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聰玲
統計數據顯示,宮頸癌發病呈年輕化趨勢,43%的病人發病年齡低于45歲,40歲以下育齡期病人占20%~28%[1]。相關研究證實,部分育齡期宮頸癌手術病人治療期過度擔憂術后生育能力,故術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生活質量受到不同程度影響[2]。性生活質量是宮頸癌術病人術后生活質量的重要組分,而健康和諧的性生活有助于改善病人生活質量,促進身心恢復[3]。文獻報道數據顯示,宮頸癌病人術后性功能障礙發生率超過90%,高于健康人群的26.1%~86.4%[4]。現有研究多集中于對宮頸癌術病人術后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而缺乏對性生活質量的研究。本研究選擇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20例育齡期宮頸癌術病人為研究對象,探討育齡期宮頸癌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影響因素,據此確定應對策略。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育齡期宮頸癌術病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宮頸癌規范化診斷標準,且經病理組織學診斷確診;確定行手術治療,且術后時間>3個月;年齡<50歲;認知、溝通能力良好;未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知曉研究詳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術后生命體征指標不穩定;并發心、腎、肝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伴有精神或意識障礙;家庭發生其他重大事件;接受抗抑郁、抗焦慮藥物或心理治療;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2.1.1 一般資料量表 護理人員采用一般資料量表回顧性分析病人的臨床資料以獲取病人基礎信息,包括年齡、學歷、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理分期、慢性病史、術后并發癥、復發情況等。
1.2.1.2 女性性功能量表 借助女性性功能量表評價宮頸癌術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量表共有6個維度,分別為性欲望、性興奮、陰道潤滑度、性高潮、性交痛、性滿意度,共有19個條目,其中條目1、條目2、條目15、條目16均采取反向計分,分別計5分、4分、3分、2分,1分,其他條目均采取0~5分計分的Likert 6級評分法,通過分值轉化得到維度分值為6分,總分為2~36分,總分<26.55分提示存在性功能障礙[5]。
1.2.1.3 心理痛苦篩查工具 研究選擇心理痛苦溫度計進行評價,共11個刻度等級(0~10),0分為無痛苦,1~3分為輕度痛苦,4~6為中度痛苦,7~9分為重度痛苦,10分為極度痛苦,病人根據自身1周內的痛苦情況選擇相應數字表示,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77[6]。
1.2.1.4 創傷后應激障礙自評量表(PCL-C) 本研究選擇中文版創傷后應激障礙自評量表進行評價,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4,量表共有重新體驗、回避麻木、警覺性增高3個維度,共計17個條目,條目評價采取5級評分法,分值范圍為1~5分,總分為17~85分,評分<38分提示無創傷后應激障礙,38~49分提示伴有一定程度的創傷后應激障礙,≥50分提示創傷后應激障礙篩查陽性[7]。
1.2.1.5 家庭關懷度指數問卷(APGAR) 本研究選擇家庭關懷度指數問卷(APGAR)進行評價,問卷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10,問卷包括適應度、合作度、成長度、情感度及親密度5個因子,均采取3級評分法,分值范圍0~2分,問卷總分為0~10分,0~3分表示重度障礙,4~6分表示中度障礙,7~10分表示關懷度良好[8]。

2.1 宮頸癌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評價 本研究調查數據顯示,宮頸癌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評分為(24.48±3.46)分,各維度評分見表1。

表1 宮頸癌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評價 單位:分
2.2 育齡期宮頸癌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育齡期宮頸癌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影響因素有年齡、婚姻狀況、工作狀態、心理痛苦、創傷后應激障礙、家庭關懷度、治療方案、手術范圍(P<0.05)。見表2。

表2 育齡期宮頸癌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單位:例
2.3 育齡期宮頸癌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3.1 變量賦值說明 本研究確定自變量為性功能障礙組與無性功能障礙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因變量為術后性生活質量,自變量賦值見表3。

表3 自變量賦值
2.3.2 育齡期宮頸癌術后性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育齡期宮頸癌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影響因素有年齡≥40歲、婚姻狀況、中重度心理痛苦、創傷后應激障礙、家庭關懷度中重度障礙、治療方案、手術范圍(P<0.05)。見表4。

