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反食品浪費:消費者個人責任及法律規制

2022-02-09 07:29:59黃勝開杜尚燕
海峽法學 2022年4期
關鍵詞:消費者法律

黃勝開,杜尚燕

近期,一則大量傾倒牛奶的網絡視頻深深地刺痛了國人的心,該事件緣起于某選秀節目,由于該選秀節目采用“打榜+投票”制,粉絲為使支持的偶像勝出,通過集資購買某品牌牛奶,以取得留在瓶蓋內側的二維碼。由于購買的牛奶數量巨大,粉絲無力將其飲用消費,又無法將其轉賣售出,最后只能大量傾倒浪費,于是就出現了一幕“只要瓶蓋不要奶”的現代版“買櫝還珠”鬧劇。2021年4月29日,隨著我國《反食品浪費法》正式公布施行,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不再僅僅是一個道德層面的倡導,更具有了法律上的剛性約束。然而,由于我國《反食品浪費法》的規制對象主要是國家機關、生產企業及餐飲服務經營者,對于消費者個人的浪費行為存在著規制盲區。在上述事件中,粉絲為給偶像投票而集資購買牛奶,并大量傾倒本可食用的牛奶,該行為受到了社會輿論的一致譴責,并導致該綜藝節目被停播整頓。然而,由于我國現有法律對上述粉絲行為無禁止性規定,從而使該行為處于灰色地帶,無法促進理性消費風尚的形成。“倒奶事件”帶給我們思考的法律問題是:粉絲倒奶的行為是否應當受到法律的規制,如果應當規制,那么對該行為規制的正當性何在?我國應該采取何種法治模式遏制消費者的浪費行為?本文擬就遏制消費者浪費行為的相關法律問題進行分析,以期為《反食品浪費法》的順利實施,以及未來《遏制個人浪費法》的出臺提供法理支撐。

一、反食品浪費消費者個人責任的法理基礎

(一)基本概念的厘定

所謂的反食品浪費是指國家通過立法或者出臺政策文件,防止在食品加工、銷售、消費環節中出現無意義、不必要的消耗。①落志筠:《反食品浪費立法的法理基礎與中國路徑》,載《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4 期,第127 頁。根據《反食品浪費法》第2 條之規定,法律意義上的食品浪費是指“對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合理利用,包括廢棄、因不合理利用導致食品數量減少或者質量下降等。”其中食品包括了各種可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食物。根據浪費主體的不同,食品浪費可以區分為經營者以及消費者的浪費。從民事主體類型看,這里的經營者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了組織;而消費者僅僅是指自然人。因為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之規定,消費者應符合“為了生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要求。因為只有自然人才有生活需要,單位消費屬于為了生產需要,故而其主體只能是自然人。因此,本文所討論的消費者,即消費者個人,是指在食品流通環節與生產經營者相對應的法律主體。而根據發生根據的不同,食品浪費又可以區分為客觀原因的食品浪費和主觀原因的食品浪費。前者主要是指由于科技發展水平限制而導致的食品浪費行為,如食物在生產環節由于防腐技術水平所限導致的食物霉變而發生的毀損滅失;在食品流通環節基于運輸條件限制而發生的意外損耗等。后者主要是指由于經營者及消費者主觀認知理念偏差而導致的食品損失,如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公眾基于消費主義的不當引導而產生的超前消費、攀比消費而產生的食品浪費畸形現象。目前,大多數國家紛紛通過出臺相關立法對食品生產、流通及消費領域的民事活動進行規制,如意大利的《反食品浪費法》、法國的《反食品浪費法》、日本的《食品回收法》以及我國《反食品浪費法》,其立法目標基本大同小異,皆旨在提高食品利用率,避免產生食品浪費,從而保障該國的糧食安全、資源安全及生態安全等公益目標。

(二)對消費者浪費行為規制的合理性

法律作為一種上層建筑,其制度內容不僅決定于其賴以產生的經濟基礎,而且與政治、文化等上層建筑緊密相關。從法律與文化的關系而言,法律是作為一種文化載體而存在,其制度內容體現了一國優秀的文化;另一方面,法律可通過實施引導一國文化的發展。我國古代一直崇尚節儉,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對于維系家庭穩定,促進社會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社會功能。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物質生產與消費空前繁榮,勤儉節約的社會傳統卻不斷遭受侵蝕,鋪張浪費嚴重玷污了社會風氣,為此,我國有必要通過立法確認和延續節儉的文化傳統。①徐愛國、潘程:《中國反浪費法的法理基礎和法律設計》,載《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8年第2 期,第36~46 頁。

