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偉
(河南焦煤能源有限公司古漢山礦,河南 焦作 454000)
針對古漢山礦1604 綜放工作面實施沿空留巷過程中出現瓦斯涌出量大、采空區遺煤易出現自燃等問題,開展留巷工作面的漏風、瓦斯治理研究,提出合理的瓦斯治理和綜合防滅火措施[1-6],收到了良好效果,也為類似條件下沿空留巷防滅火治理提供借鑒。
1604 綜放工作面所采二1 煤層厚度5.5 m,煤層傾角14°,埋深已達600 m。礦井瓦斯絕對涌出量3.7 m3/min,原始瓦斯含量28 m3/t,原始瓦斯壓力0.76 MPa,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采煤方式為綜采放頂煤,全部垮落法治理采空區頂板。該面最大水平主應力達31 MPa,垂直應力達18 MPa,屬高應力范疇。如圖1。

圖1 煤層綜合柱狀圖
切頂留巷技術是基于切頂短壁梁和巖石碎脹理論,采用定向預裂技術將留巷、采空區上方關鍵巖層間的力學關系削弱,利用擋矸結構阻止采空區矸石進入巷內,采取加強支護使巷道沿采空區保留。工藝流程如圖2,具體為:(1)對巷道頂板、煤幫采取加強支護,保證留巷時圍巖穩定;(2)超前工作面至少80 m 且靠采幫側實施爆破,促使頂板形成預裂弱面;(3)回采后在端頭支架后方切縫處安設柔性可伸縮擋矸柱并自動成巷幫,留巷段需安設單體柱棚臨時支撐頂板;(4)采空區矸石冒落穩定后,適時回撤單體柱并在采空側實施噴漿密閉。留巷結束,接替面再次使用。

圖2 切頂留巷工藝流程
為解決古漢山礦采煤率低、掘進工程量大、接替緊張、上隅角瓦斯超限等問題,在1604 運輸巷實施沿空留巷技術,實施后通風方式為兩進一回Y型通風。
1604 運輸巷沿頂布置,留巷前需用高強錨索對頂板加強支護。為消除動壓影響,留巷段用單體柱、π 型梁滯后支護,排距0.5 m。留巷采空幫擋矸方式為雙層網、擋風布、可伸縮工字鋼及錨索等,間距0.4 m。預裂切頂孔深15 m,距采幫0.3 m,間距0.8 m,向切眼方向偏20°,向采幫偏15°,線裝藥密度0.4 kg/m。如圖3。

