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 潘鋒



摘 要:船舶碰撞橋梁隱患治理三年行動是防范化解水上交通安全隱患的重大舉措,推進船舶碰撞橋梁隱患治理專項行動可有效保障船舶通行安全。本文以江蘇省船舶碰撞橋梁隱患治理專項行動通航代表船型研究為基礎,介紹區段通航代表船型的研究背景、江蘇省航道現狀、江蘇省現狀營運船型、干線航道通航代表船型確定方法,并以京杭運河蘇南段為例,對如何確定區段代表船型進行實例分析,最后提出幾點建議供確定其他航道代表船型參考。
關鍵詞:船舶;橋梁;防碰撞;代表船型
中圖分類號:U698?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6—7973(2022)01-0041-03
為提高航道通航保障服務水平,規范橋區水域船舶通航秩序,提升橋梁防撞能力,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安全風險的長效機制,交通運輸部與國家鐵路局、國鐵集團聯合發布了《船舶碰撞橋梁隱患治理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交辦水〔2020〕69號,以下簡稱“三年方案”)[1]。三年方案要求按照“各負其責、科學評估、防治結合、綜合施策”的原則,全面排查和治理船舶碰撞橋梁安全隱患,進一步健全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堅決防止重大事故發生[2]。
隨著公路、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快速發展,跨越內河通航水域的橋梁不斷增多,加上船舶大型化發展,船舶碰撞橋梁的風險日趨加大,迫切需要按照航道區段標準統一的要求,提出實施范圍航道區段通航代表船型,并函告橋梁運行管理單位,供核查橋梁防撞設施、橋墩抗撞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和確定橋梁設防代表船型使用[3]。
1江蘇省航道現狀
江蘇省擁有天然湖泊290多個,大小河流2200余條,長約17萬公里,分屬長江、淮河、太湖和沂沭泗水系,與山東、安徽、浙江、上海等多省市連接,船舶眾多。全省干線航道整治時序不同,沿線跨河橋梁建設年代不同,通航尺度不一樣,使得航道條件存在差異,水流復雜、通航建筑物較多,通航環境的復雜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事故發生的概率。
2 江蘇省現狀營運船型
2.1相關規范中代表船型
(1)《內河通航標準》[4](GB50139-2014)、《運河通航標準》[5](JTJ180-2-2011)中的代表船型指為適應通航尺度、通過技術經濟論證優選確定的設計載重量可達到相應噸級的船型。該定義的代表船型是為確定航道尺度和跨越航道建筑物、構筑物和穿越航道建筑物、構筑物通航凈空尺度時所采用的船型。
(2)《公路橋梁抗撞設計規范》設防代表船型是用于橋梁抗撞設計時選定的代表船舶類型,規范中提到當航道船舶數據資料齊全、且航道僅通行淺吃水的內陸駁船或通航船舶尺度差別很小時,設防代表船型可采用分位值法確定[6-7]。
2.2現狀船型分析數據概況
過閘登記數據:江蘇省50個聯網交通船閘,2019、2020兩年的過閘船舶登記數據共計約500萬條,主要包括船名、船類、船長、船寬、所過船閘名稱等數據。剔除船舶重復過閘數據,從中提取過閘船舶的基礎信息,可得到江蘇省境內在航內河船舶共計約5.4萬艘船(省內、省外籍船舶各約占一半)。該數據的優點是覆蓋面廣,除部分在蘇南地區開展區間航行的不過閘船舶外,幾乎可以涵蓋其他所有在江蘇境內航行的內河船舶。
船舶進出港報告數據:2020年江蘇省船舶進出港報告數據約200多萬條,主要包括中文船名、船舶識別號、總噸、載重噸、船舶種類、船籍港等數據。凡需要靠泊江蘇省區域內碼頭的船舶須向水上執法部門進行報港,數據覆蓋面廣、統計周期長。
2.3船舶噸級分類
船舶樣本數據的分類,參考《海港總體設計規范》[8](JTS 165-2013)、《長江干線通航標準》[9](JTS 180-4-2015)中,在考慮各級航道上船舶各噸級設計船型時,兼顧上下噸級之間船舶噸位的方法。將本次船舶分類劃分為(見表1):3000噸、2000噸級(1501~2500噸)、1000噸級(751~1500噸)、500噸級(401~750噸)、300噸級(201~400噸)。
3 干線航道通航代表船型確定方法