1.文化的基礎

“黷奢崇儉”是中國傳統消費倫理思想的最大特征。②秦鵬:《生態消費的法律保障:應然抉擇與實然存在的研究》,載《河北法學》2007年第11 期,第104 頁。中國歷代先賢都很注重勤儉對自身道德品質的塑造作用。遠在春秋戰國時期,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提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論語》里記載了孔子的節儉觀點,“與其奢也,寧儉”。《周易》中也有“君子以儉德辟難”的闡述。③李學勤主編:《周易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281 頁。秦漢以降,歷代思想家、政治家都有提倡節儉的重要性,如漢代著名政治家賈誼提出了節儉治國的政治主張,他在《論積貯疏》中認為“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生之者甚少而糜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者不蹶。”這為文景之治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從諸葛亮提出“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到李商隱的“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再到宋明的王安石提出的“天地之生財也有時,人之為力也有限”的“制奢”主張和《朱子家訓》中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無不強調勤儉節約的重要性。尤其可見,崇尚節儉,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梳理古代中國法律制度,也有反對浪費的法律規定。《唐律》第216 條規定:“諸放散官物者,坐贓論。物在,還官;已散用者,勿征。”即在祭祀、宴會中使用的物品,若剩下的太多,按照坐贓罪論處,若沒有使用,將剩余部分返還,若吃完用盡,無需返還,稱為“祀畢食迄”。禁止奢華浪費,鼓勵物盡其用。④錢大群著:《唐律疏義新注》,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422~423 頁。《大明律》“服舍違式”條規定:“凡官民房舍車服器物之類,各有等第。若違式僭用,有官者,杖一百,罷職不敘。無官者,笞五十,罪坐家長。工匠并笞五十。”清沿明律,在《大清律》增設條例規定:“庶民男女衣服,并不得僭用金繡,許用紵絲、綾羅、紬絹、素紗。婦人金首飾一件,金耳鐶一對,余止。用銀翠,不得制造花樣金線妝飾。”清律延續唐律以來對“荒廢田地”行為治罪的規定,《大清律》“欺隱田糧”的規定:“還鄉復業者若多余占田而荒蕪者,三畝至十畝笞三十,每十畝加一等罪,止杖八十,其田入官。若丁力多而舊田少者,告官,于附近荒田內驗力撥付耕種。”⑤沈大明:《大清律例與清代的社會控制》,華東政法學院2004 博士學位論文,第192~210 頁。由此可見,務崇節儉是我國古代法制反對浪費的典型特征。

2.社會經濟基礎

有關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餐飲業食品浪費率為11.7%。根據此數據推算,我國城市餐飲食品浪費量約為每年1700 萬至1800 萬噸,相當于3000 萬至5000 萬人一年的口糧,由此可見,我國目前食品浪費已經十分嚴重。①于瀟:《給“反食品浪費”立法,是現實的迫切需要》,載《檢察日報》2020年12月24日,第4 版。浪費行為不僅會浪費所看見的物品,還包括其背后的自然資源。例如倒奶行為,其不僅只是浪費了牛奶制品,也浪費了其背后生產所耗用的動植物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并間接使用其他能源資源。同時,食品浪費還會加重原本已十分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食品浪費行為不僅造成了大量有用物未被利用而被丟棄,產生過量的污染物從而加重環境的負擔,而且生產這些被浪費掉的食物,所投入到的自然資源以及成本,未被利用即被拋棄,也不符合當前所提倡的低碳經濟的理念。浪費行為有悖于綠色經濟與可持續性發展的要求,所以,消費者個人的浪費應是被約束和禁止的不正當行為。

(三)對消費者個人浪費行為規制的正當性

根據傳統民法理論,“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原則為消費者個人浪費行為提供了法律上的合理性。消費者個人屬于財產的所有權人,所有權人可以任意占有、使用和處分其財產權利。其中處分權包括了法律上的處分和事實上的處分,即消費。消費作為財產所有權的一種權能,理論上自然包含了肆意消費,即浪費行為。如以國家公權力手段遏制個人財產揮霍似乎超出法律的規制邊界,違背了“個人財產不受他人干涉”的法律原則。19世紀末以來,絕對所有權思想廣泛受到學者的抨擊,替而代之的是財產權社會化思想。財產權社會化思想認為,財產權負有社會義務,其行使要有助于公共利益的實現。德國法學家、新功利主義法學創始人耶林認為,財產權的行使在滿足個人利益的同時還要滿足社會公共利益,因為人類不但以個體存在,還以共同體存在。從個體角度看,消費者個人財產所有權主體屬于私人,保障行使所有權是消費者個人的自由,為其利益提供便利;從整體角度看,財產權“為整個社會、整個人類所有,行使財產權要考慮公益,考慮其社會關聯性的均衡。”②王耀偉、李夢佳:《美國財產法中的社會義務規范探析》,載《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3 期,第38~43 頁。

