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幃幃 徐祥峰
我國業余男子網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特征研究——基于第十四屆全運會群眾比賽網球決賽男子單打冠軍的分析
榮幃幃1徐祥峰2
(1.武漢體育學院 國際網球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2.武漢體育學院 國際網球學院教研室,湖北 武漢 430079)
為了解我國業余男子網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特征,運用錄像觀察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第十四屆全運會群眾比賽網球決賽男子單打冠軍鐘晉的競技能力特征進行分析,深入探索業余男子網球運動員制勝規律,為業余網球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提供參考。研究表明穩定的發球、接發球、底線相持技術是業余男子網球運動員獲勝的關鍵,但業余男子網球運動員相持階段網前、放小球等技術使用少,技術應用手段單一;此外,突出的體能水平,合理的戰術意識和戰術行動,豐富的比賽經驗和穩定的心理品質是業余網球男子運動員技戰術良好發揮的特征。
第十四屆全運會;群眾比賽;業余網球;男子單打;競技能力
第十四屆全運會首次設立群眾比賽網球項目。比賽規定網球專業運動員及軟式網球專業運動員(包括退役網球運動員和軟式網球運動員)不得參賽,參加決賽的運動員由各地基層選撥產生,基本代表了各地業余網球運動員的最高水平。鐘晉通過六場比賽獲得男子單打冠軍,對其在比賽中表現的競技能力進行針對性的研究能夠有效了解當前我國業余男子網球運動員的競技特征和制勝規律。
運動競技能力是運動員在比賽中表現出競技水平的基礎,主要包括技戰術、體能、心智能幾個方面。本研究選取第十四屆全運會群眾比賽網球項目男子單打冠軍鐘晉6場單打比賽的競技表現,記錄統計技戰術指標,并對其同場競技對手主要技戰術指標進行對比分析,探討當前我國業余男子網球運動員制勝規律,為我國業余網球愛好者的訓練和比賽提供參考。
以第十四屆全運會群眾比賽網球決賽男子單打冠軍鐘晉在本次比賽中表現的競技能力為研究對象。
1.2.1錄像觀察法
反復觀看鐘晉在第十四屆群眾比賽網球男子單打項目的六場比賽錄像,對鐘晉和他同場競技對手的發球、接發球、相持階段指標進行系統觀察、歸類。
1.2.2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軟件對網球智能服務系統比賽視頻中記錄得出的運動員發球、接發球、相持階段技術指標數據進行整理,運用SPSS 26.0統計軟件對鐘晉及其同場競技對手發球、接發球指標進行統計學處理。
技術水平高低主要表現在基本功熟練、扎實、全面、準確,特點突出,并在技術發展中不斷創新、形成絕招等方面[1]。鐘晉的網球技術較為穩定,但并不全面。發球技術穩定但一發成功率較低,接發球技術強,底線正、反手抽球控點強,擊球穩定,網前和中前場技術應用少,技術手段單一。
2.1.1發球技術

表1 第十四屆全運會群眾比賽網球決賽鐘晉與對手發球指標統計量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在業余網球比賽中,發球技術優秀的選手不僅能為發球后各項技戰術的運用創造條件,也能在心理上壓制對手,限制對手技戰術的發揮。從鐘晉的發球指標看(表1),其發球效果并不理想,六場比賽一發成功率平均值低于同場競技對手,未呈現顯著差異性;鐘晉的雙誤平均值低于對手,不存在顯著差異性。從發球的得分效率來看,鐘晉六場比賽發球直接得分總分為21分,同場競技對手發球直接得分為13分。此外,鐘晉共發了4個ACE球,同場競技對手中未發出ACE球,表明鐘晉在保證發球穩定進區的情況下仍然能發出給對手造成壓迫的球;鐘晉的發球得分率優于對手且存在顯著差異性,六場比賽發球得分率平均得分高于同場競技對手約21%(P<0.01)(表2),表明鐘晉具有較好的得分效率,這是他贏得比賽的關鍵因素之一;鐘晉平均每場比賽贏得發球局勝率高于同場競技對手40%,存在顯著差異性,表明鐘晉在發球局具有較強的得分能力。通過對比賽視頻的觀察發現,鐘晉在發球局的主要得分方式是通過穩定的發球保證主動權,然后通過底線正反手抽球贏得比分。另一方面,鐘晉還通過發球給對手造成壓迫,隨后上網通過網前技術贏得比分,據統計,鐘晉應用發球上網的成功率為73%。發球是網球比賽中發球方最先應用的技術,對比賽結果的走勢起著決定性的影響[2]。在業余比賽中,并非所有選手都具備好的發球技術,但所有運動員都在追求和提高自身的發球技術,就發球的成功率來看,鐘晉的發球能力在業余網球運動員中并非屬于頂尖水平,其優勢是通過穩定的發球技術以及發球后各項技術的綜合應用贏得比賽,并在比賽中適時發出攻擊性強的球,干擾對手,保持場上的主動權。可見,要想在業余網球比賽中獲勝,穩定的發球能力是關鍵因素之一。

