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天樂 初冬

關鍵詞:東北;新農村;庭院經濟;農業景觀;設計
為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推進美麗鄉村綠色發展,文章提出東北新農村庭院農業景觀設計,并基于東北新農村庭院現狀所展開基礎性研究,旨在利用農戶宅基地前后閑散庭院土地,進行一戶一景化設計,以庭院經濟模式和農業景觀設計來實現農民增產增收,實現部分失地農戶自給自足,美化農村生活環境。
1 庭院農業景觀概述
庭院經濟是指以居民自家庭院及周圍閑置空間為基礎,以種養殖、提供服務的復合結構為方式的家庭院子經濟模式[1]。農業景觀是以多姿多彩的農作物為基礎,通過規劃與設計,在較大的地域內形成美麗的外貌形態,使農業的生產功能、生態功能同審美功能緊密結合起來,成為“三生”空間的有機組合體[2]。綜上所述,庭院農業景觀是以農作物為庭院景觀基礎,以農戶庭院為載體的一種模式。傳統鄉村景觀無法解決農民不富裕的現實問題,這一本質原因導致了傳統景觀的荒廢、破壞。而庭院經濟則可以利用宅基地前后閑散土地所制造的復合結構型經濟模式,通過利用農戶宅基地前后的零散庭院土地以及農村閑散勞動力,進行農業景觀規劃與設計,并以此展開運營,發展東北新農村庭院經濟。
2 東北新農村庭院農業景觀設計價值
2.1 經濟價值
東北新農村庭院農業景觀設計利用庭院閑暇土地,進行經濟類作物的種植。在高效利用土地的同時,也給農戶帶去一定的經濟效益,使得庭院的農業景觀形式得到良性發展。此外,通過庭院、村落、區域整合,可以發展特色農村旅游經濟。
2.2 生態價值
庭院農業景觀在一定程度上替換了部分傳統景觀,不變的還是其生態效益。東北新農村合理規劃閑暇土地的模式,對于自然而言,不僅能夠改善庭院小局域的空氣系統,而且還能起到固土、涵養土地養分的作用。對于人而言,有效的規劃能夠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環境的質量,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接近自然的愿望。
2.3 文化價值
東北地區由于歷史特殊性,有著不同的民族文化,如金源文化、滿族文化、闖東關文化等多種文化形態并存,產生了多樣化的景觀形態[3]。文化作為一種載體,將不同的農耕文化與地域文化結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區域特色的農業景觀文化,既起到了文化傳承的作用,又將區域特色文化發揚光大。
2.4 美化價值
東北新農村庭院中的花草和植物有著色、香、資各種特性,而且各種植物之間注重色彩的搭配[4]。在進行農業景觀設計時,通過借鑒傳統的設計手法,能夠實現植物的美化配置。
3 哈爾濱市阿城區斬將臺村庭院農業景觀設計思路
3.1 現狀分析
斬將臺村隸屬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位于阿城區東南方向,臨近阿城寶勝寺和金源文化旅游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旅游等資源。目前斬將臺村村內原始道路規劃良好、硬化條件好;村內、外的自然綠化條件完善,環境較為整潔;同時,村內有不少農戶都在自家庭院從事農業相關活動,具備良好的改造基礎。
斬將臺村農戶庭院現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大多數農戶的庭院處于荒廢的狀態,庭院主要起到貯藏功能;部分農戶在庭院采取傳統農作物種植方式;缺少景觀規劃、缺少視覺景觀系統等;缺乏新型經濟運營模式、缺少人力與時間統籌平臺等現實問題。通過整合可將斬將臺村主要問題概括為:(1) 土地利用率低;(2) 缺乏景觀規劃與管理;(3) 經營模式單一。文章將圍繞斬將臺村庭院現狀及主要問題展開設計研究。
3.2 總體設計思路
