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江,丁艷,文瑜
(湘潭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湖南 湘潭 411100)
技術技能人才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就業優先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1]。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為各類人才搭建干事創業的平臺,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讓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張建民局長對“十四五”期間做好人才工作也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打造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以保障煙草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孔祥統局長到湘潭煙草調研時也指出,要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探索建立分領域、分階段培養機制,開展“技術能人工作室”等創新平臺建設,促進專業人才在實踐中成長成才。
從人員結構來看,湘潭煙草技術技能人員占總人數的90%以上,因此,以技術技能人才隊伍為研究對象,創新人才管用模式,強化人才創新意識,有效激發人才主動創新創造活力,彰顯人才價值,引導技術技能人才由“要我創新”向“我要創新”轉變,形成“人才+項目”模式運行的良性發展循環,對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以往職業發展注重管理通道,然而管理崗位職位有限,許多高績效技術技能人才因晉升無望遭遇職業天花板,而建構的技術技能人才職業通道通過引導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實現“人—崗”匹配,有利于發揮專業人才的作用。
聚焦企業和工作崗位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和痛點,建立健全人才選、育、管、用四鏈協同,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選出來、育上來、用起來,為優秀人才搭建干事創業平臺,發揮專業人才的作用,實現人才效能,提高組織效能。
通過持續開展人才工作探索與實踐,強化成果的固化、推廣和運用,不斷優化完善、提煉總結,將效益量化、成果固化,制定標準,形成體系,打造出可推廣、可借鑒、可復制的典型經驗。
人才賦值即通過宣傳引導和考核獎勵等機制,將個人成長融入企業發展中,賦予技術技能人才價值,強化人才的歸屬感和使命感,實現人才對企業的文化認同、思想認同和價值認同,增強技術技能人才的內生動力。
崗位賦責即賦予人才相應的權力、權利和職責,確保技術技能人才的權責利對等,激發技術技能人才的工作活力。
專業賦能即強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提升高精尖人才的專業素養,尤其是創新創造能力,賦予人才更多創新創造的主動權,增強技術技能人才的創新能力。
為摸清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全市系統分類分層召開6場人才專題座談會,共征集意見和建議80條,發放調研問卷140余份,實現技術技能人員調研全覆蓋。通過調研,發現人才工作存在五個方面的問題。
專業技術資格人才發展“偏科”現象比較嚴重,基本上集中在經濟師和會計師序列,占比達到了73%以上,而其他序列人員較少。
人才培養方式單一,技術技能人才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意愿不強,缺乏系統科學的規劃和引導,“百花齊放”的人才發展格局暫未建立。
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方式比較單一,缺乏行之有效的辦法,關注取證人數較多,對后續培養和繼續教育的關注較少,分層分類培訓體系不健全,創新本領、數字化能力等仍需持續提升。
聘任工作開展較慢,職數不多、力度不大、人才積極性不高,特別是縣級局和機關后勤崗位聘任職數較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員工參與聘任的熱情。
從現狀來看,湘潭煙草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和一級技師人數偏少,營銷方面暫沒有一級技師。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匱乏,依然是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和競爭力提升的主要瓶頸。
對人才工作重視不夠,對如何激發技術技能人才活力、發揮專業人才的作用、挖掘人才潛能的謀劃不多,“重物輕人”“重技術輕人”“重干部輕人才”“重使用輕培養”的現象依然存在,不僅違背了市場經濟規律,而且違背了人才成長規律[2]。
重使用、輕培養現象比較明顯,教育培訓規劃不科學,針對性不強,實效性不夠,針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考核、評價、激勵和使用等機制還不健全。
對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和高級技師培養缺乏科學的規劃和引導,尖子不夠尖的現象普遍存在,跨部門、跨領域、跨專業交流合作機會少,高端人才成長和作用發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術技能人才競爭機制不完善,部分人才存在“躺平”思想,“做與不做一個樣、做多做少一個樣、做好做壞一個樣”,思考不多,謀劃不深,難以激發人才的內生動力,難以發揮專業人才的作用。
堅持湘潭煙草系統“一盤棋”,將“激發技術技能人才活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作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索“三賦”人才活力體系建設,主動謀劃,積極探索,激發活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增添動能。
第一,全面推廣積分制管理制度,對技術技能人員管理全流程節點的要求細化、表格化、標準化,形成一整套技術技能人員聘任管理的企業標準。
