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呈
2022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時指出,要“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要想開好局起好步,就必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統一意志。風雨不動安如山,賴有砥柱立中流。黨的領導是我們成就偉業最可靠的主心骨,是應對驚濤駭浪的“定海神針”。歷史不斷證明,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黨中央有足夠的經驗、智慧和能力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發展質量穩步提升。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踏踏實實走好黨中央為我們擘畫好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創造條件。豐草不秀瘠土,巨魚不生小水。要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就要持續優化干事創業的社會生態。人才是第一資源,高質量發展需要有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隊伍作支撐。要把人才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下大力氣發掘人才、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不斷出臺激勵約束政策,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持續維護各種社會主體的合法權益,營造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社會環境,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精準發力。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要推動高質量發展,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實落細,就要在整體中找準自己的定位。這就要求各地各部門既要從全局謀劃一域,避免各自為政、惡性競爭,又要從自身特點和實際出發,細化時間表、施工圖,防止浮夸造景。只有揚長避短,找到自己的最佳發力點,明白應該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認清自己是“中國號”巨輪上的哪個部件,才能更好為“中國號”巨輪快速航行提供助力,讓“中國號”巨輪在高質量發展的偉大航程中破浪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