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燁 權金拓 高浩歌


關鍵詞:SD 法;蘇南地區;仿古街;主觀印象;評價
蘇南地區作為重要的旅游區,文化氛圍濃厚,古跡保存較好,具有發展文化旅游的先天優勢。仿古街區作為人文類景點的一種表現形式,提供了新的體驗傳統文化的可能性[1]。仿古街區并非國家文化遺址,因此相較古鎮開發難度偏小,適合作為文化旅游品牌建設的試點項目。仿古街區是基于一定的歷史基礎,意在重現歷史場景,并加以改造出來的新型街區,其主要功能包括休閑、購物、游玩、就餐等方面[2]。文章旨在針對蘇南仿古街區在人群中的主觀印象調研進行分析,以此作為今后仿古街區環境設計和商業模式設計的基礎性研究。
1 SD 法概述
文章采用SD 法對問卷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人們對仿古街區的主觀印象。SD 法將評價對象的評價項分為多個程度等級供受訪者選擇,從統計結果中分析受訪者對評價對象的主觀印象,評價項通常被設置為一組語義相反的形容詞,并使用李克特量表法進行問卷設計。此研究設置正負向各3 個等級,負中性1 個等級。
2 基于SD 法的蘇南地區仿古街區開發現狀調查
2.1 素材收集
文章以蘇南地區的四條仿古街區為研究對象,分別是南京地區的夫子廟和老門東,以及無錫地區的巡塘鎮和南塘街。為詳細研究這四條街道,并準確地得出游客的主觀評價,首先對街道的基本信息包括核心景區、街道天際線、路面情況、人流密集情況、沿街建筑、重要商鋪、廣告牌及店面裝飾、標志建筑等多方面進行了現場調查取材,并選取日照光線充足的節點,將相機位設為165—170cm 高度進行拍攝。最終共收集到100 余張樣本圖片及與之對應的30 余個10 秒左右的遵循定點,且將120 度扇面從左到右勻速旋轉鏡頭拍攝的視頻作為調研補充。
2.2 數據回收
在通過研究文獻及用戶訪談后,11 組形容詞被確定為評價因子,制成問卷進行發放并回收問卷281 份,其中有效問卷共277 份。
2.3 信效度分析
利用SPSS 軟件對問卷進行信度分析,克隆巴赫系數為0.901> 0.8, KMO 和Bartlett 球形檢驗結果KMO 值為0.923,顯著性水平為0. 000,說明問卷適合進行因子分析。前3 種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 66.92%,故取該三個因子為公因子,并對因子進行旋轉,結果如表1 所示。
如表 1 所示,可提取 F7、F11、F4、F10 共同反映維度 C1,該四項因子與游客的感受與體驗息息相關,故命名C1 為氛圍維度。提取F9、F2、F8 共同反映維度C2,該三項影響因子主要反映游客對街道的裝飾色彩等方面的評價,故命名C2 為美學維度。提取F5、F1、F3、F6 共同反映維度C3。該四項影響因子與街道的規劃,布局和交通有關,故命名C3 為環境建設維度。
2.4 SD 法分析
研究小組根據數據求出每條街道相對應因子的平均分值及維度平均值,如表2 所示,并根據平均分繪制出街道空間的SD 法評價折線圖,如圖1 所示。
3 評價分析
1) 蘇南地區的仿古街的主觀評價具有整體趨向性。表2 顯示四處仿古街道的評價因子均超過0,在氛圍、美學、環境三維度上的評分也均超過0。這體現出蘇南地區仿古街區的建設整體性較強。
2) 蘇南地區的仿古街區文化氛圍濃厚,有別于傳統建筑,街道建筑風格隨和,不嚴肅古板,游客接受度較高。
3) 蘇南地區的仿古街的衛生條件、設施狀況良好。說明衛生環境和設施狀況是影響游客體驗的重要部分, 且景區的維護工作較為完善。
4) 蘇南地區的仿古街在美學層面上更多地追求街道布局的多樣性。與傳統江南古鎮的素雅風格不同,蘇南地區的仿古街更偏向于使用色差大而活潑的視覺效果,用強烈的視覺沖突及豐富變化的街道劃分來營造氛圍。
5) 蘇南地區的仿古街在環境基礎建設上有所建樹。能夠保證街道的規整度及維持較好的交通秩序,保障街道的容納空間,布置較新的基礎公共設施,保證了基礎建設的穩定。
6) 蘇南地區仿古街在整體趨向性較強的同時,在一些特定方面也存在著內部差異,且與地理位置、商業化和文化底蘊等因素息息相關。夫子廟、老門東和南塘街坐落于南京和無錫的繁華地區,交通發達,商業容易發展,其中同樣位于秦淮河地區的夫子廟與老門東在氛圍、環境建設和美學三個維度上的得分也十分接近。而巡塘鎮的歷史底蘊不如其他街道濃厚,導致其吸引力不足,所以巡塘鎮在F6、F9、F10 的評價上明確體現出了較大差異。在美學風格上,巡塘鎮整體色彩較為單調,更接近于江南古鎮所具有的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格,保留了較原始的歷史風味。而其余仿古街則以歷史沉淀為契機,在建設中加以豐富多樣的商業附著,形成了熱鬧而繁華富麗的、現代與古典相結合的“仿古”氛圍。
4 結語
公共空間不僅僅是展示具有古代氣息和風格的建筑、景觀或商業店鋪,更重要的是讓游客參與其中,小憩、駐足、游戲、交談等。離開人的活動、故事和精神,公共空間景觀便失去了意義[4]。蘇南地區的仿古街的主觀評價具有整體趨向性,且街區氛圍濃厚,街道美學層面豐富多樣,以活躍、華麗為主,這與傳統的江南古鎮的小橋流水風格區別較大。為了加強該地區仿古街的商業競爭力和建設意義,規劃與設計大可采用放大仿古元素、民俗元素和蘇南地區特色元素的方法,引入更多傳統民俗店鋪和民間藝人,讓游客體驗到當地特色的民俗生活。但以上結論僅作為對仿古街區進行的初步調研分析嘗試,屬于眾多研究仿古街區主觀印象的視角之一。針對仿古街區的形容詞對評價指標的選擇、維度的區分與定義、問卷調查的方法與樣本容量進行擴充[5]。哪些具體的客觀因素影響了仿古街區風格特點、客觀因素如何影響其風格特點、客觀因素未來將如何影響仿古街區的建設方向,以及如何避免客觀因素過度影響仿古街區建設等問題都是后續需要研究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