法國社會法學家狄驥也認為財產權是一種社會功能,是一種社會職責,符合社會需要的法律職責,而不是一種權利。因此我們只有合理、節約、充分利用財產的義務,并無隨意浪費的權利。受狄驥思想的影響,德國率先將財產權對社會的義務,從道德義務提升到法律義務,1919年德國《魏瑪憲法》③德國《魏瑪憲法》第153 條規定:財產權負有義務,其行使需要以公共福祉為目的。將財產權社會化思想納入法律。而后德國《基本法》第14 條④德國《基本法》第14 條:財產權及繼承權應予保障,其內容與限制由法律規定;財產權負有義務,財產權的行使應當同時有益于公共利益;必須為公共利益始得進行財產征收。又將財產權的社會義務性強化為財產基本權利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國憲法盡管沒有明確規定財產權應受限制的內容,但財產權社會化義務也可從我國財產權概念和《憲法》第51 條規定引申出來,即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間接表達了財產權應受到限制的觀點。

根據資源社會性理論,由于自然資源“本身具有的多元價值決定了其為全社會提供多元福利,資源及其福利應當屬于全社會成員共同所有,無論是所有權人還是社會中的其他人,對資源只有合理、節約、高效利用的義務,而無浪費的權利。”⑤黃錫生、落志筠:《資源的社會性與空置房的法律規制》,載《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1 期,第70 頁。食品作為一種人造物,其區別于自然資源,但是食品生產離不開自然資源的使用。因此,食品浪費在終極意義上是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浪費食品即是浪費資源。另外,食品浪費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而社會為了治理生態環境,勢必投入更多的自然資源和能源進行治理,加劇原本已十分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浪費是一種道德上的“惡”,是經濟上的頑疾。由于物質資源的不可再生,而人類的物質需求卻不斷擴張,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需求的無限性是人類永遠面臨的難題。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建設高速發展時期,能源和自然資源的需求日益擴大。我們必須充分高效利用資源,節約資源,反對浪費,使其達到最佳利用狀態,以實現利益最大化。因此財產所有權的使用應當符合社會正義。立法機關在制定法律時也應當根據“財產承擔義務,財產的使用要同時服務于公眾利益”①劉道前:《德國財產權確立及其社會義務之啟示》,載《人民論壇》2017年第10 期,第88~90 頁。來劃定法律的邊界,為反食品浪費提供正當的法律支撐。

二、反食品浪費消費者個人責任的立法基礎與障礙

(一)憲法淵源

根據財產權規范的體系化要求,財產權制度邏輯應是財產權“保障、限制和剝奪”②黃勝開:《管制性征收抑或財產權的社會義務》,載《河北法學》2016年第10 期,第12 頁。的一個完整過程。《憲法》對財產權的規定體現在第13 條③《憲法》第13 條: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內容,其第一款內容規定了財產權的保障,第二款內容規定了財產權的剝奪,缺少對公民財產權限制性規范。《憲法》第10 條提出“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該規范立法目的并非是對公民財產權的限制,而是為保護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而賦予土地利用人的法定義務,因為土地并非普通財產,其本質上屬于資源范疇。另外,《憲法》第14 條提到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但該規范也并非為限制消費者財產權的法律義務,而是強調了國家的法律責任。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國家的職能已由近代“夜警國家”向“職能國家”不斷轉化,國家出臺大量行政管制措施對社會生活進行干預,以應對不斷惡化的公共安全、環境問題等社會風險,其結果是對公民私有財產的限制越來越多,如防護林采伐限制、機動車尾號限行等措施等,同時,為適應行政管制法治化需求,國家出臺了大量行政管制法律規范,對公民財產權進行限制。在我國目前部門法中,就存在著大量的對公民財產權限制性規定,如《野生動物法》第20 條、《文物保護法》第26 條、《森林法》第32 條規定。隨著我國《反食品浪費法》的出臺,國家對消費者的食品消費提出了管制要求,該管制措施并非是對消費者財產權的剝奪,僅僅是對超出合理需求行為的一種干預,屬于消費者個人財產權限制范疇。但是,由于憲法缺少了對公民財產權限制的直接規范,這不僅導致該規范是否合憲存疑,而且也給其在實踐中的具體適用帶來困境。