表2 第十四屆全運會群眾比賽網球決賽鐘晉與對手發球指標獨立樣本T檢驗統計結果
2.1.2接發球技術

表3 第十四屆全運會群眾比賽網球決賽鐘晉與對手接發球指標獨立樣本T檢驗統計結果

表4 第十四屆全運會群眾比賽網球決賽鐘晉與對手接發球指標統計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接發球技術是網球比賽中接發球方最先運用的技術,是為了在被動中尋求主動,把比賽帶入相持階段,盡可能地使雙方在同一條件下進行較量所用的技術[3]。隨著業余網球運動員發球技術的不斷提高和改進,要想獲得比賽勝利更重要的是具備破壞對方發球局的實力。由表3、表4可知,鐘晉的接發球成功率高于同場競技對手,但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從接發球的得分效率來看,鐘晉和對手接發球直接得分都較少,鐘晉有8個接發球直接得分,對手僅有3個接發球直接得分;鐘晉的一發得分率與二發得分率相差不大,表明其具有穩定的接發球能力。鐘晉六場比賽接發球得分率高于同場競技對手19%,呈現顯著差異性,表明鐘晉善于在被動中尋找反擊制勝的機會,贏得比賽。從破發率來看,鐘晉的成功破發率高于同場競技對手且存在顯著差異性,鐘晉的成功破發率高于同場競技對手46%,表明鐘晉在比賽中善于在被動中尋找機會,且具有穩定的心理素質和較好的接發球技術。總的來看,鐘晉的接發球技術在業余網球選手中具備較高水平,主要表現在通過穩定的回球獲得主動,積極尋找和把握破發點獲得比賽勝利,具有很強的防守能力和善于在場上化被動為主動的特點。
2.1.3相持球技術
相持階段是指運動員雙方為爭奪比賽勝利而進行的各種技戰術的較量[1]。制勝球是指打到對方接不到的球或無法回擊的球,又稱為主動得分[4],制勝球是反映運動員攻擊性強弱的主要指標,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運動員主動進攻的能力。如表5所示,鐘晉六場比賽的制勝分總分為47分,同場競技對手43分,兩者相差不大。截擊球、高壓球技術制勝分總分上均低于對手,其他兩項技術略高于對手,存在偶然性,表明制勝分不是影響鐘晉獲勝的主要因素。通過視頻觀察可知,鐘晉相持階段主動進攻手段單一,多以底線正反手抽球為主,截擊、高壓等技術應用較少,得分不高。非受迫性失誤也叫主動失誤,是指運動員在沒有受到對手壓力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失誤[5],它是衡量運動員競技狀態和擊球穩定性的主要指標。在業余網球比賽中,非受迫性失誤的多少可能就決定比賽的最終結果。據統計,鐘晉六場比賽相持階段非受迫性失誤分為53分,同場競技對手非受迫性失誤為97分,呈現巨大差異,表明鐘晉在相持階段主要是以穩定的回球為主。通過對比賽視頻的觀察,鐘晉相持階段主要以底線正反手抽球為主,多拍對打將對手控制在底線,迫使對方主動失誤得分。總的來看,鐘晉在比賽相持階段技戰術體系單一、攻擊性較差,但底線擊球穩定性極高,是其取勝的主要手段。

表5 第十四屆全運會群眾比賽網球決賽鐘晉與對手相持階段技術統計
戰術是指為了在比賽中戰勝對手或為表現出期望的比賽結果而采取的計謀和行動[6]。鐘晉經過六輪比賽最終獲得單打冠軍,每場比賽對手都具有不同的特點和比賽節奏,所采用的戰術都不盡相同。通過觀看比賽視頻發現,鐘晉前3輪中并未遇到較大的對抗,后三輪比賽隨著對手競技能力的提高,對抗性逐漸增強,鐘晉也表現得更加積極出動,在第5、6輪分別與陳嘉磷、葉子豪激戰10局,兩場比賽均先發制人,第五輪開賽首先拿下兩局,第六輪開賽首先拿下三局,主動掌握比賽節奏,鎖定勝局,贏得冠軍。從各項技術的組合應用上看,鐘晉主要是以底線抽球為主,中前場技術的應用較少,戰術應用單一。賽前戰術計劃的制訂也為鐘晉最終獲勝奠定了基礎,面對決賽對手葉子豪,針對其大力發球和抽球,制定了以保發為主、拖住局數的大策略,在挑邊時首先選擇接發,首局破發,破壞對手節奏,在心態上壓制對手,然后在比賽中以相持為主,消耗對手體力,找機會上網或調動對方上網,增加贏球面。破掉對手的發球局是網球比賽的制勝規律之一,成功實現破發不僅能獲得比賽的勝利,還能破壞對手心理防線,鐘晉接發球指標(表4)顯示,其接發球局成功破發率為80%,顯著高于同場競技對手,存在顯著差異性,說明鐘晉在比賽中比對手的擊球節奏更好,當在比賽中占據主動時,對戰術的選擇非常堅決,對關鍵球的處理非常果斷。鐘晉六場比賽重點強調防守,依靠體能、腳步移動速度以及對球的快速預判并結合底線頻繁變線和長短調度,擾亂對手擊球節奏,消耗對手體力,增加贏球機會。
