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璐
在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背景下,益智類、娛樂類以及休閑類的綜藝節目開始出現,不僅成為了人們娛樂的新型方式,還促進了媒體行業的進步與發展。然而在融媒體時代,很多綜藝節目卻出現了形式單一、創意不足等問題,制約了綜藝節目的進一步優化。由此可見,圍繞融媒體時代電視綜藝與網絡綜藝節目的發展進行研究,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的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電視綜藝以及網絡綜藝節目的出現是為了滿足人們,對精神娛樂的需要,是緩解人們生活壓力的重要形式?,F階段我國綜藝節目的種類主要分為生活類、娛樂型以及明星類節目,但是根據對熱門綜藝《明星大偵探》《開始推理吧》以及《極限挑戰》《奔跑吧兄弟》的分析來看,其內容以及形式上存在非常嚴重的相似性,這也會降低人們對綜藝節目的興趣。因此,在后續的綜藝規劃中要針對創新問題加以改善。
此外,綜藝節目在傳播形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這也嚴重制約了信息的傳播速度。部分網絡綜藝以及電視綜藝節目依舊以傳統的方式作為主要傳播渠道,然而這已經難以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在5G時代,人們會通過微博、公眾號等形式了解綜藝狀況,這種獲取信息渠道的改變會對綜藝節目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綜藝節目要滿足多渠道播放的需求才能夠擴大市場。與此同時,在技術發展的同時,人們獲取信息變得更加簡便,綜藝節目需要從原有的“看”轉化為“互動”。然而,現階段大多數的綜藝節目為了有一定的神秘性,會選擇與觀眾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也阻礙了其形式與內容上的創新。
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除了電視綜藝網絡綜藝也變得越來越多。相比于傳統的電視綜藝,網絡綜藝在形式與內容上會更加靈活,有一定的自由空間,這也促進了網絡綜藝節目的進一步發展。在對我國電視綜藝與網絡綜藝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發現二者之間的區別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網絡綜藝的主要傳播形式為互聯網,電視綜藝則主要是通過電視臺作為主要傳播途徑進行播放。在監督管理方面,電視綜藝的監管相比于網絡綜藝節目更加嚴格。第二,網絡綜藝節目會連續進行拍攝,內容上更加具有貫通性和系統性,這也進一步確保了人們的觀感體驗。[1]
在融媒體發展的背景下,網絡綜藝得到了顯著的發展,其市場占有度較大,已經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重要形式,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點:
一、網絡綜藝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在融媒體發展的過程中,網絡綜藝會更加靈活,不會受到嚴重的制約。例如,芒果TV的《明星大偵探》便打破了傳統節目形式與題材方面的束縛,開始針對社會熱點進行內容的設計,使人們可以在觀看的過程中了解知識,得到一定的啟發。此種真人秀的產生也進一步推動了網絡綜藝的發展。
二、網絡綜藝在內容的設計方面會更加符合受眾群體的需求,后期會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大規模的宣傳,因此可以確保一定的收視率。
三、網絡綜藝的內容更加具備創新意識。相比于電視綜藝來講,由于網絡綜藝的靈活度以及可發揮空間更大,因此很多制作方會進行題材的創新。例如《明星大偵探》《乘風破浪的姐姐》等,此種新題材與類型的創新會進一步調動關注的積極性,使其產生共鳴,進而達到一定的宣傳效果。此外,網絡綜藝在預告剪輯方面會更加注重懸念的營造,進而引導關注進行觀看,可以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一、優化節目表現方式。在融媒體時代發展的背景下,對于電視綜藝與網絡綜藝來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不僅可以促進節目之間的融合發展,也能夠使兩種綜藝節目得到進一步的豐富與創新,促使我國綜藝節目能夠多種形式進行發展。第一,電視綜藝與網絡綜藝應該互相進行融合與創新,借鑒對方的優勢與優點使綜藝節目能夠新一步得到發展。第二,網絡節目也需要學習電視綜藝的形式,提升整體綜藝質量與水平,使綜藝的制作可以更加規范,內容更加積極向上。第三,在融媒體視角下,各種媒體平臺的出現也豐富了電視綜藝與網絡綜藝的傳遞形式,如3D以及VR技術等,這對于綜藝節目的發展來講是一種形式上的創新。然而,在創新的過程中也需要科學做好管理和控制,確保其發展方向滿足實際需要。
二、增強節目宣傳。在融媒體時代,電視綜藝與網絡綜藝在宣傳方式上得到了優化,既可以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進行平臺信息的宣傳與推廣,還能夠借助相應的信息渠道,拓展傳播宣發量。此外,在互聯網等技術的運用過程中,信息傳播速度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可以在短時間內讓更多人了解節目基礎信息,進而拓展市場競爭力。[2]
