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強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因食品質量不過關引發的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因此,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各界討論的熱點話題。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清晰地認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加大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力度的同時,還應加強研發新型靈敏的科技手段進行食品質量的檢測,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的食品。
1. 我國食品檢驗檢測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我國食品檢測現狀可以發現,在食品檢測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食品檢測方法的應用欠缺合理性、質量檢測的控制力度普遍偏低等問題。對于食品安全檢測,我國對食品質量的控制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與標準,凡是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地方質量標準以及行業質量標準的食品不得在市場上流通。事實上,食品質量檢測容易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使得檢測結果產生偏差,以致于檢測質量缺乏全面保障。目前,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尚未完善,未能形成統一標準的檢測方法,如在檢測食品藥物殘留方面,大多以定性檢測方法為主,定量準確度不高,且檢測方法較為單一,以致檢測結果的準確度不高;在檢測食品添加劑方面,檢測方法較少不說,檢測標準僅限于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以及限量,從而給一些不法食品生產廠家的投機取巧創造了可乘之機,給食品安全埋下了諸多隱患。此外,快速檢測技術水平距離成熟還有一段距離,無法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充分發揮其自身價值。對于農藥殘留的檢測技術,其特異性劑靈敏度還有待提升,仍需對該項技術進行持續深化的研究。當然,要進一步提高食品檢測的質量和水平,還需要重視食品安全檢測檔次的提升。
2. 液相色譜檢驗技術及其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
2.1 液相色譜檢驗技術的特點
現階段,液相色譜檢驗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工作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尤其在化學分析劑物理分離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液相色譜食品檢驗技術在我國發展時間比較長,有著豐富的食品檢驗經驗,技術發展已經趨于成熟。在食品安全檢測中應用液相色譜檢驗技術,通過物理性質將其分離成固定相和流動相,可以將其不同的分布特點充分突顯出來,有助于食品檢測質量的提升,從而更好地保障了食品的安全性。
2.2 液相色譜檢驗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具體應用
液相色譜檢驗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工作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可以檢測不同類型的食品,如食品的農藥殘留、肉制品等,全面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首先,在農藥殘留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新鮮的瓜果蔬菜富含大量的營養元素,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然而這些食品存在農藥殘留問題,加強食品農藥殘留的安全檢測顯得無比重要。農藥類型主要包括除病劑、殺蟲劑、除草劑等,農藥使用量過度會對食品造成污染,人們食用這些問題食品容易引發各種健康問題。液相色譜檢測技術可以檢測出農藥殘留成分。在實際食品安全檢測中,通過將液相色譜檢測技術與殺菌劑檢驗方法相結合,把甲醇和磷酸鹽緩沖劑作為流動相,檢測裝置為紫外線檢測器,便可以將食品中的農藥殘留成分準確地檢測出來。
其次,在肉制品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為了保持腌臘肉制品的良好賣相,食品生產廠家通常會使用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以保障食品色澤,然而這些物質的使用量一旦超出規定量范圍,就會給食品的安全埋下隱患。相較于其他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液相色譜檢測技術檢測時間更短,十分鐘左右就可以獲得檢測結果,檢測效率比較高,并且還能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再次,在微生物產物中的檢測。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經常與各種微生物打交道,如面包、饅頭等食品均需要使用酵母進行發酵。因此,不論是在人體的口腔中,還是在人體的腸道內,均可以發現微生物的影子。事實上,微生物也有好壞之分,就像我國人類有好人與壞人之分一樣,好的微生物對人體是有很多益處的,反之便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比如,部分植物油在制作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做黃曲霉素的微生物,這種微生物的含量一旦超出安全規定范圍,便容易引發癌癥。此外,幽門螺旋桿菌、大腸桿菌等有害菌群,也是導致人體出現健康問題的罪魁禍首,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甚至是敗血癥。在食品安全檢測中采用液相色譜檢測技術,可以將食品中的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進行明確區分,并且還可以對菌群的代謝物質進行有效分析,從而對食物中菌群的種類加以明確。相較于以往的食品檢測技術,液相色譜檢測技術更加便捷,檢測效率更加顯著。此外,該項檢測技術還可確定菌群含量,從而準確判定食品的安全性。
