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黨和國家對人民健康的重視,如今健康體檢已經家喻戶曉,成為人們健康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少單位每年都會組織單位職工進行健康體檢,許多年輕人為自已年邁的父母送上健康體檢的大禮,還有許多人為了自己的健康而每年進行體檢。然而,你對健康體檢的知識究竟知道多少?你知道如何為自己、為老人選擇合適的體檢項目嗎?你知道體檢前應當做哪些準備,體檢時要注意些什么,體檢后又該如何看待體檢報告嗎?
不言而喻,二戰以后的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在許多方面都率先做出了表率。“健康體檢”的概念也是1947年美國醫藥協會首先提出的,并鄭重建議:35歲以上的健康人,應每年做一次全面的體格檢查。那時,我們還正在進行著解放全中國的艱苦戰斗。然而,70多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人民生活越來越好,對健康的需要越來越高。健康體檢行業也逐漸興起,蓬勃發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健康體檢呢?2009年8月,原國家衛生部頒布衛醫政發[2009]77號文件《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提出“健康體檢是指通過醫學手段和方法對受檢者進行身體檢查,了解受檢者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疾病線索和健康隱患的診療行為。”按照這一定義,健康體檢就和醫療體檢有了根本的區別。健康體檢是對“健康者”進行的一種以健康為中心的身體檢查,其指導思想是“預防為主”,“治未病”,是通過查體發現“健康者”是否有異常體征,提示可能威脅健康的因素。這就要求體檢項目要在適合體檢者具體情況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涵蓋所有的方面,不能留有“死角”。同時,健康體檢不是診斷某一疾病,其結果可能只是顯示某一方面的異常,需要在體檢后進一步進行醫療體檢,以明確診斷,進行治療。
因此,相對于生病到醫院去,醫生開檢查單做醫學檢查,健康體檢是人們面臨的一種新的體驗。因此,你需要增進對健康體檢的認識,讓健康體檢發揮最佳的預防作用。
策劃/執行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