(二)民法淵源

在現代民法意義上,“財產權的功能從保障私人自由任意地使用和支配財產,轉變為開始承擔社會利益再分配。”④劉劍文:《公共財產權的概念及其法治邏輯》,載《中國社會科學》2014年第8 期,第129~146 頁。換言之,現代財產權擔負著公私雙重價值的實現。一方面,財產權具有私的財產屬性,法律應保障權利人基于意思自治,任意處分財產的自由;另一方面,財產權負有社會義務,負有資源優化配置的功能。糧食并非普通商品,其終極意義上是對土地、水資源以及能源的消耗。因此,消費者對包括糧食在內的食品消費僅僅具有一定限度內的自由,即只限于合理消費,如超過消費限度導致糧食浪費,則由于妨礙了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性利用,理應受到民法規范的限制。我國《民法典》第9 條確立了“綠色原則”,這為我國民事主體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框定了行為邊界,即所有的民事活動都應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然而,由于我國民法典綠色原則僅僅是一個抽象規定,在消費者個人消費領域⑤《民法典》第509 條:“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即對民事主體在交易活動中遵循綠色義務進行了規制。缺乏具體規則層面的支撐,從而難以發揮其引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制度功能的實現。

1)由于漢英兩種語言在句式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且學生同時受到母語的干擾,其句子建構能力不夠理想,對漢英兩種語言句子特點了解的匱乏,使學生無法跳出中文原文的束縛,對英語譯文進行重新改寫,或者重譯。

(三)經濟法淵源

《反食品浪費法》作為《糧食安全保障法》的配套法規之一,《反食品浪費法》明確了各級人民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政監管職責,是對國家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憲法責任的具體實施。明確規定了食品生產企業和餐飲服務單位防止食品浪費的主體責任;構建了政府領導、部門協作、行業引導、媒體監督、公眾參與的反食品浪費社會共治機制;對于消費者,在該法第14 條、24 條提出了相應的法律規范⑥《反食品浪費法》第14 條:個人應當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綠色的消費理念,外出就餐時根據個人健康狀況、飲食習慣和用餐需求合理點餐、取餐。第24 條:產生廚余垃圾的單位、家庭和個人應當依法履行廚余垃圾源頭減量義務。,從而為各類主體防止食品浪費提供了法律依據。就消費者而言,《反食品浪費法》是在“綠色原則”指導下,明確食品消費領域中消費者的社會義務①在嚴格意義上,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應擔負兩方面的義務:一是消費者負有對于消費行為相對方即生產經營者的相關義務;二是消費者從事民事活動時負有對于整個社會的義務。消費者的前一種義務屬于流通環節的義務,即合同義務的范疇,主要包括給付價款、受領標的物義務等,因其與本文主題無關,故不屬于本文討論的對象;而后一種義務是在消費環節的義務,屬于消費者的社會義務。相似觀點參見覃有土、晏宇橋:《論消費者之義務》,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4年第1 期,第93 頁。,促使消費者理性、有度地行使權利,避免權利過度釋放,從而抑制浪費行為。眾所周知,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只有明確規定法律責任,才能確保法律得到有效實施。目前,我國《反食品浪費法》僅僅對食品生產企業與相關組織的防止食品浪費的行為確立了相應法律責任。有關消費者的規定僅僅是宣導性條款,缺乏法律責任的具體規定,從而難以發揮法的規范作用。

三、反食品浪費消費者個人責任法律規制的完善

(一)域外制度的借鑒

1.大陸法系:浪費人保佐制度

古羅馬《十二表法》中最早出現“浪費人”這一名詞②《十二表法》第5 表第7 條規定:浪費人不得管理自己的財產,應由他最近的族親為他的保佐人。,古羅馬規定浪費人保佐是為了保護家族共同財產不被任意揮霍,最開始的“浪費人保佐”只針對家庭共有財產,并不針對浪費個人的財產。③李飛:《浪費人制度疏證》,載《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20年第2 期,第155~166 頁。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財產的社會單位由家庭轉為個人,私有財產觀念形成,故為了保障財產不被浪費,只要行為人濫用財產無度,就可以被法律宣告為“浪費人”。《十二表法》確立了“浪費人”的規制模式:“禁治產+保佐”,禁治產意味著在財產方面的行為能力受限,承受保佐意味著他人對其財產管理的介入。④姚立國:《由羅馬法浪費人度引發的若干思考——兼談成年人行為能力欠缺制度》,載《法制與社會》2008年第19 期,第280~281 頁。后世各國基本都繼受了這種模式,但在具體制度上有所差別。