圖3 留巷支護圖(mm)
1604 工作面實施留巷后,瓦斯來源主要為開采層、鄰近層及采空區等瓦斯涌出。
(1)留巷碎石幫側擋矸防護系統應在支架移架前完成施工。擋矸網和工字鋼與過渡架平行安裝,確保擋矸網之間、擋矸網與頂網搭接完好,工字鋼下扎>0.1 m。因擋矸體系搭接不密封等向采空區漏風,若處理不及時可能引起采空區遺煤自燃。
(2)工作面不斷回采,礦壓顯著提高,煤體原巖應力失衡,再次平衡前煤體受礦壓影響后出現較多裂隙,使煤與空氣接觸面擴大。雖在采空側實施噴漿處理,大致阻斷巷道與采空區間的溝通,因采動壓力影響,噴漿處裂縫擴增,采空區進風后所留煤體氧化速率加劇,采空區發生自燃事故的概率增加。
不采取措施時,1604 工作面相對、絕對瓦斯涌出量分別為21 m3/t、24 m3/t,必須對工作面瓦斯進行治理。
為預防1604 工作面留巷期間采空區內遺煤自燃,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提出以下防滅火措施[7-8]。
(1)加強瓦斯抽采
① 回采前主要采用順層鉆孔抽采的方式進行瓦斯防治,在兩回采巷道采幫布置單排平鉆鉆孔,進行高負壓抽采瓦斯,傾角與煤層傾角相同。開孔方向垂直巷幫,距底1.4 m,孔深100 m,間距2 m,孔徑Φ94 mm 和Φ113 mm。
② 回采時采用超前釋放孔抽采、超前高位鉆孔抽采及特殊區域深孔爆破增透技術等減少瓦斯濃度。超前釋放孔:在本煤層預抽孔的基礎上,在卸壓帶區域每隔60 m、呈扇形施工一組加強鉆孔,控制在工作面20~100 m,提高卸壓帶抽采效率,減少煤層瓦斯涌出量,保證工作面正常生產。超前高位鉆孔:在工作面前方每隔60 m 布置6~8 個為一組、呈扇形布置的超前高位鉆孔進行低負壓瓦斯抽采,孔徑Φ113 mm,孔深100 m,終孔控制回風側5~20 m,控制高度分別距頂16~40 m。特殊區域深孔爆破增透技術:因工作面部分區域煤質較軟,在工作面采取深孔爆破,增加煤體透氣性,提高抽采率。爆破位置根據每天割煤時瓦斯涌出情況確定,自采用該技術以來,其回風流瓦斯逐步下降,大幅提高工作面推進速度。
③ 回采后在采空區采用高位及定向鉆孔抽采技術進行瓦斯防治。采空區高位鉆孔:每隔55 m、呈半扇形布置一組仰斜鉆孔,終孔控制在工作面20~44 m,終孔間距3 m,高度分別距頂16~40 m。提前預抽采空區瓦斯,降低回采時采空區向回風流溢出大量瓦斯,保障安全開采。平均日抽采量2150~3505 m3。采空區高位定向鉆孔:在回風巷500 m 鉆場處采用定向鉆機打3 個定向高位鉆孔,內錯該巷25 m、30 m、35 m,距煤層頂板25 m、30 m、35 m,抽采空區瓦斯。根據檢測數據顯示,1~3#鉆孔濃度為10%~65%,日抽采量2270~3560 m3,定向鉆孔覆蓋區域未發生瓦斯超限事故。
(2)封堵留巷采空側裂隙
留巷時需對采空幫再次噴漿封堵裂隙,噴漿0.5 m 厚。工作面開采后所封堵的安全出口密閉有損害情況時需再次實施密閉,降低采空區瓦斯溢出,有效控制采空區出現自燃的可能。
(3)注氮注漿防滅火技術
為控制采空區有害氣體(瓦斯、一氧化碳)不發生外溢,適時對采空區實施注氮注漿。
氮氣防滅火是通過制氮設備獲得氮氣,經管路注到可能會發生自燃的采空區。留巷時為確保瓦斯、一氧化碳指標正常及采空區遺煤不發生自燃等,在留巷采空區幫每150 m 預留1 組注氮孔及氣體觀測孔,注氮管(規格Φ108 mm×1700 mm)距底板0.4 m,外露0.2 m,并及時與留巷內的注氮支干管路接通。如果采空區氧氣濃度超過7%或一氧化碳指標不正常時,則對提前所埋設的管路向采空區注入氮氣。采空區觀測管(規格Φ40 mm×1700 mm)外露0.3 m,端頭設兩個開關。
注漿防滅火是將黃泥漿液注入采空區以此遮住所遺存的煤體,使煤體不與采空區內的氧氣有接觸,并且黃泥漿液中的水分將會汲取煤體中熱量,另一優勢就是滅火降溫。留巷時若采空區出現自燃的跡象,立即對其注入黃泥漿。
(4)強化氣體監測預警機制和留巷質量檢測管理。留巷時每班應有一名專職瓦斯監測人員,定期定時對上隅角、留巷內、工作面的瓦斯、溫度、風量、CO 等指標氣體進行監測。要突出重點強化留巷采空幫側密閉情況的檢查,針對采空側幫、頂、底易出現裂隙的部位加強檢查,出現問題區域立即安排噴注漿人員對其實施噴漿封堵。還需強化留巷及工作面重點部位所安裝傳感器的維護工作,準時向直管部門報備相關數據,當出現問題時可及時制定應對措施。
1604 工作面有高、低2 套瓦斯抽采系統。高、低負壓瓦斯抽采系統均設置一用一備的2 臺水環式真空泵,電機功率分別為315 kW、250 kW,最大吸氣量分別為253 m3/min、210 m3/min,平均抽采濃度分別為13.5%、5.8%,平均純量6.2 m3/min、4.5 m3/min。抽采主、支管采用Φ426 mm(高負壓)、Φ273 mm(高負壓)、Φ325 mm(低負壓)螺旋式焊接鋼管。
據觀測結果可知,實施綜合瓦斯抽采技術后,工作面及回風流中的最大瓦斯濃度由0.8%降至0.6%,瓦斯超標的情況未出現,工作面日推進速率明顯提高,效果顯著。回采期間O2、CO 濃度幾乎不再變化且沒有增加的跡象,說明通過采用合理的防滅火手段后,采空區內沒有出現遺煤自燃的情況,留巷工作面正常開采。
(1)1604 工作面回采、留巷時應強化對留巷的檢查,適時對留巷采空區幫部進行噴漿,噴漿厚度50 mm,漏風現象得以控制,防止采空區內遺煤發生自燃。回采時因動壓影響留巷采空區幫噴漿會造成一定破壞,留巷服務時間長,為防止向采空區內漏風,及時對留巷采空側實施再次噴漿封堵,密閉效果明顯,采空區遺煤不發生自燃。
(2)在1604 留巷工作面實施瓦斯抽采與封堵裂隙、灌漿注氮、強化監測監控相結合的綜合防控方法后,有效防止了瓦斯超限和采空區遺煤自燃,保證了工作面正常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