過合作學習模式就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在小組中開展學習,學生之間可以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達到理想的預習效果。此外,小組學習不同于個人學習,學生彼此之間可以相互進行溝通,交流自己的見解,如此有利于加強預習效果,并且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最后,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如果僅僅按照書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解,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對此,教師應當基于教材內容進行擴充,在豐富學生知識面的同時給學生帶來新鮮感,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主動去搜索課外知識,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收集課外資料的任務,等到上課時分組進行發言,按照資料的質量進行評分,最終評選出前一、二、三名,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合作學習模式對于教學內容有一定要求。如果教學內容不符合合作教學模式,不僅無法起到促進作用,而且會導致學生的合作發揮不出效果,只是在完成任務。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喪失合作學習興趣。為了充分發揮合作教學的作用,教師應當合理選取合作教學內容,具體可以參照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挑選到探究內容應當具有豐富內涵,學生可以從中不斷挖掘新知識,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和邏輯推理能力。教師提出的問題也不能太簡單,需要有一定難度,使學生需要通過共同查找資料、搜集課外知識,并通過交流討論之后才能得出答案。這樣做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探索能力,讓他們面對難題時能夠保持信心,有戰勝難題的勇氣,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進取心,讓他們能夠積極投入到合作之中。但是教師所設置的問題也不能太難,如果太難會給學生很大壓力,打擊他們的自信心。所以,在布置任務之前,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和同學們的水平有清楚了解,在符合教學內容的前提下給學生布置合適的問題,充分發揮出合作教學的作用,讓學生在合作教學過程中展現風采,培養自信心。
其次,選擇內容可分解。合作學習需要學習小組全組動員,所以內容需要可以分解,如果任務量不足,僅需少數幾位同學展開學習,那么其他同學將會處于一種比較閑的狀態。這樣一來他們就沒有參與感,合作學習效率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合作學習任務必須是可以分解的,能夠分配給每一位同學,讓每位同學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師在分配時,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為他們分配任務,讓他們都能有展示和證明自己機會。由于工作內容和能力的不同,部分同學完成任務的速度可能會比較快,但是即便完成任務他們也不能閑下來,而是要觀察其他同學是否需要幫助,并提供適當幫助。教師通過采用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團隊凝聚力。
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中,教師占據了主體地位,由教師為主導帶領學生開展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活動沒有凸顯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學生只是被動地進行學習,教學效率不高[4]。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教師只是向學生灌輸知識,沒有清楚地掌握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學生可能會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積累問題,從而提高學習難度;第二,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氛圍沉悶,沒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學習欲望不強,對于課堂教學提不起興趣。而要想發揮合作學習模式的作用,教師首先必須要改變自己的身份定位,融入學生小組之中,和他們共同開展合作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只是一個組織者的身份,更是一個引導者的身份。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合作當中,和學生一同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進展,給予他們一些引導和啟示。例如,當學生遇到知識點上的困難時,教師可以給予知識上的引導。學生在組織語言的時候會出現一些錯誤,教師也要及時發現,并通過暗示引導的方式進行糾正。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也規范了他們的發展方向,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進步。與此同時,在參與到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身份也發生了轉變,從以往嚴肅認真的老師形象轉變成現在親切友好的組員形象。這樣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此基礎之上,學生就會愛屋及烏,愿意配合教師組織開展的各項工作,這樣有利于提高教學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師在此過程中還扮演了一個監督者的角色,有些學生的性格比較含羞、靦腆,他們不太容易融入集體中進行討論,但是在教師的督促下,他們還會遵從教師的指令,和其他同學進行討論交流。這樣有利于提升他們與人溝通交流的自信心,為他們以后在生活和學習中打下了堅實基礎。
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可以通過合作的形式相互促進、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能力。但是,教師必須要制定相關規范,并做好監督工作,避免某些學生借著合作學習的名頭去開小差。對此,教師首先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讓他們知道合作教學的意義和目標,從思想角度規范他們的行為,讓他們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開展合作學習。其次,教師需要肩負起監督責任,對每位學生進行監控,一旦出現開小差、搗蛋的行為,教師需要及時糾正并對其進行思想教育。
在開展學習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尊重學生的想法,不能把個人意志強加給個人。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給學生營造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讓學生能夠自由聽取或者發表意見,并從中獲得啟發。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都是不同的,他們最終可能會得到不同的意見[5]。對于學生提出的意見,教師要認真傾聽。對于好的意見,教師需要給予肯定;而對于有漏洞和缺陷的意見,教師則需要采取溫和的方式進行引導,讓他們能夠發現自己的問題并主動去完善。教師不能只用一種標準去規范每位同學的想法,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只會讓學生養成機械化的思考模式,這對于其今后的學習是不利的。
綜上所述,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氛圍沉悶古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強,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因此必須要探究一種新式教學方法。合作教學模式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配合,集中多個同學的想法和能力去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模式更加活潑,符合小學階段同學的天性,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保持充足的學習熱情。在這種學習環境之下,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自由地分享自己的看法。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溝通能力和思維能力將會在潛移默化中進步,這樣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因此,學校和教師應當積極推行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進步。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發揮自身組織、引導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選取合適的合作學習內容,保證學習效果;做好監督工作,避免學生開小差;參與到合作學習之中,增進師生關系。小學語文合作教學模式是非常適合當下教育形式的一種教育模式,值得進行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