表4 育齡期宮頸癌術后性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3.1 育齡期宮頸癌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復雜 本研究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得到,育齡期宮頸癌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影響因素有年齡≥40歲、婚姻狀況、中重度心理痛苦、創傷后應激障礙、家庭關懷度中重度障礙、治療方案、手術范圍(P<0.05)。①年齡≥40歲。研究顯示,高齡宮頸癌術病人術后多伴有不同程度性功能障礙,究其原因,高齡病人機體激素水平顯著下降,且陰道萎縮、分泌物減少,性欲望下降,陰道潤滑度不足,且性交痛發生率高,導致病人及其配偶性交滿意度顯著降低,性生活質量整體偏低[9-10]。②婚姻狀況。研究顯示,婚姻狀況對宮頸癌術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具有一定影響;穩定婚姻狀況病人性生活狀態穩定,且病人配偶能在性心理、生理等方面給予病人相應支持,能為維系良好性生活質量共同努力[11]。③中重度心理痛苦。研究顯示,心理痛苦程度屬于宮頸癌術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手術創傷及術后并發癥導致宮頸癌病人身心受損,且康復周期長、預后未知感造成經濟負擔、自我感受負擔重[12-13];同時,宮頸癌手術治療多涉及盆腔器官清掃,造成病人生理功能變化,如生育功能喪失、絕經等,引起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衰退,病人心理痛苦程度加重,性欲望顯著下降。④家庭關懷度中重度障礙。研究顯示,家庭關懷度屬于宮頸癌術后性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家庭關懷度反映了家庭整體滿足成員需求的能力,相關研究證實,家庭關懷度與個人健康、疾病發生及預后密切相關,是病人軀體康復、生活質量提升的重要促進因子之一;家庭關懷度障礙,則宮頸癌病人術后缺乏有效情感支持、物質支撐,病人對生活應激事件較為敏感,性欲望水平明顯下降,性喚起難度大,性生活質量顯著降低[14]。⑤創傷后應激障礙。研究調查顯示,創傷后應激障礙屬于育齡期宮頸癌術后性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創傷后應激障礙是指個體暴露于極端壓力下而誘發的精神異常表現,如再體驗回避、反應過度等,可促進彌漫性痛苦形成,對病人生理、心理均有一定影響,易誘發廣泛的精神痛苦,造成病人性欲望降低,且性生活過程中難以投入,性生活質量顯著下降[15]。⑥手術范圍。研究顯示,手術范圍屬育齡期宮頸癌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手術干預會造成生殖系統完整性受損,其中宮頸癌根治術會損害膀胱、盆腔血管、輸尿管等器官組織,加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高,對術后性生活質量影響大;此外,手術切除范圍擴大會造成陰道縮短、卵巢分泌功能下降,性器官萎縮及陰道干澀明顯,性生活質量明顯下降。⑦治療方案。研究顯示,治療方法不同情況下宮頸癌病人性生活質量表現不一,且術后放療病人性生活質量相較于單純手術病人偏低;究其原因,術后放療會引起卵巢功能衰退、陰道彈性下降,且陰道內干燥明顯,導致性滿意度下降、性交痛發生率高,性生活質量明顯降低。
3.2 育齡期宮頸癌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改善策略分析
3.2.1 女性性功能指標量表(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數據激勵法 護理人員通過回顧性分析法、文獻檢索法、網絡查詢法搜集宮頸癌術后1年與2年內復發情況、術后生存期、術后生育狀況、術后性生活質量等相關數據,如50%的宮頸癌術后復發集中術后1年內、75%的宮頸癌術后復發集中于術后2年內,宮頸癌早期術后5年存活率超過80%,存在生育意愿的宮頸癌病人術后再生育率>90%等,據此繪制圖表,結合圖表實施宣教,教育時長40~60 min。
以“術后性生活質量折線圖”教育為例,護理人員統計既往宮頸癌手術病人術后FSFI評價數據,評價時間分別為術后8個月、12個月、16個月、20個月、24個月,以“時間”為橫軸,“FSFI評分”為縱軸繪制折線圖,據圖介紹術后性生活狀況,與國內常模相比偏低,但整體呈上升趨勢,結合具體案例分析術后性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包括與配偶關系、生活壓力、病情狀況等,引導其正確認識宮頸癌手術對術后性生活的影響。
3.2.2 同伴問答演示教育 ①同伴問答教育。研究以2018年度收治的育齡期宮頸癌手術且術后恢復良好的病人為樣本,選出“無性功能障礙”“無嚴重并發癥”4例,組建同伴支持小組,每名成員負責10例宮頸癌術后性功能障礙病人,基于微信平臺開展線上同伴問答交流活動,宮頸癌手術病人根據術后狀況及內心疑慮提問,每人2個問題,包括“術后夫妻性生活不和諧”“術后性欲望低”“術后性交疼痛”等,同伴支持者結合自身狀況及所掌握知識回答問題,專業知識由護理人員補充,每次30 min,每周2次。②同伴演示教育。護理人員組織線下演示教育活動,結合病人術后常見問題確定演示主題,如“術后盆底肌訓練”等,并現場演示操作,解說各動作要點及難點,指導病人練習操作,直至其基本掌握,教育時長40 min。以“術后盆底肌訓練”為例,演示訓練體位,包括站位、坐位、臥位,演示、說明訓練動作,包括呼吸法、腹肌收縮放松訓練、尿道收縮放松、陰道收縮放松、肛門收縮放松,說明各動作訓練時間,即收縮、放松各10 s,每次訓練時長20 min。
綜上所述,育齡期宮頸癌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復雜,臨床應強化術后心理疏導和健康宣教,以改善病人術后性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