總的來看,在業余網球比賽中,戰術的合理應用能夠有效幫助運動員贏得比賽,較強的戰術意識,靈活的臨場應變能力可以使運動員快速進入比賽狀態,但在戰術的應用上,只有提高各項技戰術的綜合應用,才能在比賽中具有更高的贏球率。
在運動員競技能力基本結構中,體能是運動員充分發揮技戰術水平的基礎[1],沒有體能,技能就會成為無源之水,心理能力則會成為無的之矢,競技能力也就無從談起。鐘晉共經歷了六場比賽,跟不同的對手進行高強度的對抗,多次被競技對手調動滿場移動接球,且在每場單打比賽后還有一場雙打比賽,對鐘晉技戰術的穩定發揮和體能要求非常高。鐘晉身高183cm,身材高大勻稱,在對陣的選手中,屬于較好水平,有利于對比賽場地的控制,在己方場地上形成一道天然的防守墻,在對抗中具備相對優勢。從移動速度上看,鐘晉現階段100米電計成績為11秒5,處于較高水平。從比賽中可以看出,鐘晉在比賽中針對球的不同落點可以做出瞬間反應,然后快速移動穩定回球,同時調動對手。即使在被動情況下被對方調出場地,也憑借超強的移動速度快速回位,為后面回球做好準備。從耐力水平上看,鐘晉的打法非常消耗自身體力,且在比賽中每一分都非常拼,相對于同場競技對手來說,鐘晉的取勝主要是通過多拍對打贏得比賽。從機體的恢復狀況來看,鐘晉每天參加一場單打比賽和一場雙打比賽,對身體的消耗非常大,但是每天比賽后都會有專業的體能師指導進行放松和恢復,為第二天的比賽做好準備。總體來看,鐘晉的體能水平較好,腳步移動速度快,耐力強,來回折返能力強,擅長應用自身的優勢調整打法,贏得比賽,此外賽后體能恢復也為鐘晉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在業余網球比賽中,良好的體能是運動員獲勝的基礎,除了先天的身體條件,科學的體能訓練、合理的體能分配、賽后身體的良好恢復對于在高強度比賽中贏得比賽至關重要。
運動實踐證明,許多優秀運動員在比賽關鍵時刻取勝,大都歸結為心理上的優勢[8]。鐘晉有九年球齡,且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大學生網球比賽以及各種業余比賽,具有豐富的比賽經驗和強大的心理抗壓能力。在本次比賽中,鐘晉經過六場比賽,擊敗毛亮、葉子豪等人,成為第十四屆全運會群眾比賽網球決賽男子單打冠軍,其心理表現非常出色。他在比賽中展現了非常穩定的心理狀態以及強烈的求勝欲望,同時合理地將兩者的關系協調好,對比賽的適應能力和調整能力非常強。在比賽中針對不同對手的打法及時做出調整,在比賽領先的情況下不驕不躁,專注比賽,出球嚴謹,獲勝時為自己加油,保證平穩心態。在比賽落后時,及時調整情緒。通過對比賽視頻的觀察,鐘晉幾乎每次回球都會吼出來,激勵自己回好球并減輕壓力,具有積極的比賽心態和狀態。關鍵分的獲得可能影響運動員在比賽中一盤、甚至整場比賽的結果。而很多優秀選手在比賽中獲勝,在于他們處理關鍵球更加合理,這需要穩定的心理狀態做保證。鐘晉多次面臨破發點,挽救破發點成功率為54%,比對手挽救破發點成功率高出34%,且多次在對手擁有3次破發點的情況下守住發球局。在男子單打決賽之前,鐘晉針對葉子豪的打法特點做好戰術準備,且有男團比賽贏葉子豪的戰績,在心理上占據優勢。在比賽開局,首先拿下3局,破壞對方心理防線,雖然在3局后,對方及時調整,直追比分,但鐘晉仍然憑借超強的意志品質和穩定的心理狀態,擴大優勢,最終6:4獲得比賽勝利。總體來看,鐘晉在本次比賽中展現了較高的心理能力水平,這主要歸結于多次的大賽經驗和勝不驕敗不餒的心理品質。
網球是一項非常個人化的運動項目,在場上不能接受教練的指導,場上對手的變化以及對比賽節奏的掌握都需要自身主動適應和調整,因此要想在比賽中獲勝需要豐富的實戰經驗和理論知識支撐。鐘晉從大二接觸網球,曾多次參加大學生網球比賽以及各種業余比賽,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且作為重慶大學的專項老師,在自身球技不斷提高的同時還必須指導學生進行網球專項上的訓練和提升,這需要非常豐富的網球基本理論知識。從鐘晉的個人專訪上了解到,鐘晉還與四川省隊等很多優秀的教練員進行交流,接受他們的指導,在技術上的改進,戰術的制訂以及體能上的提高都有深入的交流,且付諸實踐。通過本次全運會群眾比賽,發現鐘晉與對手對抗時,不僅針對對手特點快速調整比賽打法,掌握比賽節奏,且每一分的技戰術實施都具有自身技術特點,相持階段底線正反手角度開、控點強,腳步移動快,控制對手在底線,限制對手上網機會,對待每一分都很認真,做好充分防守準備;同時利用發球上網及時搶得先機,對對手擊球進行干擾。此外,鐘晉獲得冠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賽前針對比賽對手制定專門的戰術計劃,并在比賽中積極的實施,具有較強的戰術執行能力。總的來說,鐘晉是專注力極強且知識儲備豐富的一位選手。