進入現代社會以后,由于社會普遍認為“個人的聰明才智、經濟風險、自我責任”是現代社會的基石,傳統的禁治產制度與私人自治的民法基本理念相悖,因此,包括法國、德國等民法典國家相繼廢除禁治產制度。如法國在1968年率先廢除禁治產制度,靠個案審查方式來確定行為人行為能力的有無⑤《法國民法典》第488 條第3 款規定:由于揮霍浪費、紈绔不羈、游手好閑,有可能自陷貧困或影響履行家庭義務的成年人,亦得進行保護。第508 條又規定:對第488 條第3 款所指的成年人,得同樣實行財產管理。;德國則以“照管”制度代替禁治產制度,與禁治產制度不同的是,行為人并不會因為被宣布為被照管人而導致行為能力受限。德國除“照管”制度外,另設有輔佐制度,但二者都是建立在禁治產制度之上的,基于補充性和必要性的原則,德國立法規定,只有在特殊的例外情況下,法院才賦予照管者同意權,而照管的范圍僅限于對照管人的必要,且不局限于對財產的管理⑥《德國民法典》第1896 條規定:成年人因心理疾患或身體上、精神上或心靈上的殘疾而完全或部分地不能處理其事務的,監護法院根據該成年人的申請或依職權為其選任一個照管人。。日本在2000年也實施了“新成年監護制度”⑦《日本民法典》第7 條規定:對處于心神喪失常態的人,家庭法院可以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的親屬、監護人、保護人或檢察官的請求,實行禁治產宣告。第11 條:對心神耗弱人及浪費人,可以將其作為準禁治產人而設置保護人。,以代替禁治產制度,以“監護”和“保佐”等中性詞語替代了日本舊法中帶有“禁治產”或“準禁治產”等詞。⑧陳幫鋒:《論浪費人》,載《現代法學》2011年第6 期,第55~67 頁。

另外,部分國家基于其法制傳統,保留了“浪費人保佐”制度,保留“浪費人保佐”制度的國家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只有籠統的規定,因肆意浪費自己的財產,而導致自己或者家庭成員的生活變得困難,可被認定為限制行為能力人,而對其財產行為進行限制。如加拿大《魁北克民法典》規定凡威脅到配偶或者未成年子女福利者與不能照料自己生活的人一樣可指定監護人⑨加拿大《魁北克民法典》第258 條規定:監護人或保佐人、被指定代理人或作為顧問協助不能照料自己或管理自己財產的成年人,尤其是在因疾病、身體缺陷損害了其表達自己意愿的能力或體力的情形。對于威脅到其婚姻或民事結合的配偶或未成年子女的福利的浪費人,也可指定監護人或顧問。,韓國民法典規定按監護人或檢察官的請求為肆意浪費財產的消費者個人指定監護人①《韓國民法典》第9 條規定:對于身心耗弱或因浪費財產,而有可能使自己或家庭生活變貧困之虞者,法院應根據本人、配偶、四親等內的親屬、監護人或者檢察官的請求,宣告限定治產。,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也有類似的規定②美國《路易斯安那民法典》第390 條規定:成年人或已自立的未成年人,因患病無法對其家人或者財產中任一者的照顧或管理持續作出理性決策或表達這些決策,并且他們的利益不能為較寬松的手段所保護時,法院得宣告其為限制禁治產人。第395 條規定:完全禁治產人無作出司法行為的能力。限制禁治產人作出有關其財產或個人事務的司法行為的,如果司法判決已為其設定監護人,則該限制禁治產人無作出該行為的能力,本法典第1482 條或作出限制禁治產的司法判決中另有規定的除外。。還有一類對“浪費人保佐”做出規定是針對具體的浪費行為,導致其自身或家庭出現困境的予以規范,例如意大利民法典規定: “因浪費狀態或飲酒或者經常濫用麻藥,使自己或家庭明顯地陷于經濟危機的人,亦得作為準禁治產人。”總而言之,這類國家不再籠統認定揮霍財產之人即是法律上的“浪費人”,而是針對類似于吸毒、酗酒、肆意揮霍等某些特定浪費行為予以規范,在法律上認為這種狀態下的人并不理性,需要對其財產行為進行限制。

