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雅
城南這家菜市場有3家豬肉攤,留著時髦“飛機頭”發型的阿宏,是其中最打眼的攤主。“哥,慢慢看,挑好了叫我!”“阿姨,排骨要剁大塊還是小塊?”阿宏的招呼聲中透著親切,來來往往的人多半會在他的攤位前停留。
阿宏嘴甜,也很會做生意,攤位上擺著一大盆新鮮豬血,來買肉的客人可以免費取。不過得趕早,來得晚可就沒有了。
穿著紅色針織衫的婆婆踱到攤位前,“有肥肉嗎?我要買點煉豬油?!薄百u完啦,明天早點來吧。”見婆婆有些失望,阿宏連忙補了一句,“阿姨明天來,我給您算便宜點。”婆婆一聽樂了,連連說好。
穿著灰色上衣,手拎一袋新鮮米粉的光頭大哥走過來,“給我切點肉下米粉?!闭f話間已經選好了一塊肉;戴著白帽子、身穿黑皮衣的大哥是熟客,遞給阿宏一根煙,挑了三大塊肉,囑咐其中一塊肉要攪碎,“今天吃餃子?。∵x這塊肉怎么樣,三分肥七分瘦。”阿宏貼心地問道。
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周末的早晨,客人們絡繹不絕,阿宏比平日里更忙碌一些。一碗拌面端起又放下,阿宏麻利地手起刀落,掛在檔口的豬肉越來越少。9點多,正想把最后一口面吃完,剛剛來買了豬肉的客人又回來了,說覺得太肥,想換一塊。阿宏二話不說放下碗就讓客人重新挑。
阿宏今年不過30多歲,但已經是干這行10多年的老師傅了。因為父親也是做豬肉生意的,幾乎沒怎么學,他看著看著就學會了殺豬。
30歲以前的阿宏是個浪子,每天和朋友吃喝玩樂,只管逍遙快活。過了而立之年,阿宏結了婚,有了妻子、孩子,才恍然發覺自己“一事無成”,心里慌得很。
沒文憑沒技術,阿宏只懂殺豬。思前想后,他決定離開老家,來市場更廣闊的長沙做豬肉生意,既做批發也做零售。每天凌晨12點多起床去紅星的屠宰市場殺豬,忙完豬肉批發生意,凌晨4點多再趕來這家菜市場出攤,一直忙到晚上7點才回家。如果一天能睡5個小時,阿宏就已經覺得很幸福了。
為什么要讓自己這么累?阿宏說,自己荒廢了太久,現在一心只想工作,好好工作。賣豬肉是個辛苦的行當,沒日沒夜的,但也是一個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會有回報的行業。阿宏的豬肉攤一個月大概能賺幾萬元,雖然辛苦,但一想到家人能因此過上不錯的生活,阿宏就覺得很滿足。
剛來城南這家菜市場的時候,一天下來也就能賣出幾十斤豬肉,生意冷清得很。阿宏告訴自己,別急,做什么事都要耐得住性子,慢慢積累就能把生意做熟了。
現在,阿宏已經積攢了許多熟客,有附近的餐館老板,有每天來買菜的叔叔阿姨、大哥大姐。有些人即使叫不出名字,但他記得大家的樣子和喜好,記得誰愛吃瘦一點的肉,記得誰每次都會要點肥肉,因為現炸的豬油炒菜很香。
沒有客人的時候,阿宏會在躺椅上短暫地休息片刻,刷刷短視頻,看看手機里孩子的照片。新的一年就要來了,他的新年愿望很簡單,那就是生豬價格能再降一降—— 生豬的價格越低,賣豬肉的利潤就越高。他希望多賺點錢,以后想在長沙買房,把老婆孩子接過來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