(1)在業余網球比賽中,穩定的發球,較強的接發球能力以及底線正反手的穩定回球是運動員獲得比賽勝利的關鍵。此外,業余網球運動員的擊球技術多以底線擊球為主,缺乏網前和中前場等技術的應用。
(2)善于在比賽中保持自身擊球節奏,謹慎的處理關鍵球是業余比賽中獲勝的重要因素。賽前戰術計劃的制定以及靈活的戰術意識和戰術執行能力也是業余網球運動員獲勝的重要原因之一。
(3)對于業余網球運動員而言,靈活的移動步法、超強的耐力素質,針對性的體能訓練和恢復,穩定的心理品質、豐富的比賽經驗和知識儲備是贏得比賽的前提。
(1)隨著業余網球運動員技術水平的提高,業余男子網球單打比賽更加激烈,技戰術的精進變得更加重要。業余男子單打運動員在發球保證穩定進區的情況下應不斷提高攻擊性和發球線路的變化;接發球應該保證成功率,并積極主動迎接來球,化被動為主動,在相持階段增強底線正反手的穩定性和攻擊性,加強網前和中前場等技術的應用和訓練。
(2)業余網球運動員在比賽中應保持自身的擊球節奏,除了技術的有效應用,針對性的戰術訓練也非常必要,包括賽前戰術計劃的制定,戰術意識的和執行能力等都應進行專門化的練習和提高。
(3)業余網球運動員應該加強自身體能的訓練,同時參加各種比賽,豐富比賽經驗,提高賽場情緒調控能力。此外,對于網球專項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
[1]朱昆,劉英.2014美網錦織圭競技實力與技戰術特征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35(5):54-58.
[2]竇元樸,張建華,張健.2010~2015年網球四大滿貫單打搶七局比賽研究[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8(2):78-84.
[3]朱昆,劉英.2014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李娜單打技術特征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5,31(2):51-54.
[4]卜宏波,金敏,徐繼超.2013年溫網穆雷競技實力與技、戰術特征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4,50(4):49-56.
[5]袁存光,程杰.新生代網球運動員茲維列夫技戰術特征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21,39(6):78-85.
[6]王海明.網球雙打運動員戰術意識診斷指標體系的構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1,45(3):83-87.
[7]楊世勇.體能訓練學[M].四川: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8]王云.2018年美國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技戰術對比分析[J].體育科技,2019,40(2):16-17.
[9]朱偉偉,王三保.中國競技網球發展瓶頸及突破路徑選擇[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5):103-108.
On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China’s Amateur Male Tennis Player--Based on Male Singles Champion in the Tennis Final of the Mass Competition of the 14th National Games
RONG Weiwei, etal.
(Wuhan Institute of Sport, Wuhan 430079, Hubei, China)
榮幃幃(1996—),碩士生,研究方向:網球專項訓練理論與方法。
徐祥峰(1977—),副教授,研究方向:網球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