綜而述之,大陸法系國家在“浪費人保佐”制度上規定不同,一些國家取消了對“浪費人”的規定,一些國家則予以保留,而采取保留的國家對“浪費人”的規定又有不同,一類是籠統概括浪費財產之人,一類是針對具體浪費的行為,這樣規定有利于法律更確切的遏制浪費行為。在程序法上,將“浪費人”納入限制行為能力人當中,設定啟動與認定“浪費人”和監護人的具體流程,限制其行使某些權利尤其是財產權的行為效力。

2.英美法系:浪費者信托

“浪費者信托”是為那些家境好但是生活沒有規矩,花錢沒有節制,自制力差的人所設計的財產信托。委托人將自己的財產贈與他人或留給后人,但又不愿看到受贈人或繼承人揮霍財產。因此浪費者信托里規定受益人不可處分信托財產,并且其所獲利益不受其債權人主張之約束。實際上是當事人認為自己后代經驗欠缺,心智不成熟,從而約束其揮霍浪費。一旦設立了浪費者信托,就意味著受益人不可自由處分其收益,受益人的收益不受其債權人主張的約束。浪費者信托對消費者個人生活是有利的,但對社會經濟則是不利的,不利于消費,但是從遏制浪費上講,浪費者信托則是一種巧妙的法律設計。

一般認為,浪費者信托是為了受益人及依靠受益人生活的人設立的,那么當受益人破產的時候,他的債權人是不能獲得該項收益,如果在信托設立前或者設立時破產,那么其債權人可以獲得該項收益。在英國,一般來講,法院認為浪費者信托條款是無效的。除個別例外,他們認為受益人作為實際所有權人,其享有對收益的處分權,其債權人當然可以主張受益人用該收益償還債務。但在蘇格蘭,浪費者信托卻是被認為有效的。美國本是遵循英國先例,認為浪費者信托無效,但之后,美國大多數州法院均認為浪費者信托是有效的。美國一些州認為委托人可以依據他自己的想法來處分財產,可以設立浪費者信托。浪費者信托在美國的發展更迅速,因為隨著美國的經濟上升,私人所擁有的財富也增加,不管所有權人是想將財產贈與他人,還是想流傳給自己后代,都考慮到了受益人浪費的行為,因此,浪費者信托在美國發展較為順利。③韓曉玥:《防止揮霍信托制度研究——以<信托法>第47、48 條為中心》,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第44~52 頁。

浪費者信托作為信托的一種,有三方當事人,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委托人享有所有權,受托人享有占有權,受益人享有收益權。委托人在設立時是否需要明示在美國各州不一樣,有的州認為可以通過字里行間判斷委托人是為了設立浪費人信托,有的州也認為委托人必須要明示,如果不明示,就不成立浪費者信托。浪費人信托這種制度的法律效果,首先是通過財產管理與財產享用的分離,避免了浪費的發生,受益人對財產的實際支配和享用,先要受制于委托人的事前籌劃,后要受托人的支付環節。浪費者信托這種模式似乎與所有權理論相背離,但是反對這種模式又會違背委托人的意志,其實,浪費者信托只是限制委托人自己財產的部分,不是對受益人所有財產的限制,而且這種限制也是為了保障受益人基本的生活。

(二)反食品浪費:我國消費者個人責任的立法完善

1.憲法層面明確財產權的內容與限制

我國憲法只規定了“保護+征收”二元結構規范,沒有直接限制公民財產權的條款。下位法的制定要符合上位法的內容,因此憲法需要有明確限制公民財產權的條款,使得各類下位法符合憲法,從而具有合憲性。德國的《基本法》①德國《基本法》第14 條:財產權及繼承權應予保障,其內容與限制由法律規定;財產權負有義務,財產權的行使應當同時有益于公共利益;必須為公共利益始得進行財產征收。打破了傳統的保護與征收的二元模式,明確財產權的內容與限制皆由法律規定。我們可以借鑒德國的這種立法模式,來完善憲法限制私人財產權的相關條款。同時參考美國“警察權限制”理論對私人財產進行干涉,這種干涉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消滅財產,例如對有害于人體的物質進行焚燒、掩埋等;二是限制財產的用途,例如為保護某一歷史文化遺產而限制其周圍建筑的使用用途、修繕規則等。