第二,聯合各單位、相關部門建立人才聯席機制,由經濟運行部門牽頭,搭建“大創客工作室”,促進個人成長融入企業發展中,讓人才有發展動力。2021年牽頭承擔創新項目的技術技能人才20人,其中,承擔科研項目3項、精益課題10項、QC 課題7項,占比達到58.83%;2022年牽頭承擔創新項目的人才達到23人。
第三,加大人才宣傳力度,建立風采展示平臺,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引導全市系統進一步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制度環境和良好氛圍,不斷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企業地位和崗位吸引力[3]。
第四,建立“行政—技術技能”崗位薪酬體系,充分發揮績效激勵的“指揮棒”作用,加大績效分配與技術技能人才貢獻掛鉤力度,破除“平均主義”,解決“做多做少一個樣、做好做壞一個樣、做與不做一個樣”問題,引導技術技能人才潛心鉆研,主動創新創造,彰顯專業價值。
第五,根據各業務工作特點,分條線建立卷煙營銷、專賣管理(內管)、信息技術等9個序列專業人才庫,將在技術技能崗位工作或從事技術技能相關工作中業績顯著、成果豐富、貢獻突出的骨干力量納入人才庫,推動構建梯次合理的人才隊伍,有利于集聚各專業人才力量,聯合開展課題攻關、創新研究,以及解決企業管理、生產經營等環節的關鍵共性技術難題,更好地發揮專業人才團隊的“聚能環”作用。
第一,進一步規范明晰技術技能人才崗位職責,引導技術技能人才在發揮行政領域業務職能的基礎上,結合所在職業技能或專業技術崗位,編制技術技能崗位說明書,賦予技術技能權利,著力破解部門業務與技術技能職務割裂、矛盾等問題。
第二,探索技術技能人才動態管理機制,制定相應的聘任管理辦法,科學設置聘任崗位及職數,全面開展積分制聘任工作。一是全員解聘,同臺競技。二級技師(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及以上聘任名額的設置由26個增加到35個,增幅達34.62%,先解聘在聘人員,不設置過渡期,所有技術技能人員在同一起跑線競賽,公平競爭。二是市縣同步,傾斜縣局。打破縣局只能聘任初級專業技術職務和3~5級職業技能崗位的情況,新增縣局技師和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可聘職數12個,占全市系統總編制數的30%,提高縣局技術技能人員工作熱情。三是積分聘任,寧缺毋濫。摒棄“聘任就是解決待遇”的觀念,真正以積分為聘任前提,有為方有位,不因聘不滿而降低管理要求和聘任標準,做到以制度管人,用行動服人。全市系統設置總職數41個,實際聘任12人,空編率達到70.74%。四是嚴格規范,公平公正。以抽簽方式確定積分審核人員,通過交叉審核開展積分初審,采取組長負責制對積分結果進行復審復核,并對聘任流程全節點進行公示,保證整個聘任流程公平公正公開。
第一,編制并下發《技術技能資格考評指南》,從考評條件到考評對象,再到具體要求、考評方式等,分層級分序列對考評技術技能資格進行全流程梳理,為員工提高技術技能資格提供參考,提高人才培養的指導性和培育的方向性。2021年報考各類職稱人員同比提升130.76%,中高級人才占比提升15個百分點。
第二,注重創新培育方式方法,突破傳統培訓理念,深化平臺、人才、項目、課題相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4],搭建專賣、安全、信息和公文寫作平臺,探索開展“互動式教學、沉浸式演練”學習模式,賦予“能人工作室”、“創客”平臺更大人才培育自主權,更好地發揮他們在帶徒傳技、技藝傳承方面的優勢,帶動身邊同事共同成長成才。
第三,突破部門邊界,搭建“共創成長”平臺,建立個人與團隊跨部門合作、團隊與團隊交流協作的成長機制,激勵人才彰顯專業價值,發揮專業作用,多做貢獻,解決企業難題。
第四,主動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廣泛性、創新性、實效性的原則,將技能競賽、技能比武等活動與人才發展戰略相結合,為員工提高技術技能提供平臺[5]。
堅持應用導向,以“三賦”人才活力體系為基礎,聚焦創新發展和作用發揮,構建人才培育體系,推動人才成長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
創新人才成長和培養機制,依托積分聘任管理模式,突出“人才賦值、崗位賦責、專業賦能”三大職能,推動“人才+舞臺”賦值、“人才+課題”賦責、“人才+平臺”賦能,聚焦“三賦”深挖潛能,驅動使能,提高效能。2021年,湘潭煙草技術技能人員牽頭創建“大創客”平臺1個、“能人工作室”4個,揭榜掛帥承擔課題項目20項,發表論文14篇。
打破以往只注重行政崗位的固有思維,構建多元化職業發展通道,在職級方面構建“行政—技術技能”崗位職責的共融體系,打通“行政—技術技能”崗位薪酬體系,結合技術技能崗位,有針對性地編制崗位說明書,從政治表現、學術品德和創新成效三個維度,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四個方面,對技術技能人才實施崗位畫像。
以工作室和創客平臺為載體,以挖掘并解決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問題為關鍵,形成個人與團隊跨部門合作學習方式,引導技術技能人員在學習中回歸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通過技藝學習平臺、知識教練的幫助、學習團隊的討論互動,推動人才在解決問題中不斷進步,實現個體與團隊共生學習成長。以“四員協同”為例,項目在運行中遇到流程故障,4個“能人工作室”立即響應,組成聯合攻關團隊,由各團隊能人擔任知識教練,集聚營銷、專賣、物流、信息等不同領域技術技能人才,驅動人才動能,發揮團隊合力,從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到頭腦風暴、故障解決,響應速度快,改善效果好,處理效率高,在解決好突發問題,實現“四員協同”項目流程更優、運行更暢通的同時,形成了個人學習與團隊學習的高效組合、個人學習與知識教練互動的高效組合,有效推動了技術技能人才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提升。
人才是資源,是生產力,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原動力。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湘潭煙草人才工作要聚焦數字化轉型,堅持創新驅動,繼續深耕“三賦”人才活力體系,加快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