哈爾濱市阿城區斬將臺村庭院農業景觀總體設計思路來源于美麗鄉村概念,并深入挖掘、繼承金源文化,賦予新時代新農村新的時代內涵。同時,賦予鄉村庭院新的定義,打造庭院農業景觀,發展庭院經濟,構建立體循環型農業經濟庭院,把鄉村庭院打造為“自然+ 生態+ 人文+ 農業+ 經濟”為綜合體的復合型新型庭院。
設計選取庭院類型為前院型,房屋建筑坐北朝南,庭院在南側。庭院由主、次兩條路線劃分為四個空間,兩個景觀主節點和兩個景觀次節點,形成兩條景觀軸線。再由庭院內的游園小徑劃分出了具體分區,整體布局、動線合理,涵蓋的功能區也足以滿足農戶日常需求(如圖1、圖2)。
4 哈爾濱市阿城區斬將臺村庭院農業景觀設計策略
4.1 模塊化景觀設計
根據斬將臺村及附近村落樣本提取來看,庭院擁有六種不同的布局形式:前院型、后院型、前后院型、前側院型、后側院型、前后側院型。其中最常見的布局類型為前后型,研究選取地為斬將臺村某農戶的前院型庭院。
哈爾濱市阿城區斬將臺村庭院農業景觀設計的主種植區采用了幾何式布局,提取了金源文化中雙鯉魚銅紋鏡的紋樣,并進行解構、重構,組合成了當前種植區的體塊(如圖1)。在滿足使用性的基礎上,賦予了種植區更多形式美感,并且使種植空間過渡成為了一個文化景觀敘事空間。根據總結出的六種庭院類型和不同農戶的需求,改變不同功能模塊和元素模塊。面對相同需求的農戶可以直接參考引用,快速設計搭配,達到更加高效的目的。
4.2 空間整合設計
在空間規劃方面充分考慮到農戶的動線,通過庭院道路來劃分功能區。由于地處東北,冬季多刮東北風,所以在種植區塊的考慮上將種植區布置在整個庭院的中部和西部,在東部設置石籠圍墻、植物擋風墻。通過從喬木、灌木、農作物的一個垂直分布,來緩解季風所帶來的影響(如圖1)。從功能角度出發,庭院也從原來單一的種植、儲藏功能,轉變成為了集種植、儲藏、休閑、觀賞為一體的綜合型現代農業景觀庭院。
4.3 垂直化農業與植物設計
垂直化農業是整合空間中的平面與立面空間的一種種植模式,首先,將傳統平面土地上的植物種植打造垂直分層;其次,利用立面為植物生長創造空間。這種模式的單位產量遠高于傳統種植模式,能夠為農戶帶去更多的收益[5]。可以在設計中充分利用庭院立面空間,在庭院內部構筑木廊架、木柵格、不銹鋼穿孔板架等,將部分生產性農作物的種植轉移到立面上,同時又能夠增加攀藤類作物的生長空間;在平面空間上,根據農作物的高度、生長階段的色彩變化、各階段所種植的作物進行配比,打造具有垂直變化、色彩變化、作物變化的庭院農業景觀。
庭院內的主要種植部分為經濟型農作物,如常見的玉米、西紅柿、茄子等;輔助種植各類觀賞性農作物、速生生產性農作物、花卉、草藥等;此外,還有常見的喬木、灌木、藤本、地被等植物。綜合考慮到農作物的生態價值、美化價值與經濟價值,除了常規的一些花卉類的配置,庭院中還配置了部分觀賞性蔬菜。同時庭院根據季節配置不同的農作物,使之在不同的階段能夠呈現出不一樣的農業景觀;此外,可通過配置速生農作物來實現庭院經濟價值的最大化,其種植模式相對靈活,對于庭院內農業景觀的營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4.4 太陽能雪水循環設計
哈爾濱市阿城區斬將臺村庭院農業景觀設計的難點在于冬季雪水循環利用問題,根據可持續性設計原則和生態性的考慮,在農戶的屋頂布置太陽能集熱板,在環繞庭院的水渠中預埋熱水管道,這種熱水管道類似北方地區供暖的裝置。在冬季,熱水管道通過水箱中貯存的熱水(通過太陽能集熱板加熱),不僅能夠為庭院形成一圈簡易的保溫屏障,而且能夠將堆積在水渠中的冰雪融化,融化的雪水能夠保持庭院冬日的水循環;太陽能熱水箱中還增加了水體過濾器裝置,可以將回收的雪水再次利用。
5 結語
東北新農村庭院農業景觀設計研究以鄉村振興戰略為依據,以農業景觀、庭院經濟等為理論基礎,展開東北新農村庭院農業景觀設計研究,并以試點帶動區域庭院農業景觀改造,能夠形成獨特的庭院農業景觀帶與農業產業鏈,發展庭院經濟,從而改善東北地區鄉村失活、經濟低迷的面貌。通過挖掘東北地區鄉土文化,發展鄉村旅游經濟,活化庭院農業產業鏈,達到農業、體驗、多元的融合形態,最終形成“1+2+3”三產融合的產業模式,完成美麗鄉村建設,實現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