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薛 雪
如何引導青年學生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中央財經大學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堅持黨史與校史學習相互結合、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相互補充、線上與線下相互協同的原則,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線,以“講習微課堂”“舞臺微課堂”“行走微課堂”“實踐微課堂”為途徑,以“學起來”“講起來”“唱起來”“做起來”為主要方式,立體式、多層次、全覆蓋奏響黨史學習教育“四部曲”,推進學生黨史學習教育走“新”更走“心”。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的要求,堅持推進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網絡新課堂相結合,積極適應青年學生群體“知情意行”的學習規律,圍繞“學起來—紅色記憶,我心向黨”“唱起來—紅色誓言,青音嘹亮”“講起來—紅色基因,時代新聲”“做起來—紅色使命,踐諾力行”四個模塊,發布涵蓋“一輪學習”“一次實踐”“一個故事”“一段表白”“一場座談”“一本好書”“一組宣講”的“七個一”活學理論菜單,豐富黨史學習教育網絡文化產品供給,營造“人人學黨史、班班有活動、時時受教育”的濃厚學習氛圍,用小故事闡述大道理,用身邊人講述身邊事,激發學生學習黨史的內生動力和自覺意識,引導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1.打造“講習微課堂”,奏響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曲”。構建“網上學”常態機制,持續推出“百年黨史天天學”“紅色經典周周讀”“抗戰檔案月月看”“四史漫課堂”等“圖說”“微說”網絡思政專欄300余期,組織“書記工作坊”“云先鋒·云誦讀”黨史經典領學、領讀活動14期,錄制“永遠跟黨走”輔導員微黨課85期,幫助學生運用“碎片化”時間開展“日常化”學習。組織“筑信仰 擔使命 迎百年”本科生紅色宣講團在學生黨支部、班級開展分層次、常態化宣講,圍繞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青年責任擔當,用“學言學語”“青言青語”把“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的道理講清楚、說透徹,引導青年學生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
2.打造“舞臺微課堂”,奏響黨史學習教育“進行曲”“。聲”情告白,開展“唱支歌兒給黨聽”千人師生快閃活動,錄制的《不忘初心》黨史學習教育專題MV自人民網、學習強國、抖音三大平臺發布以來,引發強烈反響,全網瀏覽量20萬余人次。“聲”入人心,編創學生工作隊伍《憶說百年》音樂MV,唱響愛黨愛國“主旋律”。“聲聲”不息,用好用活校史紅色資源,注重榜樣和動力賦能,推出“聽老黨員話初心”“聽老黨員話校訓”系列短視頻,開展“百年新征程,龍馬擔乾坤—走進校史中的紅色記憶”老少共話交流會、“使命在肩 奮斗有我”青年知行大講堂,引導學生傳承好學校紅色基因,在知校愛校中涵育家國情懷,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3.打造“行走微課堂”,奏響黨史學習教育“同心曲”。抓住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等關鍵時點,組織學生走進“實景課堂”,赴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沉浸式”學習。組織新生班長、本科生黨員骨干編演《黨旗頌》《永遠的一二·九》等紅色劇目,講授別樣生動的“黨史大課”。以“重走初心之路、點亮紅色中國”為主題,開展“網上重走長征路”暨“四史”學習知識競賽活動,情境演示、以賽促學、以學促用,通過讀原著、看訪談、做答題等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和國家觀,重溫紅色記憶,汲取豐厚滋養。
4.打造“實踐微課堂”,奏響黨史學習教育“奮進曲”。在學中悟、在悟中學,打造集合學生黨支部書記黨建空間、學生黨員教育學習園地、紅色文化傳承陣地等功能為一體的學生黨建工作基地,升級紅色記憶墻、黨員宣誓區、黨建風采欄等專區,推進黨建與思政工作深度融合。以知促行、以行促學,緊抓建黨百年和國慶校慶契機,豐富愛國主義教育實踐載體,組織四期“青春心向黨,奮斗新征程—國旗下的講話”主題教育活動,通過紅歌聯唱、紅劇排演、詩歌朗誦、演講等活動,以更具感染力、參與感和儀式感的方式,弘揚愛黨愛國精神。身體力行、知行合一,開展“青苗工程”暑期實習實踐活動,組織學生赴吉林省黨政機關“頂崗工作”“調研實踐”,將個人成長主動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涵養財經報國、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家國情懷。
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總要求,以思政工作“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為思路,強化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學生黨史學習教育著力在“強”“活”“亮”三字上下功夫。用好新媒體平臺“麥克風”,通過融匯師生力量、融入學習資源、融合學校特色,探索“微+”四維課堂聯動矩陣,把好學生思想引領“風向標”,取得了以史鑄魂、以史育人、以史聚力的良好成效。
1“.強”化育人陣地。充分整合各類育人資源,積極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學科、課堂、校園內外的各類活動中,激發青年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黨團班聯動聯學,通過讀書打卡、接力誦讀、手賬評比形成“領學、導學、帶學、研學、自學”等學習模式,開展“七個一計劃”系列活動400余次,展播“紅色禮贊”作品近百份,優秀作品獲北京市“穿越時空的對話—致革命先烈的一封信”征集活動一等獎、“四史”學習知識競賽三等獎。發布的《聽老黨員話初心,紅色基因代代傳》《超燃快閃!最深情的告白!〈不忘初心〉唱響中財大》等黨史學習教育微文、微視頻被學習強國、V思想等平臺轉載發布。
2“.活”化學習氛圍。堅持以文化人、文化涵育,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紅色文化,讓黨史學習教育沉下去、熱起來,打造既“叫好”又“叫座”的特色活動。其中,《不忘初心》黨史學習教育專題MV以初心為主線,將紅色校史融入到百年壯闊黨史,分為“初心·回望”“初心·講述”“初心·傳承”三個篇章,展現了中財大“為國而生、與國同行”的紅色基因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作品在首都教育系統“唱支歌兒給黨聽”百萬師生網絡歌詠比賽中榮獲高校組一等獎。
3“.量”化教育資源。以助力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為中心,著力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學生思政工作成效。其中,學校沙河校區學生黨建工作基地已投入使用,累計開展“學工書記領讀領學”“書香紅趴”、新生班長紅色經典研習會等活動30余期。凝練輔導員談心談話工作成果,完成近22萬字的《為青春護航—中財大輔導員案例集》。優化學業輔導流程,開發“學業咨詢”線上預約系統,累計服務學生3,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