因為財產權具有社會關聯性,憲法在限制公民財產權時,應受法律保留原則的約束,需要符合授權明確性原則,通過法律授權行政機關發布命令從而進行有效約束。同時,在限制公民財產權時,需要符合比例原則和正當程序原則,選擇對消費者個人利益損害最小的手段,來達到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又限制私人財產權的目的。

2.設立“禁治產人”和“浪費人”制度

我國是典型的大陸法系國家,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浪費人”和“禁治產人”制度。目前,我國社會存在著吸毒、酗酒、賭博等社會惡習,也有如前文所述的“倒奶”揮霍財產行為。行為人有的是家里頂梁柱,有的是家庭主要成員,如任由其揮霍家庭財產,而不受民法的任何約束,不僅可能會導致其家庭負債累累,共同生活成員的生活陷于危機,也會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浪費行為同時會導致生產財產的物質資源的無效耗費,不利于物質資源的有效利用,也與我國當前所倡導的綠色發展理念相悖。因此,我國在具體民事制度構建中,應在綠色原則的指引下,通過設立“禁治產人”和“浪費人”制度,限制肆意浪費的消費者行使財產權的行為能力,通過民事手段防患于未然,以民事手段斷絕那些有不良嗜好的人的經濟來源,同時使其家庭擔負起監督、教育和幫助他們的責任,發揮家庭維護社會道德和國家法律的作用。②石佳友:《論我國民法建立禁治產制度》,載《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996年第2 期,第60~63 頁。限制的對象除國外民法中所規定的精神病人、酗酒、吸毒、生活放蕩者外,也可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將我國禁治產人的范圍適當擴大。③霍建平、白軍勝:《論我國民法應建立禁治產制度》,載《內蒙古電大學刊》2005年第8 期,第8 頁。

崇尚節儉、反對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我國設立禁治產制度,是繼承和發揮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需要。禁治產制度背后包含的正是這些優良傳統的精神。從這個意義講,設立禁治產制度,完全符合我國的國情民情,是我國國民所容易接受的。而且在民法上設立“禁治產人”和“浪費人”制度,不僅能貫徹和體現綠色原則,也能使民法發揮實現維系社會公德、弘揚社會正義的一般功能。

3.明確消費者個人的法律責任

《反食品浪費法》雖然規定了消費者有反對浪費的義務,但是僅僅是宣導性條款,因此,需要在《反食品浪費法》中明確消費者個人的法律責任,為相關主管部門的行政執法提供處罰依據,從而將《反食品浪費法》的實施落到實處。同時,政府主管部門應及時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實施細則,細化行政執法和行政處罰標準。④廖成忠:《關于制定<反浪費法>的思考》,載《改革與開放》2006年第4 期,第32~34 頁。如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廚余垃圾處理費等標準進行明確規定。

目前,《反食品浪費法》是作為《糧食安全保障法》的配套法律之一,我國將來的立法規劃還將包括《反能源浪費法》《遏制個人浪費法》等系列配套法律,以滿足節約資源、保障糧食安全的政策目標實現。尤其是《遏制個人浪費法》作為遏制消費者浪費行為的專門規范,對于防止個人浪費將起到更直接的規制作用。

筆者認為,對于未來的《遏制個人浪費法》立法規范措施應從以下三個維度展開。其一,直接規制模式,即通過對消費者個人浪費行為進行直接的規制,如規定消費者浪費的標準與數量,限制以及禁止從事有關的消費行為。

其二,激勵性規制模式。在該模式下,消費主體可以參與到激勵性決策的制定過程中來,通過柔性的手段來達到遏制浪費的目的。可以通過信貸優惠、稅收調節、信用積分、設立行政獎勵措施等方式來進行管制。如引導消費者按需用餐,對于節儉用餐的顧客設立信用積分制度,鼓勵經營者提供用餐優惠等措施來引導消費者合理消費,不過度浪費。實行行政獎勵措施,對于符合綠色、循環消費行政目標的行為,行政主管部門應對該行為給予鼓勵和倡導,并依據法定條件和程序,給予行政相對人物質或精神性獎勵。又比如,對于在社會中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產生了較大影響的消費者,政府可以通過授予榮譽證書,給予物質獎勵,授予綠色信貸資格等方式,以充分調動全社會反對浪費、提倡節儉的積極性,改善現有食品浪費的不良局面。

