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曦
從4G到5G,從AI到VR,隨著互聯網技術、智能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媒體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過去,人們要想了解最新時政新聞、行業紀實,需要通過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現今,隨著融媒體的快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廣泛。在此背景下,作為傳統媒體代表的行業報,更需要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大力推進融媒體改革。行業報是媒體隊伍中較為特殊的存在,面對媒體轉型的任務,普遍存在創新能力弱、新人留不住、老人沒動力的問題。在融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新媒體更具技術與時效的優勢,行業報自然受到沖擊,導致讀者的關注度下降。
此外,行業報的內容有著極強的專業性,這也使其受眾群體規模變得更小。在融媒體時代,自媒體發展勁頭強勁,但各種傳播主體良莠不齊,容易出現不良主體為謀求某種目的而進行罔顧新聞事實的炒作,給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不良影響,甚至會給某些行業的發展帶來致命打擊。在這種情況下,行業報應該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通過創新宣傳方式、拓寬傳播渠道,打造更具凝聚力、吸引力與影響力的品牌,把真實且積極向上的行業新聞送到廣大人民群眾中,從而起到更好的宣傳作用。
在現代社會中,新聞媒體愈發多樣化,豐富多彩的傳播主題與報道內容讓讀者應接不暇。在報道內容方面,行業報雖然以某一行業領域內容為主,但也有著鮮明的政治特征。例如筆者所在的《消費日報》就屬于央級行業報,強調“政治家辦報”,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堅持與黨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黨的十八大以來,行業報更是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充分發揮宣傳主陣地、主渠道作用,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守正創新,推進深度融合發展。從信息傳播角度分析,行業報需要聯系社會的發展、行業的變化與人民的需求。行業報的個性越鮮明越突出,影響力也就越強,從而所發揮的政治宣傳作用也就越大。
與其他媒體相比較,行業報有著極強的專業特征。例如《人民鐵道報》報道的主要對象就是與鐵道工程建設相關的人和事,當報紙走向市場以后,其報道的內容開始進一步拓展,但是仍舊與行業相關,包括公路、機場、碼頭等的工程建設。鐵路的建設其實是一項綜合性非常強的專業工程,《人民鐵道報》的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需要高效地完成任務,需要對其報道的工程有深入的了解,如果缺少行業專業知識,便無法展開工作?!断M日報》報道范圍屬于輕工行業領域,主要報道消費品大市場與輕工消費品制造業的最新動態,宣傳輕工行業和企業的高質量轉型案例,提供行業專業資訊,并且積極倡導健康科學的生活與消費方式,為消費者、經營者、管理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務。與都市報相比,行業報涉及行業的知識更多,因此專業性更強。
行業報是我國宣傳戰線的中堅力量,與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地方媒體互為補充,互相支撐,成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時代主流傳媒平臺。據統計,在全國的2000多種報紙中,行業報占據了“半壁江山”。通過對行業新聞的報道,幫助大眾更加了解行業發展,了解行業發展給人民生活帶來的各種變化。
行業報有著明顯的文化特征。在日常生產經營中,文化的表現可以是知識,可以是資源,也可以是一種精神的動力,是使生產經營朝著健康方向發展的助推力。當報紙有了文化價值,它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也會進一步增強。中國最早的行業報是1949年創辦的《人民鐵道》報,它有著較強的文化屬性,在黨的帶領下,積極宣傳黨和國家在推動鐵路事業發展方面出臺的路線方針政策,并且還積極傳播鐵路建設經驗,為鐵路改革與發展提供社會輿論支持。
行業報與其他新聞媒體不同,它是以報道某一領域的政治、文化、活動為主的報紙,有著極強的專業性,所以讀者通常都是某一行業內的從業人員或對該領域有一定興趣的人員。行業報在新聞內容制作及宣傳方面,風格都比較嚴肅沉穩,所以對于一些喜歡閱讀時尚輕松內容的年輕人而言,自然失去了吸引力。就行業報的閱讀群體而言,年輕人占比并不高。除此之外,行業報在內容篩選方面也十分嚴格。如今,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各種媒體層出不窮,與傳統媒體相比較,新媒體內容更加豐富、互動性更強,所以行業報的傳播弊端問題逐漸顯現。以上種種原因都導致行業報的傳播力逐漸下降。
行業報所報道的信息包含相關政務工作信息、行業發展動態等。有的內容、形式老舊,并且存在內容同質化的現象,缺少特色,很多讀者在閱讀時會產生枯燥無味的感覺。長此以往讀者失去了閱讀興趣,行業報本身的輿論引導功能自然減弱。此外,還有一些行業報報道的內容只是“說好話”。現代社會新媒體平臺發展迅速,大眾在很多平臺上都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人們的話語權被放大。當行業報“只報道好的一面”時,有的讀者就難免會提出一些質疑,對行業報內容的真實性產生懷疑,逐漸導致行業報輿論引導力下降。
行業報通常有著多年發展史,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新媒體無法比擬的。但是在新形勢與新背景下,行業報也有許多問題。比如新聞報道的風格老舊,傳播渠道窄,靈活性差,與讀者的互動少。這些現實問題導致行業報的閱讀數量下降,讀者黏性低。尤其是在網絡發達的今天,人們要想獲得政策信息、行業資訊,還可以通過其他平臺、渠道,所以行業報的影響力也慢慢減退。
