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若琦
借食養心,既有可以多吃的食物,也有應該少吃或不吃的食物。倘若無節制地攝入有損心臟健康的食物,即便同時食用大量有利于心臟健康的食物,也無法抵消“傷心”食品對心臟的傷害。如經過煙熏、腌漬、鹽漬等處理過的加工肉類,含有高糖的甜食、飲料,含鹽量過高或是加入高鈉調味料烹煮的食物,經由精細化處理的高碳食物,以及通過高溫油炸且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油膩高脂食物,都是容易損傷心臟的食物。日常想要保持心臟的健康,要盡量少食這些“傷心”食物。此外,一些冬日里頗受青睞的、通過“重口味”烹飪方式處理所制成的餐食,往往也不利于心臟的健康,如火鍋、燒烤、油炸食物等。要注意控制好攝入量和食用頻率,以免過食“傷心”。
入冬后烹煮“補心菜”時,要講究對“癥”選材、烹食,讓餐食發揮養身養心的效果。以冬季較容易發生的冠心病為例,可以制作以下兩道藥膳來調養心臟,其一做法是用丹參、紅棗、生姜一起燉煮熬湯,飲用后有助于改善病癥,能調養脾胃,增進食欲,預防感冒。另一道藥膳是在燉煮雞蛋羹時,將適量的三七及人參磨成粉末,加入雞蛋液中蒸煮制羹食用,會起到不錯的強心之效,還能幫助身體補氣、活血及止痛。此外,若是因心臟問題而產生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神疲乏力、氣短而喘、咽喉干燥等不適癥狀時,不妨選擇在冬日里借助一道甜味藥膳來幫助改善不適感。這道藥膳制作很簡單,只需用銀耳搭配人參,加入適量冰糖燉煮制成,既利于養心,還兼有益氣養陰、生津增液、補肺健脾等食效。
冬季保護心臟,不僅要做好身體外部保暖措施,從飲食上由內對心臟進行養護也很重要。從中醫角度分析,從立冬開始,自然界萬物便逐漸轉入閉藏階段,此時外部環境的溫度開始走低。受其影響,人體的血管收縮活動相應增強,造成血液運行速度變慢,容易引起血壓升高,稍不留意,便會引起一些心血管不適癥。為了維護心臟的健康,入冬后從飲食方面人手來“養心”時,建議多選食一些有利于“強心”的食物。要多吃一些蔬菜,如大白菜、胡蘿卜、花菜、芹菜、冬筍、西蘭花、洋蔥、大蒜等“綠色系”蔬菜。新鮮蔬菜大多熱量較低,且富含膳食纖維以及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食用后對維護心臟、血壓的健康能起到良好作用。蔬菜的攝入還能輔助改善便秘,無形中也有利于預防心梗。隨著天氣轉冷,人們外出活動相對減少,多吃少動的生活狀態容易引發便秘,排便不暢會增加腹部壓力,引起血壓升高,埋下了發生心梗的隱患。
冬日里也要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尤其是富含鉀元素的香蕉、獼猴桃、柿子、杏、橘子、橙子、梨子、葡萄等。此外,玉米、小米、紅米、黑米、紫米、高梁、大麥、燕麥、蕎麥等粗糧類,谷物類的食物,黃豆、綠豆、紅豆、黑豆、蠶豆、豌豆等雜豆類食物,土豆、山藥、芋頭等薯類食物,以及菌類食物和堅果類食物,也都對心臟有益,有助于預防心血管事件。同時,這些食物還能為身體提供豐富的營養元素,如蛋白質、膳食纖維、礦物質及維生素等,都是保持心臟健康所需的。此外,一日三餐要攝入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多吃一些魚肉、蝦、雞蛋、牛奶等食物。深海魚類既有利于降低膽固醇以及軟化血管,也會對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另外,根據中醫“五色入五臟”的理論,由于心對應的是“火”,即為“紅色”,因此也宜多吃一些“紅色食物”,如西紅柿、辣椒、甜菜、紅甜椒、山楂、紅蘋果、草莓、紅棗、紅豆、紅薯、覆盆子、西柚、石榴、紅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