三、創新節目發展觀念。在融媒體視域中,電視綜藝與網絡綜藝均需要遵循發展與創新的理念,并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突出自身優勢。一方面,對于電視綜藝來講,需要借助互聯網以及網絡平臺的幫助,優化自身發展管理結構,進而對傳統電視綜藝節目加以改革與創新;另一方面,綜藝節目需要加大對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使用,并在節目創新之前做好觀眾喜愛度調查,以科學的數據確保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使綜藝在內容與形式上可以更加專業化。此外,電視節目需要融合網絡綜藝的形式,拓展傳播信息的方式,如推出官方平臺等使電視綜藝可以更高質量的完成轉型與改革,提升節目制作的整體水平。
四、優化節目形式。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為電視綜藝節目以及網絡綜藝節目的發展提供了環境。首先,電視與網絡綜藝節目若想要達到創新發展的要求,便要在內容設計上盡可能的與觀眾產生共鳴,這便需要工作人員要在取材的過程中加大對觀眾、民生生活、社會現象的關注,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此外,在綜藝節目發展的同時,要利用現代化技術的運用進行收視率的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分析主要受眾群體以及人們喜愛的內容情況,進而對后續的綜藝內容進行完善,必要時可以增加一些區域性特色,例如挖掘我國不同區域的文化等,使其成為綜藝節目創新的一部分,以此增強節目的宣傳與教育效果。對于綜藝節目來講,怎樣科學地進行創新才是關鍵,要用新穎的內容與形式才能夠滿足人們對娛樂節目的需求。如央視的《朗讀者》節目在內容的規劃與設計上便獨具一格,既打破了傳統讀書節目的局限,又開創了文化與綜藝相融合的新宣傳形式,使其在短時間內便迅速占據了一定的市場。[3]
為進一步促進綜藝節目的進步,媒體工作者需要不斷強化節目的內在價值,文化綜藝形式的打造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對綜藝娛樂性的需求,還可以使媒體與傳統文化進行融合,進而規范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通過輿論以及綜藝節目的引導,起到促進社會平穩發展的作用。
五、拓展電視綜藝節目的盈利模式。在過去,電視綜藝節目主要的盈利內容便是廣告的植入,而在有關部門的規范治理下,廣告植入的數量以及質量被嚴格監督,這也為電視綜藝節目的創收帶來了一定的阻礙。鑒于此,要求電視綜藝的節目制作人員需要在廣告商選擇的過程中慎重分析,既不能夠過于在乎短期利益,也不能違反相應的規定。此外,廣告商的選擇需要符合觀眾的實際訴求。收視率是綜藝制作的重要部分,這就要求廣告選擇時要結合節目性質以及觀眾需求進行,使廣告招商與綜藝品牌能夠相輔相成,協同發展。[4]
在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互聯網為媒體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此過程中電視綜藝以及網絡綜藝也應該緊隨發展趨勢。對于網絡綜藝來講,其主要的盈利形式為網頁瀏覽以及下載量。而在網絡支付發展的過程中,網絡綜藝也需要進行形式的創新,例如可以進行VIP設置,要求部分綜藝節目必須要充值支付才能夠觀看,以此確保平臺的經濟效益,這是節目創新的一種途徑和方式。此外,付費的內容應該保質保量,并在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做好宣傳工作,促進綜藝能夠平穩健康發展。
六、增強綜藝節目的互動性。對于網絡以及電視節目來講,良好的互動性可以幫助媒體人員時刻了解人們的需求,并運用互動的形式使觀眾擁有一種參與感,拉近節目制作與觀眾之間的距離。首先,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與平臺了解群眾的反饋信息,并針對性的進行節目調整。其次,可以運用平臺直播的形式,使觀眾在觀看綜藝節目的同時進行交流與討論,進而增加綜藝的討論度與曝光度,為觀眾提供一個隨時隨地進行交流的環境。再次,在節目制作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平臺征集的形式引導觀眾參與到節目的制作中,進而為節目的制作提供創新來源,集思廣益。例如在《明星大偵探》中,很多案件的設計都來自于明星以及網絡作家、網民的分享,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關注的節目制作積極性,為節目的發展鞏固了一批堅實的觀眾。最后,實現節目的跨屏播放。在融媒體時代,技術的運用打破了傳統綜藝節目對時間以及空間的需求,觀眾不僅可以在電視上觀看綜藝,還可以隨時隨地在網絡上尋找相關的資源進行重復觀看,此種跨屏播放與宣傳的形式規避了傳統綜藝傳播形式的不足,可以利用電視綜藝與網絡綜藝合作的形式進行二次宣傳。此外,很多電視綜藝的受眾為中年人,而網絡綜藝的受眾則主要為年輕人,利用電視與網絡綜藝的跨平臺播出則可以進一步拓展不同年齡段的受眾群體,增強綜藝節目的時效性。
與此同時,電視綜藝的制作平臺與網絡綜藝的制作者應該積極地進行溝通與合作。例如,電視臺可以進行節目的制作,網絡平臺則運用自身優勢進行宣傳等,二者之間的合作可以滿足優勢互補的需求,使電視綜藝節目與網絡綜藝節目都可以達到提升播放率的需要。例如,芒果TV與湖南衛視之間便是戰略伙伴合作關系,大多數的節目在兩個平臺中都可以互相宣傳與播放。這種戰略合作有利于利益捆綁、互利互贏,使電視綜藝與網絡綜藝逐漸形成品牌IP,進而達到綜藝節目對播放量以及受眾群體分布的需求。總之,綜藝節目的制作需要加大對技術的運用,進而拓展宣傳渠道,為綜藝節目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條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