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聚焦福建經濟建設主戰場,充分發揮智力優勢、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積極推動學會創新驅動服務站建設,科技賦能福建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積極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取得良好成效。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一嘉海帶創新驅動服務站新品系海帶養殖示范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于2021年5月在福建省霞浦縣設立創新驅動服務站,引入國家藻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逄少軍等10 多位藻類知名專家,與建站企業福建一嘉海帶苗業有限公司聯合開展藻類養殖病蟲害防治技術攻關、福建海帶芽產業課題研究。在學會專家的支持下,企業成功突破海帶冬季育苗難關,實現海帶養殖由一年1 次生產轉變為一年2 次生產,填補了海帶產業在冬季進行規模化苗種繁育的空白。“海嘉1 號”新品系海帶,畝產較普通品系穩定增加20%以上,2021年為養殖戶創收4 億多元。
中國水產學會福建森海基層科技服務工作站成立于2021年11月。建站以來,中國水產學會發揮專業技術優勢,通過科技攻關、技術咨詢、成果轉化、交流培訓等形式,推進河鲀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學會服務站專家指導企業開展多項技術攻關和企業戰略規劃;為企業開發利用河鲀資源和制備呈味基料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論支持,開展東方鲀魚精蛋白提取工藝優化研究、河鲀魚魚皮明膠制備及脫腥研究、河鲀魚皮膠原蛋白肽提取及其化妝品功效研究等,強化了企業的研發能力,提升了企業的提取工藝、制備工藝和加工工藝水平。

中國水產學會專家到森海食品創新驅動服務站調研指導
中國菌物學會在福建容益菌業科技研發有限公司建立學會服務站。該站堅持“需求為基礎,項目為核心,企業為主體,實效為根本”的理念,邀請專家開展咨詢服務、技術指導、成果轉化以及人才培養。經學會服務站專家與企業的共同努力,解決了繡球菌育種關鍵技術創新與高效規模化栽培、繡球菌廢菌包二次循環生產研究、繡球菌液體發酵工藝優化研究、繡球菌物聯網智能化生產管理技術應用、繡球菌深加工研發等方面的技術難題,有力推動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實現了會企協同創新,也為福建省食用菌行業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樣板。

中國菌物學會專家到容益菌業指導工作
中國茶葉學會現有服務站(工作站)19 家。2021年,新建中國茶葉學會臨海服務站、金華服務站、咸寧協作站及九井峰工作站。中國茶葉學會漳州天福茶業有限公司創新驅動服務站2019年10月成立以來,學會組織專家團隊開展科技咨詢、技術培訓等服務15 人次,針對企業茶園茶樹品種、茶園土壤、茶園環境等具體情況,指導開展無公害茶葉基地整合規劃及改造、綠色茶園茶樹栽培、茶葉產品的深加工技術研究與新品開發、茶葉文化、休閑觀光茶園產業的升級、茶葉的科學沖泡及鑒評等,助力企業創新發展,有力推動了地方特色農旅產業轉型升級。

服務站專家團隊到漳州天福茶業有限公司開展科技咨詢、技術培訓
(本刊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