其三,懲罰性規制模式。即通過出臺地方性法規,允許經營者在消費格式合同中寫明,如若消費者浪費食品,經營者可以依法收取廚余垃圾處理費,并且通過地方法規明確收費標準。對于浪費較為惡劣,影響較大的行為,行政機關可以適當罰款,以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引入信息規制監管方式,政府應要求食品生產企業公示其食品生產、產品原料等信息,避免消費者因為食品安全顧慮而產生浪費問題。對于大量浪費食品的消費者可以進行批評教育,并通過公眾媒體曝光名單等以起到警示教育的目的。①葉知年、劉小川:《我國食品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完善探討》,載《海峽法學》2011年第4 期,第65~71 頁。

4.明確消除環境污染的責任

任何浪費行為最終都是對環境資源的濫用,在前述“倒奶事件”中,粉絲將牛奶倒入溝渠,不僅是對土地與水資源的濫用,而且也會造成水資源污染,因此,我國也應從環境法方面對食品浪費行為進行規制。環境法制應秉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環境法原則,因為環境污染一旦發生,環境要素遭到破壞后,一般在短期內難以消除與恢復,對于浪費行為造成的環境污染,可以要求消費者根據其環境損害后果采取合理措施清除污染或者繳納污染處理費。

(三)配套機制的完善

多元共治是現代社會處理公共安全、環境問題的基本方式。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治理體系”。②王東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視角下多元共治理念探析》,載《內蒙古統戰理論研究》2020年第10 期,第48 頁。在糧食安全領域,反食品浪費應當構建政府、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信息共享、監管合作的多元共治模式。③李靜:《我國食品安全“多元協同”治理模式研究》,南京大學2013年博士學位論文,第224~235 頁。地方政府各主管部門之間協調治理,監管部門和執法部門聯動合作,以避免職能重疊,造成人員浪費。同時也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跨區域管理,避免地方保護主義,形成統籌聯動、部門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推進機制。消費者對于不良浪費行為可以進行舉報。企業主體作為產品經營者,應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包裝或者某些標牌上提醒消費者合理消費,以作為反食品浪費的捍衛者。餐飲服務企業也可以將當天未售完的新鮮食品和熟食降價銷售或者捐贈給有需要的人,以促進食品的有效利用。④梅傳強、秦宗川:《海峽兩岸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規制比較研究》,載《海峽法學》2014年第2 期,第11~15 頁。

另外,我國也可通過軟法模式規制消費者的浪費行為,其典型的模式包括制定社區規范、村規民約以及企業規章制度等。例如,對于目前大辦宴席,鋪張浪費的問題,村委會、居委會等作為群眾自治機構,可引導村委會、居委會對于本村內或者本轄區內各種宴席規格出臺標準,獎勵節儉辦宴席行為,引導民眾理性消費,從而改良社會風氣。

四、結語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不僅意味著對社會勞動的尊重,也關系到環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尤其是浪費食品行為,涉及到我國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長遠保障,理應受到我國法律的長期關懷與重視。我國今后對食品浪費應引入公私法雙重規制模式。在私法規制中,主要是在民法綠色原則的引導下,限制私有財產權的過度使用,引入禁治產人的法律制度。在公法規制中,主要通過制定行政管制措施,明確消費者在食品消費中的具體標準與處罰依據,并通過信用積分、行政獎勵、信息披露等措施來引導與規范,從而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節儉的良好風尚,最終達到防止浪費政策目標的實現。

猜你喜歡
消費者法律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17:10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系無理取鬧?NO! 請為消費者擦干眼淚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52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7:06
日化品牌怎樣才能吸引年輕消費者?
消費導刊(2018年22期)2018-12-13 09:19:00
只用一招 讓喊產品貴的消費者閉嘴
知識付費消費者
悄悄偷走消費者的創意
悄悄偷走消費者的創意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秋霞国产在线| 亚洲综合第一区|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久久公开视频| 日韩第九页| 在线视频97| 日韩激情成人|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欧洲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91麻豆视频| 精品国产网|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老太| 极品国产在线| 亚洲视频四区|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不卡|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超碰91免费人妻|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免费啪啪网址|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天堂成人av|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熟女日韩精品2区|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欧美无专区|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99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一级毛片yw| www欧美在线观看|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自拍|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2020极品精品国产 |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国内精品91| 天堂av综合网|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亚洲福利网址| 91九色视频网| 国产精品v欧美| 国产精品视频a|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黄色在线不卡|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久久91精品牛牛|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欧美在线天堂|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色综合日本| 久久夜夜视频|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