最后,在食品添加劑中的應用。食品添加劑不僅可以改善食品的口味,滿足消費者的味蕾,還可以有效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然而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量一旦超出規定量范圍,便會對人們的健康構成威脅。液相色譜檢測技術在檢測食品添加劑方面發揮著顯著優勢,可以檢測出苯甲酸、山梨酸等食品添加劑成分。將-6%乙酸溶液作為流動相,通過梯度洗脫對其波長進行檢測,如果檢測到添加劑的波長、先行指數均在合理范圍內,則表明食品比較安全。此外,液相色譜還可以對食品營養成分進行檢測,以明確食品營養成分的含量,為人們更好地調整營養攝取類型提供有效參考。
3. 氣相色譜檢測技術原理及其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
3.1 氣相色譜技術原理
氣相色譜技術具有分離效果好、分離速度快以及靈敏度高的優點,在食品安全檢測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氣相色譜檢測技術是一種將氣體作為流動相的色層分離分析法。汽化的試樣被流動相帶入色譜柱中,由于柱中的固定相與試樣中各組份分子作用力不同,以致從色譜柱中流出的各組份的時間存在著一定差異,可根據色譜圖中的出峰時間及順序,對化合物進行定性分析。同時,根據峰的高低及面積大小,對化合物進行定量分析。
3.2 氣相色譜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
氣相色譜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具體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食品生產廠家為了改善食品的甜度、口感,會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食品添加劑,其中最為常見的添加劑為甜蜜素。一旦這種物質的使用量遠遠超出規定范圍,人們食用之后,容易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特別是機體代謝能力較差的人群食用大量甜蜜素之后,會對其身體構成一定的危害。氣相色譜檢測技術可以對食品中的甜蜜素進行全面檢測,不但操作簡單,而且檢測結果的準確度非常高。有關人員經研究發現,采用甲醇沉淀—氣相色譜檢測技術對食品中甜蜜素的含量進行檢測,可以對液體產品進行簡單快捷的處理,避免復雜基質的干擾,結果重現性較好;(2)在食品質量檢測中的應用。食品添加劑已經成為食品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大量的食品添加劑容易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因此,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各界討論的熱點話題。相關部門在加大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力度的同時,還應加強研發新型靈敏的科技手段進行食品質量的檢測,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的食品。有關人員采用氣相色譜檢測技術測定了濃香型原酒中乙酸乙酯及其含量。還有相關人員通過氣相色譜檢測技術測定了氨基酸嬰兒配方粉中的肌醇及其含量;(3)重金屬的檢測。眾所周知,重金屬對人體有著非常大的危害,這是因為重金屬無法通過正常代謝排出體外,當人體內的重金屬含量到達一定值后,直接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重金屬主要通過食物的攝入進入人體內,食物中常見的重金屬有pb、Hg等。氣相色譜技術可以將食品中的重金屬準確地檢測出來,如將氣相色譜法與質譜法進行聯合應用,通過選擇合理的色譜柱,對食品中重金屬在氣相色譜檢測中的表現進行全面觀察,從而判斷食品中是否含有重金屬;(4)在農藥殘留中的檢測。農藥殘留是影響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藥殘留是食品安全檢測中的重點內容。農藥殘留不僅僅滯留于食品表面,還有可能滲透到食品內部。如食品中殘留的有機氯,可采用GC/ECD,對有機氯進行氣相色譜分析,從而對食品中的有機氯進行檢測;(5)防腐劑含量的檢測。防腐劑是一種可延緩食品腐敗的食品添加劑,在食品生產加工中有著廣泛應用,然而并不是所有食品生產加工都適合使用防腐劑。過量的防腐劑可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危害,如過敏、中毒等。我國對防腐劑的使用做出了明確的限量規定,如苯甲酸在食用醋中的含量不得超過1.09g 。氣相色譜檢測技術可以檢測出食品中防腐劑的含量,對于防腐劑含量超出國家限定標準的食品,一律不得在市場上流通;(6)有機鹵化物的檢測。通常水產品中經常含有有機鹵化物。頂空氣相色譜檢測技術專門應用于水產品中揮發性有機鹵化物的檢測。通過對檢測樣品進行分離,利用氣相色譜中的色譜柱進行鑒別,借助氣相色譜儀中的分離、分析系統,可對有機鹵化物進行全面分析,確保食品的安全性。
結語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逐漸增強,對食品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相色譜檢測技術和氣相色譜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檢測范圍包括食品添加劑、食品質量、農藥殘留等。經檢測,凡是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地方質量標準以及行業質量標準的食品不得在市場上流通,全面保障了食品的安全性。