我國的行業報前身大多是國家部委機關報,如今隨著機構改革的深入,一些行業報主辦單位發生了變化,但是大多還依托于行業部委和國有大企業。這些行業報的受眾大多是行業從業人員。鑒于行業報自身屬性,其在任何條件下的發展都不能背離最初的行業報定位,一定要緊緊圍繞行業建設和發展做好文章。例如,《消費日報》在融媒體環境下,利用短視頻方式進行傳播,組建專業團隊,選題策劃緊抓國家大政方針在行業的落地生根,用小切口切入、生動活潑講故事的方式呈現給受眾。2022年8月,《消費日報》新華號發布了一條題為《把三峽“印”到紙幣上》的短視頻,短短幾天,瀏覽量近250萬次?!断M測評室》是《消費日報》推出的一個短視頻IP節目,情景劇+消費知識科普+專業測評的搭配,讓受眾在會心一笑的同時,輕松地了解原本枯燥的消費知識。《消費日報》在新媒體領域發力,吸引了具有較高忠誠度的網絡受眾。日常報道有深度,滿足了很多行業人員的需求。在融媒體環境下,《消費日報》緊跟時代變化發展,提出了全新發展目標,并進行融媒體中心建設。由此也可以看出,行業報在融媒體環境下,一定要扎根行業,根據行業發展的戰略布局開展策劃,實現高質量的轉型與升級。只有堅守自身定位,深入宣傳行業變化,才能獲得長遠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逐漸融入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傳統媒體在融媒體環境下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在2018年之后,很多報紙紛紛停刊,這就暴露出傳統紙媒核心競爭力不足的問題。紙媒面臨諸多挑戰,讀者逐漸流失。但傳統紙媒的固有優勢仍在,其從業人員有著較高的專業能力,內容生產力不容置疑,并且經過多年的運營,有著較強的公信力和影響力,這一優勢是新媒體無法比擬的。行業報作為傳統紙媒的代表,與廣播電視媒體、網絡媒體相比存在著較大差異,行業報時效性相對較差,并且報道面窄,但是它也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便是與行業更加接近,其采訪資源優勢更加顯著,在行業內更具權威性,讀者雖然小眾,但是有著極強的穩定性。在融媒體環境下,要想進一步提高行業報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進一步增強自身報道的時效性,為行業人員提供指導和幫助。
在融媒體環境下,行業報要想展開深度報道,一定要面向行業內的廣大讀者,圍繞行業的改革變化,針對熱點、難點問題展開深入探討。行業報應結合時代發展變化,緊跟行業發展步伐,除了以傳統紙質報紙形式進行報道以外,還應積極開設各平臺的官方賬號,通過內外聯動,建立立體的宣傳渠道。在新聞報道形式上,要打破以往傳統圖文報道的束縛,通過短視頻的方式進行報道。如今媒體報道要能吸引“流量”,所以行業報在未來發展過程中也應考慮如何吸粉,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行業報本身有著專家資源優勢,從業人員大多熟悉行業發展變化,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所以一定要運用新媒體技術做好深入報道,進一步提高行業報內容在網絡上的閱讀量與影響力,從而建立良好品牌形象。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有許多傳統媒體紛紛改革,廣播、電臺等媒體開始利用新媒體技術,以更多元的報道形式、傳播形式來提高影響力。比如,《中國經營報》總編輯曾指出:一定要把傳統媒體資源優勢轉化為新媒體環境下的資源,將傳統紙媒的影響力逐漸轉移到線上,形成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組織平臺化、產品多樣化。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媒體格局的變化,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獲得一席之地。
行業報在融媒體環境下要想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在平臺搭建上,要建設頂層設計的大平臺?;凇爸醒霃N房”往往是流水線、標準化生產,作為行業報,在搭建統一大平臺的同時,應結合自身情況,遵循行業報新聞采編的特點、傳播規律和行業的特殊性,著力建設既實用又有特色、既確保常規內容生產又能滿足個性化采編需求的采編綜合大平臺。
行業報要瞄準行業熱點,聚焦行業發展中遇到的關鍵問題。同時行業報還要積極運用新媒體技術,積極搭建立體宣傳矩陣,多發一些視頻內容,可以用H5、動畫等手段,豐富內容的表達方式,更好地滿足現代受眾的需求。只有辦出自身特色,推出更多有價值的新聞報道,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增強用戶黏性,傳遞主流價值觀、發出行業聲音,才能真正成為有內涵的媒體。
融媒體環境下,行業報的升級與轉型并不僅僅是將紙媒的內容轉成數字化內容,而是形成立體發展格局。比如,《中國石油報》展開全媒體報道,將鏡頭對準修井工,在網絡平臺、報紙、微博、微信等多個渠道進行傳播,讓更多人了解修井工的生活與工作。隨后組織線下活動,進一步加強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提高了行業報的影響力。
在時代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信息技術的融入使得媒體行業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在融媒體時代環境下,行業報作為傳統媒體的代表,更應該正視當前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行業報本身有著較強的政治特征、專業特征及文化特征,在融媒體環境下,存在傳播力不足、引導力減弱以及影響力變低的問題。在媒體融合不可逆轉的道路上,作為行業報要以開放的思維擁抱互聯網,以自我革命的勇氣加快改革步伐,順應大勢,深刻反思,準確判斷,篤定方向。
為了盡快走出困境,在未來發展中,行業報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加快融媒體硬件升級,打造全新新聞傳播途徑,加快媒體經營模式轉變。堅持自身定位,緊緊圍繞行業建設和發展做文章,利用新媒體技術提高自身競爭力。加強融合,積極構建全媒體新格局,以適應媒體環境的變化,真正發揮自身作用,為行業人員提供服務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