3.1干線航道通航代表船型的參考因素
干線航道通航代表船型確定的參考因素主要包括:(1)區段航道、碼頭實際通航船舶現狀;(2)相關規劃、設計文件中的設計代表船型,包括航道網規劃、港口規劃、航道設計文件;(3)區段橋隧航評審核意見或者批復的代表船型。
3.2干線航道通航代表船型確定方法
在干線航道具體通航代表船型確定上,根據上述因素分別計算出各自的船型,原則上取較大值確定代表船型,各因素船型的具體取值如圖1所示:
結合《公路橋梁抗撞設計規范》規定,按通航船舶載重噸從小到大95%累積頻率擬定各區段現狀通航代表船型載重噸,同時綜合考慮江蘇省航道網規劃及各地市航道網規劃、省港口規劃及各地市港口規劃、江蘇省高等級航道網上橋隧航評審核意見或者批復的代表船型予以選取。
4 京杭運河蘇南段通航代表船型實例分析
4.1區段航道現狀情況
蘇南運河航道規劃航道性質定位為長三角高等級航道,規劃為三級航道,現狀達標。航道途徑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四市,北側沿江口門有諫壁船閘,能夠較好地反映現狀船舶情況。
4.2區段實際通航船舶情況
根據2020年船舶過閘數據,諫壁船閘2020年有21萬艘次的過閘數據,剔除異常數據后,其中單船載重噸取95%分位的船舶為1225噸。2020年諫壁船閘過閘船舶載重噸累積頻率曲線見圖2。
4.3區段相關規劃及航評批復情況
(1)相關規劃中船型:以國家級、省級航道發展規劃中對應區段的船型為基礎,結合近期實施的航道整治工程,原則上與航道規劃和近期建成、在建或即將實施的航道整治工程、船閘工程設計船型噸級相適應。根據沿線各市的航道網及港口總規,蘇南運河航道代表船型為1000噸。
(2)相關航評批復:按不低于近期航評審核意見或通航批復區段橋隧通航代表船型的要求,驗證區段通航代表船型適應性。根據近期航評批復代表船型,蘇南運河段單船代表船型為1000噸級貨船。
4.4通航代表船型選擇
綜合考慮現狀通航船型、規劃船型、航評批復船型,選取京杭運河蘇南段代表船型為1000噸級單船。
5相關建議
5.1加強對超越航道規劃代表船型的船舶運行管理
建議水上執法部門加強對超高、超寬船舶管理,通過巡航執法監管,降低船舶碰撞橋梁的風險[10]。強化航道允許通航船舶尺度宣傳,在航道口門處建樹相關標志標牌,完善對可通航航道船舶管控。在橋區段加裝主動預警報警裝置,對不滿足橋梁實時通航凈空高度的船舶進行警示。
5.2部分大型船舶固定運營航道可適當降低代表船型噸級
目前大噸級船舶通行支線航道的現象普遍,建議部分營運船舶(遠超航道規劃等級對應船型)相對固定的航道,可適當降低通航代表船型標準,配套針對超限船舶的相關管理規定,如“一船一議”等事前管控手段來實現區段航道的安全運營。
5.3現狀不通航航道可適當提高通航代表船型噸級
考慮部分現狀不通航航道未來沿線碼頭企業發展、水路貨運需求提升,帶來一定的船舶流量,部分現狀不通航的低等級航道可適當提高代表船型噸級,以后航道復航可再按照現階段提出的標準分期實施橋梁防撞設施。
6 結語
江蘇省船舶碰撞橋梁隱患治理區段通航代表船型確定方法研究對于其他航道通航代表船型的確定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有助于船舶碰撞橋梁隱患治理自查及評估工作的開展,同時對以后新建橋梁通航凈空尺度及抗撞設防船型的確定有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長江干線船舶碰撞橋梁隱患治理三年整治[J].中國水運.航道科技,2021(02):70.
[2]孫丹妮,鄒永超. 以高度的責任感抓好船舶碰撞橋梁隱患治理[N]. 中國水運報,2020-12-28(001)
[3]吳瑞琨. 廣東開展防范船舶碰撞橋梁專項治理工作[J]. 廣東交通,2017(3):1.
[4] GB 50139-2014,內河通航標準[S].
[5] JTS 180-2-2011,運河通航標準[S].
[6] JTG/T 3360-02-2020,公路橋梁抗撞設計規范[S].
[7]冷杰, 梅松竹. 船舶碰撞橋梁隱患治理區段通航代表船型,船隊確定方法研究[J]. 珠江水運,2021(14):2.
[8] JTS 165-2013,海港總體設計規范[S].
[9] JTS 180-4-2020,長江干線通航標準[S].
[10]杜朝陽. 船舶碰撞橋梁隱患治理三年行動形勢下汾泉河(安徽段)橋梁問題隱患分析及對策探討[J]. 江蘇科技信息.2021,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