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平 折葉軍 蘇雄 高紅艷 李小英


摘? 要? ?近年來,陜西省神木山旱地西瓜產業發展迅速。為了更好地促進當地西瓜產業的發展,從13個西瓜品種中選出了在當地山旱地栽培表現良好的5個品種——硒砂一號、沙漠蜜寶、秦紅5號、景龍寶8號、LC威龍6號。
關鍵詞? ?山旱地;西瓜;產量;品質;神木
與其他農作物相比,西瓜是一種生長周期短且經濟效益高的經濟作物。近年來,在陜西省神木市欄桿堡鎮山旱地西瓜產業發展較為成功。此外,在新栽果園行間套種西瓜能增加當年的經濟效益。為了篩選出適宜神木山旱地西瓜優良品種,本試驗對13個西瓜品種從適應性、抗逆性、外觀品相、豐產性及含糖量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定,選出優良品種為大面積推廣提供借鑒。
1? ?基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神木市迎賓街道辦事處廟梁村旱作農業試驗研究基地。該地區屬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海拔1 132 m,年平均氣溫8.7 ℃,平均氣溫最高(7月)為25 ℃,年平均氣溫最低(1月)為-8.1 ℃;極端高溫為41.2 ℃,極端低溫為-29.0 ℃;年平均降雨量為405.6 mm,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當地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 753小時,全年無霜期天數為165天,當地自然災害以干旱危害最為嚴重。
2? ?供試品種及生產廠家
見表1。
3? ?試驗設計
本試驗共安排13個參試品種,3次重復,小區面積120 m2,行距200 cm,株距50 cm,開深溝覆膜栽植。數據測量:西瓜皮厚度用游標卡尺測量,以毫米(mm)為單位。含糖量用手持折光儀切削液濃度測量儀進行測量,每個測量重復3次,取平均值;生長勢以同一天每品種各取5株測定主蔓、側蔓長度分別記錄,最后取平均值;抗旱性以確定的晴天10:00及15:00葉片萎蔫程度進行判定;抗病性以整個生育期感染病蟲害幾率和受害程度的輕重來判定;坐果率以每個試驗小區所收獲西瓜果實個數與種植株數的比例來進行衡量。
4? ?田間管理
1)育苗:深溝覆膜,所需苗木于4月13日播種,工廠化育苗;
2)覆膜、定植:整地、施肥、覆膜于5月10日完成, 5月17日定植;
3)整蔓、壓蔓:當蔓伸長至30 cm左右時整蔓,瓜蔓基部選留1條主蔓兩條側蔓,其余全部疏除,并用壓蔓器壓蔓,雨后使用壓蔓器可大大提高效率、節省勞力;
4)疏果、定果:及時疏掉主蔓第1瓜,選留第2瓜或第3瓜,兩條側蔓不留瓜。當主蔓長勢不如側蔓時,則主蔓不留瓜,改留該側蔓上的第2瓜或第3瓜;
5)中耕除草:當瓜蔓伸滿至1/3行間時,及時除掉行間的雜草,否則后期極易破壞瓜條的延長頭;
6)翻瓜、墊瓜:當西瓜快要成熟時,及時翻瓜、墊瓜,以利瓜形周正;
7)分批采收:當瓜把所在的卷須發黑時,及時采收。
5? ?結果分析
13個西瓜品種綜合性狀表現,見表2。
根據表2考種記載情況看,特早抗王與高糖甜王這兩個品種的畸形瓜較多,但特早抗王品種的適合性屬中上乘,景豐寶3號品種的皮色不好看外觀品相較差,林豐10號品種的口感內在品質屬中下乘,特大景豐寶甜王品種由于其皮色是黑色條紋,采摘時較受消費者青睞,但口感屬中乘。
6? ?結論與討論
2021年氣候較為特殊,西瓜生育前期的大風、中后期的干旱逆境脅迫,造成西瓜的果個普遍較小,經過精細的作務管理,試驗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績。經過田間觀察數據記載及各性狀測定、適口性品鑒等,結合當地地力、生產技術水平及當地近年來推廣的西瓜主栽品種,對所試驗的13個品種進行了綜合打分,得分前五名分別是硒砂一號、沙漠蜜寶、秦紅5號、景龍寶8號、LC威龍6號。由于年度氣候較為反常,可能導致部分西瓜品種的固有特性品質受到影響而未能充分表現出來,因此,所評選出的品種可作為小面積推廣栽培,篩選確定的優良西瓜品種尚有待于進一步試驗觀察比對。
參考文獻
[1] 李靖,陳延惠,夏國海,胡青霞,董竹江,曹冬青,茍淑君.早熟優質新品系—黃水蜜桃的選育研究[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1(02):130-133.
[2] 王馳,楊瑜斌,林怡,江鑫,辛宏權,毛玲榮,趙靈云,林燚.設施西瓜多種接茬種植模式與關鍵栽培技術[J/OL].中國蔬菜,2021(11):117-121.
[3] 王芳,李玲,張樂,張云清,王胤,龐博,郝建強.綠色食品設施西瓜生產操作規程[J].長江蔬菜,2021(21):31-34.
[4] 王西娜,白云,譚軍利,田軍倉.老壓砂地氮磷鉀肥配施的西瓜產量效應[J].肥料與健康,2021,48(05):24-30+61.
[5] 王春燕,李曉煒,張雯莉,王增如.壓砂西瓜連作土壤生物學特性和理化性質變化[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57(05):659-664+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